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鹹齋
-
2 # 五蓮優品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揚善抑惡是格物。
心學四句決很容易理解,單從字面我們也大體能夠知曉心學的含義。唯一難解的,便是格物。
何為格物?我的理解是,格物其實就是致良知。
那麼,又應該怎麼來理解致良知呢?
要想深刻的來理解"致良知",我們首先又得知道什麼是良知。
"知善知惡是良知"。
所以說良知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知善惡。知善惡方能明是非。明是非了,做事情也就知道對錯了。
因此,"致良知"其實就是講一個人做一件事情之前,你首先要知道怎麼樣做是對的,怎麼樣做是錯的。那麼怎麼樣來分辯對錯呢?要拿出善與惡來比對,是非便自然明瞭了。簡單的來說,致良知就是在你遇到事情的時候,要事先用善與惡來分出個是非來。
因此說,在心學當中,″良知″是第一重境界,卻也是最重要的。"致良知"是心學的第二重境界。達到第二重境界的人,就能做到知行合一了。講到這裡,我們也便能理解知行合一的含義了:知善揚善,知惡抑惡便是知行合一。所以,放在心學裡講,知行合一絕對的不應該被理解為知一行一。
心學的第三重境界,就是心學的核心要義了:尊心而行。
"心″是什麼?尊什麼樣的心?
在這一重境界,心學便不再以善惡來定論良知了,而是以“心″來判定是非。
我們都知道,善與惡的界線其實並非是截然分明的。它們因時因事因人而有所不同。到了這一重境界,基本修習心學的人都會重新來審視善與惡了。
由"尊心而行″再進一步,便達到了心學的最高哲學的高度:心即理。
心即理,簡單的來說就是心裡怎麼想的,你就去怎麼做,這都是對的。
但是,修習心學,卻是要一重一重進步的,斷不可冒進。很多人修習心學,到最後卻隨心所欲的亂性,這就是因為冒進了,至少是第一重的知良知缺失了。以致於到了尊心而行的時候,心卻還是壞的。
所以,王陽明要判斷學生學沒學到心學的精髓,是會要他到大街上轉一圈,然後問他碰到了幾個聖人?如果回答是碰到了幾個聖人,那說明他只學到了皮毛,這種人最後亳無例外的都是亂性之人。只有回答滿街皆聖人的學生才是知善致善之人,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心學。
實際上,《傳習錄》傳下來的心學並不是一套系統的哲學體糸,我感覺至少是太冷統了,心學還需要後人不斷的去完善,才能成系統,才能被大眾所理解並接受。
最後,我試著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聖人:
知良知可謂聖人心。
致良知可謂聖人事。
知良知而又能致良知是謂知行合一,可稱聖人矣。
-
3 # 13975714170
當然不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實踐,真理再真,再好,何以體現,掛在那裡,誰會理會它。孔夫子說學而時習之,可以為師矣就是說學習後經常地去實踐,檢驗以至於形成習慣,這樣的人具備成為老師(條件)了。而且真理不辨不明,因時因地而變化,這就可以調整行為和實踐,調整後的行為實踐能充實理論,於是理論與實踐就可以進一深化,得到完善,並發展。這個觀點可以換個說法,摸石頭過河。比如練字,還比如我們國家進行的這場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事業。
-
4 # 平頭哥講書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提問者是思考、嚴謹型的人,注重總結,側重於先知而後行的人。
我想回答問題前先問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你真的懂了呢?
