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談論
-
2 # 辛哥物理
在平行志願的錄取政策下,第一志願的填報並不影響第二志願,第一志願衝不上去第二志願就變成了第一志願。
只要理解了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
平行志願只對高校平行平行志願分數優先,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逐個滿足考生的志願。當錄取到某一考生時所有的高校都會同時面對著一個考生,但並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有資格提檔,有資格提檔的是考生志願表上所填報的12所高校。高校之間不能相互對話,只能等考生來選擇,所以對高校來說這十二個志願地位是同等的。
平行志願遵循考生志願考生填報的十二所高校是按順序填報的,填報在第一位的有優先選擇權,然後是第二位的、第三位的……直到最後一位,如果第一志願的高校沒有錄滿,那麼考生就被第一志願的高校提檔了,第一志願滿了,再看第二志願的高校,如果沒滿就被第二志願的高校提檔,如果滿了就再看第三志願的高校,以此類推。所以對考生來說十二個志願並不平行。
明白了平行志願的錄取原則,就知道了第一志願衝不上,不會影響第二志願,這就是平行志願的魅力。
-
3 # 然規成長
第一志願衝不上去是否影響第二志願主要看你報的志願的情況。
這種情況影響第二志願在高考錄取的時候,招生部門會按學校招生計劃的105%~110%的比例向學校投檔,由學校擇優錄取。如果你的成績達到投檔資格,但是專業的選擇方面不夠錄取分數,則會被退檔。
高考錄取的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投檔,不再補檔”。檔案一旦投出,後續志願不再檢索。只要考生檔案被投到某個學校,無論是否錄取,後面的志願都沒用了。
這種情況不影響第二志願當考生的成績不夠第一志願的提檔線,檔案不被投出,就不影響第二志願。
填報志願的時候一般情況下第一志願都是“衝”,雖然是“衝”但是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衝。根據往年的錄取情況,投檔線所佔位次,結合自己的成績和今年的位次進行考慮。
-
4 # 佳澤文化
只要理解了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
平行志願只對高校平行
平行志願分數優先,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逐個滿足考生的志願。當錄取到某一考生時所有的高校都會同時面對著一個考生,但並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有資格提檔,有資格提檔的是考生志願表上所填報的12所高校。高校之間不能相互對話,只能等考生來選擇,所以對高校來說這十二個志願地位是同等的。
平行志願遵循考生志願
考生填報的十二所高校是按順序填報的,填報在第一位的有優先選擇權,然後是第二位的、第三位的……直到最後一位,如果第一志願的高校沒有錄滿,那麼考生就被第一志願的高校提檔了,第一志願滿了,再看第二志願的高校,如果沒滿就被第二志願的高校提檔,如果滿了就再看第三志願的高校,以此類推。所以對考生來說十二個志願並不平行。
各省市高考志願填報都已經接近尾聲,部分家長與考生雖然熬夜很多天辛苦選出的高校志願仍然擔心自己不能錄取。志願填報一般大家都採用“衝、穩、保”的策略,往往很多時候“衝”的第一志願都很難衝上去,那麼第二、第三志願一定能夠穩定的錄取自己嗎?填報的高校不在於你把它放到第幾個,而是在於你的高考排名能否達到填報高校的要求。
很多家長與考生並不是很理解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認為第一志願不錄取自己,那麼會影響其他志願的錄取。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因此你擔心的不是第一、第二志願能否錄取你,“衝”幾個學校的問題,而是你填報的學校往年在本省的錄取排名自己有沒有達到要求。具體如何去理解第一志願衝不上去,第二志願能不能錄取的問題?下面將以具體的例項進行分析講解:
以山東省2019年考生為例:假設小李高考理科成績563分,填報志願的高校分別是:A志願青島大學、B志願山東師範大學、C志願青島科技大學……那麼根據錄取情況,小李的第二志願能否被錄取走呢?
高考填報志願的關鍵就是參考報考院校的錄取人數以及往年在本省的錄取排名,小李同學不願意出省讀書,全部填報志願本省高校,根據查詢小李填報志願的高校往年在山東省的錄取分數如下圖:青島大學2018年理科錄取最低分數576分、山東師範大學2018年理科錄取最低分570分、青島科技大學2018年理科錄取最低分553分。按照小李的填報順序青島大學是屬於第一個“衝”的志願,山東師範大學屬於第二個志願,那麼第二個志願根據他的高考成績到底能不能錄取?
