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就很難受啊,班上有一個人特別善良,善良到別人飯錢都自己幫忙付,很多事都要幫別人做,就由著別人欺負他。這是傳說中的爛好人吧?我不是很喜歡,但老師非常喜歡他,難不成是我想太多了,心胸狹窄嗎?再添點(欺負他是因為他是不僅是幫助別人,而且還經常把別人該做的事也幫掉了,這樣長期以往下去,別人都把自己的活推到他身上,他也包庇容忍別人的過錯,我最看不下去的是這一點,評論區也說有老師的錯,我想也許可能吧)
5
回覆列表
  • 1 # 小霞90534

    善良有啥不好?你覺得別人都欺負他,那只是你的主觀想法,並不等於是事實。你覺得的爛好人,得到的獎勵是老師非常喜歡他,非常喜歡這個好處可以帶來的一些好處,不是作為學生都想要的嗎?你妒忌了這才是事實,學習別人長處才是進步的動力。祝你進步

  • 2 # 天涯明月186

    善良本不錯。以此立身,災禍遠離。可以省掉許多麻煩和不幸。不是說,我善良了,別人也就一定善良。但以此為基調,總會增加同類人之間的認同感,親切感。壞人有,總不是太多。至於太善良,沾染愚性,這個善良就變味了。我認同你的說法。

    為什麼呢?跟“忠”一樣,太過於忠,成了愚忠。太過於善,就成了愚善。對天性兇殘,罪大惡極的壞人行善,怎麼勸解也無效,怎麼感動也不理,以善舉對他,就是愚善。跟時不時利用你善心,善意的人再講善舉,只能敗得更慘。講善也得講勝利,講成績,講本事。

    討厭這樣的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是對的。

  • 3 # 逆lu而行

    其實這樣的人是很悲哀的,並不是你心胸狹窄,一味的好其實恰恰證明這個人很邪惡,如果一生這樣,跟奴隸有什麼區別,人人都可以使喚,有一本書叫,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雖然我沒看,但足以證明一味的好並不好,你的老師也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個人拙見

  • 4 # 文靜自媒體

    這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表面上看是太善良沒有原則,實際上是用自己的委屈求全去換取別人的關注和信任,甚至於只是為了讓自己和別人相處起來比較和諧舒服,寧肯自己吃虧。

    就像提主說的那樣,別人的賬單他都幫忙付,任由別人欺負他,有種看不下去,恨鐵不成剛的感覺。

    其實這種人很可憐也很可悲,跟他的原生家庭有關,從小到大,他因為各種原因,無論是自己委曲求全也好,或者討好自己的父母和周圍的人也好。

    在他的認知裡,只要他自己吃虧,讓著別人,別人就能跟他友好相處,小的時候也是這樣,只要他不反對,體諒父母,甚至於去討好父母,就能換來和平共處。

    慢慢的他就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方式,寧肯自己委屈。也要讓別人開心。

    其實這樣失去自我的性格會讓他活的很累,也讓周圍的人跟著遭殃,因為再有原則,再有個性的人,跟他相處起來,他會被他的"爛好人"形象所影響,跟他翻臉吧,他又沒惡意,跟他相處吧,總感覺自己不太好,也慢慢的好像失去了做人的原則。

    孩子有一個要好的小學同學就是這樣,本來我家孩子個性也強,就是在她那裡沒有脾氣。因為無論我家孩子說啥她都同意,說啥她都附和,甚至於每天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我家孩子。

    正因為這樣。她這位同學過於柔弱,我家孩子就越來越義氣,像個男孩子性格,老想著去保護她的小閨蜜。

    以至於現在上了初中,因為我們搬到了市裡,她同學還在縣城,不得不分開了,她們沒法在一起了,但孩子一直牽掛她。

    上次回去,遇到孩子的媽媽,她傷心的說,女兒在課堂上被老師拿的一根做實驗用的竹竿劃傷了眼角。孩子因為逆來順受習慣了,竟然沒敢給老師說。

    等她放學後,媽媽嚇壞了,帶她去醫院查了查,差點兒沒傷著要害。她媽媽要去找老師說說此事兒,可她不讓媽媽去,說老師不是故意的。後來她爸爸也說:算了,反正沒傷著重要部位。

    其實她爸爸就是這樣的性格,在單位上任勞任怨,經常加班到深夜,年紀輕輕的,頭髮都白了。

    所以,遇到這樣的人,不要去討厭,也不是你心胸狹窄。他可能一時改不掉這樣討好型的人格,但你可以善意的拒絕他的幫助,試著去理解他。慢慢的他被拒絕的次數多了,也大約知道人和人的相處,是需要獨立而平等的。

  • 5 # 自媒體顏如玉

    什麼叫太善良,沒有原則,讓人討厭。是不是;就是無底線的寬容善待你,為了你委屈求全!你反而看著不舒服,不自在難過啊!善良的人你討厭,那麼只能說;有些人天生需要惡人磨。

  • 6 # 光明啟

    沒人厭惡善良的人。

    不善良的人才會害怕善良,厭惡善良。

    就像黑暗害怕光明一樣。

    因為光明一來,黑暗就走了。黑暗本醜陋。賊喜歡黑暗,害怕天亮。因為天亮就作不成惡了。

    社會和民普遍厭惡的是不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沒“原則”,就是善良人的原則。

    善良,若是你厭惡,只能說明你是不善良的人。

    厭惡善良人的人,趁機欺負善良人什麼事都推給善良人的人,你們注意了:善良人善有善報,福已給他埋伏了,包括他後代。而你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絕對沒有好報福報給你及後代的。耶和華說:我必懲罰你們直至三代四代。

    Sunny照好人,也照歹人。

    善良人就像這Sunny。只是該悔改的是不良善的人,討厭Sunny的人,厭惡欺負善良的人,你們有禍了。

    善良沒有錯。錯的是厭惡、欺負善良!

