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應州公子
-
2 # 我是小馬哥呀
戰國末年,秦國加快了滅亡六國的步伐,已經逼近最北最弱 小的燕國。這時燕國太子丹主政非常擔心秦國進攻,原來他當 年在秦國做人質時和秦王羸政結下了仇怨,所以回國後一直想 報私仇。
後來經由燕國名士田光介紹結識了俠客荊軻,荊軻遊 歷各國,名氣很大,太子丹就拜荊軻為上卿。 太子丹報仇心切, 不斷催荊軻去秦國,要他要麼劫持秦王,逼迫秦國歸還其侵佔各 國土地;要麼索性殺了秦王,那樣秦國大亂,諸侯就可以趁亂反 攻。
後來秦國滅趙,燕國危在旦夕,荊軻就受命出使刺殺秦王, 謊稱割讓土地給秦國。公元前227年,俠客荊軻在易水畔慷慨 悲歌中與太子丹等訣別,他帶著秦國降將樊於期的頭作為信物, 帶著燕國的地圖和一個小隨從秦舞陽上路了。
到了秦王的宮殿中,秦舞陽戰戰兢兢,荊軻處變不驚,而秦 王則趾高氣揚就等著展開地圖交割土地。不料荊軻展開地圖之 際,沾滿劇毒的匕首露出,荊軻順勢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 捉匕首直刺秦王。
秦王大驚,一躍跳起,結果衣袖斷了,荊軻沒 有刺著。秦王身上本配有長劍,但他已被突如其來的刺殺嚇得 魂飛魄散,再加上劍很長又套得很緊,慌亂之中沒能拔出。 就在 這關鍵的時候,宮殿的醫官夏無且用手中的藥袋擊中荊軻,為秦 王爭取了時間拔劍抵抗。
秦王出劍,一劍砍斷荊軻左腿,荊軻不 能跑動,就把匕首奮力投出,結果只打在了銅柱上,受驚的秦王 趕緊連砍荊軻,荊軻仰天笑罵而死。最後逃生的秦王大大獎賞 了醫官夏無且,給他黃金兩百兩,還說:“還是無且愛我呀,這才會用藥袋擊中荊軻。
”但真的是夏無且救了秦王嗎?荊軻刺秦的故事後來廣為流 傳,漢代的畫像石中就有荊軻刺秦的“連環畫”,圖中秦王繞柱倉 皇逃竄,荊軻緊追不捨,刻畫得栩栩如生。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這 場畫像石版的荊軻刺秦裡面,攔住荊軻的是秦王的一位侍從,圖荊軻刺秦王”畫像石中這位侍從死死地抱住了荊軻,秦王才得以逃脫。
可以說若是 沒有夏無且這個急中生智的小醫官或者畫像石中的無名小卒, 秦王就會一命嗚呼,其霸業也將毀於一旦,中國歷史的程序也可 能會改寫。
-
3 # 路遙lgy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說起“荊軻刺秦王”,就會想起這首低沉而又悲壯的離別之歌。
戰國時期,秦國消滅了趙國,兵鋒直指燕國。燕太子丹與嬴政在趙國做人質時熟知,當他到秦國時,嬴政已經登基繼位成了秦王。嬴政沒有接待這位昔日好友,燕太子單忌恨的回去了。他很清楚秦國將會攻打燕國,於是,想到了派人刺殺秦始皇計劃。
荊軻被人推薦給了燕太子丹,荊軻獻計將秦國降將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督亢地區地圖一起獻給秦王,以此為契機進行刺殺行動。
一切條件如荊軻所願。荊軻帶著樊於期的首級,和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揣著用毒水浸泡過的匕首,夥同勇士秦舞陽一起前往秦國。
荊軻“持千金之貨幣物,厚遺秦王崇臣中庶子蒙嘉”,被獲准見秦王。荊軻與秦舞陽帶著見面禮,走進了秦的大殿。在接近秦王時,秦舞陽膽怯,差點被看出破綻。好在荊軻還算鎮定,算是闖了過去。
