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樓茶舍
-
2 # 日照高吉山茶業有限公司
本人天明喝到天黑,職業就是種植加工,從1998開始幹到至今,喜歡這工作,綠茶從採摘到鮮葉攤涼一殺青一揉捻一殺二青定形一到烘乾完成,紅茶從採摘鮮葉到萎凋一發酵一殺青一定形一烘乾
-
3 # 溪口話茶
高峰山下,華陽河源,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皖南-溪口,這裡是最初的起點,也講述著話茶的前世今生,所有而唯一的的原產地,被徹底喚醒了。
茶正被時間以奔跑的狀態,為人成全出最好的口感。這是人的一刻,這是茶的一生。披星戴月的茶季已拉開帷幕。人與茶,總有一個,要一直在路上。
人與茶宛若一場修行,意味著某種境界。尋根問道,是茶人問鼎巔峰的夙願。 致敬茶人的自已!
-
4 # 皖南兄弟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農村人,從小到大對茶葉的製作流程都很瞭然於胸!有兩種一種是純手工製作,另外一種是機器製作,製作步驟都大同小異!三步驟
1)茶葉首先是由茶農去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這一步想製作出好茶必須用手採摘才行!
2)鋪開晾乾青茶葉殘留的水分!
3)倒入鍋中用手翻炒,這一步非常人所能忍耐,由青茶炒至幹茶,手上沒有一點技術和耐力都炒不出好茶,其中又以給茶葉定型最為艱難,本人外公現在還是手工炒茶,都是自己喝或者送人!
本人影片有一期是手工炒的茶,大家可以看看,第一次炒沒那麼好!
-
5 # 武夷山獨行俠
茶葉自然是每個人都喝過的,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見過茶葉加工流程,因為我自己就是製作武夷巖茶、武夷山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野茶、水仙、肉桂、武夷山高山野生紅茶,因為我是有製作茶葉和賣茶葉,所以我有見過茶葉加工流程的。
武夷巖茶、紅茶等開始把茶青採摘到茶場加工時,都要晾曬一下茶青,下雨天晾曬時間和倒倒茶青葉時間要長一些。倒茶青後就是,炒茶青、揉搓茶葉。現在這兩道工藝可以用機器來製作了,有些量少品質極好山場的茶青也有用手工製作來完成這兩道工序。烘乾茶和晾乾茶。烘乾的茶葉叫毛茶,之後是撿茶葉、把茶梗和黃片挑撿出來,現在有機器挑撿黃片叫"色選茶葉。之後就是炭焙茶葉了。武夷巖茶一般要炭熔兩三次以上,每次需間隔一個月時間叫退火,這後就是包茶葉了。把茶葉包裝好了,就能出售了。武夷巖茶茶葉炭焙有三種火,輕火、中火、重火三個口味,可以供顧客挑選,老茶客喜歡喝中火或重火口感的茶葉。
-
6 # 餘一鬥
中國有6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喝茶,具體的茶葉品種名稱,更是多不勝數。從大的範圍來講,6大茶類的製作工藝各不相同。而具體每種名茶,其製作要求和細節掌握也有所差別。
以前茶葉製作,主要是靠手工完成。最基本的操作步驟,分為攤青,殺青,理條和乾燥。這是每一種茶類都需要經歷的過程,但是具體到各種茶,它又有所不同。比如說紅茶需要揉捻和發酵。而黃茶需要增加輕微發酵悶黃工序。白茶有日曬工藝,綠茶製作相對來說是最為簡單的,但也有一整套完整的操作工藝。
現在機械製作,更加方便乾淨衛生。目前在綠茶製作方面,已經有很多一體成型的機器。鮮葉從進去到最後直接烘乾成型,不需要人力太多的干預,只需要時刻注意觀察,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綠茶的基本製作工藝是從採摘標準,攤青標準,殺青溫度和時間,理條整形要求,烘乾程式等幾道工藝流程。目前,正是各大茶區,採摘,製作加工茶葉的時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的去旅遊參觀,順便體驗一下茶葉製作,感受一下茶農的辛苦,讓一片樹葉從鮮嫩的芽頭到製作成茶葉成品喝到嘴裡的整個過程,全部展現在你的面前。
-
7 # 茗嘴
中國茶葉品類繁多,各自的加工方式更是不同,就拿老乾家鄉的六安瓜片來說,就有手工瓜片和機制瓜片之分。眾所周知,手工製茶產量是比不上機器製茶,但所產出的茶品質、口感肯定是手工茶比機制茶好。老乾家鄉的六安瓜片屬於綠茶,雖說綠茶的製茶工序相較其他茶類要簡單一些,但六安瓜片的製茶工序卻是綠茶界中最複雜的。
傳統的六安瓜片製作需要經過6道工序流程:1.扳片
因為六安瓜片是無芽無梗、由單片葉製成的茶,所以要進行“扳片”處理,也就是採摘鮮葉的時候不能帶有芽和莖梗,如果有的話就要進行剔除。
採的時候最好是新發的二、三葉,求“壯”不求“嫩”。所以對於一些芽茶來說,細嫩是必須的,可是放到六安瓜片的身上就不適用了。