講個我蠻有感觸的故事:我學東西,喜歡理論先行,報名付費跟著老師學過吉他,自己買過光碟,也下載過影片觀看,買過2個吉他,已經12年了,現在拿起吉他不能談任何一首歌曲,甚至連調子都忘記了。
我一親戚,回老家7天,剛好在表姐家住,就跟著懂點吉他皮毛的表姐學了幾天,他那幾天沒事就練習,手指疼痛也繼續,遇到不懂的忘記的就追問表姐怎麼談,離開老家時,會了兩首簡單的樂曲,而後回來深圳後,沒事拿著吉他練練,買了個調音器回來,就這樣,他談唱過幾首完整的歌曲,也談過吉他給他女朋友和生日的朋友聽,大家都覺得他多才多藝。
我感慨,自己花那麼多時間瞭解知其然和所以然,一個一個音符去摳,可是這麼多年了一首歌曲都不會,而我親戚卻已經能談出很多流行歌曲了,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而真的要知道自己會不會要像小馬下水一樣,自己去試才知道行不行,而不能光空想,光去問別人行不行,不然馬兒就算在淺淺的小河也終身無法下水。
觀察後我得出了結論:
1.我以為我要懂了才了做,才能練習,其實是沒明白到,我其實懂的比一般人要多,而更重要的是懂沒懂,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所以不是懂了才做,而是做了才知道懂沒懂。
2.理論和行動之間,其實是相互促進的,理論會更有助於推動行動,而行動能幫助自己更好理解理論。
3.一般想的多,做得少的人,主要是擔心犯錯,於是選擇上學時先聽課再做事。其次是太把知識當回事,卻迷失在知識中,忘了目的,過猶不及。再次是因為不切實際的期待,最好像諸葛亮一樣,一做事就牛起來,而自己卻陷進了紙上談兵的陷阱,做了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而要想解決這類問題,核心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簡單說就是學習思考行動,缺一不可,而且要理解到學習踐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學而學,更不能停留在學習的階段。
而關於知行合一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核心大疑問:我們如何透過理論來改善生活和工作,走向更富足和幸福的生活,做生活的贏家呢?
我的思考是:形成系統思考。
所謂系統思考就是結構化思考,而不是單一因果的關係,舉個例子:一群羊很好地保護起來後,沒了狼的騷擾,經過長時間的圈養,發現羊經常生病和肥肉特別多,農民改善伙食,更換地區,調整飲食結構都沒法解決問題,後來一奇葩的想法,階段性放幾隻狼進去,發現原來的問題就解決了,這類似著名的鯰魚效應。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在複雜的問題中不至於迷茫不知所措呢?
1.要有開放思維,廣泛攝取資訊,廣泛學習和聽取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存大量的不同知識
2.要認真鑽研,深度認知。很多人停留在大腦懶惰,行動盲目,不願深入理解,導致做事容易在表面上做事,多的很多都是無用功。唯有深度思考,理解事物的本質,才能更好解決問題,所謂一克的智慧勝於一噸的知識
3.要跨界學習,而不是停留在自己領域裡去鑽研,要多維融合。
我知道可能有人更關心理解知識和行動如何拿捏的問題,我的做法是:
摸著石頭過河,謙虛請假同行經驗,仔細總結前行者的觀念和方法和做法,又要大膽行動和嘗試,一句話,只有自己經歷過的才是自己的經驗,只有做到了,才能說自己是真的懂了。
-
5 # 道真遊子
《傳習錄》是明朝心學人物王陽明所著,而王陽明是儒釋道的集大成者,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他提出非常重要的觀點,題目其實就是探討知和行的關係,第一種是知完了在行,第二種是邊知邊行,下面我們探討這兩種關係。第一種知完了在行和題目大致是一個意思,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想象,心中的完美主義在作怪,是現實社會生活中不可能實現的。第二種邊知邊行,是人類社會發展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把這種方法放在個人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中來。