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卡個小眼鏡
-
2 # 曉寶影視
一、防暑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保證足夠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體能, 並達到防暑目的。 2、科學合理的飲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適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補充體能消耗。切忌節食。 3、做好防曬措施:室外活動要避免Sunny直射頭部,避免面板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帽子、衣著寬鬆。 4、合理飲水:每日飲水3升至6升,以含鹽0.3% -0.5%的涼白開水為宜。飯前飯後以及大運動量前後避免大量飲水。
二、降溫
1、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從營養學觀點來看,任何含糖飲料都不如白開水的價值大,因為純淨的白開水進入人體後能很快被胃吸收,進入血液迴圈發揮新陳代謝的功能,同時調節體溫、清潔人體內環境,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 2、茶水:喝茶可補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老薑茶水燉雞蛋治咳嗽。3、陳醋:夏季飲水較多,胃酸相應減少,使食慾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 4、綠豆湯: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綠豆還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但體虛者不宜食用。 5、苦瓜: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 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溼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製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 6、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藥。
-
3 # 沂蒙老鐵
1、及時飲水
準備充足的水,及時飲用,每次喝水控制在150-200ml,要喝溫開水,不要喝冰水。
根據氣溫的高低,一般人員每天喝1.5至2升水,高溫作業人員每天喝3-5升水,兼食瓜果和新鮮蔬菜。適當攝入鹽分,補充因大量出汗導致的電解質流失。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注意要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飲料水。
2、及時散熱
多洗澡或多用溼毛巾擦拭面板,當過於炎熱的時候應該衝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需要注意的是,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乾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3、合理飲食
此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品。
要提高防範中風的意識。少食多餐,切忌過飽過膩,以防胃腸道消化食物時與大腦爭血流,增加腦缺血性中風的發生機率。凡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者,應堅持服藥。
4、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中暑。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5、配備藥品
在戶外活動或進行高溫作業的人群,隨身攜帶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丸等防暑藥品,或放置在就近工作場所,隨時使用,以防發生中暑。
6、夏日外出儘量避開高溫時段,白天儘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0時~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
如果在這個時段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以防曬傷。
室外勞動時應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並且應備有飲用水和防暑藥品。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淺色、透氣性好的衣服,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
-
4 # 使用者fzw
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中暑基本上是發生在室外的,其實室內也是中暑的多發生地帶。而且室內中暑多以老人為主。
此外,糖尿病、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中風後遺症等患者,也是室內中暑的高危人群。
如何預防室內中暑?有條件時可用空調適當降低室內溫度,如果沒有空調,要保持室內適當通風;飲食上宜清淡,多飲水,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食物,還可吃一些清涼避暑的食物。
夏天給室內快速降溫的幾個小妙招
1、安裝隔熱窗簾
隔熱窗簾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遮光布,現在的遮光布都是利用物理遮光,質量輕薄,價格也比較便宜,但是確能遮擋紫外線,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控制室內的溫度。
隔熱窗簾並具防止透視的作用,從屋外無法看見室內情形,非常有效地阻隔熱度與調節光線,提升冷暖房的效果,幫助節省能源。
2、讓空間對流
空間對流的話,屋內就會涼快許多,特別是高樓的房子,如果有流動的風,連電扇都可免吹。當然,若是沒辦法採用自然風對流,那麼運用電風扇配上冷氣,也是一個快速冷房的好撇步,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省下大大電費哦!
