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斌hl

    雍正帝生前有一方壽山石閒章,上面刻著“為雍正改元,雖然政治煥然一新。但是雍正在先皇死亡七天後開始行使皇帝權利,後來居住地又搬到養心殿。當皇帝時的雍正已四五十歲,但正是人生的壯年,同時他經歷豐富,學識淵博,又性格堅強、對政事十分上心,決定用比較粗暴的手段,振刷先皇餘留下來的不好的風氣。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日,皇帝沒有休息,沒有辦理慶典,只在養心殿釋出了一道又一道的治吏諭旨:從上到下,從高官到低官,細節都寫出來,告誡他們:不許對人民不好,要愛護人民,以民為本。

    警告當時的官員:對民不好,以權謀私,就會用法律,用重刑來懲罰官員。雍正帝告誡官員:如果違法亂紀,有法律制裁!雍正帝在新年元旦發出的十一道諭旨,標誌著雍正朝出現新君新元新政的新局面。雍正帝還宣告:他不會像先皇那樣寬容,他要對所有的貪汙之人開槍,甚至對支援重要事情他喜歡的弟弟怡親王允祥說:“你如果不能清楚的查明,我是一定會重新選一個人擔當你的職業。如果那個人還是無法查清,那麼我親自把它查清楚。”

    雍正帝推行新政的決心,鏗鏘有聲。 諭布政司、按察司、督學:現在的糧火錢好像不要錢一樣,每日越來越多了都,嚴重的人每日要加四五錢!個個省的庫存都要虧空了,動了不止千萬錢,算是挪用還是什麼,但總是也補不完啊。明清請示的方法,主要有:(1)題本,向皇帝奏事的文書,透過別的司遞給皇上,先經過內閣指出一些明顯錯誤,如“我知道”、“明白了”,然後經皇帝同意後;內閣用紅筆將此寫在題本表面,每個人遵照題本執行。明朝中後期,這種事情慢慢由太監掌握,甚至到了危及到皇權的地步,而且後來清末改題本為奏本,這個制度就廢除了。

    (2)奏本,明代規定:各衙門上奏的本子,蓋官印;個人私事上奏的本子,不蓋印。清乾隆時奏本與題本兩者合二為一了。(3)奏摺,開始於康熙初,因為檔案是用摺疊形式上奏的,所以被稱奏摺。有資格上奏摺的官員開始人數很少,後大多數都有資格,如大體省部級、軍隊軍級、日講起居注官。“奏摺從交上去到發下來都有一定的步驟,不是一下子上去,一下子下來的。奏摺寫好後,裝入專門的袋子裡,把它放入盒子內,盒子外再加上鎖,鎖口貼上封條;有的是放在奏匣裡面,一般吧奏夾的兩邊都繫上細小的繩子,再用像電視劇裡的那種黃色的布給包起來;其盒子、銅鎖、鑰匙、奏夾、包袱等,都是由朝廷裡面的人,或者是掌管這方面的人來賞賜頒發的。

    這種上奏一般都是由自己或讓家人等信得過的人直接送奏事處,再由內部專門上奏的太監交給皇帝,大多官員是見不到皇上的,但也不乏許多和皇上共事的官員。皇帝讀後,會用紅色的筆做下筆記等表示自己批閱過了,然後交給這個上奏的人或著奏摺機構,已此而論,不管改元新政如何,都擋不住歷史實事的變遷,僅代表個人觀點。

  • 2 # 大無哥

    並不是明軍戰鬥力不行,主要是因為王振明英宗錯誤的指揮導致而明軍陷入斷水斷糧的境地。明軍二十萬軍隊因為王振明英宗錯誤的選擇駐營地點,導致水源被瓦刺軍切斷全軍因缺水而崩潰。這場戰爭並不是明軍戰力不行,而是因王振錯誤的指揮導致軍隊崩潰。明軍傷亡過半,精銳盡沒。文武大臣死傷慘重,明朝因此元氣大傷,瓦刺軍多騎兵易對明軍進行合圍,而明軍多步兵機動性不行明軍雖倚險而守,但土木堡地形缺少水源不利於軍隊長期固守。最後因為明軍因缺水喪失戰鬥力而導致全軍崩潰。一個昏君和一個太監打了一場荒唐的大敗戰,明朝因此從盛轉衰。

