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歐.亨利,20世紀初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8
回覆列表
  • 1 # 望景老白

    解剖作者心路歷程,心安理得了嗎?心靈歸屬何處?。其實是心有掛礙,修煉到忘我需要一個過程,才能使自己的作為融入社會效益中去,才能受到大眾認可。

  • 2 # 紅茶館九號

    答:歐亨利在小說中說明:名利是身外之物,快樂與和諧才是人生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故事開頭,作為一個還是“業餘”幽默家的他,經常在單位上,(一家五金公司)對同事們說一些幽默俏皮的話,逗的他們鬨堂大笑,漸漸的,同事們開始非常喜歡他,把他當成不可多得的開心果,甚至幫他承擔工作任務,以求一笑,同時他自己也因為能夠讓別人開心而收穫巨大快樂。

      後來,他的名氣大了起來,不斷有雜誌約稿,稿費開始源源不斷,為了追求更多更大的名利,他辭掉工作,回家專門寫作,做起了“專業幽默家”。

        開始還賺了點錢,可是因為脫離了具體的生活,再沒有了鮮活的素材,他的創作開始枯竭,半年以後,終於江郎才盡了。

      沒有素材,他開始憑空想象,還是一個字寫不出來,他又靠一點小聰明投機取巧,弄虛作假,他說:“我找到了這一行的訣竅。我可以抓住一個有趣的念頭,寫成兩行笑話,掙一塊錢。稍稍改頭換面,完全可以拉成四行,使產值增加一倍。假如翻翻行頭,加一點韻腳裝飾和一幅漂亮的插圖,便成了一首詼諧的諷刺詩,你根本無從辯認它的本來面目。”,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笑話還是沒人再看,雜誌社也不再與他簽約了。

        這期間他的思想開始受到強烈的震撼,因為為了尋找素材,他有意去找過去的同事和朋友聊天,希望從他們的口中獲得笑料素材,但他發現,同事們對他卻一點不感興趣了,開始躲著他,無奈之下,他甚至去聽妻子說的夢話,躲在樹叢裡偷聽兩個自己的孩子說的話,而不是開心的陪伴他們,他自己都感到了羞愧,說:我是一個眾叛親離的幽默家,“”這些渾樸和幽默的珍寶本來只應被用來豐富神聖的家庭生活,我卻把它公開出售”,最後孩子們也像躲避瘟疫一樣躲著他了。

      沒有了同事朋友對他的喜愛,失去了家庭生活的溫馨,專業幽默家開始思考“物質與精神”究竟那個才重要?

    那麼,他最後會選擇那一樣呢?

      歐亨利透過對他在殯儀館的描寫,讓他最終獲得了開悟,因為殯儀館是與死人打交道的地方,距離死亡最近,殯儀館的氛圍,能夠讓人意識到:金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抓住眼前的家庭溫馨幸福,朋友同事的友情,彼此的快樂和諧,才是人生的主要價值和重要意義。

  • 3 # 悅讀閒記

    歐亨利短篇小說《幽默家自白》你看懂了嗎?這篇小說是在說明什麼?

    《幽默家自白》,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作品,自傳體故事,反映高大上的職業給人帶來豐厚的收入時,也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痛苦的心理負擔。

    作者簡介

    歐亨利,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最後一片葉子》、《二十年後》等。

    他和莫泊桑,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之譽”。

    歐·亨利,曾當過銀行職員、藥劑師等。兩度入獄,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對窮苦的下層人的生活了熟於心,其作品也大部分反映下層人“含笑的眼淚”。

    歐亨利創作的三要素:曲折的故事情節、幽默的敘事方法、出人意料的結局

    故事梗概

    真正的幽默是需要支撐的,而這需要有一個溫馨的家和穩定的工作收入,作為鋪墊。

    他辭職後成了專業作家,以寫幽默故事受到世人的追捧和熱愛。為了收集幽默材料,他像一個吸血鬼,又像一條見了骨頭的狗,不放過任何一個親人、朋友,像一隻獵犬一樣在任何一個場合尋覓著蛛絲馬跡。

    他成了身邊人厭倦的物件,他不再像親人、朋友們無私奉獻他幽默的笑話,而是不斷從他們那裡汲取他需要的幽默的東西,竊為己有,然後改頭換面,販賣出去。

    他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穫,可是卻因此失去了很多生活的樂趣。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碰到開殯儀館的彼得,和他非常談得來,他在彼得的後房裡重新找得了生活的樂趣,恢復了作為人的知覺。

    後來,他經常去那裡閒坐,什麼也不想,消遣工作帶來的疲憊。

    不久,殯儀館的彼得建議他成為他殯儀館的股東。他高興的同意了,再也不用為寫他媽的幽默稿件挖空心思了。

    然而,笑聲卻又重新回到了他們的家庭,他和孩子一起做遊戲,陪家人一起去看電影。他不需要再為創作那些糟糕的供人發笑的幽默,像惡鬼一樣躲在家人的背後捕獲靈感。

    意外結局

    看似高大上的作家,活得卻如此的心力交瘁,倒不如做一個殯儀館的普通店員,看看鋪子,記記賬,來得輕鬆、自如,沒有那麼大的心理負擔。

    故事寓意

    職業的倦怠會讓人感覺極端的痛苦,尤其從事腦力勞動的作家,還有需要源源不斷給讀者或者觀眾帶來笑聲和娛樂的藝術人,本身的心理,可能承受著一般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和壓力。

    生而為人,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痛苦,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快樂。

