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溪子彥
-
2 # 子寧
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吃的、玩的,然後進得簡明扼要的描述。
教孩子從生活中教,不厭其煩,孩子懂得了才能表達出來。循序漸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能力是慢慢培養的。
隨機融入孩子正在玩的遊戲,引導與孩子玩假扮遊戲。
不拘於一種形式,孩子玩得開心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和配合度。
多輸入,對懂的也要多鞏固。
-
3 # 宸媽碎碎念
自閉症和語遲的孩子典型症狀之一就是語言少,而環境中對孩子的影響是有明顯作用的。
在居家環境中,如何使自閉症孩子或語遲的孩子的語言更豐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和改善:
第一,創設固定的語境。
固定的語境,讓自閉症和語遲的孩子往往更能找到安全感。所以,創設固定的語境是有意義的。
比如從外面進門,就和孩子固定說:“我們回家了……”;在廚房,固定說:“今天準備點什麼好吃的給寶寶吃呢?綠綠的菠菜,紅紅的西紅柿……”
固定的語言環境,固定的語言開頭。
第二,創設固定的溝通夥伴。
固定的溝通夥伴也有助於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建議家庭中固定孩子願意接觸的家人多陪伴。當然也是需要對外接觸的,豐富對外接觸,固定居家溝通夥伴,這是有效的。
第三,反覆說,重複說。
大多數時候是沒有迴應的,當然也要堅持重複說,反覆說。沒有那麼快的立竿見影,也不可能那麼快有成效。所以,要耐得住,要堅持。這真的不容易。
第四,多語言刺激。
多語言刺激對自閉症和語遲兒童是有影響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家裡應該儘量多提供更多的語言刺激,包括多語種,多人的語言刺激。但是這些一定是建立在孩子的安全感足夠的情況下,如果孩子覺得受到了刺激了,那就應該馬上調整。
第五,也要考慮是否過度關注。
我的身邊不止一例被過度關注後定義為語遲和自閉症的孩子,在3歲前,家庭採取的方法都是及時調整了的。然後一段時間以後,發現孩子情況明顯好轉,再也不用背上“特殊兒童”的包袱生活了。
-
4 # 沃桑2017
傳統ABA和結構化訓練在兒童變通性上的缺陷
今天跟大家分享孩子的變通性。我們大家都知道自閉兒童特別刻板、重複、不願意改變。在我接手的這些孩子當中有很多大齡的孩子,六、七歲的,八、九歲的,最大的有十七、八歲的。我發現他們都走過一段路程,也就是都經過傳統的ABA和結構化的訓練,而在這裡我想說,ABA和結構化,它不是神,它也有它的缺陷,在這裡我就講講它的缺陷,這些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變通性。
我們拿結構化來說,早上9點吃飯,9:15下飯桌,9:20出門,9點半到幼兒園。每天都是這樣的情況,如果你中間給他加了一個其他的變通的話,經過結構化訓練的孩子就受不了。因為結構化需要每個時間點都固定好,然後讓他去做什麼來適應這種結構。
例如結構化,可以把孩子上學的時間來結構化,就是早晨你一定在七點起床,然後7:10之前洗漱完畢,7:10坐在餐桌上吃飯,7點半從家裡出門,7:50到8點,你必須到學校,坐在課堂裡,然後小朋友都來了,這樣的情況。晚上幾點睡覺,幾點學習,到什麼時間去學什麼習,一天的安排,甚至有的結構化可以安排穿完鞋之後還要像媽媽爸爸來道別,如果這一天爸爸媽媽出差了,他可能就會瘋掉。那麼我們就會發現結構化就是幫助孩子形成了規律,但是由於自閉的孩子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重複和刻板,當你打破了這種規律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系統就崩潰了。
那麼我接觸的孩子裡面就有這樣的問題,大齡都出現這樣的問題,沒有變通性。如果今天老師是個代課老師,他這一天都在學校瘋掉;如果今天堵車了,那麼他在車裡會瘋掉;如果媽媽今天做飯起來晚了,這個時候他飯點推遲了,或者是媽媽提前做了,這都會引起他的焦慮,甚至宕機。當他崩潰的時候,大家也會知道,喊叫、然後奔跑、發脾氣,然後捶打自己或者咬你們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出現。其實這些家長們覺得他是跟精神病一樣,其實他就是變通性。
我們發現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ABA和結構化可能由於出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那麼現在是另外的一個世紀——21世紀,隨著已經過去了的30多年的歷史,它在實踐當中確實幫助了孩子,但是我們會發現,他們在融入社會、融入家庭過程當中,出現了一些更刻板、更重複的行為,為他們以後的發展和進入到社會中,留下了一個定時炸彈。
其實他們最後出現一些情志障礙、雙向人格障礙、精神分裂,或者是自閉症延伸的一些精神障礙的時候,我發現他們都是在變通性上不可以變通,他的座位旁邊不可能再添新學生、他的座位不可以變、今天早上有人請假不可以,這在學校裡很難適用,非常難適應,或者今天停課、或者是今天由於要升國旗,有的同學可能還要早來,這對於他來講都是很難適應。但是有的時候家長們不知道,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就突然間發飆。
那麼我們發現,經過ABA和結構化的孩子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缺陷。雖然說他們像軍隊的軍人一樣,但是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會宕機、他們會系統崩潰,尤其在修復的過程當中,他們耗費大量的精力,最後有大部分的孩子就是進入了精神科,還有一部分孩子被關在了家裡,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社會上經常會流行說:你們自閉症的康復是不可能的。
