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姐姐的手工空間
-
2 # 劉曉林九天居士
人這種動物(自序)
劉曉林
不知道從何時起,人自詡為宇宙間的高等動物了。智慧絕頂的聖賢,蹤跡不定的大德,名播千秋的所謂領袖,忍氣吞聲的所謂百姓……高則高矣,終究還是動物!
自知者明——世間的“明”士真的不少!大多數時候自知卻不願自視、自檢、自責進而以不自知來搪塞自己那真實的靈魂罷了。於是,紜紜眾生時刻上演著“白馬非馬”、“高等動物非動物”的自娛——無論多麼的逼真,誰都知道它是人這種動物做的或認真或荒唐的遊戲而已!
就目前人類的自我認知而言,加上它知不完全性的存在,我們可以做出大致的宣告:人這種動物所具備的複雜性、矛盾性、不定性、瞬間性等先天的自然屬性和後天培養所形成的社會屬性,其在宇宙中的所有物種中是極為罕見的。宇宙間一切都是和合事物,即使至純的單細胞、單分子“物體”也可以進行無窮的分解,而人這種動物的“和合”精密度足以震撼人類自己!
如果說宇宙的出現(有無的終極之辯)是無法理解的最大之謎,那麼人這種動物的出現則是可以理解但無法給出答案的無奈。怎麼會出現了 人這種動物?你我不必費心窮究。九天居士的秉信:一切過去皆無法精確還原。一切事物的終極源頭皆是未知或者混沌——存在即存在,與是否具備原因、是否合理的關係實在不大。
誠然,誰想對人這種動物在整體上所存在的系列做出甲乙丙丁式的論證與研究為什麼出現了人這種動物一樣是徒勞的。之如生物學上人體的解剖,我們對人所形成的活生生的既成屬性(包括行為、思維、性情等)進行“肢解”後的探討對我們更加深刻“知己”是非常有意義的。
基於此,我想在本書中盡最大可能地“肢解”人這種動物(自己也毫無疑問地被包括在內)以達到對偉大與卑微的詮釋——偉大與卑微在相當多的時候聯絡密切,它們之間偶爾出現部分脫節甚至完全脫節也沒有必要引得你我大驚小怪。規律是規律,規律中隱藏著特例更是規律。
所有的事物較宇宙(可以近似理解為時空和其他存在)而言,生命都是短暫的。你我能成為人是宇宙的恩賜,莫大的幸運:偶然的產物。人這種動物擁有情感且有自己的表達,它可以感知其他。遺憾地是,主觀自此生成;這種動物擁有思維且有自己的理性,它可以推理其他。遺憾地是,自此客觀與主觀的“鬥爭”便會附著每個人。
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填充體而已,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有價值的人生不多,有意義的人生更加奇缺。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數十年的生涯使得混沌的我萌發了寫《人這種動物》。我時常思考:混沌豈不是最好的明確與真實?所陳文字以“中得心源”為主,輔以“外師造化”。
我多次表達過如下的觀點:人類的智慧發展極其緩慢,社會的發展促使機巧遍地。千年之後談論的話題大多在更為久遠的時代已提及——因此,若有與前賢“重合”處而愧疚自己的缺乏“新意”。深刻也許“普及”能夠吸引時人耳目,但我選擇可能枯寂的深刻。變化充盈古今,永恆之物歷代永新。動物談動物,人說人:彷彿無聊,實則恰當。
文發心聲,除非引他人外,其當以不引為上。用自己的話寫文章,用自己的大腦來思索——這也許是靠近“獨立人格與自由意志”的捷徑。
人這種動物很有意思,《人這種動物》也許要用盡九天居士的一生來寫。“空有寫淺不若無”,想寫就寫。斷斷續續或許可以成就激盪人這種動物靈魂的文字。
附圖九天居士作品《天賜無量壽》
-
3 # 不一樣的法
有文化不是多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比如方舟子,典型的流氓有了文化。
文化和知識是倆概念,文化外延大,內涵豐富,包括了知識。其關係可見一斑。
既然說有文化多可怕,比如說現在的轉基因問題,能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應當說是具有了科學文化知識。到底多可怕,可以改變物種,想吧,要多可怕就有多可怕……
-
4 # 草根趙小武
題主問到:“有文化可以有多可怕?”,這句話是最近幾年出現在網路上的一句順口溜“有文化真可怕”,其實有文化原本是好事,不應該說有文化有真可怕,但是這句話來源於時代背景,因為最近幾年新聞曝光了一些老師,校長趁工作和手中的權力猥褻學生,潛規則學生,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網友們都憤憤不平,為了表達對這些有文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守法而且知法犯法行為的不滿,發表了“有文化真可怕,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等等這樣的言論。
從古到今,文化知識是最寶貴的財富,他比金銀更值錢,只要學到手,誰也偷不走,騙不走,從古到今,知識是貧困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渠道,社會上也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知識走遍天下,無知識寸步難行,最近有新聞報道某學校副校長在女生廁所偷拍女學生上廁所被抓,這就是典型的,標準的有文化的流氓,為什麼說有文化的流氓更可怕呢?因為他有著合法的外衣,有著一般人沒有的頭銜“校長”,人民大眾心目中的校長肯定是有文化,有內涵,品德好,才德兼備,組織放心,人民放心的人才能當校長,所以大家對老師,校長這些人就放下了戒備心理,根本不會想到為人師表的人會做出如此下等的流氓行為,因此這些有文化的人做壞事最容易得逞,在這樣的背景下,網友們發表“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樣的言論也是正常的。
