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富前程

    從之前我自己小孩的教育過程來看的話,值得反省和提高的地方,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如下的常規教育理念。如:

    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2、教會孩子思考 3、多讀書、學會讀書、喜歡讀書 4、學會跟他人相處。

    但我覺得真正值得反省和提高的教育理念是:我們應該不能盯著孩子的短處不放,而是應該極力發揚和培養孩子的優點和優勢,這是我們很多家長教育理念需要提升的地方。

    孩子的缺點是很多的,我們家長如果教育理念是補短板,那麼你看到的總是孩子的缺點,你會經常埋怨、指責、批評小孩,試想,這樣教育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小孩,有自己的自信、愛心、學習的熱情、責任心嗎?可能性很低。將來社會的競爭不是看你是否彌補了你所有的缺點,而是看你的最高點在哪邊。難道不是嗎。

    想要特別強調的是,發揮和發揚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學習一種特長是培養手段,也是培養目的。我們要在培養孩子擁有一種特長的同時,培養孩子克服困難,抵禦誘惑,戰勝不良情緒,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優良品質。

    一個人能夠成功,不是看他有沒有彌補了自己的短板,更加程度上來自於具有某種特長以及成功的素質,並且這種成功素質的培養可以透過從小對孩子培養特長開始(堅持、忍耐、專注、抵制誘惑等)。

    讓他成為一個某方面特長的人,從而培養他成為一個有生存競爭力的人。

    提升教育理念,看到他人優點,從你我做起。

  • 2 # 翕媽Nora

    教育,其實包括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在我看來,家庭教育又是重中之重。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上海蘆浦大橋男生跳橋墜亡 母親勸阻無效發生悲劇一幕;華東交通大學大四失聯女學生已確認死亡;高三學生輕生前發自拍照給媽媽,“我想你記住我的模樣”;#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犯吳謝宇被批捕# 涉故意殺人等3項罪名。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這樣的新聞,牽動人心,有人為孩子扼腕嘆息,有人埋怨家長和學校的教育。 作為一名母親,我也時常在想,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我希望她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是的,我需要改變的是我身上陳舊的、保守的,或者我曾經受到過而現在卻十分不合理的教育觀念。

    好的家庭教育,是傾聽而不是說教

    很多父母總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包括我的父母)

    你要好好讀書,我們都是為了你!

    要不是為了你,我跟你爸早就過不下去了!

    你為什麼這麼做?然後就是棍棒教育。

    孩子,是有自主意識的客體,長期的說教,會導致他們的逆反心理加重,叛逆在所難免。

    米歇爾在她的自傳《成為》中談到她母親的教育方式:

    他們從不說教,對我們提出的問題有問必答,不管那些問題有多幼稚,他們從不隨便敷衍我們。她認為,在家中的主要責任是傾聽以及在需要時給予鼓勵。

    每一對父母,都應該反思,我們是不是太經常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凡事兒告訴他們既有的答案,這個能做,那個不能做。

    是的,未來我對孩子的教育,要多傾聽,聽聽他們心裡那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孩子有自己的選擇,但要對自己負責

    我要告訴我的孩子,媽媽不強求你未來一定要“出人頭地”,媽媽希望你快樂。

    你可以成為一個做學問的學者,也可以成為一名舞者,或者做個快樂的小廚子也不錯。

    你要有自己的目標,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我可以給你意見,但也是要尊重你的想法。

    但是,媽媽也還是有一些原則性的規定:比如宵禁。

    父母不要總把自己的犧牲掛在嘴邊

    小的時候,總聽見爸爸媽媽說,我們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學習。

    看著他們勞累的身影,從小到大充滿了內疚和負罪感,甚至覺得自己是他們的負擔。

    當我成為母親後,我決定不要跟孩子說這些。因為,我知道,從小揹負的內疚會有多痛苦。

    生活不會永遠公平,總會有殘酷的一面。而樂觀是應對這些的不二之選。

    也許是年輕氣盛,或者是太執拗。我總覺得社會應該公平,有付出就有回報。等年過三十,經歷的事情越多,看透的事情太多,才慢慢的懂得,每個人都是負重前行。路上行人匆匆,你永遠不知道他們在承受著什麼。

  • 3 # 開心藝談

    一直以來,關於小孩的教育個人都是尊重孩子的意願為主,而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感覺還是卓有成效的。相較於當下孩子普遍存在的課外培訓,發現並不比其它孩子差,甚至孩子學習的效率、學習的自覺性還要更好!

