回覆列表
  • 1 # 小強jhon

    首先當時他們這些年輕人家境一般都不差,大多數都一定程度接觸到了西方的文化,開闊了視野,同時也影響了他們的思想,再者當時清朝的一些官員也在搞一些官辦企業,像漢陽鋼鐵廠,輪船招商局等,大環境算是支援搞實業的,再加上他們很多都是有志之士,又有一定的家底,希望透過辦實業讓國家富裕起來,這些原因綜合起來也就在當時造就了一大批愛國實業家

  • 2 # 九龍王龍九

    實業救國興起的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其開始的時間是在甲午戰爭之後。起因①是幾十年的洋務運動為中國創造了第一批近代意義上的工業企業。催生了一批與國際接規,有了國際視野的思想先進的商人和企業家,甚至有商業資本背景的官僚(如盛宣懷),這些人透過與外國的學習,交際,貿易。痛感中國在經濟體制上的落後,尤其是工業領域的不足,為此必須在中國傳統經濟基礎——農業和舊商業的模式下進行改革。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次工業化嘗試!而這是實業救國的思想基礎。

    ②是甲午戰爭之後,中國對日本的鉅額賠款,中國共計賠償日本二億三千萬兩平庫銀其次,賠款摺合日元為3億6407萬元,這筆錢財對於日本有多大意義呢?1893年日本的正常財政收入才1億1370萬日元左右,賠款相當戰前3年的財政收入。如果再加戰利品(被俘的北洋軍艦等)約1億日元,總共掠奪到財物4億6000多萬元。依靠中國賠款,日本實行了金本位制,在金融上與歐美接軌。在此之前,日本與中國一樣是使用落後的銀本位制(松方財改)但在國際上,從1873年起,銀價不斷下跌,到1894年下跌了一半多。日元處於不停的貶值、波動之中,從而使物價不斷上漲,政府開支逐年增大,而且不利於引進外資、吸收外債,也不利於商品的進出口。日本早就想實施金本位制,但力不從心(缺乏足夠的資金與外匯貯備)馬關條約中,日本要求清政府賠償交付以白銀計算但以英鎊支付賠款。清政府無法交付賠款,只有以外債(向英國等借款)付給日本3808萬英鎊,儲存在英格蘭銀行。英鎊與黃金掛鉤,是當時最堅挺的貨幣。日本當局做夢也未想到,一下會有這麼多的英鎊儲備,就以其中一部分(相當於7260餘萬日元)為儲備金,於1897年改行金本位制。改行金本位制對日本的好處更為深遠,因為金本位制穩定了金融和物價,有利於對外貿易,有助於引進外資、發行外債

    這對於日本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經濟的穩定,以至對進一步的擴軍備戰,都是極為重要的。日本憑此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了強國,而中國由於大量借款,不但財政受損,更重要的是由於借款,中國不得不更多引進外國資本,開放更多的中國市場(在經濟學上外資引入,並不是許多許好)外資的橫行和掠奪,中國民族資本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以發展本國資本主義工商業,以抵制帝國主義侵略、掠奪相號召的實業救國論,理所當然的出現,這是實業救國的經濟基礎。

    ③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的財政進一步陷入窘境,為恢復財政,必新開稅源,但中國的貧困農民已無油水可榨,進一步榨取,必然導致民變!為此,清政府以諭令命江南等地“多設織布、紡綢等局,廣為製造”,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大力鼓勵出囗。以盛宣懷為代表的務實官僚也積極支援興辦實行。這是實業救國的政治基礎。

  • 3 # 中級珠寶鑑定師

    實業救國興起的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其開始的時間是在甲午戰爭之後。起因①是幾十年的洋務運動為中國創造了第一批近代意義上的工業企業。催生了一批與國際接規,有了國際視野的思想先進的商人和企業家,甚至有商業資本背景的官僚(如盛宣懷),這些人透過與外國的學習,交際,貿易。痛感中國在經濟體制上的落後,尤其是工業領域的不足,為此必須在中國傳統經濟基礎——農業和舊商業的模式下進行改革。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次工業化嘗試!而這是實業救國的思想基礎。

    ②是甲午戰爭之後,中國對日本的鉅額賠款,中國共計賠償日本二億三千萬兩平庫銀其次,賠款摺合日元為3億6407萬元,這筆錢財對於日本有多大意義呢?1893年日本的正常財政收入才1億1370萬日元左右,賠款相當戰前3年的財政收入。如果再加戰利品(被俘的北洋軍艦等)約1億日元,總共掠奪到財物4億6000多萬元。依靠中國賠款,日本實行了金本位制,在金融上與歐美接軌。在此之前,日本與中國一樣是使用落後的銀本位制(松方財改)但在國際上,從1873年起,銀價不斷下跌,到1894年下跌了一半多。日元處於不停的貶值、波動之中,從而使物價不斷上漲,政府開支逐年增大,而且不利於引進外資、吸收外債,也不利於商品的進出口。日本早就想實施金本位制,但力不從心(缺乏足夠的資金與外匯貯備)馬關條約中,日本要求清政府賠償交付以白銀計算但以英鎊支付賠款。清政府無法交付賠款,只有以外債(向英國等借款)付給日本3808萬英鎊,儲存在英格蘭銀行。英鎊與黃金掛鉤,是當時最堅挺的貨幣。日本當局做夢也未想到,一下會有這麼多的英鎊儲備,就以其中一部分(相當於7260餘萬日元)為儲備金,於1897年改行金本位制。改行金本位制對日本的好處更為深遠,因為金本位制穩定了金融和物價,有利於對外貿易,有助於引進外資、發行外債