人對事物先有很多的感官認識,而這些認識當中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那如何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這就需要把這些認識運用在實踐中去,這裡應當注意我們經常知道的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認為這句話不全正確,應當是實踐是對真理的可證偽,是去偽存真的過程。然後把在實踐中認為是真的認識提煉成理論,然後透過理論來指導實踐,另外對於《傳習錄》的閱讀非常的粗淺,個人建議對於想深入瞭解《傳習錄》的人來說應當閱讀一定量的儒釋道的書籍,這樣閱讀起來會沒有障礙。
-
6 # 塵谷行知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世間事就是心間事,心間雜草一生,世間便呈現出一派繁忙氣象。所以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在心學實證境界裡面,學懂弄通就是“知行合一”,實踐檢驗也是“知行合一”,學懂弄通的過程已經在實踐檢驗了,兩者並無時間和空間上的間隔,互為“體用”,本體和運用關係,互相促進,互相協調,誰也離不了誰,一旦錯離開,“良知”自然泯滅。
世上的事物名相種類繁多,即使一個人花一輩子也搞不清楚它們的本質屬性,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想要搞懂世上一切事物,那簡直是自不量力、痴心妄想,愚者外求,以滿足日益膨脹的慾望,到頭來卻發現慾望之溝怎麼填也填不滿。智者內求,以探索天地間最本質的那個規律性東西,然後用這種規律去化解世間一切事物,卻發現宇宙間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逃脫他的手掌心,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當你掌握了這種智慧,世上就根本沒有所謂的“學懂弄通”和“實踐檢驗”,一學就貫通,一貫通就已經包含著“實踐檢驗”了。
-
7 # 道鹹齋
《傳習錄》是陽明先生教弟子們教學記錄過程,是陽明先生的弟子們記錄,他們問陽明先生讀書的疑問的對話,看形式和孔子教弟子們解決現實問題很相似的語錄,區別在於《論語》每一則都比較短,精幹,而《傳習錄》中,陽明先生回答都比較詳細,把大學,中庸,論語已經孟子中的內容進行系統論述,這可能是因為到了明朝,文化,文明的著作相對要多而且成體系了吧?
再說《傳習錄》是不是讀懂再實踐,這是誤區,陽明先生說要知行合一,心之本體與實踐的個體要統一才是知與行的統一,關鍵是知與行不是兩件事兒,是一個事兒兩個表現方面。如果把這個強行分開兩個事兒那就不是儒家文化,也就不是知行合一。
而儒家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說,求仁得仁,每個人都可以踐行仁,只是可能沒有達到天下仁的狀態。只要每天實踐就包含仁,這就是陽明先生所說的儒家文化的心物一體的概念,悟道了就是實踐,實踐中感悟,屬於即時性的東西。
-
8 # 五蓮優品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揚善抑惡是格物。
心學四句決很容易理解,單從字面我們也大體能夠知曉心學的含義。唯一難解的,便是格物。
何為格物?我的理解是,格物其實就是致良知。
那麼,又應該怎麼來理解致良知呢?
要想深刻的來理解"致良知",我們首先又得知道什麼是良知。
"知善知惡是良知"。
所以說良知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知善惡。知善惡方能明是非。明是非了,做事情也就知道對錯了。
因此,"致良知"其實就是講一個人做一件事情之前,你首先要知道怎麼樣做是對的,怎麼樣做是錯的。那麼怎麼樣來分辯對錯呢?要拿出善與惡來比對,是非便自然明瞭了。簡單的來說,致良知就是在你遇到事情的時候,要事先用善與惡來分出個是非來。
因此說,在心學當中,″良知″是第一重境界,卻也是最重要的。"致良知"是心學的第二重境界。達到第二重境界的人,就能做到知行合一了。講到這裡,我們也便能理解知行合一的含義了:知善揚善,知惡抑惡便是知行合一。所以,放在心學裡講,知行合一絕對的不應該被理解為知一行一。
心學的第三重境界,就是心學的核心要義了:尊心而行。
"心″是什麼?尊什麼樣的心?
