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小編虎哥

    一個人要想有所進步,必須平衡想和做的問題。只顧低頭做事,不停下來思考,容易方向偏差,但如果只一味的思考,而不去實踐、不去做事,就如同米蘭昆德拉所說,這樣的思考只會讓上帝發笑,因為想而不做的思考叫自己騙自己。

    有人說王陽明是中國五百年來第一等的人物,他不僅是哲學家,同時還是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詩詞歌賦也是無一不精。

    很難想象,一個人在鑽研哲學、精研書畫、教育子弟的同時,還能有條不紊地帶兵打仗,治國理政。縱觀王陽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麼,幾乎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

    他之所以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成功,都離不開他知行合一的智慧。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們也同樣能在龐雜的工作和學習中做到有條不紊,遊刃有餘,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1.知行合一:先行動起來

    王陽明說:夫學、問、思、辨,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學習、詢問、思考、分辨,這些都是為了學習某一件事,而要掌握這件事,光學不做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因為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

    我們通常說,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但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做事的勇氣卻一點點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過度的思考只能帶來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絕佳藉口,於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終等到拖不下去的時候,才倉促行動。而行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是在行動中才呈現出來的,而此時,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解決這些問題,只能草草收場。

    事前的“三思”其實和事實脫節很嚴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後,才能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王陽明從小就立志做聖人,他的父親聽說這件事之後覺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陽明卻從立定志向之後,就一直在行動的路上,他處處尋師訪友,學習做聖人的法門,雖然屢試屢敗,但是他卻一直在不停地嘗試。

    為了驗證“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雖然沒有格出什麼道理,而且還大病了一場,但是他卻也因此知道了透過外物尋找“理”是行不通的,這對他後來開創心學,不可謂不重要。

    正所謂,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那裡夾腳。

    只有先行動起來,才能發現有哪些問題,邊行動邊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考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猶豫一萬次,不如去實踐一次。做,還有成功的機會,而不做,卻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動起來,縱然華麗的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

    2.知行合一:注意循序漸進

    王陽明曾言:“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據各自的能力盡力而為之。今天的良知僅到這樣的程度,就只依據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體悟,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別人探討學問,也必須依據他的能力所及。

    俗話說的好,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萬事萬物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

    《荀子·勸學》中說:“學習,從哪兒開始呢?到哪兒終結呢?答曰:依其順序來說,就是從《尚書》開始,到讀《禮經》終結;依其意義來說,就是從成為學士開始,到成為聖人終結。”

    雖然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只有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讓自己不斷地有新的領悟。

    這就如同樹剛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澆灌。樹芽稍長了一點,再多澆一點水。樹從一臂粗到雙臂合抱,澆水的多少,都要根據樹的大小來決定,剛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澆灌它,就會把它泡壞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3.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鍊

    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王陽明有個弟子是做官的,他有心學習知行合一的學問,但是他平時公務繁忙,擔心學不好,於是問王陽明應該如何取捨。

    王陽明笑著對他說,我什麼時候說過要你拋下公務來聽我講學呢?我的學問是行的學問,需要在事上磨鍊才行。

    你在斷案的時候,面對犯人,不會因為他的無禮而慍怒,不會因為他的討好而開心,不會因為他的懇求而失去主見,不會因為自己事情龐雜而敷衍了事,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時刻糾正,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所以知行合一如果離開了切實的事物,反而會沒有邊際,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要注意鍛鍊自己的心態,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是在修行。一個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態也同樣重要,王陽明南贛剿匪,多次身陷險境,但是他卻處變不驚。每次都能沉著冷靜地分析局勢,做出最有利的判斷,而這也是王陽明每次都可以化險為夷的關鍵。

    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練,在各種事情上鍛鍊自己的應變能力,讓自己心境逐漸處在一種十分穩定的狀態下,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遇事不慌不亂的素質。