平行志願:
指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可在制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願。
模式特點: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分數高的考生先投檔,某一個考生投檔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夠A院校提檔線;如不夠,再看B院校;如此類推,直到檢索到考生分數符合的志願院校後,將其投檔至該院校。
填報須知: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願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到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且A校有計劃餘額,該生即被投檔到A院校。填報時,應在各志願院校之間拉開適當梯度。
-
5 # 山村老師看教育
隨著全國各地高考錄取線的公佈,廣大家長和考生們也開始選校填報志願。有的學生在填報志願時不注意拉開院校的梯度,所選院校的錄取分數都差不多,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所有志願滑檔。
所以說第一志願如果衝不上去,第二志願能不能走,這取決於第二志願的填報院校在去年的最低提檔線和最低位次與自己的分數和位次懸殊情況!!
填報平行志願常用的方法是:衝——穩——保。衝一衝很多人認為非重點大學不要衝,其實如果看重學校的還是可以衝一衝。比如差本一線一點點,可以衝一衝一本院校的二本專業。如果第一志願沒被錄取,接下來的第二志願就可以填自己中意的學校和專業了。為了儘量讓自己的第二志願被錄取,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找比自己段位低一兩千的院校。可以同時填兩三所學校穩一穩!
為了防止滑檔,在選保底學校時,可以與穩一穩的學校拉開5000的位次!保底學校每所學校之間可拉開3000的位次,一般情況填報得好在穩一穩的院校就被錄取了!
結語:第一志願如果衝不上去,第二志願能不能走的關鍵在於填報時候的位次與所報學校位次相差多少來決定,如果自己位次比去年位次高几千,能走的機率很大,反之則不能走!
回覆列表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將用自己的見解幫你解答。
各省市高考志願填報都已經接近尾聲,部分家長與考生雖然熬夜很多天辛苦選出的高校志願仍然擔心自己不能錄取。志願填報一般大家都採用“衝、穩、保”的策略,往往很多時候“衝”的第一志願都很難衝上去,那麼第二、第三志願一定能夠穩定的錄取自己嗎?填報的高校不在於你把它放到第幾個,而是在於你的高考排名能否達到填報高校的要求。
很多家長與考生並不是很理解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認為第一志願不錄取自己,那麼會影響其他志願的錄取。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因此你擔心的不是第一、第二志願能否錄取你,“衝”幾個學校的問題,而是你填報的學校往年在本省的錄取排名自己有沒有達到要求。具體如何去理解第一志願衝不上去,第二志願能不能錄取的問題?下面將以具體的例項進行分析講解:
以山東省2019年考生為例:假設小李高考理科成績563分,填報志願的高校分別是:A志願青島大學、B志願山東師範大學、C志願青島科技大學……那麼根據錄取情況,小李的第二志願能否被錄取走呢?
高考填報志願的關鍵就是參考報考院校的錄取人數以及往年在本省的錄取排名,小李同學不願意出省讀書,全部填報志願本省高校,根據查詢小李填報志願的高校往年在山東省的錄取分數如下圖:青島大學2018年理科錄取最低分數576分、山東師範大學2018年理科錄取最低分570分、青島科技大學2018年理科錄取最低分553分。按照小李的填報順序青島大學是屬於第一個“衝”的志願,山東師範大學屬於第二個志願,那麼第二個志願根據他的高考成績到底能不能錄取?注:2018年山東省高校本省錄取投檔分數統計
根據山東省公佈的一分一段理科資料表,小李同學高考563分,理科全省排名41536名,而根據查詢2018年山東省理科41536排名對應的高考成績是569分。也就是說2019年山東省理科563分對應到2018年理科是569分,只要查詢2018年在山東省錄取分數569以下的高校填報原則上都有錄取的機會。
回到上述的問題,小李第一志願填報的青島大學2018年錄取576分,小李的2019年高考成績折算到2018年是569分,因此“衝”的高校沒有衝上去,那麼平行志願投檔的時候,計算機機會檢索第二個志願山東師範大學,按照錄取排名來說,山東師範大學第二個志願也沒有達到要求,第二志願也不會錄取小李。計算機會繼續檢索第三個志願,發現第三個志願達到投檔分數的要求,高校就會把小李的檔案提走,等待錄取。注:2019年山東省理科一分一段資料統計分析
上述的舉例告訴提問者,第一志願“衝”的高校衝不上去,不能錄取你。那麼第二志願能否錄取你,沒有任何人給你肯定的答案。你要根據你自己的填報情況來,如果你填報的第二個志願高考全省排名超過它每年的錄取排名,原則上第二個高校就會錄取你。如果你填報第二個志願並沒有達到它們錄取的最低分數,那麼第二個志願也不會錄取你。能不能錄取的問題原因不是你把它放到第幾個志願,而是你選擇填報志願的高校能不能達到它們錄取的最低分數線要求。(如何判定錄取最低分數線,可以結合往年在本省錄取排名以及本省的一分一段資料統計表)也可以參考上述的舉例自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