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甫長吟
-
2 # 一斛濁酒喜相逢
第一,年齡問題。祖大壽在滿清入關後已古稀之年,還立什麼功啊,養老就行了。祖大壽的生年在1579年,1642年第二次投降滿清的時候,他已經63歲了,到1644年他跟著入關來到北京的時候已經65歲了。同比之下洪承疇(1593年生人)正是幹事業的年齡階段,三王基本上1600年以後生人,吳三桂1612年生人。作為祖大壽子侄輩的一批祖家將也都成長起來了,僅僅就《貳臣傳》裡的這些史料,有戰功,有進爵。所以,祖大壽肯定選擇頤養天年。
第二,雖然都是漢奸,漢奸程度不同。祖大壽比洪承疇好歹要點臉,降清後鬱鬱而終,而洪承疇選擇是鐵桿漢奸當到底。祖大壽一直身處明清對峙的前線,困境中降了又叛,把皇太極氣得發誓要弄死他,松錦之戰,錦州被圍兩年,糧盡,城內人食人,祖大壽總算徹底降了,皇太極不想殺他,是因為想留他招降外甥吳三桂。此後,祖大壽除了給吳三桂寫了一封招降信外(被吳三桂回信拒絕),直到病死,再沒有給清朝出過一策,效過一力。
反觀洪承疇所作所為。洪承疇是明朝萬曆年間的進士,到崇禎時已是兵部尚書,同時封為薊遼總督,崇禎把一個朝廷的命運都交到了他身上。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兼遼東軍區的司令,崇禎對他可謂恩遇有加。當洪承疇兵敗被俘的訊息傳來,崇禎認為他肯定會寧死不屈,自殺殉國,於是舉國哀悼為洪承疇辦喪禮。當喪禮辦到一半時卻傳來這貨居然投降了的訊息!由於他的投降,直接導致當時戰爭格局的轉變,其在1644年多爾袞入關時行軍時間、路線和作戰計劃的決策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又在李定國兩撅名王、滿清甚至要放棄江南時出任五省經略,離間孫可望和李定國,指揮吳三桂對南明軍窮追猛打,徹底絞殺了南明最後的希望。洪承疇被奉為清朝開國第一功臣及剃髮易服的表率。洪承疇後來官至武英殿大學士,七省經略,殘酷鎮壓農民起義及抗清活動。
然而歷史也是公允的,清朝為開創功臣所修建的太廟根本沒有這2個人的份,洪承疇還被乾隆列為《貳臣傳》之首,被滿清定義為不知廉恥的奸臣。
-
3 # 滄海拾遺錄
在滿清統治者看來,非八旗子弟都不是自己人,之所以要大肆地招降明朝文臣武將,主要是利用這些文臣武將的威望和能力為己方效力。明朝文臣武將們投降滿清後,在滿清一方的權勢地位和重用程度各不相同。能否被滿清統治者委以重任,原因錯綜複雜,既有自身能力威望因素,又有是否真心實意為滿清效力因素,還有滿清統治者是否願意重用方面因素。
洪承疇在松錦之戰中被俘虜,剛開始表現出一副視死如歸願做忠烈臣子的架勢,滿清統治者對其百般優待籠絡,時間長了,洪承疇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最終在皇太極的再三勸導之下半推半就歸順了滿清,可憐了崇禎皇帝還以為洪大人壯烈殉國為其舉行了國哀儀式。剪髮留辮的洪承疇從此死心塌地為滿清出謀劃策,甘為馬前卒,為滿清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有威望有才幹忠心耿耿的降臣自然得到滿清的重用。順治元年(1644)四月,洪承疇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洪承疇也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完善了清王朝的國家機器。
