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徒生新裝童話小男孩
-
2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春節,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代表著上一年的結束,新一年的開始。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那麼在春節這麼重要的節日,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以免給新一年的開始帶個不好的頭呢?
第一:大年三十、初一忌外人。
大年三十和初一這兩天,是一家人團員的時刻,這個時刻是禁止別人來訪,也禁止去別人家做客的,在我們本地的傳統思想中,假如一個外人在大年三十或者初一去別人的家,會對別人一年的運勢起到很壞的影響,我們叫做“衝”。
第二:年夜飯忌吃魚頭和魚尾。
正所謂“年年有餘”,所以吃魚的時候,要剩一點,不能吃的乾乾淨淨。而留下魚頭和魚尾,代表著“有頭有尾”。
第三: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婆家過年。
以前的傳統思想認為,假如嫁出去的女兒在孃家過年,那麼會是非常大的黴運,有多麼厲害呢?來年孃家會故去一位人。大家看看這厲不厲害?
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在婆家看來,一個女孩子既然嫁過來了,那麼就算作婆家的人,在大年三十這麼重要的日子,當然要和婆家人一起過年了,假如媳婦去了孃家過年,這勢必會造成婆家人丁不全。
在現在看來,這完全是婆家的一種小心思。
第五:正月初一不能說粗話,罵小孩。
新年新氣象,假如正月初一就說粗話,那麼新的一年勢必麻煩不斷,因為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神來到人間,享受人間煙火,說粗話無疑是對神的大不敬。
而初一不能罵小孩,因為假如初一都罵了小孩,那麼小孩在新的一年都會不停的捱罵,因為表現不優秀嘛。
第六:正月不理髮。
正月是不能理髮的,理髮必須要過完正月,最好是在“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理髮。
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特別是在清代,就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歷史事件。因此理髮從某一層面講,就代表著割頭。
所以正月是不能理髮的。
第七:大年初一到初三,禁忌掃垃圾,往地上倒水,不能洗衣服。
大年初一到初三是不能掃垃圾的,這樣做會被認為把家中的財運清掃掉。不能倒垃圾,也是一樣的道理,會把家中的財運倒掉。
不能洗衣服,原因則是因為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是水神的生日。
第八:不能打碎東西。
假如實在不小心打碎了,應該馬上說“歲歲平安”,因為在春節期間,一切都象徵著完美,和諧,團員,假如打碎東西就破壞了完美。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
3 # 三元走月
不能說不吉利的語言,比如死,什麼人或動物死了。
不能做的事情是拿針和剪刀,做針線活。
小時候不知道,在年三十睌,有一次拿針要釘個釦子,被媽媽罵了。
也不能去別人家串人,找小朋友玩,媽媽說過年別人也不會歡迎別人家小孩子來家裡,因為不是親戚,上門了別人家裡的大人黑著臉色讓我回家去。感覺很煩惱。不知為什麼?平時的笑臉,在春節的時候,會變成無情的黑臉。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還不許白天睡覺,不許寫作業,不許玩,不許玩髒衣服,不許洗澡和洗頭,只有坐著吃零食和看電視,哪裡都不敢去。否則要挨一頓罵。感覺過年如坐牢。雖然領了紅包,也絲毫高興不起來。
現在改變了許多,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了,拿著手機也好打發時間,但對過春節,還是沒有絲毫的好感,非常討厭過這個節日,麻煩一大堆。
-
4 # 斐姑
從農曆年臘月二十三起,開始正式準備進入春節過大年的序列了,就不能講不吉祥的話。農曆二十四,預演過年,晚上要煮幾道菜吃。
農曆二十五的早上,“太陽很大”,這是我祖母說的,意思是這天的日子很大,要注意吉利,看到人吵架,要躲遠一些。農曆的二十九、三十,就更不用說了。
春節期間,要講吉祥話,不要跟人吵架,看到吵架等不吉利的事,趕緊躲遠一些。
大年初一早上,家裡的晚輩,要給長輩拜年。
特別注意,春節期間興化人的例:不能在初二去走親訪友拜年,特別是別人家裡有老人的,更不能去。
我的故鄉臨海,日本人曾在大年三十晚上及初一,屠殺興化沿海一帶人民。初二早上,山裡的親戚出來為親人收拾後事。
福州人是元月初三不能去人家家裡,同樣的理由。
-
5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從自己從孃胎裡生出來到現在不知過了多少年春節,剛開始過春節老人們會提醒我們新年裡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多多說一些好話由於過了這麼多年的春節了這種習俗基本上也沒有人說了,現在大多數華人都認為天天在過春節,從前計劃經濟時代人們都盼望過新年春節只有過個新年春節有大魚大肉,大吃大喝享受著人間快樂,改革開放40年人們的生活經濟條件起了翻天覆地大變化,因而人們對過年已淡簿了只要你有錢天天買到新鮮的物質食品,然而也談不上什麼地方有習俗講什麼不吉利的話,從前越窮越有人搞什麼迷信活動現在時代不同了人們不喜歡過貧窮生活人富有了錢袋子鼓鼓的,徹底打破舊的傳統習俗過個新年上帝保佑身體健康是頭等大事,在新年春節不要大吃大喝不生病這就是人們期盼的習俗。
-
6 # 早春記憶
我們這裡一到臘月就要好好說話了。在除夕夜說話要輕、說好聽的話、不叫孩子名字、不能打碎碗具等等,說是如果發生這樣的事一年不利。
-
7 # 我是懷舊
春節,作為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代表著上一年的結束,新一年的開始。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那麼在春節這麼重要的節日,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以免給新一年的開始帶個不好的頭呢?