  • 3 # 心冰為上

    想要知道這個事情,首先得分析一下交戰的雙方。

    首先說說瓦剌方面。公元1434年,瓦剌首領脫歡擊敗阿魯臺,打敗了草原上一個比較強大的對手。接著,他的兒子也先繼位,也先先是進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邊境,然後向東攻擊兀良哈,公元1445年瓦剌在也先的帶領下擊敗了兀良哈三衛,並控制了當時還很弱小的女真族,完成了統一蒙古的大業。也先這個人野心很大,他一直想恢復元朝的天下,而且他本人有能力、有本錢去攻擊大明。瓦剌軍隊經過長期的征戰,戰士的戰鬥力、將領的指揮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加強,說是一支虎狼之師也不為過。

    然後來看看明朝方面。首先來說,明英宗的軍隊不是駐守邊疆、慣於打仗的軍隊,而是駐守京師附近的三大營共二十萬人。在我的理解,歷史上大部分駐守在京城的軍隊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平叛內亂卻打不過外部侵略者(當然有一部分是兩者兼得),不過正常來說,二十萬人打幾萬人,怎麼著也打過了。但是呢,這裡有個最大的問題是後勤問題,五天的準備時間,準備的太不充分了,戰鬥力再強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下也發揮不了多少實力。

    不過就算如此,明軍人數上還是擁有絕對優勢的,就算戰鬥力打了折扣,也不至於這麼慘,但怎麼就輸的這麼慘呢,我認為主要還是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領軍首領實力過於懸殊。瓦剌的首領是也先,一個在蒙古草原上肆意馳騁的男人,可以說在歷史上橫向對比他也能有一席之地。明軍呢,名義上的首領是明英宗朱祁鎮,實際上的首領是大太監王振,不管是名義上的還是實際上的都是領軍打仗的外行人,跟也先比絕對是以井窺天,他們根本就不懂得領兵作戰。他們天真的以為只要二十萬大軍一擁而上也先就會潰敗,但問題在於兵者詭道也,虛虛實實間的彎彎繞他們兩個是一點都不懂。

    (2)明軍先後幾次改道,到了土木堡的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不穿縞素。根據《明史》記載:“甲午,發京師。乙未,次龍虎臺。軍中夜驚。丁酉,次居庸關。辛丑,次宣府。群臣屢請駐蹕,不許。丙午,次陽和。八月戊申,次大同。鎮守太監郭敬諫,議旋師。己酉,廣寧伯劉安為總兵官,鎮大同。庚戌,師還。丁巳,次宣府。庚申,瓦剌兵大至,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戰沒,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救之,至鷂兒嶺遇伏,全軍盡覆。辛酉,次土木,被圍。壬戌,師潰,死者數十萬。”你看看這個行軍路線,得是多麼外行的人才能幹的出來。這麼折騰再加上後勤供不上來,將士們已經疲倦的不行了,疲憊之師能有多大戰鬥力呢。

    (3)出師無名。瓦剌打明朝固然有政治因素,有也先的野心作祟,但是明朝當時國力空前強大,瓦剌敢不敢與明軍抗衡還未可知。根據《明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二百十六》:“十一年冬,也先攻兀良哈,遣使抵大同乞糧,並請見守備太監郭敬。帝敕敬毋見,毋予糧。明年,復致書宣府守將楊洪。洪以聞,敕洪禮其使,報之。頃之,其部眾有來歸者,言也先謀入寇,脫脫不花止之,也先不聽,尋約諸番共背中國。帝詔問,不報。時朝使至瓦剌,也先等有所請乞,無不許。瓦剌使來,更增至三千人,復虛其數以冒廩餼。禮部按實予之,所請又僅得五之一,也先大愧怒。”就是說明朝的使者到瓦剌是辦一件成一件,瓦剌的使者過來辦一件不成一件,在這個條件下,明英宗出師無名,古代尤其是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出師有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出師無名,將士不想戰鬥、首領也會畏畏縮縮,這種情況下輸掉只能怨自己不辦人事了。

