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eilin藝術

    美術作品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1、具象美術(如安格爾的《貴婦人相》)

    2、意向美術(如梁楷《李白行吟圖》)

    3、抽象美術(如蒙德里安的《紅黃藍》)

    每種型別的美術作品可以運用不同的鑑賞方式:

    1、感悟式鑑賞——“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同樣,面對一件美術作品,我們有很多感性的體驗。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欣賞。

    因此,感悟式鑑賞適合於寫意性和表現性的藝術作品,如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思維與激情隨著畫面各種元素的展開而構建的意境:畫內,幾隻活潑的小蝌蚪隨著幽谷中奔流的山泉一路歡快地順流而下;畫外,蛙聲悠揚,泉水叮咚,共奏出優美的旋律。讓人不禁聯想到“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詩意。

    2、形式鑑賞——在美術作品面前,最先觀看到的是它的表面形式。於是,從形式的角度來鑑賞便成了最基本的方式。藝術形式主要指線條、色彩、筆法、構圖等。這種方式偏重於對作品藝術形式的感知體驗,強調對形式的分析和把握。比如梵高的《星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豐富的色彩和漩渦狀的筆觸,其次是飽滿的構圖,最後是傳達的意境——狂躁不安。

    3、社會學式鑑賞——面對一幅畫,我們不禁會問,畫家為什麼這麼畫?它有什麼特殊意義嗎?這種提問的方式,就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學式鑑賞。這一型別的鑑賞方式,主要偏重於對作品內容、意義、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創作意圖等方面的認識、理解。

    這種方法適合於對再現性、故事性或情節性較強的美術作品的鑑賞。比如倫勃朗的《夜巡》,畫面用一種舞臺式的光線把眾多人物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構圖。

    畫中人物是有等級的,並且用光線來體現。在光線最強烈的地方是畫面的主角柯克隊長,其他人物隨著光線逐漸推遠,隱退在陰影中。有趣的是,就是這種主次關係是倫勃朗幾乎名譽掃地,因為畫中的每個人都出了同樣多的錢,但光線造成的等級使他們覺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夜巡》引發的不滿表明了17世紀荷蘭的藝術贊助人的價值觀同畫家的個人追求之間的微妙關係。

    4、比較式鑑賞——有比較,才有鑑別。比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橫向的,比較同一主題、同一時代的藝術家採用了哪些不同的手法去表現;也可以縱向展開,同一主題,在不同時代環境中,藝術家採用了哪些不同的處理手法和表現形式。比如同樣是畫竹子,文同的竹子和鄭板橋的竹子構圖、佈局、用筆、意境就大不相同。

    現實生活中看展,我們往往是兩三種鑑賞形式綜合運用的。

  • 2 # 當代畫家

    欣賞作品,從以下幾點進行。

    總得來說,欣賞作品是多方面的,多角度觀察。

  • 3 # 燈影書畫

    看畫展對於繪畫愛好者來說既是提升對繪畫藝術瞭解的學習機會,也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享受。

    看畫展也是一門學問。同樣是看畫展,走馬觀花看畫展跟仔細品味看畫展得到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穫,不同的效果。

    筆者有幸參加過一些畫展,這裡將積累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看畫首先要看畫的視覺效果。繪畫是以圖象呈現的視覺藝術。無論是寫意畫寫實畫還是抽象畫,視覺感受是觀眾最直觀的第一印象。看畫要看畫的構圖是否嚴謹合理,畫面是否清晰明朗,筆墨線條是否流暢自如,光線色彩是否豐富飽滿或簡約明快,是否有給人眼睛一亮的感覺。

    二是,看畫要看畫的技法風格。技法風格是畫家藝術修養造詣及審美理念在畫中的集中體現,每個畫家有每個畫家的技法風格。透過欣賞品味畫的技法風格,可以對畫家的繪畫水平能力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三是,看畫要看畫的主題思想和立意創意。每幅畫都有它的主題思想,主題思想代表一幅畫的品位和格調,也反映了畫家的藝術觀念、立場和態度。一般的講,主題思想不明朗或格調不高的畫作是很難評定為優秀作品的。

    四是,看畫要看畫創作的時代及其背景。比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創作於北宋時期,不僅代表了近一千年前那個時期的繪畫水平,而且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經濟社會人文情況。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很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再比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為什麼多是宗教神話題材,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體油畫,如果瞭解了文藝復興所處的時代環境背景,瞭解了文藝復興的主旨,對這些就有了清楚的瞭解。

    總之,看畫展時,對參展作品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欣賞解讀,這樣才能獲得充實豐富的藝術享受,也才能對所欣賞的畫作出比較客觀中肯的評價。

  • 4 # 廣州馨君畫業裝飾畫

    國畫看畫的好不好,人物類主要看型,那些個線條勾出來的人物是怎樣的一個人。風景魚蟲類就看個人愛好了,大師畫的栩栩如生,不必過多的描繪,簡潔的線條就能表達出來,當然也有人不這麼畫的。國畫型很重要,因為是基礎,色次之。我沒畫過國畫,知道的不多。

