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溪水西流

    《水滸傳》原文中有一段是說,府尹知道魯達是小種經略府的軍官,不能擅自捉拿,就去了經略府。有一段描寫小種經略的話:經略聽了,吃了一驚,尋思道:“這魯達雖好武藝,只性格粗鹵。今番做出人命事,俺如何護得短?須教推問不得。”經略回府尹道:“魯達這人原是我父親老經略處的軍官。為因俺這裡無人幫護,撥他來做個提轄。既然犯了人命罪過,你可拿他依法度取問。如若供招明白,擬罪已定,也須教我父親知道,方可斷決。怕日後父親處邊上要這個人時,卻不好看。”

    看完這段話,可以瞭解到這個小種經略本就沒有幫魯達的心思,只是將責任推給他的父親。而老種經略相公雖為人仗義愛才,但畢竟魯達犯下的是殺人罪,這種情況也不好為魯達開脫,到時只能是自投羅網;而且以魯達的個性,是不會去連累老種經略相公的。

  • 2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後,為什麼不投奔本官老仲經略相公?魯智深原來就是這老仲手下派往幫扶小仲的軍官。

    魯智深打死鄭屠的地方,是在渭州府,即現在的甘肅平涼地區,即小仲的駐防地,從甘肅的平涼去投奔老仲駐防地的陝西延安府,即現在的延安市,兩地相距才700多點公里,他為什麼捨近求遠跑到了山東青州境的二龍山落草呢?反倒正好多了一倍的路程,1470多公里。難道他不明白在海捕文書遍地的情況下路長險多嗎?

    這要從魯智深的世界觀裡就能找到答案:他反對接受朝廷的招安。且身在官府時卻早已看透了大宋朝廷官府的黑暗,嫉惡如仇,仇視宋家天下官府,因此不會在老仲處來,又回到老仲處去了。哪怕明知老仲經略是可以庇佑他的,也義無反顧地脫離宋家官府,另謀生路。

    在有宋一代,設定經略使官職,是轄域一方的最高軍政長官,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專門守禦外族常掠之地,如抵禦遼國金國等入境騷擾侵略。官位及權力高於地方州郡封疆大吏長官,是國家防衛主力軍隊。老仲經略相公仲師道即是這種官位的世襲傳人,在宋代皇帝心目中的政治份量很重,併為皇帝所倚重並直接聽命於皇帝的金牌虎符。象高俅這樣的殿帥府雖是軍事中樞也只是兼管其後勤補給而已,無權干涉其人事排程和任用。這就是為什麼犯事武官都去投奔老仲經略相公以求得安身立命的原因所在。

    我們再反觀魯智深為何捨近求遠,棄安涉險也不去投奔老仲經略相公,正是應了上述原因~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 3 # 老於52080

    魯智深犯了殺人罪,誰也幫不了他,只有出逃一條路,而且還要當和尚,因為宋代法律規定,只有出家修行當和尚,才不受法律制裁。

  • 4 # 東方評史

    魯達打死了作惡多端的鎮關西鄭屠,是屬於一種正義之舉,在道義上端的是無可指責。

    但這卻是一件犯法的事情,而鄭屠雖是可惡,但如果你把鄭屠所有做過的事情綜合起來看,那麼你就會發現他並沒有觸犯大宋的法律,不僅如此而且還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就算是金翠蓮告到了官府,打起官司來鎮關西鄭屠也未必會輸。

    第一這是人家自己的家事,政府並不適合干預。

    第二鎮關西鄭屠有合法的程式協議,金翠蓮是在協議上畫了押的。

    第三金翠蓮拿不出鄭屠虛錢實契的有力證據。

    如此一來鄭屠就是一位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你魯達憑啥把人家打死啊?

    不可否認,魯達是一位俠義的好漢,但他行事的過程卻缺乏合法的手段。

    第一,鄭屠與他僅是認識,並沒有利益上的紛爭。

    第二,當時的鄭屠正在幹著自己的營生,並未和旁人產生任何爭執。

    第三,魯達來了以後對於他提出來的非分要求,鄭屠大部分都予以了滿足。

    第四,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魯達在找茬,而且也是魯達先動的手。

    就算是鄭屠這廝再可惡,就算是魯達再正義,但最終的結果一定會是一個過失殺人罪。

    如果按現代概念來講的話,至少是一個無期徒刑!

    對於一個曾經是國家軍人的魯達,一下子轉變成一個監獄中的囚徒,這在魯達的心理上是承受不了的,所以他趕緊回家收拾細軟逃之夭夭。

    不愧是受國家培養多年的軍官,頭腦還是很活絡的,一看事情不妙就趕緊跑路,用他的話說又沒人送飯,不跑路還等啥?

    那麼魯達跑路以後有沒有一個理想的落腳之地呢,對不起真的沒有,他只能是失群的孤雁、漏網的活魚,心忙撞到路行的人,腳快猶如臨陣的馬。

    急匆匆如喪家之犬,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

    那麼魯達既然到了如此的地步也應該投靠一個熟人關係或者是親眷也行,應該說魯達不應該缺乏這方面的關係。

    第一他在地方軍隊服役多年,用他的話說年輕時曾經拜會過林沖的父親林提轄,這說明他絕不只是光在渭州地面,其他地面也有熟人。

    第二他得到了小種經略相公的种師中的賞識,在他犯了人命官司之後可以投奔老鍾經略相公种師道處。

    老鍾經略相公种師道為邊關著名守將,他那裡從來就敞開大門吸收人才,基本是來者不拒。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在得罪了高太尉之後不是棄了教頭的職務投奔了他麼,還有扈家莊的扈成在被梁山打破扈家莊之後走投無路也投奔了老鍾經略相公處。

    那麼魯達在創下如此的大禍之後,為什麼就不去投奔他呢?

