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帆馳騁2
-
2 # 李仁為美
醫療水平高低和醫生的服務態度成反比!廣大的患者忽略了一個事實,中國國家財政每年向公立醫療事業上鉅額補貼,患者的掛號費(排除專家號)以前才4.5元,最近幾年漲到十幾、二十元,現在20元能幹什麼?還不夠去足浴店捏個腳捏腳工文盲都能幹,大醫院醫生至少要碩士吧!大醫院一般是事業單位,收入財政撥款+營業收入,各佔一半,做為患者享受超值服務不自知或不願承認,做為大醫院醫生在超負荷工作,想讓他們氣定神閒地和患者交流溝通,“臣妾實在做不到”
想享受VIP的服務1.專家號,500、1000的那種2.民營醫院,3.國醫堂,老中醫望聞問切,從黃帝內經、神農嘗百草慢慢和你聊
-
3 # 塞外浩子
人多,心煩。
還有,其實你提的好多問題,醫生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能力有限。
打斷你,把思路引開。避免回答不上來的尷尬。
-
4 # 老陳來講
這個問題實際上很簡單,病人太多,根本就沒有時間來回答病人的各種問題。心情都一樣,輪上的總想醫生看診時間長一點,沒輪上的,總想這個病人快一點,好讓自己上診室。而醫生則是根據病人疾病對症下藥的。專家(專科)針對的大部分就是確診了的病人,治療過程基本上差不多,憑經驗酌情加減藥品、藥量而已。作為沒確診的,一系列的檢驗過程,醫生憑知識也基本掌握了。這就是大醫院醫生的博知多學環境造成的。所以有時會打斷病人的敘述。畢竟後面的病人實在太多。
-
5 # 老醫生談健康
這個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醫生看病的時間本來就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醫生需要獲取更多的關於病人的發病的資訊,從而為自己的診斷和治療提供足夠的思路。
但是由於普通人不具備相應的醫療知識,他們描述了很多自己認為很重要的東西,但其實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這些時間,對於醫生來說是浪費的時間,所以醫生的話基本上就會打斷患者的提問,並且向患者發問,從而獲得醫生直接最需要的內容。
對於一個醫生來說,如果在本專業工作5~10年以上的話,基本上對於本專業的疾病,90%以上都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得到正確的診斷思路和治療思路,剩下的10%左右的疾病,他搞不定的話,他們的主任也很頭疼,所以醫生最關心的就是在僅僅這幾分鐘時間裡,儘快得到他所需要的資訊,從而為治療提供指導,所以打斷患者和疾病無關的描述就很很常見。
如果在小醫院病人非常少,醫生有充足的時間聽患者家屬聊天,這個時候往往不是打斷,而是說進行相應的引導,實際上的目的是一樣的,也是獲得自己想需要的東西,不過因為時間很充裕,所以並不會直接打斷,而是說利用比較柔和的方法引導患者說出醫生需要的東西。
在高階私立醫院,實際上也是類似的做法,簡單來說很簡單,只要有充足的時間,醫生都不會去打斷患者和家屬的描述,而是從另外一個方角度用引導的方法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
我其實一直想做一件事情,可惜找不到人幫忙。就是設計一個就診的軟體或者是app一類的東西,患者在掛上醫生號以後,按照APP的提示就會提供很多選項,患者只需要選擇相應的選項,或者做是與否的判斷,很直接的提供醫生需要的東西,這樣的話在大醫院就診可以提節省至少1~2分鐘的時間。
雖然顯得很短,但於對於大多數門診只有三分鐘左右時間的情況來說,這是非常寶貴的時間,其實醫生的思路和患者的思路在兩個不同的軌道上,我們需要把它們並在一起,尤其是按照醫生的思路,來進行思考,因為畢竟最後看病需要醫生來作出判斷和治療,這樣的事情我相信是有利於所有患者的,可惜不知道誰能來幫我
回覆列表
這個現象確實客觀存在,往往越是大醫院這個現象越普遍!大醫院的醫生每天要接診八十到一百個門診患者,平均下來每個患者就診時間不足五分鐘,甚至有的連三分鐘也沒有,所以醫生會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完成望診,檢查,看就診帶的化驗單和各種片子,這最起碼的三分鐘以上,再思考決定是門診治療還是建議你住院治療。醫生的腦子在高度的運轉,這時,你可能會提出一些關心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和他的診斷思路有衝突,就會影響他的診斷方向,所以醫生往往會乾脆的打斷你的提問,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就診過程,為後面的患者讓位!雖然有些不近人情,但這確實是大醫院門診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他倒想給你細緻耐心回答,可一個病人花費二十分鐘,他一天百十個患者就得近兩千分鐘,可一天也才1440分鐘,除了睡覺吃飯也僅有1000分鐘夠他支配,如果你是醫生,你會怎麼辦?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醫療資源無法平均分配的問題,許多小病都擁擠到大醫院會造成有限的醫療資源的浪費,對自己健康關心是對的,但如何合理科學的選擇醫院也確實值得思考!當然,如果能認識幾個醫院工作的朋友,讓他們帶你就診,那醫生的態度也會有所照顧,理解,必須理解啊!醫生不易,患者不易,其實都不易!尊重醫生勞動,呵護患者健康,醫患雙贏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