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阿帥

    個人認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把陪家人的時間和自己的時間區分開來,多點時間從家人生活中找到共同愛好和樂趣,來擺脫對手機的過度依賴。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多去鍛鍊身體,放鬆自己,認識低頭一族的危害,用來告誡自己。

  • 2 # 地道De農村人

    怎麼避免成為低頭族呢?

    2轉移注意力,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興趣愛好消磨無聊的時光。

    3多多運動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強身健體又有什麼不好!

  • 3 # 知心618016

    低頭族是現代人的通病,從QQ到微信,再到現在的抖音,抖音的註冊使用者已經達到了8億,平均每個人在抖音上待的時間是一個小時,每個人在這上面都獲得了自己需要的感情寄託,你投入了什麼,就收穫了什麼。當人機分離的時候,就感覺自己那失去了什麼,這事完全可以理解的。其實我們除了手機,還可以抬起頭來,看看藍天,看看大地,看看青青的山和綠綠的水,陪陪孩子到戶外去遊玩,到大自然中去,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百年前抽大煙,百年後看手機。喬布斯讓自己的兒子就要遠離電子產品,他深知電子產品會把一個人的靈魂都控制住,失去了自我!那麼全民都需要戒除網癮,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下一代!

  • 4 # 心理諮詢師郭果果

    放不下手機時不僅僅是陪愛人的時間少,甚至是陪孩子,陪父母的時間都很少,總以為拿起手機是在陪自己,其實,我們陪自己的時間更少,為什麼手機會讓我們這麼沉迷而失去自我和家人的陪伴呢?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手機已經不在是接打電話發信息這麼簡單的功能,它替代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例如:電視機,電腦,手錶,照相機,收音機,報紙,新聞,遊戲機,錢包,身份證。甚至很多娛樂專案讓一些人環節了壓力,排除了孤單寂寞。讓你看到了更多的世界。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在玩手機,而是手機在使用我們,它佔用我們的大腦和身體,讓一些人一放下手機就會感到無所適從。

    因為對手機的依賴其實是我們尋找被獎勵的渴望,以及逃避現實中不想面對的事情。你放不下的不是手機而是自由。

    那麼,如何擺脫這種放不下手機的焦慮呢?

    首先要想一下玩手機的目的,是為了工作,學習還是看書,娛樂。玩手機的目的是想獲得某一種感覺還是想逃避一些不想面對的事情。

    再想一下這些事情除了手機是否用其他事情代替,例如,你的目的是娛樂,那能否將玩手機的娛樂方式換成和家人去郊遊。看電子書改成看紙質版的書等。

    其次,是加強手機使用的管理,合理利用時間,經常用筆和紙寫下一天要做的事情,養成習慣。培養自己更多的興趣愛好,如有氧運動,看書,旅遊等。

    當你發現在手機中可以獲得的,在生活中也能找到的話,你的關注點和精力就會更傾向與自己和家人中,你得人際關係和夫妻情感也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其實手機只是生活中的一件物品,物品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我們會對它產生心理依賴。

  • 5 # 心安心理小師姐

    因為,我們不會玩。

    受文化影響,和特殊國情,我們帶著幾代人遺留在身上的觀念債務,僅僅是處理"比較‘’和"關係‘’這門功課,已經耗費了我們大量的精力。可知,如此一拖好幾口重負的人,如何決然輕鬆的敢去玩。學會玩?

    網球,檯球,畫畫,健身,home-made,文學,古典音樂,騎馬,搞花園,程式設計,希臘語,探戈,學會修理各種東西……這世界上太多太多可以投入到痴迷的玩法,比手機好玩一百倍。

    可是我們過得太沉重,感覺每一樣嘗試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讓我們慢慢變成了,不會玩的成年人 。

    手機就是最低成本的緩解器。

    確實挺可惜,人類其實真的可以好玩一點的。

  • 6 # 懸壺雅醫

    手機癮是病,得治!

    但看待任何問題都不能只是看錶象,如果只是著手解決表象,也是治標不治本,根本就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反而會讓問題更嚴重。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家長根本管不了孩子玩手機的原因。

    事實上,不用說小孩,就連大人自己都難以控制看手機的慾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卻去要求別人做,這是極度沒有信服力的。

    人控制不住玩手機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可以借國際著名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的7層冰山理論來探尋。

    7層冰山理論,即行為—感受—應對方式—認知—期待—渴望—自我/本性,可用來探尋人的行為背後最深層的心理需要。

    每個人玩手機背後的心理需要都不一樣。

    心理需要不一樣,玩的東西就不一樣。

    壓力大的人喜歡玩遊戲,看笑話段子。

    空虛的人喜歡聊天。

    追求浪漫美幻的人喜歡看網紅小說。

    手機癮有很多型別,可以根據下面資料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型別,然後結合冰山圖去分析。