在這一重境界,心學便不再以善惡來定論良知了,而是以“心″來判定是非。
我們都知道,善與惡的界線其實並非是截然分明的。它們因時因事因人而有所不同。到了這一重境界,基本修習心學的人都會重新來審視善與惡了。
由"尊心而行″再進一步,便達到了心學的最高哲學的高度:心即理。
心即理,簡單的來說就是心裡怎麼想的,你就去怎麼做,這都是對的。
但是,修習心學,卻是要一重一重進步的,斷不可冒進。很多人修習心學,到最後卻隨心所欲的亂性,這就是因為冒進了,至少是第一重的知良知缺失了。以致於到了尊心而行的時候,心卻還是壞的。
所以,王陽明要判斷學生學沒學到心學的精髓,是會要他到大街上轉一圈,然後問他碰到了幾個聖人?如果回答是碰到了幾個聖人,那說明他只學到了皮毛,這種人最後亳無例外的都是亂性之人。只有回答滿街皆聖人的學生才是知善致善之人,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心學。
實際上,《傳習錄》傳下來的心學並不是一套系統的哲學體糸,我感覺至少是太冷統了,心學還需要後人不斷的去完善,才能成系統,才能被大眾所理解並接受。
最後,我試著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聖人:
知良知可謂聖人心。
致良知可謂聖人事。
知良知而又能致良知是謂知行合一,可稱聖人矣。
-
9 # 13975714170
當然不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實踐,真理再真,再好,何以體現,掛在那裡,誰會理會它。孔夫子說學而時習之,可以為師矣就是說學習後經常地去實踐,檢驗以至於形成習慣,這樣的人具備成為老師(條件)了。而且真理不辨不明,因時因地而變化,這就可以調整行為和實踐,調整後的行為實踐能充實理論,於是理論與實踐就可以進一深化,得到完善,並發展。這個觀點可以換個說法,摸石頭過河。比如練字,還比如我們國家進行的這場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事業。
-
10 # 平頭哥講書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提問者是思考、嚴謹型的人,注重總結,側重於先知而後行的人。
我想回答問題前先問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你真的懂了呢?
講個我蠻有感觸的故事:我學東西,喜歡理論先行,報名付費跟著老師學過吉他,自己買過光碟,也下載過影片觀看,買過2個吉他,已經12年了,現在拿起吉他不能談任何一首歌曲,甚至連調子都忘記了。
我一親戚,回老家7天,剛好在表姐家住,就跟著懂點吉他皮毛的表姐學了幾天,他那幾天沒事就練習,手指疼痛也繼續,遇到不懂的忘記的就追問表姐怎麼談,離開老家時,會了兩首簡單的樂曲,而後回來深圳後,沒事拿著吉他練練,買了個調音器回來,就這樣,他談唱過幾首完整的歌曲,也談過吉他給他女朋友和生日的朋友聽,大家都覺得他多才多藝。
我感慨,自己花那麼多時間瞭解知其然和所以然,一個一個音符去摳,可是這麼多年了一首歌曲都不會,而我親戚卻已經能談出很多流行歌曲了,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而真的要知道自己會不會要像小馬下水一樣,自己去試才知道行不行,而不能光空想,光去問別人行不行,不然馬兒就算在淺淺的小河也終身無法下水。
觀察後我得出了結論:
1.我以為我要懂了才了做,才能練習,其實是沒明白到,我其實懂的比一般人要多,而更重要的是懂沒懂,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所以不是懂了才做,而是做了才知道懂沒懂。
2.理論和行動之間,其實是相互促進的,理論會更有助於推動行動,而行動能幫助自己更好理解理論。
3.一般想的多,做得少的人,主要是擔心犯錯,於是選擇上學時先聽課再做事。其次是太把知識當回事,卻迷失在知識中,忘了目的,過猶不及。再次是因為不切實際的期待,最好像諸葛亮一樣,一做事就牛起來,而自己卻陷進了紙上談兵的陷阱,做了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而要想解決這類問題,核心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簡單說就是學習思考行動,缺一不可,而且要理解到學習踐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學而學,更不能停留在學習的階段。
而關於知行合一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核心大疑問:我們如何透過理論來改善生活和工作,走向更富足和幸福的生活,做生活的贏家呢?
我的思考是:形成系統思考。
所謂系統思考就是結構化思考,而不是單一因果的關係,舉個例子:一群羊很好地保護起來後,沒了狼的騷擾,經過長時間的圈養,發現羊經常生病和肥肉特別多,農民改善伙食,更換地區,調整飲食結構都沒法解決問題,後來一奇葩的想法,階段性放幾隻狼進去,發現原來的問題就解決了,這類似著名的鯰魚效應。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在複雜的問題中不至於迷茫不知所措呢?