圖窮匕見之際,荊軻果斷髮起攻擊,秦王有“群臣侍殿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的規定,侍殿之兵皆無兵皆手無寸鐵,無能為力,荊軻抓住時機,一手抓住秦王衣袖,一手用匕首狠狠刺向他的胸口,似乎成功就在眼前。
千鈞一髮之間,御醫夏無且用藥囊朝荊軻奮力一擲,荊軻為了躲閃藥囊,追擊秦王的腳步遲疑了一瞬間,最多也就是一兩秒。“秦王方環柱走”,才得以“負劍,隧拔以擊荊軻”。
秦王劍七尺對荊軻一尺八寸的匕首,應勢立馬改變,秦王轉危為安,荊軻被砍依柱而死。
論功行賞時,秦王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攝荊軻也”,乃賜夏無且黃金二百兩鎰。秦王這樣豐厚的獎賞,足以證明夏無且這一擲的功勞有多大,多麼關鍵。
假如,沒有夏無且用藥囊這突然的一擲,最先血濺當場的就極有可能是秦王嬴政,而不是荊軻。若此,就沒有了戰國後期的亂世紛爭了。由此看來,說夏無且這一擲扭轉了乾坤,倒也不為過。
-
4 # 責任即方向
公元前228年,壯士荊軻在易水悲歌告別太子丹和好友高漸離,帶著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和裹藏匕首的燕國地圖,以向秦王獻地的燕國使者身份來到秦都城咸陽。秦始皇大喜,在咸陽宮熱情隆重的接見這位使者。秦始皇展開地圖的卷軸,“圖窮匕首見”,就在匕首出現的瞬間,荊軻已經左手抓住秦始皇的衣袖,右手緊握鋒利的匕首,向秦始皇刺來。秦始皇大吃一驚,慌忙掙斷衣袖,急忙拔身上的寶劍,由於劍身修長,一時未能拔出,只好繞著宮殿的柱子躲避荊軻。由於事發突然,群臣都被驚呆了。因為秦國有法律規定,不準群臣帶武器進殿,衛兵都在宮殿外的臺階下,由於距離較遠一時來不及召喚。在危急時刻,一位名叫【夏無且】的侍奉醫生用藥囊向荊軻打去;同時有人高喊“ 大王把劍豎立到背上拔出來。”秦始皇聽後,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進而又進前追加了七劍。隨後,士兵上前將荊軻殺死。脫險之後,秦始皇賞賜【夏無且】黃金200鎰,說“夏無且愛我,他用藥囊打了荊軻。”
-
5 # 明離子
在歷史的節骨眼兒上,往往會有那麼一個小人物讓歷史的程序繼續前行。
救了秦王嬴政一命的人叫夏無且。
“且”在古漢語裡通“祖”,古人造字就是這麼形象,“無且”可以解釋為“沒有祖宗,不知來歷”,還可以解釋為“木有小XX”,總之,夏無且是個卑微的屌絲。因為他在事發現場揹著藥箱,所以我們可以說夏無且應該是個懂醫術的屌絲。
但屌絲髮光也能照亮全場。
韓、趙在秦國的鐵蹄下已經相繼滅亡,弱小好多的燕國的滅亡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這世界上有一種勇敢,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燕太子丹便是這種人,他派出了荊軻,讓他將地圖和叛將的頭顱作為見面禮獻給秦王,然後伺機刺殺秦王。
地圖開了,圖窮匕見,荊軻拿著匕首就要殺嬴政,而嬴政好在反應靈敏,躲過一擊,然後就看到荊軻滿大殿追著秦王跑,秦王也想拔劍防禦,但奔跑中愣是拔不出來,所以只能跑,荊軻一擊不成,便拼命想追上去來第二擊。
而文武群臣,被突如其來的變故都整懵逼了。
只聽“嗖”的一聲,一個大藥箱飛了過來,砸在了荊軻的臉上,刺客的臉登時開了染房,他停頓了三秒。
這個藥箱的主人,便是夏無且,他為秦王的生命爭取了三秒喘息時間。
