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至秦飛豬女俠
-
2 # planet172
嬰幼兒階段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重要時期,最佳的時期。一個好的習慣,需要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強化到什麼時候不需要大人督促提醒,孩子就能自覺的去做。發現孩子有了一些小毛病,要及時的去糾正,等到養成了習慣,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改正,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的耐心與恆心。為了養成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讓孩子吃飯吃得好,吃得開心,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飲食要定時定量,一歲以上的幼兒,每日除了正常的三餐之外,上下午各加一次點心,不要隨意的吃水果與零食。有的孩子一天除了吃飯,一會兒吃水果,一會兒吃餅乾,小嘴都不閒著,這樣對胃不好。2,做好吃飯前的準備。吃飯之前,需要上個廁所,洗洗手,餐前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待休息片刻後再坐下吃飯。在吃飯時也不能邊吃邊玩兒,特別不要看電視,要專注,有的孩子邊吃邊看電視,光注意電視裡邊的情節了,都不知道自己吃的什麼,在進餐的時候要保持安靜舒適的環境。3,食品的種類要豐富,不能光吃一種,經常改變花樣和烹調的方法增加孩子的食慾,讓孩子多接觸新的食物,如果孩子不想吃這種食物,你可以換著方式給他做做,多試幾次別的做法,他就能接受這種食物了,要是還是拒絕,不要強迫孩子吃,過幾天再試試,說不定就想吃了。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不能狼吞虎嚥,這樣有助於消化。4,一歲以後要讓孩子自己獨立吃飯,不要大人喂,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
-
3 # 伶動星空
我覺得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很有必要的。在孩子10個月後,就有一種傾向,不願坐著讓媽媽乖乖餵飯了,經常搶媽媽的勺子,這時候就是訓練孩子自己吃飯的好時機,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了。好的飲食習慣要從小培養,因為這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常言道:“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話都是有道理的,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更好的促進他們的生長髮育,我們必須重視對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所以每位媽媽都需要用耐心、愛心來教育孩子。
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當為孩子立規矩,如:
1.飯前洗手
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也知道手是細菌傳播的媒介,所以要注意手的衛生,因此要從小培養孩子飯前洗手的習慣。
2.定時定點進餐
孩子可以跟著大人一起進餐後,就要讓他儘量和大人保持同步的進食規律,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位置吃飯,讓孩子對規律飲食形成印象。
3.不邊吃邊玩
吃飯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不能玩玩具、不能打鬧說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明白吃飯和玩是不能同步進行的,要吃完最後一口飯才能離開座位。有些家長邊走邊哄邊喂,這樣既不衛生,也容易刺激腸胃,導致腹痛腹瀉等,所以這種不良餵養習慣一定不要養成。
4.進餐時心情愉快
吃飯時,儘量不要訓斥、嚇唬孩子,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不要強迫孩子吃,最好用“哄騙”的方式,儘量使孩子有個愉快的進餐過程,這對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很重要。
5.飯後擦嘴漱口
飯後食物殘渣存留在牙齒上,漱口既可清潔口腔,又能使牙齒健康無病,孩子的健康也就多了一道屏障。
6.餐前不吃零食
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以及甜食和甜味飲料等都屬於高糖分、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飽腹感,影響正常進餐,會妨礙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破壞營養均衡。
7.教孩子用餐禮儀
比如,口中有食物不要說話;不要用筷子指指點點;不要在菜盤裡扒來扒去;打噴嚏和咳嗽時用紙巾掩住嘴,把頭轉向身後等。
8.言傳身教
父母的言傳身教與孩子的飲食習慣養成有著密切聯絡,父母不要把零食或快餐作為懲罰和獎勵孩子的手段,這會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喜好。此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在飲食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因為兒童模仿性特別強,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好的飲食習慣養成後,父母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就可以省很多心了。
-
4 # 香姐育兒
單人錄音(67)
嬰幼兒期孩子的飲食習慣。當然是最重要的。
現在很多孩子的各種問題都是餵養過度所導致的。大家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缺吃不缺穿,所以對於孩子更是如此。只要看見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就去買,零食也是一大堆,孩子一天到晚零食不停嘴,飲料喝了一瓶又一瓶,如此過度餵養小兒的脾胃會越來越差,腎臟也會超負荷工作,所以身體就會出現問題:三天兩頭生病,發燒,睡不踏實,長不高,營養不良等等。孩子身心都不好。
然而正常規律的飲食可以提高孩子的營養吸收,提高免疫力少生病,大腦發育正常,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都有規律,還能提高孩子心理素質的,學習習慣。
