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句子心情
-
2 # 雪俏梅豔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閱讀類的經典,但是寫得比較冗長。
分享兩本簡單一點的:
一,《王者速讀法》用30分鐘讀一本書。
它的作者是齊藤英治,日本作家,醫學博士,曾經在日本最大的醫藥公司工作,後來他以提高身心健康和腦力開發為終身事業,他研究的讀書法被很多大公司採用,他自己也因為速讀法,受益匪淺。到2008年,他累計寫了30多本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速讀法讓他的創意像井水一樣用之不竭,完全停不下來啊!
王者速讀法把讀一本書的時間定為30分鐘,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用5分鐘進行預覽
在開始讀書前,我們必須要明確目的,不要只是對家人朋友宣稱我要讀這本書了,而是決定讀後,要明白自己想要從這本書裡獲得怎樣的資訊,為了獲得這樣的資訊讀哪些地方就可以?哪些地方有必須重點讀等?這樣帶著明確的目的去看書,會讓我們事半功倍。 第一階段我們只要預覽封面,內封,前言,目錄,後記即可。
第二階段:用5分鐘瀏覽書中所有的圖片。
預覽是為了尋找有益的線索,那麼第二部分就是一碗水端平,每一頁都花2秒的時間來看一看。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一些在第一階段預覽時漏掉的地方。瀏覽圖片這個方法利用我們與生俱來的右腦的能力,它可以讓我們捕捉到文字本書的整體印象,不加修飾地去理解。
第三階段:用20分鐘使用跳讀法閱讀
跳讀顧名思義就是挑選著去讀,如何粗略地領會大意就可以了。齊藤英治用海面上覓食的小鳥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小鳥在天空飛翔,如果它沒有目標的話,或者目標不明確就去覓食的話,肯定會失敗甚至可能被大魚吃掉,海里肯定有很多魚,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哪些魚才是自己能吃得下的呢?小鳥在翱翔的時候就已經鎖定了目標,規避了風險。
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從四個方面說明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 並學以致用。
1,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2,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3,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4,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這本書裡最有用的就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如何寫呢?
首先,寫六位數的日期,內容要用大一些的字型,寫得越清楚越好,比如:180912,代表的是2018年9月12日。
-
3 # 海倫學姐
後來經閱讀推廣人“鼴鼠的土豆”老師推薦,從易到難,系統閱讀了一個書單,都是相比《如何閱讀一本書》更易讀、更容易上手的閱讀法。
我一本本概括下,含個人評分,滿分5星:
推薦指數:4星
這本書從本質上讓我擺脫了“閱讀是件很嚴肅的、不可把玩的事” 這樣的心態,讀過之後有一種輕鬆看待閱讀的心情。這是一本非常淺顯的書,和其他介紹閱讀法的書,最不同的地方是:前三章內容全部在講如何培養興趣、愛上閱讀等習慣養成。作者研究了市面上可以蒐集到的100多本閱讀方法類書籍,寫成了這本書,內容非常全面。
書中所有內容都用1-2頁的小技巧來呈現,在89條技巧中,涵蓋了“高效能閱讀”方法的各個維度:
先培養好奇心(第一章),接著沉迷於閱讀(第二章和第三章),再透過速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第四章)。但讀書不能無重點, 進行主題閱讀,才能讓自己的知識架構立體起來(第五章),同時不能忘了及時整理資訊(第六章),最後提供了最經典的知識資料化案例和技巧(第七章)。
這本書既是讀書方法的階段論,也是讀書技巧的彙總,主旨是:始終為了產出而閱讀。
推薦指數:3星
這本書我個人給了3星(滿分5星),因為有點功利,但讀讀也無妨,有些內容還是給人啟發的。其實有些書,就這麼一兩句話,讀進去,記住了,就夠了。
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中,大巖俊之從三個方面入手,抓重點讀、抓重點記憶、實踐檢驗知識吸收,分享實用性閱讀對給自己的積極影響。
作者認為,“效果”是透過實踐才會產生的。《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他以自己的創業經歷為例,從閱讀、記憶、實踐三個步驟分享閱讀技巧。
不同的書有不同適用場景,《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強調了商務類書籍的閱讀法,雖略顯功利,把閱讀的目的性變得很強,但大巖俊之本人就是透過“將書中內容付諸實踐”這個理念成功創業的,因此本書在工作和創業場景中是很有說服力的。
推薦指數:4星
