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風文化小棧

    一直以來,因為脂批的存在,大家都覺得曹雪芹僅僅寫了紅樓夢中的前80回!而後40回因為不知什麼的原因,沒有寫出來!

    本人覺得這是個誤解!紅樓夢自出世以來,就是一部非常火爆的作品。火爆到讀者萬千,欲求而不得!咱們來推想一下,假設現在某位網路作家寫了一部小說,一經推出之後,受到了數千萬讀者的追捧!天天催著欲觀後事!然而,突然這個作者沒病沒災,無緣無故的不寫了!您覺得可能嗎?

    紅樓夢真就是出了這種情況!究其原因,無非是它的危險性!據本人的觀點,紅樓夢是一部反清悼明的歷史意味很強的政治性小說。在文字獄盛行的大清王朝,寫這樣的書幾乎是把腦袋別到了褲腰帶上!所以曹雪芹一直提心吊膽的!至於80回後突然中斷。唯一的原因就是80回之後,其危險的東西更多了!很容易被人看出來致使自己掉了腦袋!

    但是,紅樓夢是一部令人狂熱的作品,作者絕對不可能不寫完,只是寫完了壓著不發表!

    直至這以後十年曹雪芹死了!百二十回的紅樓夢終於問世了!想來曹雪芹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威脅到他了罷!(反正已經死了,總不能因為這點事兒把他挖出來鞭屍)

  • 2 # 山石道人評紅樓

    作者應該是沒寫完

    因為從脂硯齋評紅樓夢的評詞中有幾點可以透露出來

    “十年辛苦不尋常”原稿是將故事編輯完整了的

    但是陸陸續續刪改五次,此期間又有“借閱人將後邊幾回書稿迷失”的失誤

    另有“而芹逝矣”的評詞

    說明原稿的故事是完整的

    刪改之後很多故事情節不完整了,比如“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一節“遺簪”“更衣”的故事描寫,後又補出一部分

    茜雪獄神廟探望寶玉等情節脂硯齋是看過的

    而脂硯齋評書與畸笏叟不同,脂硯齋是邊看邊評

    畸笏叟是看過全書故事之後才寫評語

    更多的是指導脂硯齋正確評紅樓

    脂硯齋的書評帶個人感情色彩,因為其為書中“箇中人”

    而畸笏叟對脂硯齋的評語有多處指正的評語

    所以紅樓夢殘本後二十餘迴應該是存世過的

    只是迷失天涯,不知何時現世

  • 3 # 靈犀慧眼

    <紅樓夢﹥的後半部分,不存在作者不想寫,不願意再寫下去的情況。<紅樓夢﹥的後半部分,作者基本上都寫完了,但是迷失了,找不到了。

    <紅樓夢>的後半部分基本完成了,這是可以肯定的。不論哪個作者,創作一部書,在開始寫作之前,都要醞釀和構思,選擇內容,設計人物,謀篇佈局,熟爛於心,心中有數之後,才開始寫作。哪一個作者,也不會不經過這樣的十月懷胎的準備,偶而心血來潮,就開始動筆寫這麼一部長篇鉅製的作品。

    經過充分的準備,在創作激情亢奮的狀態下,就會開始寫作。寫作這樣一部大作品,需要時間和精力。而曹雪芹的時間和精力是夠用的,他完全可以寫完<紅樓夢﹥。寫作時間長了,中間有停頓,有間斷,可能會有。但是寫了一大部分,後邊一半分不寫了,而只對前邊的部分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這種情況是不可思議的。正常的作者,都是首先寫完,然後才修改。開始寫一部作品,最迫切的心情是寫完,然後才是修改。不寫完就在那改呀改,一直改,放下後面的不寫了。沒這麼回事。不合情理。

    脂批也證明<紅樓夢>的後半部分基本完成了。脂批明白地告訴我們,後面與某人某事相關的內容是怎麼回事,批書者看到過後半部分的某些稿子。這些都說明作者寫出了後面的稿子,<紅樓夢﹥作者已經把全書基本寫完了。

    ﹤紅樓夢﹥後邊部分迷失,找不到了,卻很奇怪。前邊的稿子幾乎全在,後邊的稿子完全失去找不到了。這種情況,正常情況下不可能發生。但是就發生了這種情況。發生這種情況的不正常的原因是什麼呢?

    政治陰謀說是很有說服力的。周汝昌和劉心武等紅學家持這種觀點。看過他們的研究作品,他們的態度是嚴肅認真的,他們的根據基本是足夠的,他們的方法是科學的。而現在的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紅癖們,他們態度張狂,觀點武斷,證椐缺乏,完全是在那瞎想臆猜,氣焰卻是灼灼逼人,比學霸還蠻橫。他們無學,就是霸而已。對他們,不屑一顧。

    程高本後四十回中,有選擇地保留了一些原作者的內容,但也改變添加了一些自己的內容。他們只承認是修改,而不承認是篡改,其實他們就是篡改。修改是做功德事,篡改就別有用心,有政治干涉了。修改的話,原稿可以示人,篡改的話,原稿必須銷燬。他們承認荻得了原稿,但是原稿迷失了,不見了,其實就是故意銷燬了。程高說千辛萬苦得到了<紅樓夢﹥後四十回全部原稿,基本可信。周汝昌等認為<紅樓夢﹥全書只有百零八回不太靠譜。