    油畫我覺得要看細節的描繪了,細節不好整體感就會差,畫面的感染力會不強,油畫你看第一眼給你的感覺,往往就已經能斷定這幅畫的水平。好似行家伸伸手,而一些現代派的,單從畫面看難以看出作者的水平,那麼看的就是作品的感染力,你是否受到了心靈的衝擊?感覺心跳加速,熱淚盈眶。。而古典的大多都是人物,人物怎麼欣賞,其實美術它說白了就是看著美就行了。你覺得好看就去看它好看的地方,我們美術賞析課上的賞析名畫,其實更多的是講解這幅畫的歷史,內容,作者的心情,以及創作的過程。而它哪裡畫的好,真不是需要說的,你要是會畫畫。看到好畫你會哭的,好似霸王別姬,那個吃糖葫蘆吊死的孩子,看著角在臺上唱戲,自己哭著說"這要挨多少打才能唱成這樣啊"(大致意思記不清了

  • 5 # 驚龍軒

    美術作品包羅永珍,繪畫種類不同,繪畫風格迥異,當然不可能用一種固有的審美習慣去欣賞。面對同樣一幅畫,由於欣賞者的社會閱歷、藝術修為、審美習慣等諸多方面的差異,一定會有不一樣的觀感,做出的評價也可能大相徑庭。

    儘管如此,不管是西方繪畫藝術還是東方繪畫藝術,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審美原則可以供大家參考和借鑑的。

    西方繪畫藝術以油畫為代表,藝術魅力主要是透過造型和色彩來表現,追求的是形似;國畫則以筆墨為主要表現形式,追求的是神似。雖然近百年間,徐悲鴻、林風眠、吳冠中、趙無極、陳逸飛等藝術家始終致力於東西方繪畫藝術的相互借鑑與融合,並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誰都無法真正將東西方繪畫藝術的美學思維統一起來。在看一些名家的綜合性畫展時,這種感覺還是很明顯的。

    大家都知道,國畫創作注重意境之美,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嫻熟的筆墨技法,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遺憾的是,就算是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全國美展,國畫作品也大都流於表面形式,完全忽視了文化底蘊的重要性。甚至連工筆畫和一些寫意作品都習慣於根據照片來創作,被稱為照片臨摹展而飽受詬病。

    國畫如此,油畫亦然。因為油畫創作現在基本佔據了中國畫壇的主流地位,我們就重點說一下關於油畫作品的欣賞問題。

    一般來說,我們在欣賞一幅油畫作品時,主要從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兩方面來鑑賞。所謂思想內容,主要就是指藝術家的創作思維。

    沒有思想內涵的畫面,無論多麼精美,終究還是會顯得空洞無物。在欣賞繪畫作品時,人們需要從中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這就需要藝術家透過自己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把觀賞者帶到一個特定的藝術境界之中,並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鳴,由此產生審美作用。

    另一方面,欣賞者也會根據自己的文化底蘊和生活閱歷來認識和豐富了作品的內涵。由此可見,對一幅作品的理解,不同人所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樣的,它同觀賞者的文化素養、審美能力及生活閱歷等都有著直接關係。

    能被視為成功的、出色的油畫作品,不僅僅停留在精美的畫面效果,更應該起到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作用。

    談到對油畫作品繪畫技巧上的鑑賞,更需要有欣賞者對油畫語言的認識和了解。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缺少一定的專業水準,的確是很難真正看懂一幅油畫的。

    與水墨為主的國畫不同,油畫材料顯得更為複雜一些。那些技巧高超的作品,大多體現出畫家對材料特性的熟練運用。從畫布製作到顏料及調色油、光油等選擇,都有著相當專業的要求。在很多時候,這種材料運用的專業性直接決定著一幅作品最終的成敗。

    此外,素描功底、色彩表現力等方面的水準,是完成油畫創作不可或缺的因素。這裡不再贅述。

  • 6 # 黃智637

    評估繪畫作品,人們最好多觀看畫展的繪畫作品,具有提高自己對繪畫作品的評估能力。作為藝術愛好者來說,到展覽館觀看繪畫作品的展覽,在觀看繪畫作品時,要以自己的感受、理解、解讀來欣賞繪畫作品的藝術性審美,才能評估出一幅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

    一、人們在觀看畫展時,應該從主題內容、構圖比例、色彩搭配來評估一幅繪畫作品。如表現女性美的主題內容,所選擇的模特是否符合主題內容;人體構圖比例要恰到好處;色彩搭配上要修飾模特形象,塑造出女性美麗動人的審美藝術性。

    二、不同的繪畫藝術作品表現出不同的主題內容和藝術風格,是每個藝術家個性風格所創作的主題突出的藝術作品。一件藝術作品是表現出主體內容深刻,藝術風格有特色地吸引人們的興趣感,具有審美感受的藝術性,使欣賞者感悟出藝術魅力的無限性。

    三、藝術作品的主題內容是有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題材感人、個性風格所決定的。藝術作品的主題是體現出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和藝術特色所表達的審美理想。藝術作品的主題內容平淡而單調,就是平庸乏味和華而不實的作品,並且藝術價值低,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作品。

  • 7 # 畫家正果

    藝術作品最大的價值是能打動觀眾。眼前一亮,或停下腳步,或一步三回頭,流連忘返。要有畫家獨立視角和感受,要麼有特殊的審美,要麼要麼有思想性,要麼有啟發性。那種陷於技法的複製重複都是垃圾。最典型的有張大千和吳冠中的作品。下面是我的幾個作品,也不完美,供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霜可以當隔離霜塗嗎?那防曬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