反觀祖大壽則是另一番景象。祖大壽長期堅守在遼東防線,多次與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對陣,頗得滿清統治者的賞識。祖大壽一生前後兩次降清,都是在彈盡糧絕萬般無奈之下被迫投降。第一次是在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的大淩河之戰,在此戰中祖大壽糧盡援絕,於是詐降於滿清,然後謊稱願帶領軍隊前往錦州里應外合,後來趁機逃往錦州城對抗清軍,清廷屢次招降不從。第二次是在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的松錦之戰,因洪承疇率領的援軍兵敗,孤守錦州一年之久的祖大壽無奈率部降清。這次皇太極還是很器重欣賞祖大壽,封其為漢軍正黃旗總兵,祖大壽的外甥吳三桂當時是明軍事重鎮寧遠總兵,又是遼東提督,統率關外明軍。皇太極讓祖大壽寫信招降吳三桂,祖大壽應付了事,吳三桂回信拒絕投降。
祖大壽歸降之後,幾乎再無什麼戰績,最主要的還是他自己並非真心實意歸降,只是迫於形勢的無奈之舉。正是祖大壽對故國還有深厚的眷戀之情,才不願意像洪承疇這樣的漢奸那樣不餘遺力地對故國反戈一擊。
-
4 # 良人一品
明朝末年,大明的天下已經是搖搖欲墜,而遠在北方的大清政權方興未艾,蒸蒸日上。很多明朝的名將都曾上戰場對抗清軍,被俘虜後也有不少人投降,最出名的就是洪承疇和祖大壽。當然也有人堅貞不屈,寧死不降,這個人就是孫承宗。
孫承宗在魏忠賢當政時期就已經是一位名臣了,他是天啟皇帝朱常洛的老師,資格很好。所以魏忠賢當政時想要拉攏他,但孫承宗都拒絕了。在孫承宗面前,魏忠賢也不敢胡來。所以只好四處找藉口將孫承宗排擠出朝廷。孫承宗曾經鎮守山海關跟清軍作戰,有一次他想要回到京城恭賀皇帝萬壽節。魏忠賢怕孫承宗帶人來剷除自己便讓內閣擬旨不讓孫承宗離開自己駐守的地方。
後來魏忠賢還找了一堆理由彈劾孫承宗,孫承宗一怒之下便辭官不幹了,直到後來魏忠賢倒臺,崇禎皇帝繼位之後,孫承宗才重新回到朝廷中做官。已經年邁的孫承宗還是來到了跟清軍作戰的前線,守衛國土。
孫承宗打的最後一仗是代領高陽城軍民反抗清軍,但是終因實力對比懸殊而失敗。當時已經七十多歲的孫承宗做了清軍的俘虜。清軍跟對付其他明朝將領一樣來勸降孫承宗。他們也知道孫承宗在明朝朝廷中的地位,如果孫承宗能投降,那對於大明朝計程車氣打擊絕對是巨大的。所以當時,睿親王多爾袞親自來勸降,孫承宗寧死不降,還大罵那些清朝的軍官。
孫承宗被俘虜之後一直想死,但是清軍看守的嚴密,他一直沒能自殺。但後來還是被兩個清軍給勒死了,鐵骨錚錚的孫承宗最終都沒有投降。
-
5 # 究史明智
洪承疇與祖大壽都是明朝舊臣,都投降於滿清,但投降後的待遇卻千差萬別。洪承疇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可以說是位極人臣。而祖大壽只是被封總兵職務,甚至不如後來投降的吳三桂、尚可喜們,未得到滿清重用。
與洪承疇不同,祖大壽投降後沒有甘做做清朝的鷹犬,如果狠下心來,如洪承疇、吳三桂之流,向自己的明朝舊主和農民軍開刀,以祖大壽的強悍,最起碼強於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像他們一樣封個什麼王之類的,恐怕也不困難。
在當時那個局面之下,明朝時局的頹廢、崇禎皇帝的不信任、主帥的無辜被殺、援軍的覆滅、族人的被擒、城內的彈盡糧絕,再加上滿清敵人的“大度”,都使得他動彈不得,剩下的只有自殺或投降了。如果當時祖大壽把寶劍橫在脖子上一抹,歷史對他的評論就是另一番模樣了。然而,他選擇了投降,我們很難推測祖大壽投降時的心理活動,但也知道那肯定很複雜。
這不是為祖大壽開脫,不管如何,他沒有守住自己的氣節,兩次投降於滿清,反覆無常,失去了崇禎對他的信任,同樣也得不到順治帝的信任,這正是他得不到重用的重要原因。
回覆列表
祖大壽投降過兩次
1631年(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祖大壽糧盡援絕,於是詐降,但來後逃回錦州明軍控制區
1641年(崇禎十四年)農曆三月開始的松錦大戰中,因援軍洪承疇兵敗,錦州解困徹底無望,於是祖大壽率部降清。