2、炒生鍋
“扳片”後就要開始入鍋炒了。炒茶鍋的口徑約70釐米,呈30度傾斜,在120℃的高溫下對我進行殺青,一般用竹絲帚或節花帚翻炒1-2分鐘,以殺青殺透,使鮮葉體內的酶失去活性,褪去瓜片的青澀。
3、炒熟鍋
當鮮葉在生鍋裡變軟時,就可以掃入熟鍋了。炒熟鍋主要是為了整理條形,使茶葉逐漸成為片狀。炒的時候需要嚴格控制力度,以保色保形。炒至葉子基本定型,七成幹左右時就可以出鍋了。
4、拉毛火
出鍋後,就要給瓜片“拉毛火”,也就是用烘籠炭火,烘頂溫度100℃左右,將茶葉烘到八九成幹即可。
5、拉小火
拉過毛火就可以轉拉小火了。拉小火的時候火溫就不能太高,在翻動的時候也不能太用力,不然茶葉就斷碎啦。這一步的低溫慢烘不僅僅是為了將茶葉烘至足幹,更是要將茶葉的茶香提煉出來。
6、拉老火
拉老火,是對茶葉的最後一次烘焙,這一步對六安瓜片的色、香、味、形的形成影響極大。老火要求火溫高,火勢猛。
木炭窯先排齊擠緊,燒旺燒勻,火焰沖天。由二人抬著烘籠裡的我在炭火上烘焙2~3秒鐘,然後立即抬下翻茶,依次抬上抬下,邊烘邊翻。為了充分利用炭火,會有2~3只烘籠輪流上烘。烘至葉片綠中帶霜時即可下烘,趁熱裝入鐵筒,分層踩緊,加蓋後用焊錫封口貯藏。
6道全手工工藝,81道烈火烤制,成品還要進行7天的褪火封藏,經歷了這些,一片正宗的六安瓜片,才能變成口中這一杯茶。
-
8 # 茶益菌
中國是一個多茶類、多品類花色的產茶大國,全國約有茶葉五百多個品類花色,為世界之最,在大的分類中分為六大類:綠茶、紅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下面就簡單說一下中國六大茶類的加工流程。
綠茶綠茶為不發酵茶,品質特點是“綠湯綠葉”。一般經過殺青——揉捻——乾燥三道工序加工而成。殺青形成該類茶類品質的關鍵工序,根據殺青方法的不同,又分為炒熱殺青和蒸汽殺青茶兩類。
揉捻
紅茶紅茶為全發酵茶,品質特點是“紅湯紅葉”。紅茶的製法是經過萎凋——揉捻(揉切)——發酵——乾燥的工序。紅茶是中國主要的生產茶類,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生產的茶類,在國際茶業貿易中佔據絕對地位。
紅茶根據加工的方法的不同,分為工夫紅茶、紅碎茶、小種紅茶三種。
“殺青”
黃茶黃茶是輕發酵茶,具有“黃茶、黃湯”的特點。
製作的工序與綠茶基本相同,殺青——揉捻——悶黃——乾燥,多了一道“悶黃”的工序,也是黃茶和綠茶的根本區別,正是這道工序導致黃茶的香氣變化,滋味便變醇,是製作黃茶的關鍵。
“悶黃”
悶黃一般分為溼坯悶黃和幹坯悶黃兩種
溼坯悶黃就是將殺青後的茶葉或經過揉捻的茶葉進行悶黃。
幹坯悶黃則是初烘後的再進行裝籃堆積悶黃,大約需要7天左右才能達到要求。
白茶白茶,和黃茶一樣,都屬於輕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精品。傳統工藝的白茶是不經炒、揉,直接萎凋或乾燥而成的片茶葉。其成品茶多為條狀的白色茶葉,滿身披毫,如銀似雪,因此得名。白茶是中國的特產,主產於福建省的福鼎、政和、 建陽等縣。
白茶按其鮮葉原料的茶樹大小品種來分,有“大白”(或白水仙)和“小白”。經精製後,花色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
白茶採用單芽加工而成的芽茶稱為銀針;採用完整的一芽一葉加工而成的葉茶稱為白牡丹。
黑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加工以較粗老的葉為原料,工藝含有綠茶、黃茶的特點,殺青——揉捻乾燥——渥堆——乾燥等的工序。黑茶按照加工方法和形狀的不同可以分為“散裝黑茶”和“壓制黑茶”。
“渥堆”
渥堆是在溼熱的作用下發生茶多酚自動氧化等一系列化學系列,可簡單理解為“悶”,也可說為一個“發酵”的過程。黑茶的悶發生很大變化,所用時間長,故稱為“渥堆”,要求茶葉葉色變褐,湯色變紅乃至棕色,青澀味消失,香氣滋味醇和。
青茶青茶,又稱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是介於不發酵茶綠茶和全發酵茶紅茶之間的一大茶類,其工藝為,萎凋、做青、殺青、揉捻、乾燥製成,形成其品質的關鍵是“做青”。
“做青”
青茶的主要產區是福建、廣東、臺灣三省。青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濃醇,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從業者,不光喝茶喝的多,各種茶的製作都見過,尤其是在福建,這裡是茶葉的天下,各種茶廠遍佈,有的是機會去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