    其實這也正是魯達的聰明之處,而且施耐庵在處理這件事上寫的也毫無破綻。

    施耐庵寫的《水滸傳》不是香港拍的武打片劇本,在香港電影裡那些所謂的武林高手彷彿是生活在真空裡,光天花日之下胡亂殺人,沒有人管。

    其實這是不對的,就算是在舊時代也是講究法律的,施耐庵在處理魯達犯下人命官司之後的描述是很到位的。

    魯達在打死鎮關西鄭屠之後,他知道自己犯的是人命官司,誰也包庇不得。

    老鍾經略相公是朝廷的人,他是懂得大宋王朝的法律的,而且魯智深是犯下的人命官司,不似王進那般僅僅是得罪了高太尉,就算是高俅知道王進投靠了种師道,他也沒有理由去到延安府刁難老鍾經略相公。

    而且老鍾經略相公門下的提轄有很多,他跟种師道的關係也未必很鐵,既然是一種很普通的關係,魯達到了那裡种師道也未必會袒護他。

    在府尹打道去小鐘經略處告白時,种師中當即就想這:魯達雖好武藝,只是性格粗魯,今番做出人命事,俺如何護的短!

    即便是軍隊勢力再大,但是在地方犯了人命官司,地方官是有權利到軍隊抓捕人犯的,這一點魯達是知道的,而且小鐘經略相公也知道。

    而且魯達還知道,他就算是到了老鍾經略相公的地方,一旦地方官追到那裡,老鍾經略相公是護不住他的!

    最後補充一點,种師道和种師中的關係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他們是兄弟關係,另一種說法說他們是父子關係,但在施耐庵的《水滸傳》裡面,他們是父子而不是兄弟!

  • 5 # 經典重溫之似水流年

    第 一點。魯智深是英雄好漢,好漢講究一人做事一人當,當然不會去投奔老種經略了。梁山好漢一開始就是為了除暴安良,路見不不平一聲吼。

    因為此才不會雲投奔他。

    第二點,古代有連坐罪,打死人是犯了法,如果在去好友那裡,會連累他的。這樣會心裡過意不去的。

    第三點,我想不信認也有可能,在這種事情上,被朋友出賣的人 不少。可能會有點擔心。

    另外就是,老種經略或許沒有本事包庇一個殺人的罪犯。遇到這種事情,很可能會身不由己做出一些違背自己良心的東西,是魯智深不願意看到的。

    綜上所訴,魯智深才在打死鎮關西后,沒有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

    也是出於一種意氣,這些魯智深還是比較聰明的。

  • 6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水滸傳》裡有兩個人一直沒有出場,但是他們的名氣卻是很響亮。這兩個人就是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

    禁軍教頭王進,因為高俅未發跡之前,曾被他的父親教訓過,後來高俅做了太尉,就處處尋他麻煩,王進帶了老孃逃離東京,就是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扈家莊的扈成,在李逵殺上門後,也投奔了老種經略相公。包括湯隆去賺徐寧甲祖傳的雁翎甲時,用的也是老種經略相公的名頭。王進後來沒有下文,扈成最後做了軍官,貌似結局還不錯。

    老種經略相公,指的是种師道。種家三世為將,號稱“山西名將”。當時南宋孱弱,被金國屢屢入侵。國家有難,正是武人奮威疆場,報效國家的時候。老種經略相公,是有名的鎮邊大將,他的軍權也很大。為了抵禦外敵,他自然也需要有本領的英雄好漢。王進投奔他之前曾對母親說,老種經略相公那裡正需要用人,足可安身立命。邊軍由於距離國都非常的遙遠,有一定的自主權,所謂山高皇帝遠。高俅雖然做了太尉,權勢滔天,但是對邊軍卻也是鞭長莫及,所以王進才會想到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至少能活命。

    梁山泊上,跟這兩人有直接關係的就是魯智深。據魯達自己所說,他開始是投奔老種經略相公,坐到關西五路廉訪使,小種經略相公是老種的兒子,魯達後來才來到小種處,做了提轄。那麼為何王進和扈成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而魯達卻不去呢?

    王進在短時間內能把九紋龍史進調教成準一流的高手,本事是非常大的。但是,王進後來沒有了下文,那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隱姓埋名,改變身份。魯智深的情況和王進是完全不同的,首先王進是因為父親得罪了高俅,自己本身並沒有犯法。高俅對王進是私怨,只是找麻煩,也不能明目張膽的硬來。因此他逃走,高俅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魯智深不同,畢竟他當街行兇,打死了本無死罪的鎮關西鄭屠,犯下人命官司。這種情況,老種經略相公是很難公開庇護他的,畢竟國家律法俱在。第二點,王進從東京來到延安,可以改換身份,沒有人追究。別人給王進打個掩護,老種經略相公只要裝作不知就可以了。但魯達肯定不行,他本來就是出身老種經略相公門下,誰不認識他。魯達打死鎮關西后,地方官府首先就是和小種經略相公交涉,並且要把事情通報到老種經略相公處。如果老種此時再收留魯達,那就是明目張膽的包庇罪犯。魯達對老小兩位經略相公是十分尊敬的,他又自知自己確實犯下罪行,更不會去投奔老種,使他難做,所以只能一走了之(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成長過程中,都有什麼記憶深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