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科醫生李樹珍
-
2 # 心理科陳博士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家庭結構、父母關係、家庭教養方式、生活事件、父母文化程度等有較為緊密的關係。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他們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往往照出的是家庭關係的不和諧。孩子不自信,往往體現的是整個家庭的不自信。
著名家庭治療師李維榕博士做過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實驗,透過測量孩子的電生理反應來評估在什麼樣的家庭關係中,孩子的情緒反應最激烈。
結果顯示,孩子情緒最激烈的時刻不是被父母批評指責或自己犯錯的時候,而是父母之間有衝突的時候。也就是說,對孩子情緒影響最大的是父母之間的關係。
那如何構建構建良好的家庭關係,尤其是夫妻關係,來幫助家庭變的更自信呢?來看看以下幾個方法:
欣賞和表揚
一個焦慮萬分的母親帶著正上初二的女兒前來就診,原因是14歲的女兒堅持要轉學,否則就不再上學。在母親眼裡女兒是:內向、敏感、懶惰、拖延、叛逆、不努力的女孩。我問這位媽媽,如果她的同學、老師、爸爸今天也在現場,除了你說的這些缺點之外,他們可能會說女兒什麼優點嗎?媽媽說,可能會說她:嫻靜乖巧、敏銳、覺察、自主而堅定、聰明機靈、很有個性。我說,這兩個都是你的女兒,你喜歡哪一個,就去發現哪一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對3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所謂的“未來發展測驗”,然後將發展潛能較大的學生名單交給校長和老師,並叮囑要保密。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當我們以積極正向、滿懷期待、熱情地針對他人時,別人便會朝著我們的期待發展,在家庭和學校尤其明顯。
因此,構建和諧家庭關係的第一步就是:欣賞和表揚。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和人,同樣也沒有完全不美的事物和人。從今天開始,看看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父母身上有沒有值得自己欣賞的地方,可以悄悄地寫下來,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他吧。
家長的自我成長
有的家長說,我很難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看見孩子調皮、學習差、不聽話就一肚子氣,還表揚他?此時,家長們要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的情緒和內心,是孩子沒有優點,還是我們自己內心充滿了自卑?
因此,構建和諧家庭關係的第二步:自我成長。
人格獨立和內心充分健康的人才能處理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和情緒,而不會牽涉他人。人格不獨立的父母,非常容易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未完成的心願投注給孩子,孩子並不情願承接這些本不屬於自己的任務和情緒,易形成情緒行為問題或身體疾病,形成跨代衝突。
清晰而有彈性的家庭規則
家庭中要充滿理解和包容,但不是一味的縱容,家庭規則是必要的。更多的家庭規則是在家庭互動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在不同的家庭生命週期,家庭規則是不同的,要靈活變動具有彈性。清晰有彈性的家庭規則可以讓家庭成員即感受適當的約束力,又感受到溫暖和安全,獲得力量。
比如在嬰幼兒階段,家庭主要的職責是養育,滿足孩子的生理基本需要,吃喝拉撒睡,父母指導和教育,需要您手把手教孩子怎麼做。
當孩子長大後,逐漸獲得生活能力後,我們要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當一個父母拿著勺子追著7-8歲的孩子餵飯時,我們說這個家庭的規則一定是不清晰的。父母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
同樣,當孩子長到青春期,思想開始獨立,渴望長大,父母要學會得體的退出,而不是再按照對待嬰幼兒的方式來照料他。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仍然與父母同床睡覺,這個家庭也一定是規則不清晰的。
夫妻恩愛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夫妻恩愛。好好愛自己的另一半,他(她)比你的孩子或父母更重要。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關係和諧美滿才能更好的處理親子關係和婆媳關係。
如果,您能努力做到上述,我相信您的家庭成員之間一定是以相互理解、支援、包容、尊重的方式在溝通和交流,會成為一個自信的家庭,您的孩子也一定會健康成長。
-
3 # 教育秀秀看
首先特別感謝這位家長的提問,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大人的壓力也很大,但是很多人會覺得孩子能有什麼壓力,有他吃的、喝的、玩兒的,能有什麼壓力,能夠比得上大人的壓力嗎。確實在這個時代,我覺得這位提問的家長能夠關注到孩子的壓力,是非常難得的,也可以看得出這是一位非常善於思考,也很愛孩子的家長,我為您點贊。但是由於您在問題當中沒有標明孩子具體的年齡段,那在這裡我就簡單的探討一下。
首先來說,六歲之前的孩子壓力應該是不大的,因為六歲之前很多家長也非常的知道,孩子應該是以遊戲模式來成長、探索、學習,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沒有太大的壓力,到了六歲以後,進入了學校這樣的階段,孩子相對來講壓力就會大一些,這個壓力有可能是來自於父母和家庭,有一些家庭對於孩子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特別希望孩子在每個方面都能夠不落人後,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家長會給予孩子超出他這個年齡段所能承受的一些東西,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就容易有一些壓力。