作為“筆記本作家”的奧野宣之,用豐富案例強化了記錄什麼,怎麼記錄,如何活用三個方面,附有19個讀書技巧和26款實用文具,教我們把筆記本融入生活,實踐於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檢索和重讀這整個閱讀的過程。強調“一味讀下去等於沒有讀過”,讀得多不是讀書的本質,看一本吸收一本才是。
他堅持了十年的筆記法的特點是:一元化(可以記錄任何內容)、時序化(按時間順序記,寫上日期)、索引化(用關鍵詞建立電子索引目錄)。想什麼就記錄什麼,日記、會議記錄、讀後感、摘抄等等。透過記錄、思考和重讀,讓素材有跡可循,讓原創思考不斷被激發和記錄。
把書中知識變成心中智慧,想用之時唾手可得,才是實踐這樣的筆記讀書法的最終目的。
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可以在同類中脫穎而出的關鍵理念是:用讀書筆記改變讀書方式,讓讀書方法促進思維方式的迭代,這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
推薦指數:3星半
奧野宣之筆記促成創意的過程分為收集、咀嚼、發酵、頓悟和具體化五個步驟,並提供了大量切實好用的筆記技巧。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正好是開始記筆記的第十年,分享了圖片和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筆記本使用技巧。
筆記本對他來說,早就不是一個工具,而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裡面有回憶、思考,在生活和工作中,藉助筆記本可以解決三大問題:
1. 收集了資訊卻不知如何運用
2. 有了材料但沒辦法整合成好構思
3. 不知如何運用曾經的經驗和知識
在作者看來,只有透過手寫記錄,而且是事無鉅細地記錄,留存轉瞬即逝的資訊的意義在於,創意、靈感、思維的火花,都會出現在筆記和重讀筆記的過程中。
推薦指數:4星
即題目中提到的書,是鼻祖級的閱讀類書目。初版於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現在的版本都是1972年新版。具體內容不再贅述。
我是Helen,不愛治癒繫心靈雞湯,愛煲實用系老鴨湯。
-
4 # 人文裡下河
謝謝邀請!其實,閱讀一本書,各人都有自己的經驗,只要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可以隨性自由,不必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對讀書不感興趣的人,談不上有效的閱讀方法。簡單的閱讀方法靠自己去總結歸納,每一本書讀完後,要思考一下,做自我小結,日積月累,自然會有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5 # 蟈蟈漫步
01
美國學者、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所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一直是閱讀類圖書的頭部經典之作,書中詳細地講述了閱讀的層次,以及如何閱讀各類書籍。基本上,如果你想系統地瞭解如何更好地閱讀一本書,建議只讀這一本即可。
但是,這本書也有些小問題,興許是翻譯的問題,有些章節讀起來感覺有點囉嗦。同時,這本書的結構和教授的方法雖然系統,但也因為過於龐雜,反而會讓普通讀者讀完後有點“易學難精”的感覺。
接下來,我分享一個跟《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檢視閱讀、分析閱讀類似,但易於上手的方法-分層次閱讀法。
02 什麼是分層次閱讀法分層次閱讀,最開始是源於中國著名出版家、三聯書店的創始人鄒韜奮先生,鄒先生在談論自己的讀書方法時說:
“特別為自己所喜歡的,便在題目上做個記號,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歡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歡的,一著偷閒的時候就常常看。”這個方法,換個說法,可以歸納為泛讀、略讀、精讀。
03 分層次閱讀的三個層次首先是泛讀。泛讀呢,顧名思義,就是瀏覽,而瀏覽時沒有特別明確的目的,就是隨便翻翻,看看是不是對這本書感興趣,沒興趣呢,就不用繼續看了。
其次是略讀。如果泛讀時對某本書感興趣,可以看看前言還有後記,然後順著書的結構通讀一遍。(有的實用類書籍略讀一遍即可)。
第三,精讀。有的書略讀過後覺得不過癮,或者覺得這本書內容很好,需要重讀一遍,這時候可以對這本書採用逐字逐句逐段閱讀的精讀模式,旨在理解書中每一個概念或知識點。
結語分層次閱讀和《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閱讀層次有些相同之處,從“檢視閱讀”、“分析閱讀”的概念來看,分層次閱讀的泛讀、略讀大致可對應“檢視閱讀”,精讀跟“分析閱讀”很相似。
不得不說,好的閱讀方法總是相似,睿智的賢者各有各的不同。
回覆列表
簡單快速閱讀一本書,可以看目錄,看序言。序言基本上讓你懂得了一本書的重要資訊及創作環境,目錄是一本書的框架結構,透過目錄瞭解了全書的內容,目錄中感興趣的章節,再相對應的深入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