    這對於日本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經濟的穩定,以至對進一步的擴軍備戰,都是極為重要的。日本憑此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了強國,而中國由於大量借款,不但財政受損,更重要的是由於借款,中國不得不更多引進外國資本,開放更多的中國市場(在經濟學上外資引入,並不是許多許好)外資的橫行和掠奪,中國民族資本也感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受到更加致命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以發展本國資本主義工商業,以抵制帝國主義侵略、掠奪相號召的實業救國論,理所當然的出現,這是實業救國的經濟基礎。

  • 4 # 二二道橋

    中國近代民族資產階級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揚的、以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即實業)作為救國救民主要途徑的一種思想。19世紀末提出,以張謇、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主要代表。他們宣揚此論的同時,卻否定採取革命手段改變落後生產關係的必要性。實業泛指農、工、商、交通等。

    實業救國論在19世紀末已開始出現,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後成了一種頗為流行的論調。甲午戰爭 (1894~1895) 後,陳熾宣稱:今後中國的存亡興廢,“皆以勸工一言為旋轉乾坤之樞紐”(《續富國策·勸工強國說》),這可說是中國近代實業救國論的濫觴。20世紀初,張謇極力宣揚實業救國論,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張季子九錄·政聞錄·對於儲金救國之感言》)。張謇是中國近代實業救國論的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實業救國論經他提倡而在資產階級上層人物中風行一時。

    實業救國興起的原因:

    甲午戰爭後,一部分開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積極主張發展民族工業,挽救民族危機.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資產階級大受鼓舞,把發展實業作為救國的重要方針.

    分析評論:一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捲土重來,一戰期間迅速發展的民族資本主義重新受到壓制,張謇等創辦的民族工業不斷衰退."實業救國"的命運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民族工商業就不可能得到獨立發展,"實業救國"不可能實現.

    20世紀初,宣揚實業救國論的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代表人物。在國內以張謇、湯震等為代表,在國外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他們宣揚實業救國論,都具有對抗資產階級革命的目的。康有為在1905年就把振興實業、講求物質說成是“救國至急之方”,攻擊革命派的“自由、革命、民主、自立之說”,是所謂“毒溺中國之藥”(《物質救國論》)。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更加高漲,實業救國論的這種敵視資產階級革命的動機,也表現得更加露骨。1910年,清政府已處於崩潰的前夕,梁啟超竭力宣揚只有振興實業才能救亡的論調說:“苟實業更不振興,則不出三年,全國破產,四萬萬人必餓死過半”(《飲冰室合集·文集·敬告國中之談實業者》)。辛亥革命後,一些敵視資產階級革命的人甚至提出“舍政治而謀生計”的口號,鼓吹“絕從事政治之心,而專心致志以營生業”(《論華人宜舍政治而謀生計》),這是一種否定資產階級革命,為帝國主義卵翼下的北洋軍閥勢力篡奪政權張目的論調。

    理論根據

    實業救國論還被一些資產階級人物作為加強對工人剝削的理論根據。辛亥革命前,梁啟超就以實業救國論為依據,把資本家的利益說成是民族的整體利益,而工人的利益則是一部分人的利益,宣稱要使資本家能夠振興實業,同外國資本進行競爭,降低工人工資、延長勞動時間是必要的。1920年,上海資本家穆藕初鼓吹振興實業必須降低工人的工資的論調,說工人要求“多給工值”,就會使“實業界……蒙其害”,結果使外國更加佔據中國市場,“制我全國之死命”(《藕初文錄》)。

    批評

    資產階級革命派中的一部分人,對實業救國論曾有過批評。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後曾指出:“能開發其生產力則富,不能開發其生產力則貧。從前為清政府所制,欲開發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產業勃興,蓋可預卜”(《孫中山選集》)。他正確地認識到在清朝反動政權下,是不可能靠振興實業來救國的;必須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才能為振興實業創造必要的政治前提。當然,孫中山認為“民國”建立後就可“產業勃興”,這又表明他對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篡奪政權的危險還缺乏認識。

    影響

    五四運動後,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仍時有鼓吹實業救國論者,其中一部分人是以此反對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國革命,但多數則是表現了民族資產階級企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發展資本主義生產的幻想。

  • 5 # 華夏問長安

    實業救國的原因並不僅僅是賠款,賠款造成國內經濟滑坡,百姓生活困難只是誘導因素之一。

    此外,還有民族意識覺醒,拯救國家危亡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第三,是西洋的先進技術傳入中國,為實業救國做了技術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刀妹老版本技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