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泉合作社

    點關注 共享學習心得

    中亞五國在我們宣傳報道中存在感不強,總的來說經濟發展平均大於中國,深受俄羅斯政治的影響,同時美國也有軍事基地,都是二戰後有關規定。其實中亞五國與中國聯絡不大,改革開放後,蘇聯解體,才與中國建立經濟聯絡。中國與中亞五國並未建立政治互信關係,所以國內報道不多。

    中亞歷史上作用重大,由於當時海洋連通,陸路交通更重要。現在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亞又重新重視了。許多華人認為中亞落後,中亞屬於亞發達地區,重工業發達,資源豐富,只不過是伊思蘭教。中亞地區目前與中國不好不壞,整體上看不起中國。

    由於海洋經濟大於陸地,但中亞各國經濟發展處於世界平均水平之上。

  • 2 # 大玩家6552

    謝謝,我不是這方面專家,僅就個人認識談一點。中亞位居歐亞中間地帶,從地緣政治角度講戰略地位重要。從經濟角度講這些國家在工業化程序落後了,但在網路時代有後發優勢,加上特殊資源,有上升空間。從一帶一路角度看,她們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這事關全球治理方案。

  • 3 # 中亞輿圖

    要談世界格局,那就是涉及到了地緣政治的話題了。大家都知道,巴爾幹半島是歐洲的火藥桶,是因為那裡民族眾多,地緣政治複雜。而在中亞地區,也有一個火藥桶,那就是費爾幹納盆地。這就是話題的引子。

    首先看中亞的世界地理位置

    東邊是我們的神州大地,北邊是北極熊俄羅斯,南邊是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西南邊是伊朗,西邊隔著裡海是高加索地區。這一圈地圖看下來,除了中國和俄羅斯是相對穩定的大國,其它地區都存在著地區安全問題,而且,還離不開一個詞,伊斯蘭。

    其次,我們再從歷史上回顧一下。中亞地區和我們的漢文化區由於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的阻隔,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之後,才開始了有記載的正式聯絡,西漢王朝也憑藉著強大的武力,一度將統治範圍擴大到了中亞地區。此後,中原王朝斷斷續續的統治過此地。此外,古希臘、古羅馬、亞歷山大大帝、波斯、阿拉伯、匈奴、西突厥、蒙古、直至後來的沙俄等先後統治過這裡。看一下中亞歷史,就是周邊的強權勢力在此地不斷爭奪殺伐的歷史,給現今的世界政治留下了很多的話題。

    第三、古今絲綢之路的影響

    中亞由於地理位置,正處於亞歐大陸的中心,是東亞、北亞、南亞、西亞與東歐的連結位置,在漢朝開通絲綢之路以後,中亞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樞紐,產生了眾多的手工業中心和貿易中心,也在貿易往來、人員流動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區域,歷史上歐亞大陸的重要文化,都能在中亞找到歷史痕跡。

    現在中國正推動新絲綢之路,建立“一帶一路”經濟帶。中亞再次處於了中歐交流、中阿交流的重要位置,帶來了貿易暢通的重要發展機遇。中亞地區的繁榮穩定,新絲綢之路的暢通與否,會對中國與歐洲的貿易產生重大影響,從而間接的影響了世界貿易格局。

    第四、豐富的油氣資源,成為大國博弈爭奪的熱點地區。

    很多人不會想到,在哈薩克吸引外資的排行榜上,第一名會是荷蘭,中國只排到了第四。為什麼荷蘭最多,因為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大量的投資了哈薩克的油氣資源開發。裡海地區被稱為中亞的波斯灣,含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再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從而成為了歐美跨國石油公司爭相進入的投資區域。自然而然,也會對世界政治格局帶來相應的影響。

