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板上的虛與實
-
2 # 歐卓732
看到這個題目,立刻融入我腦海的就是“感恩”,如果只能選擇教一樣,我會教孩子學會感恩,我覺得懂感恩的人會幸福很多,懂感恩的人會收穫很多。
首先,現今社會的孩子大部分擁有很多,吃的,玩的,父母的愛,爺爺奶奶的愛,但是如果孩子在物質豐富的環境和龐大的愛包圍中成長,只會接受不願付出,只會索取,不會奉獻,更不懂感恩,我覺得很容易培養出自私自我的人。
其次,現在大多都是一個孩子,家家的孩子都被大人寵的像“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不乏聰明的,可愛的,優秀的,甚至也有堪稱“神童的”,但這個時代的孩子大多有一個通病,就是不懂得感恩和分享,父母覺得把所有的愛和一切都給了孩子,但卻覺得孩子反而把物質看的比人重要,現在電視不是有節目播放關於育兒的多種問題嗎?多少的家庭因為孩子的叛逆,逆反,和父母之間出問題,讓父母痛苦萬分嗎?讓母親流淚,難道是他們的父母不夠愛孩子嗎?恰恰相反,這些父母只給孩子了愛,沒教孩子怎麼學會愛別人,學會感恩,哪怕媽媽為孩子端杯茶,孩子也應該感謝媽媽。
最後,懂得感恩的人會收穫很多,一個人活在世上,在沒有學會豐富的知識,再沒有掙到很多錢,先學會做人,做一個善良的人,真誠的人,感恩的人,最後等著你的就是收穫滿滿。
-
3 # 大吃貨磊哥
現在的父母很多小時候都沒有那個條件,等長大了以後發現自己什麼特長都沒有,總是在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好好學習一門或幾門特長。
所以我們總是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按照孩子自己的選擇,比如抓周(這個比較迷信)。
無論學什麼,我們作為父母都不要強加給自己的孩子,讓他自己選擇就好,但是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培養他的毅力。
我們不要用自己所為的經驗,去強加孩子應該去學什麼,不應該去學什麼。只要他喜歡,什麼特長都是對的。比如丁俊暉,在小時候很多父母都認為檯球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娛樂專案,但是人家就玩出了奇蹟。
-
4 # 黑門拾穗
如果只能教一樣東西給孩子,我會選擇教會他什麼是愛,如何愛,因為愛是人性的基礎教育,一個不懂得什麼是愛的孩子,是一株沒有雨水滋潤的野草,註定不會結出香甜的果實。
愛因斯坦說: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泰戈爾說: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個沒有愛的教育註定是虛空一場,是無雨的沙漠,是無花之木,是無根的浮萍,不懂得愛和被愛的孩子長大了,哪怕是懂得很多知識文化,仍然不會幸福快樂,因為他人生的底色是暗淡的,他的畫布沒有色彩,哪怕他有外在的生存之道,他卻不知道或者說體會不到生存的目的是什麼,就如現在很多留守兒童,他們也在學習知識文化,也無物質上的缺乏,但是他們因為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陪伴,而內心孤獨內向,很多孩子有心理疾病和厭世感,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
就如去年一家四個留守兒童,老大也才12歲左右,因為很小的事卻把三個弟弟妹妹殺死後丟棄在垃圾桶裡,自己仍然沒有一點懼怕和後悔,因為他是被在無情和無愛狀態下長大的孩子,他的所做所為都符合他無愛孤獨的心理,這個孩子本身就是受害者,沒有愛滋養的靈魂是孤獨而可憐又可怕的。
而現在的父母,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稍微有點辦法的就要給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甚至幼兒園都開始了各樣學習,我身邊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的例子,她家境殷實,孩子才5歲就每週晚上要上英語興趣班,腦力開發興趣班,語文興趣班,而她的孩子性格也不好,對學習也開始產生了厭煩情緒,見到比他小的孩子也不懂得謙讓,一副小少爺的派頭,實在讓人擔心。
但也不是不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因為每個孩子頭上都有一顆露珠,他有自己天生的興趣愛好,所以更主張在不忽略愛的培養的基礎上,去發現他的天賦興趣所在,要有的放矢,而不是拔苗助長。
所以該在懂得愛的年紀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孩子從小就需要學習愛的功課和能力,忽略了愛的教育這至關重要的一點,長大後父母會花更多的代價返工後悔。
-
5 # 萌寶寶學堂
我會教的是讓孩子學會自立獨立。在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們都給孩子們包辦了生活的點點滴滴,沒有機會可以自己學習獨立自主。
曾經有個幼稚園老師分享,上個星期因為天氣變化大,班級很多孩子都感冒了,整天打噴嚏,流鼻涕,經常會聽到孩子說:「!老師,我有鼻涕」每一次這位幼稚園老師都回答:「!衛生紙在桌上,自己拿,擦完了丟到垃圾桶裡」剛開始,有的孩子會將擦完的衛生紙遞還給老師,要老師幫她扔,但這位老師總是要求孩子自己丟到垃圾桶裡。慢慢的,跑來找老師丟垃圾的孩子變少了,自行擦鼻涕的孩子越來越多,且多數能自己丟進垃圾桶。
這是因為在家中,孩子們習慣了父母幫他們拿衛生紙,幫他們擦鼻涕,幫他們丟到垃圾桶裡,孩子有機會可以自己學習獨立自主的機會便一次次被扒。許皓宜說,「人的心理社會成長期分為八大階段,每個人都需要完成不同階段的發展任務,以配合社會上的挑戰與期望,只要一個階段沒有成長,之後的人生就會停滯在那個時間點,再也往前不了!」
其中,孩子1-3歲是發展獨立自主的時期,孩子從小就要培養他獨立,因為獨立性強的孩子,往往比較有主見,做事有明確目的,也較自動自發,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孩子的獨立性,正是這一件件小事累積起來的,」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建議,孩子獨立性應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培養,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孩子能力所及的,所以家長應該提供這樣的機會。三個小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性,現在就教給各位家長們!
