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雕月書生

    問題:如何評價二月河寫的小說?

    先奉上本人於二月河先生逝世當天(本月15號)寫給先生的一幅輓聯吧:

    上聯:

    二月河開潮水急;一幕幕康熙宏德,雍正礪勤,盛世乾隆;栩栩帝王風彩,黎民小調;今猶聞血火滄桑,憂樂情懷;洋洋灑灑大書來清代三朝事。

    下聯:

    凌師古去雪冬寒;再零零四海悲聲,千山暗歎,肅心挽揖;哀哀淚雨穆歌,松柏垂頭;更謹獻詩書悼念,憾呼痛語;拜拜誠誠奢賜予魂靈五百年。

    從拙聯中也可以讀出,二月河先生最重要的也就是寫的清帝王系列小說,本人也只讀過先生這三部《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所以也就簡單說說自己讀這三部小說後的想法吧。

    首先,其藝術上的成功和貢獻是肯定的。

    三部小說都是歷史小說,全都是緊緊結合歷史在進行藝術再創作。寫歷史而不硬搬歷史,寫小說而不全是閉門造車。所以兼具了歷史和趣味性。比如寫康熙的鬥鰲拜、立太子廢太子;雍正的繼位,八阿哥九阿哥的“搗亂”和變成“阿其那塞斯黑”,十三弟胤祥的拼命保駕,以及年羹堯的盛與衰等;寫乾隆少小聰明,寵用和珅等等,這些都是真正的歷史。但又加入許多藝術“創造”:比如寫康熙與“蘇麻喇姑”的姐弟情,雍正的老師“鄔師道”,乾隆的風流豔史等,絕大部分都是“天馬行空”而來。這些藝術加工,都為真正的歷史而更添上了可讀性與趣味性。

    其次:歷史意義也是非常顯著的。

    說到這問題,那就有必要要說明一個“滿漢”的問題。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當然有滿漢的正統與異族政權之爭。但現在來看這個問題,其實也就簡單了:

    一是無論滿還是漢,也都是中國自己人的事。

    二是“天下與人民”的問題。

    天下?是誰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

    人民最希望什麼?那就是天下太平,從而才能安居樂業。

    從這個角度去看,那麼創造康乾盛世的這三位帝王無疑都是偉大的,都是好皇帝!雖然他們來自所謂的“異族”,但他們無一不是以天下蒼生為重,無一不是盡心竭力的去做一個好皇帝。那麼,對於把國家強大和人民生活放在首位的好皇帝,二月河先生濃墨重彩的去刻畫,去讚揚,去歌頌,這難道不應該嗎?肯定先生做的是正確的。所以有些人說先生大力去“歌頌異族政權和統治者是開歷史的倒車”這些話,我只能說這是眼光淺,是沒把天下蒼生當成首位的一葉障目。

  • 2 # 寒冰12189齊魯

    說到二月河。這有必要先介紹一下作家↗簡歷:二月河(1945.11.13---2018.12.15)原名凌解放,山西昔陽人,南陽作家群代表物,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歷史小說家/中國作協會員’,十二屆全華人大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著作有:《康熙大帝》丶《雍正皇帝》丶《乾隆皇帝》三部曲

    下面扼要的就作家二學河小說介紹一下其作品以歷史為主題,以傳記題材為輔材,由此開創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這對中國當代文化的影響綿延不絕,意義深遠。雖然是小說,但是作者在大的歷史事件上,還是奔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去寫的,起碼沒有歪曲歷史事實!基本上是符合事實的。

    作品通俗易懂,歷史與小說相結合。人物形象生動,使人讀後能夠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帝王的偉大成就結合在一起,從行成了密切的共鳴。

  • 3 # 文城觀點

    二月河先生寫清朝帝王系列小說,曾經引起巨大反響,文壇也曾對他的小說展開熱烈的和討論,他寫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曲,成了當代歷史小說中的名篇,在當時,這三部曲與唐浩明的《曾國藩傳》成了談歷史,議文學,討論治國經驗,揚棄古典謀略的精彩小說。

