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歐陽瘋
-
2 # 暗夜傾風
耐寒農作物大麥向青藏高原的傳播與利用,被認為是促進史前人群大規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區的關鍵因素。6月25日,筆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孔慶鵬研究員團隊與蘭州大學董廣輝教授團隊合作,聯合研究發現距今3600年前,由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遷徙導致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擴散,這個群體的遺傳貢獻顯著影響了現今藏族人群基因庫的形成。 論文第一作者、昆明動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介紹,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的傳播,究竟是人群擴散,還是技術交流一直以來是個謎。根據考古學證據,距今約5200至3600年前,在大麥農業人群向高海拔地區大規模擴張之前,粟黍農業人群已在青藏高原東北河谷低海拔地區大規模定居。在這一階段後期,這個區域出現了粟黍、大麥混作現象。 聯合研究團隊推測,很可能是粟黍農業人群在低海拔地區採納了大麥農業後,進一步把它帶入高海拔地區。為了驗證假設,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8277份現代藏族及其周邊人群5.85萬餘份線粒體DNA遺傳變異資料,結合不同海拔農作物遺存的碳14測年資料,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值資料,最終鑑定出兩個單倍群,其起源遷徙正好與粟黍農業的起源、強化以及向西傳播時間路徑吻合。同時,這兩種遺傳組分在以往報道的以粟黍種植為主的考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人骨樣本中也有發現,進一步支援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於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分。 研究不但證實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源自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分,還提示粟黍農業人群在到達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區後,採用了耐寒的大麥農業並向高海拔遷徙,最終大規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
-
3 # 把傷痕當酒窩107
耐寒農作物大麥向青藏高原的傳播與利用,被認為是促進史前人群大規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區的關鍵因素。經研究發現距今3600年前,由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遷徙導致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擴散,這個群體的遺傳貢獻顯著影響了現今藏族人群基因庫的形成。
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的傳播,究竟是人群擴散,還是技術交流一直以來是個謎。根據考古學證據,距今約5200至3600年前,在大麥農業人群向高海拔地區大規模擴張之前,粟黍農業人群已在青藏高原東北河谷低海拔地區大規模定居。在這一階段後期,這個區域出現了粟黍、大麥混作現象。
後研究證實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源自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分,還提示粟黍農業人群在到達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區後,採用了耐寒的大麥農業並向高海拔遷徙,最終大規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
-
4 # 明分使群
這項研究9月1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負責研究的浙江大學張國平教授對新華社記者說,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一些學者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陸續採集到大量野生大麥,並根據形態學、細胞學的研究結果提出了該地區是栽培大麥的一個起源中心的觀點,但由於缺乏足夠科學證據而未被國際同行認可。
在新研究中,張國平等人與以色列等國同行利用全基因組覆蓋尺度的分子標記,對75箇中東和95個西藏野生大麥材料以及世界各地的栽培大麥代表性品種進行系統的比較分析。結果表明,中東和西藏野生大麥分別歸屬於兩個大的類群,它們大約在276萬年前開始分化。
研究團隊還進一步比較了東亞和地中海周邊地區栽培大麥與中東和西藏野生大麥的親緣關係,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廣泛種植的青稞(裸大麥)與中東野生大麥及其他地區的栽培大麥品種遺傳關係較遠,而與西藏野生大麥具有較強的遺傳相似性,這證明中國的六稜裸大麥直接起源於西藏野生大麥。
張國平說:“我們發現,現代栽培大麥基因組同時源於中東肥沃月灣和中國青藏高原地區的野生大麥,且總體上兩地的野生大麥基因組對栽培大麥基因組的貢獻相當,但兩者的染色體有顯著差異。”
他說,這一研究不僅結束了多年來國際上關於西藏野生大麥的爭論,在作物資源創新與育種上,西藏野生大麥的遺傳多樣性也比中東野生大麥更為豐富,可為大麥及其他禾穀類作物的抗逆育種提供獨特的基因資源。
近年來,張國平等人開展了對西藏野生大麥優異種質的鑑定與篩選,目前已獲得了一批對鹽、酸、旱等條件具有很強耐性以及在麥芽品質性狀方面表現特異的材料。
張國平說:“顯然,新研究對於拓寬作物遺傳資源的發掘渠道、創新優異種質資源、突破育種瓶頸具有重要意義。”
大麥是世界第四大谷類作物,具有生育期短、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等特點,主要用於啤酒、飼料生產,少量作為糧食消費。在中國藏族集居地區,大麥(青稞)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
5 # 大施視界
耐寒農作物大麥向青藏高原的傳播與利用,被認為是促進史前人群大規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區的關鍵因素。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孔慶鵬研究員團隊與蘭州大學董廣輝教授團隊合作,聯合研究發現距今3600年前,由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遷徙導致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擴散,這個群體的遺傳貢獻顯著影響了現今藏族人群基因庫的形成。