祖大壽,在明末清初,可以說是如雷貫耳。袁崇煥威震遼東之時,祖大壽是袁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寧遠保衛戰、寧錦大捷、北京保衛戰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遼東將士中,他是唯一親見自己主帥在殿前被捕下獄,一怒之下領兵反叛,毀山海關東走。可是袁崇煥在獄中的一紙書信又把他招了回來,他的母親及孫承宗勸他奮勇殺敵以贖出袁督師。在遼東將領中,他是營救袁崇煥最力一員,曾請求削職為民,以自己的官階贈蔭換取袁督師性命。但袁崇煥最終還是被他奮勇保衛的人千刀萬剮了。之後祖大壽率領袁崇煥舊部,這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駐守寧遠、錦州、大淩河等要塞,抵禦清兵的入侵。崇禎四年,祖大壽奉孫承宗之命守大淩河城,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極以傾國之師,把大淩河城團團包圍住。祖大壽突圍不得,援軍又被擊退,只能閉城堅守。皇太極不斷地送信勸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堅守了叄個月,城裡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吃。馬殺完了,開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開始吃軍中的老弱病殘。軍中的老弱病殘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該是健壯將士的互相殘殺了。無論如何,城是沒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將領,除了副將何可綱,都認為只剩下投降一條路了。於是祖大壽長嘆一聲:“人生豈有不死之理?但為國為家為身,叄者並重。今既盡忠報國,惟惜此身命。”於是殺了誓死不從的何可綱,與皇太極在城外設壇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然後他向皇太極獻策,他願意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裡當內應,皇太極滿心歡喜。但祖大壽進錦州城後就抵抗清軍。皇太極惱羞成怒,兩次御駕親征攻打錦州、寧遠,都無功而返。祖大壽又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禎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傾國而來包圍錦州城。這一次整整圍了一年,洪承疇的十四萬援軍在松山被擊潰,洪承疇投降;祖大壽糧盡援絕,城中又開始人吃人,只好再次投降。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仍沒有殺他。只是沒給他部隊,沒再重用他了。史書中記載他投降以後的唯一事蹟,是曾經寫信勸他的外甥吳叄桂投降。吳叄桂當時還沒有“衝冠一怒為紅顏”,這種勸降信自然毫無作用。祖大壽平平安安地活到了順治十叄年,老死。可以說征戰天下的戰略就是重用人才的戰略 在祖大壽抗清的二十多年,尤其是最後的十多年裡,以攻城略地為樂趣的滿洲人有多少是在“取祖大壽項上首級,奪南朝花花江山”的夢想中長大的。精明的皇太極知道,對付驍勇善戰、鐵骨錚錚的祖大壽光用強攻不行,還要輔以強大的政治攻勢、人情攻勢 第二次歸降。皇太極封祖大壽為漢軍正黃旗總兵,希望他能夠為己效力,可直到1656年(順治13年)病逝,除了給自己的外甥吳三桂寫過一封不鹹不淡的勸降信,史書再難找祖大壽的“漢奸”記錄。
對於滿清一方而言,祖大壽不但是雙手沾滿了八旗將士鮮血的劊子手,還是背信棄義的小人,如此待遇可謂厚道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