    (4)瓦剌不是正面對抗,而是襲擊的,明軍不是沒打過,而是打都沒打就崩潰了。《明朝那些事》說:“經過長期奔波,被王振反覆折騰得士氣已經全無的二十萬大軍終於到達了極限,並迎來了最後的結局——崩潰。徹底的崩潰,二十萬大軍毫無組織,人人四散奔逃,此刻不管你是大將,大學士,還是普通士兵,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逃跑。”也就是說,最後的土木堡之變根本就沒有任何有效的抵抗,所有人都不想打,只顧著逃命,當時要是明軍有一個有威望的人振臂一呼沒準還能打一打,可惜的的是直到京城保衛戰才站出來一個于謙。

    綜上所述,瓦剌以幾萬虎狼之師襲擊明朝二十萬疲憊之師,各種巧合的必然導致了這次戰爭的結果。

  • 4 # 我叫江文侯

    本人是個明史愛好者,特別是《明朝那些事》的忠實書迷,我想提問者想問的,主要就是“土木堡之變”。

    首先,我認為瓦刺勝之不武,大明輸的憋屈。

    畢竟朱棣還沒死多少年,四爺當年趕走了侄子、接了他老爸朱元璋的班之後,沒事就派軍隊去蒙古地區開展開展軍事慰問活動,比現在去蒙古旅遊還隨便。畢竟當時的明軍,把桀驁不馴的“元朝”部隊,又愣生生地打回了淳樸友好的蒙古遊牧部落(其中之一便是後來的瓦刺)。

    其次,我認為明軍戰敗,原因主要就一個:“老大無能,害死三軍”。

    而這個老大,指的就是:明朝“巨嬰”——“明嬰(英)宗”。

    1、“明嬰宗”戰前瞎搗亂

    明英宗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天天活在夢裡的“巨嬰”,以王振為首的宦官集團,天天就會拍英宗馬屁、哄他做夢。當時與瓦刺打仗,本來在各方面都佔有極大優勢,軍隊人數是瓦刺數倍;宣府、大同兩個軍鎮也是提前做好了軍事準備,佔盡地利。但是,就在明軍整軍備戰的關鍵時刻,明英宗腦子抽了一樣,非要御駕親征(人家王振就是拍個馬屁,哄你開心玩玩,你非要作死),這下可把明朝的軍事系統搞懵逼了,本來作戰計劃什麼的還沒完全統一落實,現在明朝老大(還是個軍事外行)來前線了,這仗怎麼部署、怎麼打,武將們都還搞不清楚,在這種思想混亂的情況下,後來的作戰明顯戰鬥力不盡人意。

    2、“明嬰宗”戰時瞎指揮

    先是在戰役初期,不懂軍事盲目追擊,中了毫無軍事技術含量的誘敵之計;再接著又慌忙應戰,先頭部隊遭受埋伏本來不算什麼,幾十萬大軍陣腳根本沒亂,英宗自己心裡實在是一點B數沒有,倉促下令撤退,導致全軍士氣衰落;最後就更別提了,本來老老實實的固守土木堡,屁事沒有,再忍忍伺機反殺瓦刺根本沒問題,畢竟人數在那裡擺著呢,結果明英宗和王振偏偏輕信了也先的“求和信”,幾十萬精銳沒能好好打上一仗,便兵敗如山倒。憋屈,實在是憋屈。

    再後來,在首都當公務員的文科畢業生於大爺(于謙),帶著十餘萬老弱殘兵,打贏了京師保衛戰,這也足以說明當時的瓦刺軍隊的真正戰力(戰鬥力應該就那麼回事吧,特別是也先的軍事才能,反正這個蒙古老爺們沒幹過這個捏筆桿子的)

    因此,我認為,這場仗輸就輸在了明英宗和王振。英勇的明軍不能背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喝涼茶的危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