論文第一作者之一的昆明動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介紹,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的傳播,究竟是人群擴散、還是技術交流一直以來是個謎。根據考古學證據,距今約5200至3600年前,在大麥農業人群向高海拔地區大規模擴張之前,粟黍農業人群已在青藏高原東北河谷低海拔地區大規模定居。在這一階段後期,這個區域出現了粟黍、大麥混作現象。
聯合研究團隊推測,很可能是粟黍農業人群在低海拔地區採納了大麥農業後,進一步把它入到高海拔地區。為了驗證假設,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8277份現代藏族及其周邊人群5.85萬餘份線粒體DNA遺傳變異資料,結合不同海拔農作物遺存的碳十四測年資料,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值資料,最終鑑定出兩個單倍群,其起源遷徙正好與粟黍農業的起源、強化以及向西傳播時間路徑吻合。同時,這兩種遺傳組份在以往報道的以粟、黍種植為主的考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人骨樣本中也有發現,進一步支援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於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份。
研究還顯示,這兩個單倍群廣佈於現代藏族不同地理人群中,在大麥農業人群永久定居青藏高原時,藏族人群可能以粟黍農業人群組分為主體。他們還發現藏族人群與其他東亞人群有著明顯的遺傳分化,而對該分化貢獻最大的正是粟黍農業人群遺傳組份,這表明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輸入,對現代藏族人群基因庫產生了重要的貢獻。
研究不但證實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源自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份,還提示粟黍農業人群在到達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區後,採用了耐寒的大麥農業並向高海拔遷徙,最終大規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這對深入理解大麥農業擴散模式和高原藏族人群的起源演化歷史均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線上發表於國際期刊《國家科學評論》。
-
6 # 星彩池
耐寒農作物大麥向青藏高原的傳播與利用,被認為是促進史前人群大規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區的關鍵因素。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孔慶鵬研究員團隊與蘭州大學董廣輝教授團隊合作,聯合研究發現距今3600年前,由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遷徙導致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擴散,這個群體的遺傳貢獻顯著影響了現今藏族人群基因庫的形成。
論文第一作者之一的昆明動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介紹,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的傳播,究竟是人群擴散、還是技術交流一直以來是個謎。根據考古學證據,距今約5200至3600年前,在大麥農業人群向高海拔地區大規模擴張之前,粟黍農業人群已在青藏高原東北河谷低海拔地區大規模定居。在這一階段後期,這個區域出現了粟黍、大麥混作現象。
聯合研究團隊推測,很可能是粟黍農業人群在低海拔地區採納了大麥農業後,進一步把它入到高海拔地區。為了驗證假設,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8277份現代藏族及其周邊人群5.85萬餘份線粒體DNA遺傳變異資料,結合不同海拔農作物遺存的碳十四測年資料,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值資料,最終鑑定出兩個單倍群,其起源遷徙正好與粟黍農業的起源、強化以及向西傳播時間路徑吻合。同時,這兩種遺傳組份在以往報道的以粟、黍種植為主的考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人骨樣本中也有發現,進一步支援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於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份。
研究還顯示,這兩個單倍群廣佈於現代藏族不同地理人群中,在大麥農業人群永久定居青藏高原時,藏族人群可能以粟黍農業人群組分為主體。他們還發現藏族人群與其他東亞人群有著明顯的遺傳分化,而對該分化貢獻最大的正是粟黍農業人群遺傳組份,這表明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輸入,對現代藏族人群基因庫產生了重要的貢獻。
研究不但證實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源自中國北方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份,還提示粟黍農業人群在到達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區後,採用了耐寒的大麥農業並向高海拔遷徙,最終大規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這對深入理解大麥農業擴散模式和高原藏族人群的起源演化歷史均具有重要意義。
-
7 # 2021加油凱凱
在青藏高原。
青稞 藏語稱為“乃”,也稱裸大麥,米大麥。青稞產於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等藏區,是藏民的重要食物之一。青稞在藏區栽培的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最多可達到80%以上。青稞屬大麥類,分為白色和黑色兩種,生長期約四個月,具耐寒、耐旱的優點。
天山在新疆,差得遠了。
回覆列表
很可能是粟黍農業人群在低海拔地區採納了大麥農業後,進一步把它入到高海拔地區。為了驗證假設,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8277份現代藏族及其周邊人群5.85萬餘份線粒體DNA遺傳變異資料,結合不同海拔農作物遺存的碳十四測年資料,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值資料,最終鑑定出兩個單倍群,其起源遷徙正好與粟黍農業的起源、強化以及向西傳播時間路徑吻合。同時,這兩種遺傳組份在以往報道的以粟、黍種植為主的考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人骨樣本中也有發現,進一步支援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於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