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滴逃逃
-
2 # 懂個球球哦
古德里安與曼施坦因、隆美爾被後人並稱為二戰德國三大名將,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帝國之鷹”。
1.古德里安全名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是德國陸軍大將,著名軍事家,“閃擊戰”的創始人,歷史學家贊其“閃擊戰之父”。他同時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被譽為“德國裝甲兵之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著名的德國陸軍將領之一。
一戰期間,他擔任騎兵和步兵部隊的初級軍官與參謀軍官。戰後他在邊防軍部隊短期任職後,便開始建立、組織、指揮裝甲兵部隊,先後任命為德軍的戰術教官、摩托化運輸營長、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第2裝甲師師長、第16軍軍長、第19裝甲軍軍長、古德里安裝甲兵部隊司令、第2裝甲叢集司令、裝甲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裝甲叢集司令、坦克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等職,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裝甲戰的倡導者,也是德國裝甲兵建立者。
古德里安一直被人們稱為閃電戰的創始人之一。即使在納粹執掌時期他還不是最高階的將領,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的卓越才能已經得到人們的認可,被看作是在二戰期間最優秀的指揮官之一。在二戰中,他作為坦克專家,將現代陸上作戰武器——坦克,充分地運用到戰場上,其意義深遠,一直影響到今天。
古德里安的代表作有以下書籍流傳後世:
《注意!裝甲兵》
《一個軍人的回憶》
《西歐可以防禦嗎?》
《坦克-前進!》
《閃擊英雄—古德里安大戰回憶錄》
《裝甲兵部隊的發展、戰術、潛能》
2.隆美爾,德語全名 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出生於符騰堡邦海登海姆市,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隆美爾是一個功勳卓著的軍官,因為義大利前線的戰功而獲得功勳獎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國戰役中,他做為第七裝甲師的指揮官而馳名一時,在北非戰場上,隆美爾進入了其軍事生涯的頂峰。在這裡,他充分顯示了他的戰術天才,指揮非洲軍數次以少勝多擊敗英軍,贏得了不朽的聲名。戰爭後期,因為受到密謀刺殺希特勒事件的牽連而被迫服毒身亡。
在納粹德國的名將中,隆美爾也許要算是幸運的,儘管他的結局是一個悲劇。他雖然是在一個次要的戰場上作戰,但他卻有指揮的全權,可以任意發揮他的天才,這是其他德國將領都很羨慕的機會。一般的看法都認為他是戰術優於戰略,但從他自己所寫的檔案上來判斷,連利德爾哈特也不得不認為他是具有極其高深的戰略修養的。
隆美爾有寫書的習慣,昔日巴頓將軍與隆美爾在北非一戰就是靠讀了隆美爾的軍事作品。勝利後的巴頓大罵隆美爾愚蠢,軍人在戰爭期間不該寫書。而現今也還有隆美爾的書籍出版。隆美爾的遺物還包括了地圖,文件等。
隆美爾最著名的軍事著作——《步兵進攻》,內容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強調部隊靈活機動、大膽推進。主要內容為:
步兵進攻時需要火力的支援。
兵力不足於對方,就用火力壓制對方。
儘量靠前配置武器。
猛烈的集火射擊是獲得勝利的關鍵。
欺騙敵人是最好的戰術。
攻擊前採用心理戰,使敵人喪失信心和鬥志。
用最簡練明確的方式指揮軍團協同作戰。
利用一切辦法,製造佯動。
時刻做好偵察和警戒工作。
部隊運動時做到無聲無息。
部隊駐防時,需迅速建築工事。
密集的火力和堅固的工事是減少傷亡的關鍵。
初級指揮官務必做到堅決果敢。
3.曼斯坦因,全名: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原名埃裡希·馮·萊溫斯基(Erich Von Lewinski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
曼施坦因生於柏林。1906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在步兵團服役。1913年入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副官和師作戰科長,參加東、西兩線作戰。1934年任第3軍區參謀長,1936年任陸軍總參謀部第一總軍務長,參與制訂入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的作戰方案。1938年任第18師師長,參加佔領蘇臺德區的行動。
1939年9月任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參加德波戰爭。10月調任西線A集團軍群參謀長,提出以裝甲部隊經阿登地區入侵法國的作戰計劃,為希特勒所採納。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對列寧格勒方向的進攻。9月任第11集團軍司令,在克里木作戰。翌年7月佔領塞瓦斯托波爾,晉元帥。8月率部轉戰列寧格勒。11月奉命救援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團軍,未果。1943年2月對蘇軍發起反攻,再克哈爾科夫。後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敗。1944年3月被解職,1945年被英軍俘獲。1949年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成為了西德政府的高階顧問,併成為其名譽參謀長。 1973年卒於慕尼黑附近的伊申豪森。