所以儘量有規律的給寶寶吃飯,飯前半小時不吃零食,餐後不吃生冷的水果。孩子生病不要吃葷菜,辛辣的菜還有水果。多吃粥類,麵條易消化的食物,保護腸胃不被第二次傷害。
-
5 # 安靜下來的時候
按時吃飯,儘量不挑食。按時吃飯一般還是能做到。但是不挑食還是不敢保證。之前一個孩子餵飯到兩歲。主要是婆婆怕寶寶吃不飽,吃不好。各種顏色的食物搭配,粗細搭配,等等。這些需要媽媽操心給寶寶準備。平時吃飯的時候定時定量。
-
6 # 育兒之路小桔燈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會從幼兒開始注意的飲食習慣的,好的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幼兒期的孩子習慣需要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比如說吃飯、睡覺、上廁所等等,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從細小的事情要求,就可以達到“促其思、曉其理、激其情、導其行”的教育效果。
1. 從小事做起
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積月累,從小事慢慢培養,比如寶寶吃飯坐不住,跑來跑去,吃一口玩幾分鐘,沒吃幾口飯都冷了,因此可以給寶寶買個寶寶餐椅,讓寶寶學習大人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就在餐桌上吃飯,漸漸的寶寶一到吃飯時間就會主動要求坐到餐椅上。
2. 家長身體力行
一歲多的寶寶模仿能力已經很強,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品質和習慣的養成,比如吃東西之前要洗手,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洗手,慢慢的寶寶就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因此做父母的要身體力行,父母喜歡看書就會培養一位愛閱讀的小寶寶。
3.不要經常說“不”
這個危險,不能碰,經常會有家長在寶寶身邊叮囑,其實幼兒期的寶寶好奇心很強,越是不讓他們碰的卻總是想辦法摸摸,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進行示範性引導,比如寶寶看見大人掃地,我們可以示範給寶寶看,讓他跟著做;看見大人在洗衣服,他們也想動手洗,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一起,慢慢的你的一舉一動就在寶寶腦海中記憶下來,我們可以給與他們鼓勵,漸漸的從模仿你的動作就會喜歡上這些,開始養成了做家務活的好習慣。
4.持之以恆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習慣的養成更是這樣,剛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有的父母就擔心寶寶吃的慢,弄得到處都是,於是就開始喂寶寶吃飯,這樣寶寶就更不願意自己吃飯了;平時可以給寶寶講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比如《孔融讓梨》 、《狼來了》等,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進行教育。
總之孩子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要在平時生活中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建立養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祝大家的寶寶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
7 # 兒科醫生鮑秀蘭
0~6歲是孩子養成健康飲食習慣的關鍵時期,寶寶的飲食應該是營養均衡的。家長可以按照以下建議操作。半盤原理--攝入比例搭配合理
1、原則包含了簡單、合理的飲食設計。首先,每餐應該攝入的各種營養健康食物的種類與比例如果以一盤為單位,那麼需要攝入約半盤蔬菜和水果,另一半則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類食物。
2、長期執行,更容易做到營養均衡。形成習慣之後,寶寶會知道,蔬菜、水果、奶類、肉類和穀物是每天需要吃的食物,每樣都不能少,每樣都有很多選擇。半盤原則以一盤為單位,有利於控制食物攝入的量,讓寶寶能夠比較直觀地瞭解自己到底吃了多少食物。有研究指出,如果能夠直觀瞭解自己吃的食物量,攝入食物過量的風險會減少。
適度--小分量原則,少次多取,增加對食物的控制感1、餐點分量科學化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小分量的原則。這個原則跟認知有關。通常,我們透過看得見的飲食線索來判斷是否吃飽,孩子也一樣。
2、孩子在吃東西時,往往會說:“我吃完這一碗就夠了”可是他並不清楚一碗的實際分量是多少。此時,父母需要利用小分量原則跟他一起規劃好,讓孩子能夠攝入不超過他每天該攝入的量。比如,可以拿出兩袋200毫升的奶,告訴孩子早上、晚上各一袋;讓孩子盛取食物一定要遵守少量多次的規定,不浪費也不多吃。這樣,小分量原則能夠幫助孩子控制食物攝取的量,建立對食物的控制感。
審美原則--一種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1、孩子吃飯的過程也是審美能力的培養過程。在日常生活中,餐盤、餐具,包括食物的顏色,都是可以進行漂亮搭配的,讓孩子從小對美有直觀的感受。
2、吃飯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意識地加入藝術元素,比如,什麼樣的燈光會讓食物看起來更加可口,什麼樣的搭配會讓食物的顏色更加突出,讓人更有食慾等。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畫畫,父母可以讓孩子把就餐過程畫下來。
3、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在家吃飯已經不易,還要花心思佈置,實在為難。其實,關鍵在於發現美。
回覆列表
經常聽同事講他們家孩子,追著餵飯,不給看電視不吃飯,不給買玩具不吃飯,不吃青菜,不吃這不吃那。。。。。小孩子還真是個惡魔啊。
我現在也有了寶寶,以後一定要給孩子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要不然太累了。現在經常看一些做輔食的影片和文章,希望到時候我是個不嫌麻煩,給寶寶做出多種花樣食物的寶媽。
辛苦做出來的飯如果寶寶不吃怎麼辦?當然是餓他一頓,並且告訴他吃飯的時間已經過了,想吃要等到下頓了。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