    4.知行合一:篤行才能出奇跡

    王陽明有句話: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

    意思是,當我們已經分辨清楚,思考縝密,問得詳細,已經學會了,還是持續不斷地用功,這就叫篤行,這是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不單做學問是這樣,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要想做到爐火純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孔子當年向音樂大師師襄子學琴,師襄子看他天天彈一首曲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對他說,你彈得不錯了,可以試試新曲子了。

    孔子說,我雖然熟悉了曲子,但是彈奏的技法並沒有完全掌握。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掌握了技法了,可以學習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雖然掌握了技法,但是還沒有領悟作者在曲中蘊含的情感。

    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提醒孔子說,你已經領悟了其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學習新曲子了呢?

    孔子說,我還沒從曲中領悟到作者的為人。

    過了一段時間,孔子彈奏曲子的氣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副莊重肅穆的樣子。

    孔子高興的對師襄子說,我終於知道作曲者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他志向高遠,應該是個統治四方的諸侯,只有周文王有這樣的氣度。

    就這樣,孔子用了超出常人數倍的時間和精力,精益求精,把這首曲子彈奏得爐火純青。同時舉一反三,孔子在彈奏其他曲子的時候,也變得得心應手。

    俗話說,“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在社會浮躁風氣漸盛的今天,篤行恰恰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一件事,不是說表面上學會了就行,只有透過“篤行”來不斷地琢磨學習,反覆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規律內化於心,做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使得自己進入更高的境界中。

  • 2 # 知行合一行善致遠

    運用的肯定是心學的思維。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惟善去惡是格物 。按照心學講心外無物。任何問題首先出在自己心裡。所以,首先要格物致知。找到自己內心的問題即問題的真正根源。去掉自己的意念 是良知光明,然後知行合一。

  • 3 # 愛就碼碼字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的聖人。

    關於立德:他品行高尚,在貴州龍場講道時,他不僅能教化普通百姓,還能把土匪也給教化了。如果他本人沒有很高的德行,怎麼可能說服惡貫滿盈的土匪?怎麼可能引來天下讀書人,都來聽他講道呢?

    關於立功:他剿匪平叛,特別是公元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當時震驚整個朝野。在當地守軍逃的逃,跑的跑,朝廷毫無對策的情況下,王陽明挺身而出,招募了一個3000人左右的隊伍,這隻隊伍全是老幼病殘。但他就用這樣的一支隊伍,打敗了朱宸濠的精兵強將,平定了叛亂。

    關於立言:他的心學對後世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張延玉、曾國藩、嚴復、梁啟超、章太炎、孫中山等等,各行各業的文人學者、政治家、軍事家、革命領袖都對他的學問推崇備至。

    王陽明能有這麼大的成就,那麼,他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呢?這得從王陽明的心學主張中尋找答案。王陽明的心學主張:“寧靜於內,無敵於外。”

    王陽明的心學宣揚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要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王陽明講了四句話,大家都稱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生活中,當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才能保持內心寧靜,找到正確的方法呢?關鍵是要“心上學,事上煉,致良知”。

    第一,心上學,君子坦蕩蕩,自然寬廣,自然寧靜

    修身養性,可以透過靜坐來平復心情。但這不是根本之法,靜坐只是手段。最關鍵的是,要胸懷坦蕩,無論碰到什麼事情,都不要糾結。你只要認真去做就好了,患得患失,反而會讓我們走很多彎路。

    第二,事上煉,君子敏於行,務實勤奮,自強不息

    經歷的失敗次數越多,你就離成功越近。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會說,只要不拋棄,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成功。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說法當成一種:實現夢想的規律。

    第三,致良知,君子持正道,中庸和氣,光明正大

    良知就是每一個人能快樂、幸福生活的根。我們大家的良知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社會的根,根是善良的,就是朗朗乾坤。根是邪惡的,就是烏雲密佈。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存善去惡,致良知,秉持人間正義,行天道,遵人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90後,是選擇先結婚再奮鬥,還是選擇頂石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