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長夢遠2020

    概述

      航天飛船是用多級火箭作為運載工具,從地球發射並可在宇宙空間航行的飛行器。

    作用

      載人航天飛船一般包括為飛船提供電源和動力支援的推進艙、為航天員提供安全可靠環境支援的返回艙、在軌道執行中為航天員提供工作生活環境的軌道艙和為科學試驗提供各種保障的附加段。

      載人航天飛船和宇宙空間站是供航天員、科研人員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因此必須提供航天員在空間安全、工作和生活的生命保障系統,其設施與人造衛星有明顯不同,除無人飛行的分系統外,還必須包括環境控制生物保障系統和應急救生系統。載人航天飛船又分為衛星式載人飛船和登月式載人飛船。

    組成部分

      載人航天工程主要由七部分組成:

      一、航天員的培訓和鍛鍊;

      二、有效載荷的各種科學試驗;

      三、載人航天飛船的研製;

      四、可靠的運載火箭保障系統;

      五、載人航天發射場的建設和保障;

      六、海基陸基聯合測控網的建設和保障;

      七、可靠的著陸場的建設和保障。

    載人飛船組成

      載人飛船一般由乘員、返回座艙、軌道艙、服務艙、對接艙和應急救生裝置等部分組成,登月飛船還具有登月艙。返回座艙是載人飛船的核心艙段,也是整個飛船的控制中心。返回座艙不僅和其它艙段一樣要承受起飛、上升和軌道執行階段的各種應力和環境條件,而且還要承受再入大氣層和運回地面階段的減速過載和氣動加熱。軌道艙是宇航員在軌道上的工作場所,裡面裝有各種實驗儀器和裝置。服務艙通常安裝推進系統、電源和氣源等裝置,對飛船起服務保障作用。對接艙是用來與太空站或其它航天器對接的艙段。

    載人航天與不載人航天區別

      試驗飛船為何不載人就在於對火箭、飛船的安全可靠性的極高要求。人命關天,由於技術難度高,因此在宇航員上天之前,必經進行無人試驗或動物試驗。前蘇聯在加加林上天前一共進行了5次無人飛船的試驗,美國則發射了8艘無人飛船。

    飛船外形為何不像船

      飛船的外形其實並不像船,只因要在陸地與茫茫天海之間飛來飛去,充當舟楫之用,故取此名。飛船有載人與載貨之分。一般來講,載人飛船有3個艙段,一個叫推進艙,主管飛船的動力,位於飛船的底部;一個叫返回艙,是宇航員升空、返回及生活工作的座艙,也是飛船的控制中心及與地面聯絡的通訊中心,它是載人飛船的核心艙段,位於飛船的中部;還有一個叫軌道艙,它內部安裝了各種儀器,可用於科學實驗及對地觀測。如果需要在太空與別的航天器對接,則還需要有一個對接機構。

      飛船返回時並不是所有的艙段都返回,只有返回艙才返回地面,其他的艙段都留在了太空上。

    為何裝逃逸塔

      “避雷針”其實是一種宇航員救生系統,學名叫“逃逸塔”。蘇美髮射載人飛船的火箭上都有逃逸塔裝置。它的作用是在火箭起飛前15分鐘到起飛後160秒鐘期間,也就是飛行高度在110公里以內時,萬一火箭發生故障,幫助飛船裡的宇航員脫離危險區安全著陸。逃逸塔的技術難度很大。一旦險情發生,逃逸塔必須迅速拉著飛船脫離火箭,如果速度太快,產生的巨大過載會使人體根本無法忍受;而速度慢了,又會產生高度太低降落傘無法開啟的危險。如何取得一個適當的平衡點,這是一大難題。早在神舟號載人飛船發射前,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就已成功完成了逃逸塔的飛行試驗。

    如何站著上塔

      此次發射首次採用了“三垂模式”,即垂直總裝、垂直測試、整體垂直運輸的模式。以往的火箭總裝、測試、運輸都是“躺”著進行的,到了發射塔架再把一節節火箭以及整流罩、衛星等吊接組裝,然後再次進行測試。專家介紹說,此次改“躺”為“站”,可以使火箭少受拆卸組裝之苦。保證火箭的技術狀態與發射時的狀態相同,火箭在發射塔架上的“停留”時間也可以大大縮短,一般3天即可實施發射,減少了外界環境對火箭產生的不利影響。

    載人航天的歷史

      人類載人航天事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航天員加加林駕駛人類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繞地球一週後,安全返回地面,從此揭開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歷史。

      1969年7月20日,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阿波羅號”航天飛船,實現了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奇蹟。

      1971年4月,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個宇宙空間站“禮炮號”。“禮炮號”宇宙空間站總重量約18噸,總長約14米。

      1973年5月,美國發射了名為“天空實驗室”的宇宙空間站,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母豬不打圈子,有什麼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