    程是商人,高是文人,他們都是做了朝廷的工具,篡改了<紅樓夢>,銷燬了<紅樓夢﹥後邊一部分的全部原稿。

    <紅樓夢>全書百廿回基本完稿,前八十回在,後四十回程高奉旨篡改後,銷燬了原稿。煌煌一部﹤紅樓夢>,成也程高,敗也程高。

  • 4 # 二月楊花

    曹雪芹生前把《紅樓夢》(《石頭記》)應該是寫完了,理由至少有三個:

    1.甲戍本凡例中有一首作者本人的題詩,寫的是:“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首詩暗示了賈府由盛而衰的命運,對全書的主要內容和主題進行了概括。指出自己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來寫這部書,“字字看來皆是血”也很像是完稿以後的深深感慨。2.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中畸笏叟的評語說:“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諱”。這說明,畸笏叟當時看到的是完整的《石頭記》。3.《紅樓夢》這樣一部煌煌鉅著,內容博大精深,藝術水準登峰造極,不太可能是一遍寫成,而是經過反覆修改、打磨的。曹雪芹自己也說是“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按常理推測,大規模的修改一般會在全書寫成之後才會進行,不可能寫到第八十回就停下來反覆修改。

    甲戍本第一回的眉批中說:“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說的應該是修改並沒有全部完成,而不是指全書沒有寫完。

    從整體水平來看,後四十回確實與前八十回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一點我在讀的時候感覺非常強烈,不管是情節、生活內容,還是語言,都有明顯的落差,反正我看到八十回以後就實在看不下去了,瑕疵比比皆是,所以這應該不是曹雪芹的原作。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在借閱、傳抄的過程中原作的後四十回散失了。

    但曹雪芹並沒有家中失火或再次被查抄等重大變故的記載,曹雪芹生前也有一些關係十分密切的親友如脂硯齋等人已經認識到這部書的巨大價值,愛不釋手,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麼龐大的篇幅,一旦散失,就全部人間蒸發,片紙無存,似乎也不太可能,應該總會有一些殘稿流存下來。

    曹雪芹去世僅二十多年後,程偉元於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開始全力搜尋《紅樓夢》遺稿,“自藏書家甚至故紙堆中,無不留心。數年以來,僅積有二十餘卷。一日,偶於鼓擔上得十餘卷,遂重價購之”(《紅樓夢》序)這也說明,後四十回並沒有完全散失。

    既然有一些殘稿,後四十回就很可能是補寫,而不是憑空續寫,也就是說,會利用這些殘稿,而補充寫出中間缺漏的部分。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後四十回很多地方寫得相當拙劣,與前八十回明顯不在一個檔次,但也有一些篇章寫得很精彩,與前八十回比並不遜色,如第八十四回,賈環看望巧姐的情節,就把賈環的舉止輕浮、令人生厭,鳳姐的火爆、尖刻,趙姨娘對鳳姐又怕又恨、自討沒趣後的複雜心理,寫得細膩生動。

  • 5 # 書燈幽見

    .那寶玉的情性只願常聚, 生怕一時散了添悲,那花只願常開,生怕一時謝了沒趣;只到筵散花謝,雖有萬種悲傷,也就無可如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無興散了,林黛玉倒不覺得,倒是寶玉心中悶悶不樂,

    這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前的一段原文,緊接著晴雯上來換衣服就跌了扇子,於是二人還起了爭執。

    這一段文字明確說了,寶玉喜聚不喜散,但是八十回裡到後來死晴雯,司棋等丫鬟,又嫁了迎春,湘雲訂婚,薛寶釵搬出了園子,大觀園其實已經奏響了離歌。

    正如寶玉自己想的,眾姐妹已然風流雲散了。而文字八十回後必定是波瀾頓起。

    按照第五回“好了歌”的預示,賈府後來一敗塗地。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又有批書人道以淚哭成紅樓夢。

    前八十回裡卻並無多少巨大的傷痛文字出現,那麼所謂“哭成此文”,必然是八十回後的章回了。

    由此可以推想,作者當時一定是完成了整部著作。

    那麼,文字後八十回到底去了哪裡呢?

    湘雲有個燈謎:

    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後事終難覓。

    這個謎底是耍的猴兒。寶玉猜到謎底後,眾人追問了一句:

    後事終難繼?

    這一句怎麼解?湘雲道是:

    那個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這個耍猴的,我覺得是指寶玉。

    因為文字內寫得賈政在時,寶玉備受拘束不敢說話,只能規規矩矩地坐著,但是賈政一離開,文字內就說他:

    跟開了鎖的猴子一樣..

    既然猴子是寶玉,湘雲又說耍猴人是斷了尾巴的猴子,那麼就能連線起來,猴子與耍猴人都是寓意寶玉的。

    寶玉的原型,如果是作書人,那麼他也就是耍猴人了。

    聯絡起寶玉曾經說過的話,喜聚不喜散。那麼就不排除,是“寶玉”親自切斷了後文。讓整部紅樓成了一隻“無尾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組裝個電腦玩一些大型的遊戲,希望記憶體大一些,預算五到六千元,有什麼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