給孩子選擇和負責的機會
培養孩子獨立性,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能力所及的事和機會,比如:吃飯要孩子自己拿湯匙吃,上廁所鼓勵孩子動手擦屁股,睡覺時讓他們自己動手蓋被子,洗澡時讓他們自己洗。許皓宜說,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慢慢的學習了獨立思考,學會了獨立完成。
當媽媽的總希望自己的女兒打扮的漂漂亮亮,但自己的女兒從小就不喜歡穿裙子,反倒總是穿睡衣出門,剛開始許皓宜很不能接受,每天早晨總上演一場世界大戰。後來想想,讓孩子自己選擇要穿的衣服,不正是孩子展現獨立自主的機會嗎?於是,許皓宜每天早晨,預備好幾套搭配過的衣服讓女兒自己選,一來可以幫助孩子從小學習獨立的特質,二來,女兒從媽媽搭配好的衣服中選出一套,再怎麼選擇,也不至於穿的太奇特。
手足替代,學習相互合作
如果有手足的孩子,就可以利用「手足替代角色」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性。換言之,就是利用兄弟姐妹的情感,培養出孩子的獨立特質,因為兄弟姐妹間的年齡差距小,彼此間溝通距離也會比較小。
「我有一個女兒跟兒子,我就常叫我女兒喂弟弟吃飯,雖然會掉的一地,但這就是訓練孩子獨立的機會。」許皓宜說,雖然大女兒喂兒子吃飯,飯菜總是掉一地,但這剛好能訓練他們兩個自己吃飯,自己收拾地板跟桌子的飯菜的好時機,兩個孩子也能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負責任的價值,兩姐弟間的感情還會因此更更緊密呢!
相信孩子比你強
此外,如果沒有足球的孩子怎麼培養獨立性呢?許皓宜說,這時家長們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許皓宜舉例,玻璃杯是許多家長從來不敢讓孩子碰上危險物品,但她從小易讓小孩拿玻璃杯,只要讓孩子充分了解可能發生的危險,告訴他們:「玻璃破掉會割到手,會很痛喔!所以拿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只有相信孩子比自己強,才能讓孩子跨出舒適圈,從中學習獨立的特質。
-
6 # 小程程就是我
我願意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靈,教他知足常樂,現在社會壓力太大了,教什麼都不如教他知足惜福,別管是個什麼境地只要心態好,一切都會過去。
-
7 # 高水蓮手工
孩子你不需要一遍遍講道理,講到口吐白沫心慌氣短;
你可以不以身作則、只需拿出一張100條事物價值清單,按勞付款;
你不需要動腦筋周旋,用漫長的陪伴和監督來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
因為,你認為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可以依賴KPI來科學管理,唯結果論,貌似讓教育這件事兒變得簡單多了呀!
對當代動機理論有重大影響的兩位心理學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認為,每個人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它們得到滿足,內在動力就會大大提高,孩子也不例外,直接表現就是,他付出努力的程度並不取決於外在物質的獎勵。
第一是歸屬感(relatedness),讓孩子明白,做一件事無論結果如何,都能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
第二是自主感(autonomy),讓孩子感到行為可以由自己決定。
第三是勝任感(competence),它至關重要,指孩子覺得他能、他行、他可以。例如“我會畫水墨畫”、“我能炒雞蛋”、“我能和小夥伴合作搭樂高大樓”⋯⋯
且不說現在的孩子什麼都不缺,即使缺,也絕不是什麼生活必須品,從這個意義來說,任何物質獎勵都可有可無,一旦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得到,孩子也許寧肯放棄。放棄得多了,不僅鬥志沒有激起,反而產生挫敗感,越發不自信,越發沒有上進心,請看有養關於‘獎勵孩子’的漫畫。
所以,真正優秀的孩子,絕不是靠金錢獎勵出來的,某些看起來生了效的物質激勵,實際上只是巧合,只產生了很小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還是內在動力。用金錢「收買」孩子,是一種勝算很小的策略,它將金錢設定為奮鬥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所能提供的動力非常有限。
孩子終會長大,如果他帶著這樣簡單粗暴的邏輯去面對自己的人生,總為外在的激勵而活,他自己的生命也將永遠處於桎梏之中,為人父母,難道不覺得可悲嗎?
回覆列表
做為一名普通教師,教孩子一樣東西,我想起了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認為教給孩子身正,身正乃立足之本,有良好的品質,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頂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