另外也有一些自我要求比較高的孩子,會出現自己給自己壓力的行為,尤其是女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後,她的自我要求很高,不容許自己有哪一點不如別人,這個時候由於孩子自我要求過高,對自己的要求過於完美,就會出現很大的壓力,有很多新聞報導上都曾經報道過,有的孩子可能小學習都挺好的,到了初高中這個階段,忽然之間就厭學了,其實就是由於孩子自我要求過高,對於自己的期待過於高,但是大家都是人,不是神,總有達不到目標,完成不了的時候,這時孩子的心理狀態可能就不會太好,一時之間調整不過來,就會做出一些大人看來不是很能理解的行為。
我覺得父母應該是在學習之外最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的人,因為父母給予孩子的是安全感和力量感,如果過多的糾結於孩子的成績和日常的種種行為,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和情緒方面的需求的話,我覺得孩子真的是很可憐的,因為父母原本是最關注孩子、最愛孩子、最能夠指導孩子情緒的人,如果父母在這方面都忽略了,孩子可能就會在其他方面很努力才能夠補回來。
那麼對於缺乏自信的孩子來說,有可能是由於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與孩子互動的時候,進行權威性、批判性的互動過多,導致孩子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我曾經接觸到一個家長,他的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對我說:“我們家是男孩兒,我很少表揚他,我不想讓他覺得他自己飄了,我不想讓他認為他自己就很了不起,這樣的話他就容易驕傲滿。”能夠看得出來,這位家長有這樣的行為其實他的初心是好的,家長都是希望孩子好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自己的評價體系還不成熟的時候,必須要依賴外界的評價,從而對自己做出認知,也就是說,當他沒有辦法對自己進行客觀整體認知的時候,他就必須從父母對他的評價當中建立自我認知,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給的全部都是一些負面的評價,那麼孩子就會在對他的自我認知當中覺得自己是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優點的。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不自信呢?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一個孩子不自信,就是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還沒有被培養起來!每個孩子自信心的起跑線都是一樣的,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充滿自信,他們對於這個世界沒有判斷!而在成長過程中,有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相信自己,最深層的原因,就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要做自信的爸爸媽媽
自信的爸媽是孩子的好榜樣,這樣孩子在自信父母的薰陶下,也會成為自信的人。所以平時爸媽記得要自信。俗話說,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笨,羞於迎接挑戰。那麼孩子也會學習你的行為。父母不僅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積極的榜樣。
2、良好的環境,切記攀比
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比較壓抑,那麼孩子門就會變得小心翼翼,變得害怕,變得不相信自己。所以爸媽要給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平時多和孩子交流,多讓家庭洋溢著歡樂。想要讓孩子自信,切記不可去和別的孩子進行計較。如果別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差,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自負,如果別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厲害,那麼會傷害了孩子的自信。
3、批評孩子需有度,多誇獎孩子
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想要孩子事事都能夠拔尖,然而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不可能樣樣都行。所以對待孩子的要求需適度的降低。當孩子無法達到爸媽的要求時,不要過分批評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旦自尊心受到傷害,能自信才怪。孩子都是喜歡被誇獎的,所以爸媽在孩子做出小成績時,應該積極主動的誇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有用之處。孩子經常受到爸媽的誇獎,想不自信都難。
4、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自信的人一定要有所為,如果孩子一事無成,毫無成就感,那麼孩子們的盲目自信又有什麼用呢?所以爸媽要培養孩子們的各種能力。比如讓孩子做家務、倒垃圾、洗碗、拖地等,首先讓孩子們有自理能力,然後可以在孩子們的興趣上出發,讓孩子們學有所長,孩子們一旦覺得自己厲害了,自然就會自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