  • 4 # 地圖帝

    亞洲分為北亞(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南亞、東亞、西亞、東南亞、中亞等六個區域,中亞是亞洲六個區域中唯一的內陸區域。中亞西部雖然瀕臨面積37.1萬平方公里的裡海,但國際主流始終把裡海視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而不是海。 中亞由五個國家組成,全部是蘇聯的原加盟共和國。這五個國家是位於中亞北部的哈薩克,西南部的土庫曼和烏茲別克,東南部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在中亞五個國家中,烏茲別克人口最多,約有3337萬人;哈薩克面積最大,272.4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 哈薩克與俄羅斯、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接壤,西臨裡海。哈薩克地勢東高西低,東部是雄偉的天山山脈,舊都阿拉木圖就位於天山山脈昆格山腳下。 哈薩克的人均GDP在2018年為8400多美元。這個資料放在全亞洲並不顯眼,但放在中亞可是非常高的。咱們來看看另外四個“斯坦”在這方面的資料,烏茲別克人均為1500多美元,土庫曼將近7000美元,吉爾吉斯斯坦人均1200多美元,塔吉克最低,人均只有800多美元。 你可能會很好奇,同為中亞內陸國,為何塔吉克的人均GDP這麼低,哈薩克和土庫曼的人均又為何相對較高? 塔吉克位於中亞東南部,面積14.31萬平方公里,高山面積佔全境的93%,是著名的高山國。塔吉克的地理環境相對比較封閉,更要命的是塔吉克沒有什麼資源,尤其是沒有石油與天然氣。早在蘇聯時期,塔吉克就是有名的“窮國”,經濟實力和發達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相比,簡直就是兩個世界。塔吉克獨立後,依然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資源,工業化更是不用去想,連俄羅斯的工業化都在蘇聯解體的狂潮中折騰差不多了。曾有人去過塔吉克首都杜尚別,吐槽說杜尚別的規模在國內也就相當於一個不發達地區的地級市市區。這麼評價可能有失公允,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塔吉克的經濟確實一般。 吉爾吉斯斯坦的情況比塔吉克略好一些,畢竟吉爾吉斯斯坦的地理環境沒有塔吉克那麼相對封閉。而且吉爾吉斯斯坦的資源相對豐富,比如有金礦、銅礦、錫礦,可以開發賣錢。吉爾吉斯斯坦的人口只有640萬,人均下來,資料還是比較可觀的。 那麼哈薩克和土庫曼人均為何這麼多,也很簡單,因為這兩個國家擁有讓塔吉克羨慕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土庫曼面積49.12萬平方公里,人口560多萬。土庫曼的石油遠景儲量高達120億噸,天然氣遠景儲量高達50萬億立方米。土庫曼只需要賣石油天然氣,就能讓500多萬人口吃飽喝足。 哈薩克也是如此。哈薩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就有48億噸,這個數字雖比不上沙特的約363億噸,但放在中亞已是非常多的了。另有一組資料認為哈薩克的可預測石油儲量約有93億噸,可預測的天然氣儲量為6萬億立方米(現有約2萬億立方米)。哈薩克面積廣闊,共有15個含油氣盆地,比如濱裡海盆地、烏斯秋爾特盆地、楚-薩雷蘇克盆地、曼吉斯套盆地、南圖爾蓋斯克盆地等。 哈薩克的油氣田分佈不是很均勻,西部靠近裡海的地區分佈著很多大型油田,南部的油氣田規模較小,中部、北部、東部幾乎沒有油氣田分佈。 透過開發石油,哈薩克獲得了豐厚的收入。另外,哈薩克面積大,雖然沙漠和荒地佔了很大比例,但可耕地也不少,有約20萬平方公里。哈薩克每年的糧食產量約在1800萬噸,要知道總人口也不過1800多萬。哈薩克自獨立以來,國內的局面比較穩定,能吸引大量外資的投入,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在中亞五國中,哈薩克的地理位置最偏北。從中國到歐洲有一條亞歐鐵路大陸橋,正好經過哈薩克北部。俄羅斯國內有一條西伯利亞鐵路,連線歐洲與遠東,這條鐵路距離哈薩克也不遠。天時地利人和,哈薩克都佔全了,所以哈薩克在中亞五國中相對富裕就不難理解了。

  • 5 # 心向青山

    中亞對於世界格局的影響,兩個字可以概括――樞紐。

    我們這個世界主要有四大文明體系:中國、印度、伊斯蘭、歐洲,而這四大文明體系的唯一交匯處便是中亞(其實還應該包括中國的新疆),中亞的樞紐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1,雅利安人的中亞

    公元前2000年前後,雅利安人一分為三,其一向南進入印度,開創了恆河文明;其二向西進入伊朗,開創了波斯文明;然而留在中亞的雅利安人卻始終沒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勢力。

    也正是這一點,為其它文明不斷的進入提供了條件。

    第一個是波斯帝國,由於波斯文明的強勢,今日的阿富汗和塔吉克等地長期屬於波斯文明的一部分

    第二個是亞歷山大帝國,透過滅波斯進入中亞

    第三個是中國的漢朝,這便是漢武帝西域鑿空

    第四個是貴霜帝國,同時佔據了中亞和北印度。

    第五個是中國的唐朝,蘇定方滅西突厥將大唐勢力擴充套件至鹹海之濱

    第六個是阿拉伯帝國,透過滅薩珊波斯佔據中亞,並最終擊敗了唐朝,使中亞逐漸伊斯蘭化。

    至此,人類的各個文明已經全部在中亞登場,而最終的勝利者是伊斯蘭文明,而這一結局其實是突厥人的造成的。

    2,突厥語民族的中亞

    突厥人曾經在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的夾縫中生存,後來由於阿拉伯帝國壓制波斯人的需要而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僱傭軍,突厥人在自身伊斯蘭化的同時將中亞突厥化。

    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等都是突厥人在阿拉伯帝國內部建立的王朝,其勢力從中亞延伸至小亞細亞。

    從此,中亞除了今天的塔吉克(雅利安人)外全部成為突厥語國家。

    至近代,中東的阿拉伯人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波斯人也開始復興,並選擇了什葉派以區別於阿拉伯人。

    於是從中亞向西依次是這樣的:

    突厥語的中亞、波斯人的伊朗、阿拉伯世界、源於突厥的土耳其。

    3,時至今日,哪些勢力還能夠深入中亞呢?

    中亞五國曾經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所以俄羅斯不會放棄

    中國要建一帶一路,中亞是必經之路和關鍵,中國不會放棄

    中亞曾經是波斯文化圈,屬於“大伊朗”範圍,伊朗也不想放棄

    土耳其號稱突厥語國家領袖,一直將中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泛突厥

    如此重要的地區,美國自然也不會放棄,阿富汗戰爭便是明證。

    所以,中亞之於世界格局不亞於中東,而這一點在中國開始建設一帶一路後越來越明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民用科技是由軍事技術轉化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