    善良沒有罪。有罪是厭惡、欺負善良。

  • 7 # 楊躍進

    善良的人是順著自己的善去原諒遷就人的,有時甚至會順著對方的非人道而繼續而維持,這個時候的善就亂了分寸,一定要把控好。

  • 8 # 晴晴生活錄

    善良沒有錯,沒有原則的善良就錯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太善良了就會被人社會欺負。我們做事會有原則,無規矩不成方圓。

  • 9 # 慢慢長大的慢小孩

    人生在世,我們說,人是需要善良活著的。因為我們是人,所以每時每刻,我們的人生都是需要關於人生的溫暖的。人生一步步,我們在緩緩地走,我們總是會遇到那麼多的誘惑,我們總是會有那麼多的人生的期許。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知道,那是以善良為基礎的。我們需要善良,善良讓我們的人生有太多的可讀。我們需要善良,善良讓我們的以後有了那麼多的期待。可是,人生不應該被善良禁錮,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不能因為善良而沒有了自我。你要知道,做人,不能太善良,你的善良,要有底線。

  • 10 # 秋風500

    有些太善良沒有原則的人為什麼會讓人厭惡?

    善良是一個人具有的一種品行,如果把做人最恰當完美的善良比作100分,也就是臨界點,超越這個臨界點過度就是沒有底線的太善良,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感到厭惡的型別。雖然本人認為你不免有些言辭過激,但還是首先祝賀你的是,如果你所指的是自己的一個朋友,那他就是你的福星高照,因為你也一定享受了他許多善良的幫助。在你對他的“太善良”的處世方式有些不同看法的同時,你也要想想,有一個“太善良”的老好人作為你的朋友,要比一個狡黠詭詐的人整天在身邊轉悠要省心多少倍。“不見高山,不顯平地”,只有一個沒吃過人心險惡虧的人,沒有一點人生閱歷歷練的人,才會說出這種佔了便宜還賣乖的話。

    善良作為一種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與自己周圍親情、友情、鄰里關係保持友好往來必須持有的人品。當然,善良作為人的一種行為方式,在行為人不明智或被利用的情況下,其奢侈和盲目的善良也會成為一把雙刃劍,反轉來與善良的願望背道而馳。所以,要把真正的樂善好施,儘管有點寬泛之嫌,與濫用善良,反而玷汙善良,甚至傷害善良區別開來,需要從幾個方面說。

    一、真正的善良楷模。“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都是是我們的先賢給我們留下的古訓,都向我們說明,善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為偶像的,他是一個人處於本性所致和道德修養而成,見善而為,不論大小,積小善為大善,逐漸修煉而成的人生過程。

    二、社會現實中的善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是先賢孟子兩千多年前對人性的定論。說得也就是,人們看到可憐的人,可憐的事,悽慘的場面,重大的災難都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憐憫和同情,作為善心的萌發,說明人都有善良的本能。從國際紅十字會,到民間慈善組織,網上水滴籌,以及同事、朋友、鄰居家庭出現巨大災難,向特定地方、特定家庭、特定人自發的各種捐獻,伸出的援助之手,都是發自於善良的本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馬路和鬧市上看見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和救助,勇於挺身而出;偶爾碰見行人需要自己舉手之勞的幫助毫不含糊。生活包羅永珍,善舉舉不勝舉,一個樂於助人的善良者到處都是展示的舞臺。

    三、“東郭先生”的愚善。《東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家喻戶曉,老幼皆知,這裡就不必贅述。這個不分物件的糊塗善良,鬧出的自取其咎險些喪命的荒唐故事,啟示教育者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把自己的善良濫用的不是地方,也會好心辦壞事,害人害己,甚至把自己引向地獄,萬劫不復。

    四、被壞人利用的善良。“拉大旗作虎皮”,“披著羊皮的狼”,都是指得披著正義善良偽裝的外衣,利用人們的善良,欺騙矇蔽一些懷著善良美好願望的人,去為達到他們個人某種醜惡目的服務。這是群體性有組織的一種利用人們善良興風作浪的行為。還有利用一些老好人善良的本性,和識別不了其陰謀,唆使他們做些不法害人勾當的個例情況。都是常常陷善良於不義的陷阱。

    五、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善家。之所以稱為“家”,按舊時代就是指的巴金作品《家》中的高老太爺似的封建偽善頭面人物,滿口仁義禮智信,幹起喪天害理的事一點都不手軟。按現在對照那些在反腐風暴中落馬的腐敗官員,臺上一套,臺下一套,在作報告演講時誇誇其談,滿口正氣凌然,下了莊嚴講臺,進了賓館包間,就做起骯髒交易,毫不知廉恥。

    總之,“善良”是個美好的字眼,是我們絕大多數人身體裡都具有的基因,也是我們社會和諧的臺柱子。但是善良也不能廉價濫用,違背了它的宗旨屬性。因為它的足夠炫目的遮羞布功能,也會被喪失良知者拿去裝扮自己,我們應該特別警惕和善於識破。

    2019年12月1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有捲雲以外還有什麼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