其實自閉症走到今天,我們發現的問題就要及時反饋出來。我也呼籲那些做ABA和結構化康復的老師們,在這方面也去思考,當你給予孩子某些方面的時候,也要注重他的變通性。我的觀點就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臨床人員不斷的得到相應的資訊回饋,那麼我們就應該為未來的自閉症孩子提供更好的技術和康復手段,幫助他們真正的走向我們的社會、離開家庭。所以說在孩子變通上,我希望我們的家長不要再刻板,在變通性上也要考慮。
因為你的自閉症孩子如果沒有智力障礙,如果他的語言可以說出來了,你想想他為什麼還融不到社會呢?那麼他們會出現互動和社交的問題,當他們可以互動了,可以社交的時候,你發現他又成精神病了,為什麼?其實他核心的問題就是重複和刻板,他不能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允許這個事情發生,但是他們不允許,我們允許自然界的變動,但是他們不允許,所以說他還是個怪物。無論他有了語言也好,還是有了互動也好,親愛的家長們,請你們思考今天的問題,靈活性,這是未來孩子是否能融入社會的一個關鍵點。
-
5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為您分享兒童語言訓練步驟,根據語言障礙程度分成了下面12類。
1.無語言:通常會被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症 ; 2.立即仿說:有變化的仿說被視為自閉症兒童表達溝通的意圖,而沒有彈性的仿說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3.延宕仿說:在一段時間之後喋喋不休的重複某些字、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是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為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絡; 4.說話不帶感情:他只是在告訴你某件事,而不是和你談話,也沒有一般人說話時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5.無法掌握音調、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透過語音的音調、節奏、抑揚頓挫來表現情緒或是感受,並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7.代名詞反轉:“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象。 8.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者“好”; 9.文法結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一套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瞭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10.很少發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問; 11.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複的念著某句話; 12.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彙;
相對應的兒童語言訓練方法
對於完全無語言的自閉症兒童可以用:1、壓聲法:讓兒童平躺在床上,用雙手交叉壓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壓,迫使其發聲。2、搔癢法:用手或輕軟物體搔兒童的手心、腳心、頸部、掖下等部位,使其發出“咯咯”的笑聲,並同時說“好癢”。 3、訓練言語機轉:做上下唇內斂動作、抿嘴的動作、親吻的動作。另外,藉助吸管訓練兒童的嘴唇動作能力。可以鍛鍊孩子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 同時,還可以利用吸管、紙、乒乓球等物體聯絡兒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紙,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對於立即仿說或延宕仿說的自閉症兒童可以:利用強化物刺激兒童,激發語言模仿的興趣。對於其它型別的自閉症兒童:可以採用情境法進行語言訓練。因為語言溝通不能離開情境,要發展語言,必須要有情境。
總之,當孩子的語言出現問題或者自閉兒童語言障礙時,家長要及時給予重視,及時幫助孩子進行正確科學的干預,助力他們語言的不斷提升。
回覆列表
1、帶孩子檢查一下生理器變問題,及時檢查及時解決。
2、語言環境很重要,在家中要多說多交流,要多角度提問。不固定於一種形式溝通。 與孩子交流時語句儘量不要太長。
3、從身邊的小事:比如怎麼穿衣服洗臉刷牙等等,要描述他天天能做到的事情,累計詞語句子。
4、學會給孩子挖坑,也就是給孩子設定障礙,促使孩子提出要求,然後藉機豐富孩子語言。
5、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一點點的讓興趣融入生活。孩子高興大人也高興,這樣不僅提高教學效率,提高配合度,讓孩子願意與你玩與你交流。
祝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