-
5 # 明亦俊
文化,查之有據,說之有理
文化,其實從不同的理解方式上來說,含義太多。有文化,可指學識高,也可指經驗豐富,也可以是學歷的代表,或是在曾經古樸的村落裡識字的人……還有一種理解,就是平常人,在某個領域有深度見解或者專長,在日常並沒有顯現,在某一個特定環境下或者特定的事情上,突然展現出的與眾不同。我更喜歡把這樣的人,解讀為有文化的人。學歷高的人,不一定文化層次高,經驗豐富而深藏不露似乎文化底蘊深厚,或許只是城府較深罷了。
古人講“術業有專攻”,在職業領域中,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努力來達到某種被認可的技能專業,這是應該做到的。而在非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鑽研並有收穫是極其不易的。這種文化可以是功力的對外展示,也可以是自己興趣領域的深耕,第二種尤其能散發不同的氣質,以下例舉一二。
文科生,地理曾是應考科目裡很難的一門學科,大部分人覺得並不實用,但現實生活中,地理卻無處不在。曾經公司提案,彙報樓位排布圖。多數人的發言是從感覺而來的,而某並不是設計專業出身的同事,經過對經緯度的測算,日出日落時間等方面直接推算出冬至日部分樓棟是不滿足最低2小時日照的,大家歎為觀止。
曾經在遊覽武侯祠時,某銷售經理用極其豐富的歷史知識,讓我們對當年將帥的排布有了完全破除表面知識認知。雖然,作為銷售經理是溝通表達極強的人,但他講述的東西是正史、野史加自我分析後的論述,既於情於理,又有深度,且表達淺出,讓我們猶然起敬。
-
6 # TJ大吉
話說魏文侯的長子名叫“擊”,按照禮法應被立為太子,但是魏文侯不大看得上這個兒子,於是在他未成年的時候就把他封到中山去了。
這一別就是三年。
三年後,中山君派趙倉唐去給老爹請安,順便打探一下政治風向,沒想到這傢伙一努力超額完成了任務。
一開始魏文侯聽說兒子派使者來覲見非常高興,劈頭就問:“小擊擊還好嗎?”
老趙回答:“唯唯。”也就是嗯嗯。
魏文侯又問:“他沒什麼問題吧?”
老趙還是那句:“唯唯。”
領導把臉一沉,老趙才解釋道:“您已經把我的主人封為中山君了,卻還在我的面前直呼其名,於禮我是沒辦法回答的。”
領導只好重新問過:“中山君最近如何啊?”
答:“身體倍兒棒,我來的時候他一直送到郊外。”
問:“他現在個頭兒比我高了嗎?”
答:“不敢跟您比,但是您的衣服估計他穿上也很合身。”
問:“中山君平時讀什麼書呢?”
答:“《詩》。”(也就是《詩經》)
問:“哦?那他喜歡哪首詩呢?”
接下來他們就要開始秒殺了,趙倉唐答道:“《晨風》與《黍離》。”
魏文侯一聽就開始不自覺的背誦起來,先是《晨風》:“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翻譯一下,鳥兒飛落北邊的樹林,我卻想起久違的人,心裡鬱悶啊心裡鬱悶,究竟是為了什麼,你才把我忘記了我的國君。(這首詩原本是寫女子思念丈夫的)
魏文侯唸完這幾句,轉過臉問趙倉唐:“中山君是不是以為我把他忘記了呢?”
老趙沒有正面回答:“不敢,他常常掛念您。”
魏文侯接著又唸了第二首,《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這幾句就比較有名了,簡單翻譯就是:我心裡鬱悶,走路都不穩,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瞭解我的人還以為我有多大的貪心呢。我的天吶,說誰誰知道!
詩唸到這,魏文侯終於咂摸出點滋味了,問:“中山君是在怨恨我嗎?”
老趙還是那句:“不敢,他常常掛念您。”(帶個復讀機來多好呢)
於是,魏文侯將自己的一套衣服交給趙倉唐,要求他必須在天亮雞鳴之前交給中山君。中山君見到衣服之後就立即叫老趙給他備車,要去國都見他爹。
老趙這時候很生氣,因為一宿沒睡,剛到站又要往回返,這不是折騰他嗎?所以他說:“人家沒讓你去。”
中山君:“沒文化,真可怕。你看這衣服是顛倒來放的,衣在下,裳在上,又要你在雞鳴前拿給我,這分明用的是‘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後來,小擊擊果然被立為了太子。
-
7 # 拓普理德企業管理
說一段親身經歷的事。
前幾年坐火車,有一個售貨員來推銷彩色鉛筆,故意往小孩多的地方蹭。
然後開始跟那些家長宣傳她的鉛筆:
俺家的鉛筆質量槓槓的! 不僅帶給娃娃快樂還保護身體健康,絕對不生病!別人家的鉛筆都是用鉛做的你知不知道?鉛吸多了娃娃會得病你曉不曉得勒?只有俺家的鉛筆不用鉛做,你買不買啊?給你點優惠。
旁邊一個農民說了句:
鉛筆成分是石墨,傻子
回覆列表
哈哈,這是個好問題。
有文化的人,罵人不帶髒字,妙語連珠。
有文化的人,與人溝通,口吐蓮花。
有文化的人,殺人不見血,就像諸葛亮氣死了某某某。
這個世界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句話我改編了下。所以,其他大家自己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