    當然,二月河並不是真的是“腦子一熱”,二是經過充分準備才動筆學的,他有關於描寫歷史的深刻的想法,他曾分析說:“中國封建社會從秦始皇開始算起,到宣統皇帝結束,辛亥革命以來,我們都是把注意力放到民族解放當中來看這兩千多年政治歷史的。從大歷史的格局來看,當時還沒有一部完整的文學藝術作品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總體情況作較為全面的觀照,包括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還有軍事等諸如此類的形態,因此需要有一部全方位觀照大歷史的作品。”而他,正是朝正方面努力的,而且,乾的很不錯。

    首先,二月河寫歷史小說,對於博古通今,古為今用是有意義的。比如,二月河曾結合他寫的小說到一些檢察機關講反貪官問題,吸取歷史上的反貪官經驗,提出了積極的建議,他建議說:“對待貪官汙吏,能不能把他的行為與其家族建立聯絡,在其心中樹立家族榮譽感或恥辱感。這樣,整個家族就會加強對子女的教育,可能家族的人就會說,咱家多少年都是忠厚傳家,我們多少年都是正正派派做人,出一個貪官汙吏會讓我們一家人丟人。這樣就把社會輿論力量這個砝碼放進去了,這很可能比政府和上級的教育效果好很多。”他繼續說:“一生下來長輩就和我們講,我們家誰誰誰是我們家老祖宗,或者是說只要是貪汙就不能進我們家祖墳,這是咱們家的規矩。透過這種方式能夠有這樣的家族榮耀感,家族恥辱感,能夠滲透到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去。當然,這事做起來難度很大,但是作為一個理念提出來,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我們的社會學家、我們的教育家和我們的領導,需要共同努力樹立這樣的風氣,我想可能會有一定好處。”

    二月河還積極讚賞中國現階段反貪官的積極優勢,他分析說:“我們現在說權力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裡面,這句話說得非常到位。但是籠子的鑰匙在誰那?鑰匙要放在人民群眾的手裡面。如果權力關在籠子裡,鑰匙還在官員手裡,那等於沒用,籠子的鑰匙要放在輿論監督和人民的手中,讓反腐敗更為公開更為透明。要讓官員對人民的事業有敬畏感,對自己的工作有擔當。要讓他們有一種意識,民生即是天心,如果民生搞不好,天怒人怨,那還能做得下去嗎?這樣他就會格外小心。 ”

    其次,二月河在文學藝術上的探索,特別是對於歷史小說創作方法的實踐,是成功的,貢獻是比較大的。將歷史和文學很好結合,是許多歷史小說追求的,古代,《戰國策》已經就做的不錯,而《三國演義》達到了古代的高峰。當代人怎麼做呢?二月河做了非常好的嘗試,寫歷史如果是史學書,要儘可能尊重歷史,但從文學角度去寫歷史,卻不硬搬歷史,寫歷史小說既要在歷史的主要事件上,在主要人物方面,在時間、器物的細節上等,真實尊重歷史,但在情節、故事演繹和性格的描寫方面,是可以有一些想象的,是可以增加生動性、趣味性的。這些,二月河的探索是很成功的。比如八阿哥的描寫,對於鄔師道演繹,就很精彩,對於雍正繼位描繪,堪稱是妙筆生輝。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尹志勇曾告訴記者:“在當代,二月河寫的長篇歷史小說至今是沒人能超越的高峰,從藝術性、流傳性的角度,沒有什麼人可以超越他。”他評價說:二月河500萬字的“帝王三部曲”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雍正皇帝》還入選了《亞洲週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只可惜兩次與茅盾文學獎失之交臂。