曼斯坦因著有戰爭回憶錄《失去的勝利》和《士兵的一生:1887—1939》,這兩本書都非常出名,在後世廣為流傳。
-
3 # 踐行覺
“閃電伯爵”——曼施坦因
“裝甲之父”——古德里安
“沙漠之狐”——隆美爾
號稱二戰德軍最著名的三將軍。
“閃電伯爵”埃裡希·馮·曼施坦因(1887——1973年)德軍陸軍元帥。二戰時曾任德軍A集團軍群參謀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等職。1949年英國軍事法院因戰爭罪判處其18年監禁,1953年獲釋並著回憶錄《失去的勝利》一書。1973年6月11日逝世。
曼施坦因出身名門望族,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是德軍最負盛名的軍官,納粹三大將之一。曼施坦因精通戰略戰術,具有超人的軍事想象力,是公認德軍陸軍能力最強指揮官他既是軍事天才又是軍事全才。二戰爆發,在他協助下倫斯德元帥指揮德軍攻陷波蘭。“曼施坦因計劃”是他提出侵略法國的作戰方案。他也因此方案名揚天下。德軍因此方案以坦克部隊穿越阿登高地迅速突擊法國北部。德軍六週內擊潰英法聯軍搶佔荷蘭、比利時,攻陷法國。將閃電戰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至。使他成為歐洲戰爭史上最傑出的戰略家之一。1941年德軍閃擊前蘇聯時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1942年攻佔克里米亞保證了德軍石油補給,同年晉升為元帥。
“裝甲之父”海因茨·岡特·古德里安(1888——1954年)德軍陸軍上將。曾任德軍裝甲叢集司令、塔克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等職。1945年3至月因主張停戰被解職,5月10日在慕尼黑家中被美軍俘虜,1954年死於心臟病。1937年前後著作了《注意——坦克!》。
古德里安是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戰略家,他是現代世界裝甲戰的先驅。他相比同時代朱可夫、巴頓、隆美爾在坦克戰發展史上的影響要深遠得多。他提出“在狹窄正面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實施高速突貫”的理論結合他的震驚世界的坦克突擊實戰。使他成為當之無愧的“裝甲之父”。1937年前後古德里安著作《注意——坦克》引起希特勒注意,1938年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為機動部隊總監,組建德軍現代化機械部隊。波蘭戰役他被任命為第十九軍軍長,該軍配有3個裝甲師、第二和第二十摩托化師。是當時德軍機械化程度最高部隊。
古德里安將“裝甲閃電戰”發揮到極致。他利用坦克的火力和速度一點點突破打破波蘭軍隊的後勤和戰略縱深,使其前線部隊孤立無援土崩瓦解。揮師橫掃法軍,經色當之戰直抵英吉利海峽。在蘇德戰爭初期,他指揮坦克部隊在基輔等地多次合圍蘇軍,連續創造了坦克突擊戰的經典戰例。
“沙漠之狐”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1891——1944年)。二戰期間曾任德軍“非洲軍”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職。1942年6月晉升為陸軍元帥。1944年因馬丁·鮑曼誣陷捲入7月20日密謀者案被希特勒派人在家中毒死。1937年他出版了《步兵攻擊》。
1910年就讀符滕堡王國皇家陸軍學校。並參加了第一世界大戰。在喀爾巴阡山戰役中由於隆美爾機智勇敢創造俘虜5000敵人戰績,獲得德皇親自頒發的“藍馬克斯勳章”的最高勳章。一戰結束在一所三流軍事院校任校長。在任職其間他根據自已一戰經驗潛心撰寫了《步兵攻擊》全面闡述未來步兵該怎樣使用的問題。並於1937年出版發行。1939年希特勒閱讀該書後產生共嗚,將隆美爾直接調任大本營衛隊長。法國戰爭爆發,隆美爾率一個裝甲師在法國戰場衝鋒陷陣。被稱為“魔鬼之師”。1941年2月義大利在非洲戰場折戩,希特勒派隆美爾率部馳援。他到達北非不到二個月迅速扭轉北非戰局被晉升為上將。接著又攻陷昔蘭尼加,兵鋒直指蘇伊士運河,震驚整個英國。1942年6月被晉升為陸軍元帥。狡詐多變,大膽果敢是他用兵最大特點。在被英國將領蒙哥馬利打敗後既使是在嚴重缺乏補給,在環境惡劣的大沙漠他仍然有序地組織了千里大撤退可見其在戰術上應用得如此爐火純青。被譽為“沙漠之狐”。
-
4 # 歷史系一一
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里安被公認是二戰德國三大名將,雖然犯下滔天戰爭罪行,但凡事一分為二,單從軍事角度來看,其過硬的軍事素質、戰場上出色的軍事指揮,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曼施坦因寫的軍事書籍-《失去的勝利》;
隆美爾,“沙漠之狐”-撰寫有《步兵進攻》;
古德里安在1936年8月開始撰寫一本闡述其對裝甲兵建設的看法和戰術思想的書:《注意!裝甲兵!》(Achtung!Panzer!)
回覆列表
古德里安:《注意!裝甲兵》 1937年《一個軍人的回憶》 1952年《西歐可以防禦嗎?》《坦克-前進!》《閃擊英雄—古德里安大戰回憶錄》。隆美爾:《步兵進攻》。曼斯坦因:《失去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