    附上我個人玩手機的冰山圖。

    看到了沒,不是放下手機那麼簡單,而是自己不明白自己真實的心理需要。

    我的問題是希望透過手機簡訊聊天來與別人建立情感連線,謀求情感安慰。而謀求情感安慰指向的自我本性的是愛與被愛。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

    所以我需要做的是多愛自己,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每個人也可以根據這個圖找到自己的根本問題,真正瞭解自己的需求。

    03 打破舊的行為模式,建立新的

    好,看到了問題後,就在行動上去改變。

    習慣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這就決定了改變也是要慢慢來的。

    人大多數的行為都是遵循以往固定行為模式的,而且是無意識的。

    所以為什麼有時候明明說好只吃兩碗,結果還是跟以前一樣吃了三碗。最為尷尬的是,等發現這個問題時,第三碗已經吃完了。

    (寫到這裡我很不厚道,很不要臉地笑了。)

    鑑於這種情況,我們通常把原因歸結為自己沒毅力去改掉壞習慣。

    其實不是,是方法錯了。

    改變壞習慣,根本不需要用毅力去強迫自己不做某件事,去跟自己去較勁。

    一味強迫自己不碰手機,除了把自己折騰得死去活來,是沒有其他任何效果的。

    戒掉壞習慣,四步,只需要做到這四步,一切都會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

    主要方法就是做記錄,記錄每天玩手機的情況,引導自己對自己行為的進行觀察,以達到監控自己行為的目的。

    當自己關注自己的行為時,自我記錄會按照想要的方式去改變行為。畢竟人的主觀意識還是想改變。

    具體操作如下:

    分三個等級,銅牌,銀牌,金牌。

    銅牌:想玩手機的時候就玩,玩完後在當天的格子裡打叉

    銀牌:玩手機之前打叉

    金牌:玩手機之前打叉,並又覺得自己能忍住不玩,去做其他的事了

    第一個步,也就是第一個階段——管控階段:

    在這個階段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做記錄,最好是在玩手機之前就記錄。

    這個階段通常是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看看自己有多少次忍住沒有玩手機。

    第二階段:固定時間玩手機

    每天固定時間玩手機,玩完了後做記錄,當然也可以玩之前做記錄,然後再去做其他事情,再也不碰手機。

    其實玩手機是件無可厚非的事,適當地玩,可以達到釋放身心,娛樂的目的。

    之所以會變成壞習慣,上癮,就是因為沒有節制,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甚至是人際關係。

    人都有種心理就是總會惦記著想做卻不能做的事,加上玩手機本來就屬於一種人的心理需要,如果一開始過分壓抑這種需求,直到撐不住了,後面就會出現反彈的情況。前面壓抑的越厲害,後面就會玩的更猛,甚至完全放棄努力。

    所以固定時間玩手機可以讓人更好地堅持下去,不會中途放棄。

    第三階段:製造障礙

    前面兩個階段做得不錯的話,到這個階段基本上就能控制玩手機的時間了。

    製造障礙就是想辦法阻礙自己玩手機,當想繼續玩手機的時候,可以叫人拿走手機,或者斷網。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增加新的習慣,比如當想繼續玩手機的時候跟別人面對面聊天,或者起身做運動。增加新的習慣可很好地打破以往的行為模式,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最好的辦法就是參考自己的冰山圖,針對自己的真正的需求,去做相應的事滿足最深層的心理需求。拿我自己來說,當我控制不住找朋友聊天時,我就會去給自己做一份高顏值的甜品。

    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就會減少長時間玩手機的慾望。

    第四階段:下決心。

    基本上如果能到這個階段,就是很優秀了,因為過了前面三個階段,基本上一切都在可控範圍了。要不要徹底不玩,就看自己的意願了。

    另外,此方法可用於戒任何壞習慣,可以是戒菸,戒網癮,戒腦殘劇。

    04 掌控掌寸,掌控人生

    “當你執著於某樣東西,你就必須要揹著它,看著它。”

    這樣的狀態是不自由的。

    夢總是要醒的,不管體驗的過程如何精彩有趣,一旦從中抽離出來,回到現實中,體會到的會是更深的落寞與無力。

    只有明確自己的真正需求,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就不會有依賴心理,不會被外物所裹挾,從而得到真正的自由。

    掌寸之間,願我們能控制好我們寄己,成為更好的人。

    成為想成為的人一直是我的夢想。

    成為插畫家,作家是我的夢想,困於多種原因,一直沒在那條道上。自從擺脫手機癮後,我開始上道了,畫畫,寫文成了我的日常。

    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

    我走得慢,但至少我不會後退。

    也許我現在離插畫家,作家這條路還很遠,但我相信總有收穫的那一天。

    一切都還來得及,改變,從現在開始,在這掌寸之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頜骨周圍抽搐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