  • 4 # 中部人文地理

    作為與契訶夫和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曾被評論界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的歐•亨利,《幽默家自白》並不是他份量最重的作品,遠不如其《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最後一片葉子》、《二十年後》等有影響力。甚或可以說,這只是他一次體現幽默語言和風格的自我調侃式寫作。

    但放在當代中國語境下,這篇小說的參照價值和現實意義非同小可。

    作家的幽默始終貫穿著嚴肅莊重的主題,在亦莊亦諧中抒發出溫暖的人文情懷。在中學時代讀《最後一片樹葉》時,曾歎為觀止,以致影響了我幾十年的人生和寫作。作品描述年過六旬的畫家貝爾曼令人震撼的傑作,卻是為了挽救年輕畫家瓊西的生命,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在其窗外畫上最後一片藤葉。自己卻因著涼,染上了肺炎,不幸離世。這是無法笑出聲的冷幽默,心中只有感動和敬仰。

    到了《幽默家自白》,透過一個五金店店員小人物,因幽默天份的發現導致命運的改變,又因“製造幽默”的艱辛陷入困境而逆轉,再次透過殯儀館老闆的支援獲得新生,旨在挖掘出一個真相:幽默是人們生活和性格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讓我們活得輕鬆快樂。可你一旦轉換成製造幽默的“職業幽默家”,幽默再不是享受,而是巨大的負累,會壓得你踹不過氣來,甚至摧垮你的人生。

    作品的語境是純美國式的,美國的生活場景和社會關係規則,還有美國的宗教文化,機巧而詼諧,耳目一新。如“對於我的朋友們,我成了一個貪婪的人、一個莫洛克、約拿和吸血鬼”。“莫洛克是古代腓尼基人信奉的火神,以兒童作為獻祭品;約拿是希伯來帶來厄運的預言者。”“我一面吻她,一面又出賣她,簡直成了文學界的猶大。”等等。

    歐•亨利秉承自己一貫的風格,喜怒笑罵,十分愉悅。小說中印象最深的是,讓幽默家產生頓悟和轉機的不是洗滌靈魂的教堂,而是安息生命的殯儀館。這是非常智慧的設計,一面是死亡,一面是新生,這種反襯讓讀者在享受作品幽默的同時,心靈隨著產生強烈的震撼,正如作家在文中直接表達的“發現”:“心裡說不出的高興,因為我可以放棄幽默創作,再度享受生活的蘋果,而不必把它榨得稀爛,從中擠出幾滴博人一笑的蘋果汁——那將是何等的快慰!”

    一直以來,中華傳統文化以莊重嚴肅為主流價值導向,極少乃至擯棄幽默。孔孟的正,老莊的雅,諸子百家,《資治通鑑》,《二十四史》等,難見大面積幽默。特別在政治至上的全民語境下,形成了一種宏大壯觀的幽默畫卷:人人開口就是“語錄”,閉口就是“最高指示”。但誰也不敢拿來諷刺調侃。

    當社會轉型契合了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幽默的禁閉之門才徹底開啟。表演幽默的演員們成為社會追捧的名星,他們吐出的“金句”很快就成為流行詞彙。趙本山春晚一上就是22年,並以此創造出了一個“本山傳媒”商業帝國。南派相聲代表人物大兵從街頭“歌廳文化”發韌,藉助電視等多媒體傳播,成為知名笑星和“笑工廠”的絕對核心。

    剛剛看了一場電影《鼠膽英雄》,那是郭德綱團隊將幽默向電影產業的移植。岳雲鵬飾演的閆大海,就跟笑話裡的“傻子”類似,雖然有點“阿甘”的感覺,但岳雲鵬飾演的這位男主角並不是傻子,而是有些憨厚的感覺。這個角色發現自己身患絕症之際,竟陰差陽錯當上了警察。為了給夢中女神--飛樂門舞女杜卿掙贖身錢,他計劃在自己生命中所剩不多的時間裡因公殉職,從而拿到撫卹金拯救女神。電影就是建立在這樣荒誕的基礎上,用陰差陽錯的笑料構架了電影的主要賣點。

    這部電影與德雲社相聲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讓本片並沒有陷入插科打諢的段子之中,而是有著抑揚頓挫的情節發展,這一切則得益於電影幕後創作者編劇和導演對該片電影感的掌控——將荒誕喜劇與我們傳統中人類價值觀進行了融合,此舉為該片最大的亮點。既有掩面竊喜,也有鬨堂大笑,更有能笑出腹肌的點綴。

    那麼,誰是這部作品的生產者?顯而易見是所有演職人員。但首創!!!!暨“核心創造者”,必須也只能是寫出這部劇本的編劇。這又回到《幽默家自白》的痛點:作為“職業幽默家”,他們在“生產過程”中快樂嗎?

    潘長江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他在接受訪談時,說出了所有笑星的心聲:每當我進入創作,從來沒有笑過,因為我們的使命就是逗笑觀眾,而我們心裡承受著巨大壓力,生怕哪個細節沒到位搞砸了。

    大兵也為找不到笑料、藏不住包袱無法輕鬆,滿是困惑:現在的傳播速度很快,笑料的保鮮週期很短,你在這裡表演的段子,換一個場子你就得加料。

    或許,這種狀況在警示這些職業笑星們,該學學這個幽默家的自我調整,從職業的象牙塔裡走出來,把幽默帶入到具體的生活中,你也可以“輕鬆活潑足以使任何葬禮變成一個愛爾蘭式的追悼宴席”。

    這應該是《幽默家自白》之於當下中國的現實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連為什麼要救母,歷史上真的有這段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