    經常聽到過很多家長這樣的抱怨:孩子作業走神、拖拉、馬虎……甚至常常伏案至深夜!也聽到過兒子描述過同學有時上課呼呼大睡的場景,課後瞭解居然是其作業至凌晨……,這樣的教育,難道我們家長就沒有過對自己的反思?萬物的發生都有其根源,孩子問題的出現,作為家長又是否真正瞭解?要知道,問題的解決在於“疏”,而非“堵”!就像治水一樣,如果方法不當,終究會有潰穴的一天。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個人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1.興趣為主---感興趣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讓人專注的!這樣,學習才會開心,也才會讓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效率才會更高。

    2.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讓孩子真正明白---學習的主體還是孩子自己!學習終究還是自己的事,若想有所收穫,終究還得付出;時間花在哪,收穫也在哪,你付出的程度將決定你收穫的高度!

    3.孩子的方向與努力有了,父母對於孩子的肯定與鼓勵也就不可或缺了!家,始終是孩子溫馨的港灣。不管孩子成功也好、失敗也罷,父母的鼓勵與安慰將帶給孩子無窮的動力,讓其在成長的路上盡情飛揚。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萬,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作為家長,只有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孩子,從而去挖掘、去引導,才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寬,也越走越舒坦。

  • 4 # 數海之簡

    先從我們南京的學校談起,您是願意把孩子送去普通應試的學校,還是願意送去南京外國語等一些以素質培養為導向的學校。南外每週有很多活動,藝術節、書法節、體育活動、模擬聯合國各種活動,南外培養出來的很多人才比如陸糠、孫寧、 奶茶妹妹等,都能適應各種型別的公開活動,他們活潑開朗大方。但是問題來了,我們國家是以應試教育為導向的,有的家長就考慮了,送去這樣的學校不僅經濟壓力大,而且不出國高考的風險也大。所以存在各種矛盾。我期望的孩子的教育是南外式的,我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堅定的人生信念、先進的文化視野、良好思維與生活習慣、優秀的創新創業素質。所以我把成績放在一箇中等的位置上,從小讓孩子參加各種演講、藝術活動,夏令營等等。盡力去提高孩子的情商,塑造一個好的性格。但是隻是期望,我會考慮到分數與興趣的平衡的!

  • 5 # 韭韭

      對孩子的教育,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

    比如作業問題,有的家長覺得作業的量還行,適中,有的認為我家的怎麼天天搞到九點十點?有的卻說:“老師,可不可以再多佈置一些作業呢?她晚飯前就把作業寫完了,我另外搞的輔導資料叫她做她不做,只有老師的話才管用。”

    你看,同樣的老師,同樣的作業,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卻表現得完全不一樣。所以,孩子不同,家長的眼界不同,教育必然不同。

    依我的經驗來看,教育孩子之法,乃中國古代早已推崇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中國古代,以科舉選拔人才。普通人要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首先要讀很多書,然後還要進京趕考,而古代的交通不便,要進京,的確得跨越千山萬水。雖然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但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他也只是個書呆子,成不了聖賢。

     現在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首先要讀萬卷書,只有博覽群書,吸收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傳承,讓孩子的才識過人。行萬里路,經常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去參加各種有益於身心的活動,去各種博物館科學館參觀……讓孩子的所學的知識,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這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所以我家小孩的作業,其實沒有怎麼管他的,學校教育的主力軍應該是老師。我就負責陪他選書買書借書,目前特別喜歡看科普類的圖書,很多科學知識已經超過了文科生的老爸老媽了。

      由此,也喜歡看科學節目,中央電視臺的《加油!向未來!》,常常看得手舞足蹈,抓耳撈腮,恨不得在臺上答題的是他自己。

      由此,也喜歡搞科學實驗。姐姐給買了一套實驗套裝在家裡鼓搗,在學校報了小牛頓課,每星期有作品帶回家,在培訓機構報了科學隊長實驗課,每星期都有一場生動有趣自己動手的活動。

      由此,對科技館情有獨衷。廣州科學中心一年去幾次不厭,佛山的科技館也很不錯,香港科技館小而精。每次去上海看姐姐,其實不是想姐姐,而是想去上海科技館。我們還在網上訂了“十萬少年漫遊全球十大博物館”,他特別喜歡“華盛頓航天航空博物館”,看了四五遍,還夢想著有一天能親自去那裡看看。

      有著去美國華盛頓看看的夢想的孩子,你還擔心他的學習成績嗎?擔心他對英語不感興趣嗎?擔心他在學校不認真讀書嗎?

      前幾天初中同學到廣州來,看見孩子的活動豐富多彩,以為我帶孩子花了很多錢。我一個貴的培訓機構都沒有上,線上課堂又不貴,滿打滿算一年可能花不到一萬元。現在,一般農民工的工資一個月平均也有五六千甚至更多了。

      任何一個有心陪伴孩子的家長,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花適當的金錢,給孩子以最優質的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將軍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