3、電扇朝外扇
晚上溫度稍微降低一點,我們可以把窗戶開下來通通風,這裡說的電扇朝外扇的意思就是電風扇要對著窗戶吹,讓空氣流動,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我們可以事先準備冰塊,放在電風扇的前面,這樣吹出來的就是涼風,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降溫。
4、調節室內燈光
夏季的日照都是比較長的,如果把燈開下來尤其是射燈那是非常熱的,所以夏天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用冷光燈,把室內的光線調低。
5、掛上溼窗簾
當戶外的空氣較為乾燥時,把窗簾浸溼或在視窗掛上溼浴巾,蒸發的水分會使吹進的微風清涼宜人。窗簾或百葉窗儘量選擇反射性強的白色,它們可將45%的熱量阻擋在窗外。也可以用冷水泡溼抹布,但不要完全擰乾,把它們掛在室內中央容易取放的位置。例如,把溼抹布掛在吊燈上。
6、簡易米冰袋
找一隻棉襪子,裡面塞滿大米,用麻繩拴緊口,在冰箱裡冷凍2小時。上床前用冰袋在床單上滾動降溫。大米富含澱粉、結構緊緻,可以將冷氣儲存很長時間。
7、淺色讓心靈沈淨清涼
室內空間的色彩也是影響視覺的一大主因,在夏季時分,可以將屋內的擺飾換上清爽舒適的顏色,例如淡綠、淺白或是淺黃等淺色系色彩,讓屋子呈現一片平和的視覺享受,沒有笨重的顏色打擾了心靈,視覺帶來了莫大的舒暢和清涼感。
8、酒精兌水拖地
高濃度的酒精加四倍清水或75度的酒精兌水三倍,用拖把蘸混合的酒精拖地板,家裡就會瞬間清涼很多,因為酒精的揮發把熱量帶走了。
-
5 # 川女阿英
防暑降溫的主要措施: 1 、在烈日下做好防曬工作,在暴露部位適當擦一些防曬霜,戴上草帽、遮陽傘,穿布質的長褲和長袖襯衣等, 2 、保證充足的睡眠, 3、多洗溫水澡幫助體溫散發, 4、多吃蔬菜瓜果,適量飲用鹽開水、綠豆湯、酸梅湯等清涼飲料, 5、常備點防暑藥物:霍香正氣水(丸、膠囊)、人丹、十滴水、六一散、暑症片等
-
6 # 來了老表們
家中備些防暑藥
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溼和中之效。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溼滯,表現為感冒、嘔吐、腹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人丹: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清涼油: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可開水泡代茶飲。
盛夏要喝溫開水。烈日炎炎,即使不活動也會大量出汗,正確的做法應該養成喝溫開水的習慣,儘量少喝或不喝冷水或冷飲,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補充水分,但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已屬“亡羊補牢”。人體生理需要水量為3000毫升,每日透過飯、菜、湯、水果攝取水分約1000毫升,因此,每天還應額外補充白開水2000毫升,相當於4瓶礦泉水。夏季應多吃些“苦”。在炎熱的夏季里人們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一年四季都應適當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丁茶、芹菜、絲瓜等,夏季更為適宜。夏天少用涼水衝腳。夏日炎熱人們喜歡用涼水沖洗雙腳。專家提醒,腳底是全身溫度最低的部位,極易受涼。若常用涼水衝腳,會使腳受涼遇寒,引起各種疾病。還有就是忌受熱後“快速冷卻”。就是勞動完渾身是汗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而且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既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回覆列表
發現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對於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若遠離醫院,應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溼床單或溼衣服包裹病人並給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在等待轉運期間,可將病人浸泡於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卻,也是一種好辦法。若病人出現發抖,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警告:應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Sunny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飲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怎樣預防中暑?中暑了怎麼辦? 中暑是高溫影響下的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常因烈日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下重體力勞動所致。 重度中暑還可繼續分為: 中暑高熱,即體內大量熱蓄積。中暑者可出現嗜睡、昏迷、面色潮紅、面板乾熱、無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高熱,體溫可超過40度。 中暑衰竭,即體內沒有大量積熱。中暑者可出現面色蒼白、面板溼冷、脈搏細弱、呼吸淺而快、暈厥、昏迷、血壓下降等。 中暑痙攣: 即與高溫無直接關係,而發生在劇烈勞動與運動後,由於大量出汗後只飲水而未補充鹽分,導致血鈉、氯化物降低,血鉀亦可降低,而引起陣發性疼痛性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口渴,尿少,但體溫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