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色的大大大耳朵
-
2 # 建立新世界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飲酒,酒被視為神聖的物質,但凡有莊嚴的儀式比如:祀天地、祭宗廟、奉佳賓都要飲酒。漸漸地也就有了“滿月酒”“百日酒”這樣的風俗,生了孩子,滿月時,擺上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一同祝賀,而親朋好友也會送上祝福、送上紅包或禮物。
一些嬰兒滿月習俗
很久以前就有嬰兒滿月,要辦酒慶賀,尤重頭生兒或獨生子的滿月酒。
古代,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生了男孩,除辦滿月酒外,還要辦三朝、週歲等酒筵慶賀,生了女兒則不慶賀或降低檔次。
現在許多人已經把孩子 滿月視為很平常的事,也沒有特別舉辦滿月酒,但在一些農村和舊觀念比較強的老人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在一些地方,孩子滿月的那天,外婆家要送衣物、食品和綵線(長壽線)紮成的裝有錢幣的紅包,並掛紅包於嬰兒胸前,謂銅鈿牌。孃家給外孫買新衣、鞋帽、座椅、推車、搖籃等小兒用品,在小孩滿月的那天送去,叫送祝米。
親戚朋友送紅包或禮物祝賀,家內設祭享神祀祖,擺筵招待賓客。在孩子滿月酒時要吃紅蛋,也叫吃滿月蛋,這種喜宴和其他喜宴不同,凡坐席吃酒的賓客東家都發四個煮熟染色的紅雞蛋,讓大家帶回去做禮品。後來,也有的人家做滿月將雞蛋不煮熟,只將生雞蛋染上紅色就行了。
嬰兒要剃滿月頭,戴狗頭帽,穿一口鐘、虎頭鞋,由長輩託著,撐著涼傘,串街走巷兜一圈,鄰人互抱相看,戲稱兜圈的男孩尋老婆、女孩尋老公等等。滿月這天,嬰兒多用公鵝頭冠瘤開葷,意謂兒童跌跤時會像鵝頭一樣昂起,不傷頭面。
孩子做了滿月,女兒要抱著孩子到孃家過門,外孫出生後第一次隨母親到外婆家過門俗語叫“出窩”。孩子回家時,外婆還要給外孫肩上搭花線,頸上掛銀墜,以示祝願外孫長命富貴。
關於滿月酒的傳說
傳說在岐山腳下住著一對年輕夫婦,而立之年喜得愛子,非常高興。孩子生下的第二十九天,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北風呼嘯,非常寒冷。孩子突然發起高燒,渾身抽搐,夫妻倆嚇得手足無措。他們家住在深山老林,大雪封山,也無法送孩子去看醫生,不到兩個時辰,孩子就死了。兩口子悲痛過後,將孩子放在山上的樹林裡。
第二天,孩子的外婆從這裡經過,忽然聽到後山女兒的哭聲,就連忙向女兒家趕去。不想路過樹林時,一隻大老虎緊緊盯著她,老婆子本來心裡急,再加上翻山越嶺,早已精疲力盡,受此驚嚇,頓時眼前一黑,昏了過去。待外婆醒過來,大老虎不見了,聽到不遠處有個小孩在哭。原來扔掉的孩子並沒有真死,在風雪中甦醒過來,不住啼哭,正巧一隻才生了虎仔的母虎路過這裡,便用自己的奶喂孩子,暖著孩子,將孩子救了過來。外婆便將孩子抱回女兒家。
女兒女婿猛然看見媽媽抱著自己的孩子,竟然不敢相信。待老人說明情況後,才覺得這是老天相助。從此以後,為了驅邪保平安,使孩子健康成長,通常由舅舅家用黃布製成布老虎,在孩子滿月時給孩子送過去,以圖喜慶吉祥。喝滿月酒保佑嬰兒平安健康成長。
相關介紹
小滿月:是把新生兒出生後第12天當做“小滿月”來慶賀,對母嬰傷害很大,不提倡辦。
雙滿月:擺雙滿月是為了讓寶寶長大一些,身體各方面的抵抗力更好一些,這樣出來見親戚朋友不太容易被傳染感冒等一些病菌。
-
3 # 神州頻道