1.要有開放思維,廣泛攝取資訊,廣泛學習和聽取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存大量的不同知識
2.要認真鑽研,深度認知。很多人停留在大腦懶惰,行動盲目,不願深入理解,導致做事容易在表面上做事,多的很多都是無用功。唯有深度思考,理解事物的本質,才能更好解決問題,所謂一克的智慧勝於一噸的知識
3.要跨界學習,而不是停留在自己領域裡去鑽研,要多維融合。
我知道可能有人更關心理解知識和行動如何拿捏的問題,我的做法是:
摸著石頭過河,謙虛請假同行經驗,仔細總結前行者的觀念和方法和做法,又要大膽行動和嘗試,一句話,只有自己經歷過的才是自己的經驗,只有做到了,才能說自己是真的懂了。
-
11 # 道真遊子
《傳習錄》是明朝心學人物王陽明所著,而王陽明是儒釋道的集大成者,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他提出非常重要的觀點,題目其實就是探討知和行的關係,第一種是知完了在行,第二種是邊知邊行,下面我們探討這兩種關係。第一種知完了在行和題目大致是一個意思,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想象,心中的完美主義在作怪,是現實社會生活中不可能實現的。第二種邊知邊行,是人類社會發展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把這種方法放在個人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中來。人對事物先有很多的感官認識,而這些認識當中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那如何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這就需要把這些認識運用在實踐中去,這裡應當注意我們經常知道的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認為這句話不全正確,應當是實踐是對真理的可證偽,是去偽存真的過程。然後把在實踐中認為是真的認識提煉成理論,然後透過理論來指導實踐,另外對於《傳習錄》的閱讀非常的粗淺,個人建議對於想深入瞭解《傳習錄》的人來說應當閱讀一定量的儒釋道的書籍,這樣閱讀起來會沒有障礙。
-
12 # 塵谷行知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世間事就是心間事,心間雜草一生,世間便呈現出一派繁忙氣象。所以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在心學實證境界裡面,學懂弄通就是“知行合一”,實踐檢驗也是“知行合一”,學懂弄通的過程已經在實踐檢驗了,兩者並無時間和空間上的間隔,互為“體用”,本體和運用關係,互相促進,互相協調,誰也離不了誰,一旦錯離開,“良知”自然泯滅。
世上的事物名相種類繁多,即使一個人花一輩子也搞不清楚它們的本質屬性,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想要搞懂世上一切事物,那簡直是自不量力、痴心妄想,愚者外求,以滿足日益膨脹的慾望,到頭來卻發現慾望之溝怎麼填也填不滿。智者內求,以探索天地間最本質的那個規律性東西,然後用這種規律去化解世間一切事物,卻發現宇宙間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逃脫他的手掌心,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當你掌握了這種智慧,世上就根本沒有所謂的“學懂弄通”和“實踐檢驗”,一學就貫通,一貫通就已經包含著“實踐檢驗”了。
回覆列表
《傳習錄》是陽明先生教弟子們教學記錄過程,是陽明先生的弟子們記錄,他們問陽明先生讀書的疑問的對話,看形式和孔子教弟子們解決現實問題很相似的語錄,區別在於《論語》每一則都比較短,精幹,而《傳習錄》中,陽明先生回答都比較詳細,把大學,中庸,論語已經孟子中的內容進行系統論述,這可能是因為到了明朝,文化,文明的著作相對要多而且成體系了吧?
再說《傳習錄》是不是讀懂再實踐,這是誤區,陽明先生說要知行合一,心之本體與實踐的個體要統一才是知與行的統一,關鍵是知與行不是兩件事兒,是一個事兒兩個表現方面。如果把這個強行分開兩個事兒那就不是儒家文化,也就不是知行合一。
而儒家文化集大成者孔子說,求仁得仁,每個人都可以踐行仁,只是可能沒有達到天下仁的狀態。只要每天實踐就包含仁,這就是陽明先生所說的儒家文化的心物一體的概念,悟道了就是實踐,實踐中感悟,屬於即時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