他是第一個恢復冷靜並採取行動的人。
這時更多人反應了過來,大喊“王負劍”,畢竟大殿上只有秦王有劍。
嬴政這時才反應過來,他背起了劍,然後成功的拔出了寶劍。
一寸長,一寸強,荊軻的匕首敵不過嬴政的長劍,所以秦王將其擊倒刺傷,殿外也衝進來一群兵士,將荊軻斬殺當場。
若不是那神奇的藥箱,恐怕此時倒在地上的就是嬴政了。
小人物夏無且就這麼救了秦王的命,讓華夏大一統的腳步沒有就此停歇。
-
6 # 老虎不吃菜
有侍醫夏無且砸給了荊軻一藥包子,還有眾大臣的捨命地阻攔和提醒,要秦王拔劍,秦王才拔出劍來砍倒了荊軻。這裡既有眾人的搭救,也有秦王的自救。
回覆列表
【老趙說史】為你深度解讀:
戰國末期,秦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公元前228年,秦國向東進犯,俘虜了趙王,下一個目標就是燕國。
曾經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國太子丹想出了一個不明智的辦法,他派荊軻做刺客,前去刺殺秦王嬴政,以解除亡國的威脅。
01荊軻在出發前,做了三項準備。第一,他找到一名勇士秦舞陽,由他作陪同一起出使秦國,協助他完成行刺任務。
第二,秦國大將樊於期(fánwūjī)背叛了秦王逃到燕國,秦王一直想要他的項上人頭。荊軻說服樊於期自殺,他要帶上樊於期的人頭獻給秦王。
第三,他帶上了燕國打算要獻給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
這後兩項準備,當然是為了取信於秦王,而那捲地圖更有特別的功用,這裡面藏著刺殺秦王的鋒利匕首,刀鋒上還塗了烈性毒藥。
02公元前227年,荊軻和秦舞陽帶著事先準備好的東西出發了。包括太子丹在內的許多人到都在易水河邊為他們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地召見了他們。秦王接見荊軻時,他的助手秦舞陽被秦王的威儀所震懾,也可能是因為心虛的緣故而大驚失色,這引起了秦王的懷疑。
荊軻從容地解釋道:
“燕國要獻出大片土地求和,請讓我將隨身攜帶的地圖展開,指給秦王您看。”秦王更是興奮不已。荊軻上前慢慢開啟地圖,等地圖全部展開時匕首露出來了,荊軻拿起匕首一個箭步衝過去拉住秦王的袖子,他是想劫持秦王,逼他答應停戰條件。
秦王扯斷了衣袖,掙脫而逃,荊軻窮追不捨,二人圍著柱子追逐。 當時,秦國的法律規定,在殿上只有秦王能佩劍,臣子們不能帶任何兵器。
那些宮廷侍衛握著武器,都排列在宮殿的臺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也不能上殿,所以都無法幫忙。
03在這危急之時,太醫夏無且將手裡的藥匣投出,並打中了荊軻,為秦王爭取了時間。秦王的劍太長,一時拔不出來,有大臣喊,“王負劍”,就是讓秦王將劍背在背後拔出。秦王於是抽出了劍砍傷了荊軻的大腿。
荊軻倒地後,舉起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但沒有擊中。秦王又砍了荊軻八劍。 此時,荊軻自知行刺失敗,在劫難逃,他笑著說:
“事情沒有成功,是因為我不想殺你,而是想劫持你訂立盟約,來回報燕太子。”眾大臣侍衛隨後用亂刀將荊軻殺死了。
總結關鍵時刻太醫夏無且投擲藥匣,救了秦王一命,事後秦王賞他黃金二百鎰,一鎰相當於二十兩或二十四兩,是一筆不小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