滿月酒,是指嬰兒出生後一個月而設立的酒宴。中國古人認為嬰兒出生後存活一個月就是度過了一個難關。這個時候,家長為了慶祝孩子渡過難關,祝願新生兒健康成長,通常會舉行滿月禮儀式。 該儀式需要邀請親朋好友參與見證,為孩子祈禱祝福。這就是“滿月酒”的來源。現如今,人們為慶祝寶寶出生一個月而設立酒宴,這個儀式便稱為“滿月酒”。
-
4 # 薩緣堂車幹
滿月酒,是指嬰兒出生後一個月而設立的酒宴。中國古人認為嬰兒出生後存活一個月就是度過了一個難關。這個時候,家長為了慶祝孩子渡過難關,祝願新生兒健康成長,通常會舉行滿月禮儀式。 該儀式需要邀請親朋好友參與見證,為孩子祈禱祝福。這就是“滿月酒”的來源。現如今,人們為慶祝寶寶出生一個月而設立酒宴,這個儀式便稱為“滿月酒”。
-
5 # 小二與花
中國古人認為嬰兒出生後存活一個月就是度過了一個難關。這個時候,家長為了慶祝孩子渡過難關,祝願新生兒健康成長,通常會舉行滿月禮儀式。
-
6 # 文化不苦旅
所謂滿月酒,就是一種儀式,指嬰兒出生後一個月而設立的酒宴。這種儀式因何而來,史書沒有記載,民間也沒有確切的起始事例。
但我們可根據現有的歷史資料做出推論。個人認為,滿月酒始於秦朝。
人出生之後到滿月,現今仍存有三個儀式,一是生日,二是打三朝,三是滿月酒。
孩子出生的當天即為生日。自古至今,沒有孩子出生當天就做生日的,但會有一定的儀式。真正的慶祝或紀念生日都是從第二年開始的。
第一年新生,先秦《禮記·內則》中記載為:“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生下的如果是男孩,就在家門的左邊掛一把弓;生下的如果是女孩,就在門的右邊掛手絹。正是因為有了新生的儀式,此後每年的今日,都會因儀式的傳承而舉行紀念。《禮記·內則》的記載這並不能證明生日已經有了起始。
現在見諸文字關於生日慶祝的最早記載是《漢書·盧綰傳》。
盧綰的父親與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同住一村,兩人關係不錯,兩人的妻子又在同一天各自生下了一名男嬰,分別是盧綰和劉邦。當地的鄉親們得知這一訊息後,特意準備了禮物前來祝賀。這事被後世認為是生日的起始事例。
盧、劉二家為了感謝鄉親們的祝賀,自然需要回禮。由於文字沒有記載祝賀與復賀的時間,我們只能做一番推論。如果第二年生日當天回禮則顯得時間太長,出生三天回禮,則準備太倉促,極之可能復賀的時間就是滿月。如果推論成立,則滿月酒起始於秦朝,或戰國末期。
-
7 # 崇陽37
嬰兒出生一個月叫滿月,在民間,慶賀滿月的儀式和活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其中,吃滿月酒和剃滿月頭是延續至今最為重要的。
滿月酒。嬰兒滿月的禮俗流行於唐朝。到了南宋,幾乎所有官宦和富有人家要為嬰兒舉辦“洗兒會”,這是一種很隆重的風俗。主人家要在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的日子發請貼宴請親友,親朋好友會在這天攜帶各種禮品前來向嬰兒表達祝福。到了近代,嬰兒滿月時的慶祝方式有了不同,滿月時外婆要為嬰兒準備一份豐盛的禮物,包括麵條、粽子、饅頭和一隻活雞,有的還會送嬰兒用的帽、鞋、襪、衣服等,俗稱“拿滿月”。中午時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觥籌交錯,祝福聲此起彼伏。這種情景就是歷代相沿的“滿月酒”。
剃滿月頭。這是嬰兒滿月的另外一項重要儀式,在民間也叫落胎毛。在中國不同的地方剃滿月頭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不同的說法和講究,但其中一個共同點是胎毛不能剃光。一般情況下是在頭頂心或近腦門處留下一撮,俗稱桃子頭、桶蓋頭、米囤頭等。另外,還有一些地區的習俗是把落胎毛的儀式放在嬰兒出生百天時舉行,稱為剃百日頭,留一撮毛和鄭重處理落髮的習俗與剃滿月頭基本一致。