    再次,關於二月河小說“歌頌封建帝王”的說法,其實是有些片面問題誇大了,二月河把他的帝王系列稱為“晚霞三部曲”,就是表明態度,“晚霞”就是一種餘暉,封建社會要過去了,康、雍、乾幹得再漂亮也挽救不了清王朝推出歷史舞臺的命運,朝陽升起一定是在另一個時代,但是,“餘暉”中,其歷史經驗是應該總結的,帝王的經驗也是值得研究的,歷史是有沿襲性的,回過頭去看看,是值得揚棄其經驗的。二月河以他精妙的文筆,展示康雍乾歷史時期的精彩畫面,儘管有時流露出一些肯定甚至讚賞的評論,但其對帝王主要分析和評價是比較客觀的,並非像某些議論所說的“為帝王翻案”,想總結好歷史,就希客觀看待歷史。

  • 4 # 可月

    二月河是撰寫皇帝的”專業戶”,也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歷史小說大作家。他的落霞三部曲,洋洋大觀五百萬言!在國內外擁有大量的讀者。有人誤以為他姓二,稱他為二先生。其本名凌解放,筆名二月河,他自己強調,特指母親河黃河,提醒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能數典忘祖。

    有人斷言,他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其實,他挺”笨”:小學、初中、高中各留級一年,21歲才高中畢業。他排斥正課,卻熱衷於讀中國四大名著,尤其對紅樓夢情有獨鍾。因喜歡這些雜書,被老師視為大逆不道,老師發火時稱他是”飯桶、廢物!”。二月河從不避諱這段經歷,常津津樂道講給他人聽,……

    他利用十年的軍旅生涯,閱讀了中國兩部大書《史記》和《資治通鑑》……起初,他對研究紅樓夢頗有興趣,曾在《紅樓學刊》上發表論文,並被吸收為”全國紅學學會”會員。1982年10月《紅樓夢》學術研討會上,有人感嘆像康熙這位有雄才大略的傑出人物,居然沒有一部像樣的描述他的文學作品問世!真是怪哉?一旁的二月河開玩笑似的說;”我來寫!”,所有在場的人都為之一震!他並非說大話、吹牛皮……從此,遵循歷史小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和”不求真有,但求會有”的寫作原則,以一年一卷30萬字的速度,硬是把清朝康、雍、乾盛世130餘年間,空前輝煌又行將沒落的歷史畫卷生動地呈現於世人面前。

    二月河寫了康熙,繼而寫了他的兒子雍正和孫子乾隆。故人們稱這三大部頭之書為”帝王系列”。也將他譽為”皇帝作家”。而他認為稱作“落霞三部曲”更為恰當。

    他解釋,自己是懷著非常傷感與遺憾的心境來擬寫這三部書的。書中固然展示了最後這個封建社會的盛世絢麗,也顯示出朝代將要日落西山的黑暗慘淡,……儘管人們對落霞三部曲有所煲貶,但其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是可以肯定的。……二月河把這三部書看做是個人的仨女兒,他最喜歡歷史上的康熙其人《康熙大帝》,寫作上最滿意的是《雍正皇帝》,塑造人物下功夫最大的是《乾隆皇帝》。另外,他的文學語言充滿了睿智、博學、文采、古典、幽默與風趣,著實文筆非凡。二月河寫出如此鴻篇鉅著決非輕而易舉。是他刻苦鑽研、長期積累、耐著寂寞、艱辛寫作的成果。他的書走向了世界,有華人的地域就有他的讀者。成名後,他仍然樸實、穩重、憨厚、淡泊、隨和。他做到了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 5 # 一枚小金牛

    個人認為二月河老師作品是不錯的帝王題材通俗小說,比較好看,視角也比較獨特,筆者作為從事心理學研究和工作的人士,認為二月河老師對人物心理刻畫也是非常精湛。不過,縱觀全冊,筆者認為二月河老師作品,還達不到歷史經典這個高度,畢竟經典的文學作品需要具有深厚的思考維度,這點上,還是有欠缺。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滅蚤靈中毒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