第一:大年三十、初一忌外人。
大年三十和初一這兩天,是一家人團員的時刻,這個時刻是禁止別人來訪,也禁止去別人家做客的,在我們本地的傳統思想中,假如一個外人在大年三十或者初一去別人的家,會對別人一年的運勢起到很壞的影響,我們叫做“衝”。
第二:年夜飯忌吃魚頭和魚尾。
正所謂“年年有餘”,所以吃魚的時候,要剩一點,不能吃的乾乾淨淨。而留下魚頭和魚尾,代表著“有頭有尾”。
第三: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婆家過年。
以前的傳統思想認為,假如嫁出去的女兒在孃家過年,那麼會是非常大的黴運,有多麼厲害呢?來年孃家會故去一位人。大家看看這厲不厲害?
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在婆家看來,一個女孩子既然嫁過來了,那麼就算作婆家的人,在大年三十這麼重要的日子,當然要和婆家人一起過年了,假如媳婦去了孃家過年,這勢必會造成婆家人丁不全。
在現在看來,這完全是婆家的一種小心思。
第五:正月初一不能說粗話,罵小孩。
新年新氣象,假如正月初一就說粗話,那麼新的一年勢必麻煩不斷,因為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神來到人間,享受人間煙火,說粗話無疑是對神的大不敬。
而初一不能罵小孩,因為假如初一都罵了小孩,那麼小孩在新的一年都會不停的捱罵,因為表現不優秀嘛。
第六:正月不理髮。
正月是不能理髮的,理髮必須要過完正月,最好是在“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理髮。
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特別是在清代,就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歷史事件。因此理髮從某一層面講,就代表著割頭。
所以正月是不能理髮的。
第七:大年初一到初三,禁忌掃垃圾,往地上倒水,不能洗衣服。
大年初一到初三是不能掃垃圾的,這樣做會被認為把家中的財運清掃掉。不能倒垃圾,也是一樣的道理,會把家中的財運倒掉。
不能洗衣服,原因則是因為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是水神的生日。
第八:不能打碎東西。
假如實在不小心打碎了,應該馬上說“歲歲平安”,因為在春節期間,一切都象徵著完美,和諧,團員,假如打碎東西就破壞了完美。
-
8 # 俺是徐老三
有。不僅在我們這裡,在任何地方過春節都有它的風俗習慣,要不怎有入鄉隨俗一說呢?
我們這個地方在過春節時的忌諱也不少。不能說的就是那些不吉利的話,象帶少、壞、摔、碎、打、滅、死等字的話少說,儘量不說。
不能做的事就是初一這天除了去宗親長輩,莊鄉四鄰家拜年什麼活都不能幹,否則在往後這一整年裡你會有幹不完的活,累死你!說是這樣說,我覺得油瓶要倒了還是得要扶的。
-
9 # 雲奇心靈
我們這裡不能叫孩子的名字,只能叫寶或者是孩啥的,還有一些髒話,罵人的話不能說,好的反義詞是壞,只要是壞話都不能說,記得有一年的過年,我和弟弟不知道因為啥吵了起來,我就說了一個滾,父親母親輪番的教育我,他們也知道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弄的我也是十分的尷尬,還有我的母親早上開門的時候不讓我們開,她第一個先開門,不知道唸叨啥好像是大年初一把門開添財什麼的,我也不太懂,像一些平時順口說的話,儘量避免,這個您懂得。
我們這裡不能做的一天的瓜子皮,糖紙,都可以仍在地上,但是不要在這一天打掃,等到初二再說,聽姥姥說是怕把財氣掃走了,就是吃飯的時候先給祖宗的牌位上香磕頭才可以吃飯,嫁出去的姑娘這一天不要回孃家,這是針對有弟弟和哥哥的情況下,還有就是春節這天有剩菜,剩飯的儘量在前一天吃掉或者倒掉,衣服全部換新的,沒有新衣服儘量也要穿洗過的乾淨的,這是對一年的最好的願望,祝願衣食無憂,風調雨順,吉祥安泰。
春節已經臨近祝願大家一帆風順,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面玲瓏,天長地久,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前程似錦,萬事如意。豬年行大運!
回覆列表
在我們老家,渝東北大巴山脈農村。
不能說的:喪氣話、詛咒話,要說吉祥話、祝福話。
不能做的:初一早晨不能過於早起;初一到初十五不能花過多的錢去購物;初一到初十五既使不要的物件也不能往屋外丟棄;大家族吃團年飯時碗筷不能打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