關於珍藏剃下胎毛的意義,也有眾多講法。有些地方的風俗是將其搓一成一個圓球掛在床簷正中,意在孩子長大離家後,胎髮團還掛在母親床上,可以永遠受到母親的護佑;有些地區的習俗是用線繩將胎髮吊在窗臺上牢牢記住,意為這樣就可以使小孩經受風吹雨打,有利於小孩的成長;有的地方則是將胎髮盛入金銀小盒,或用彩色的線結成一絛絡,認為這樣做可以起到避邪的作用;還有的地方是將胎髮用紅布包起來,縫進小孩兒的背心或夾襖中,認為如此便能使小孩兒順利成長。
-
8 # 十佳
滿月酒,每個地方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我們那辦酒席都是在孩子出生十二天的時候,辦的酒席,在孩子足月的時候,就不會辦滿月酒了,只是在孩子滿月的時候,抱著孩子回一趟孃家,在我們那裡叫"出窩"。回到孃家的時候,我媽會給寶寶的脖子上掛一個銀鎖,只要是銀的都可以,寓意著外孫長命百歲,榮華富貴的意思。
滿月酒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滿月酒,就是孩子在出生一個月以後所辦的酒席。古代的人認為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存活率比較低,出生後存活一個月就相當於度過了一個難關。這個時候,就是為了慶祝孩子渡過難關,舉行的滿月酒儀式。
辦酒席要做什麼準備?
1、報喜
在我們那裡,孩子在出生的當天,爸爸一定要去岳父岳母家告訴他們這個訊息。雖然現在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情,但是寶爸一定要親自登門告訴岳父岳母這個訊息。告知他們母子平安,恭喜他們添了外孫,並告知什麼時候就酒席,在我們那一般是嬰兒出生後的十二天,這個過程稱為“報喜”。
2、買孩子要用東西
那麼接下來就是孩子的外婆為孩子準備新衣褲、手推車、搖籃等嬰兒用品,等到孩子十二天辦酒席的時候送給他。
3、準備紅雞蛋
酒席當天的紅雞蛋是婆家提前煮好並染上紅色,給來吃酒席的親戚朋友們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每位賓客,主家都會發4個“紅雞蛋”讓客賓帶回去食用。後來,考慮到其他因素,煮熟的“紅雞蛋”也會以染上紅色的生雞蛋代替。所以,市面上才會出現很多種紅雞蛋。
“滿月酒”注意事項
1.給孩子洗澡,讓其乾乾淨淨地接受來自親朋的祝福。“滿月酒”當天肯定有不少親戚朋友跟寶寶有肌膚接觸,為了避免寶寶接觸太多汙染源,家長可以給寶寶帶上小手套。此時,建議大人先把手洗乾淨後再和寶寶玩樂。
2.媽媽需靜養,少接觸客人。剛出生的寶寶需要母乳,出生一個月內,更是與媽媽常常待在一起。因此,為了避免新生兒接觸到來自媽媽衣服上的大量病菌,建議“滿月酒”時媽媽也儘量少接觸賓客。媽媽在餵養前,需切記清理乾淨雙手在抱寶寶。
3.為了寶寶健康,不建議寶寶現身酒宴,倘若不得不出席,家長最好將寶寶放置在人少、通風的地方。
回覆列表
古代小孩容易夭折,只要過了一個月基本說就沒事了,夭折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另外產婦在大約一個月後身體也基本恢復正常,所以滿月這個日子是非常值得慶祝的,所以叫親戚好友一同前來慶祝,吃飯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