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傾向擅長駕馭喜劇元素的導演,此前更傾向選擇在嚴肅題材有建樹的導演的DCEU,目前正越發向喜劇靠攏;
MCU雖被部分人認為已逐漸固化為喜劇,陷入了抹殺導演個人風格的爭議,但這顯然也是MCU的制勝之道;
DCEU當前重點已放在單人電影上,而今年也是MCU第三階段的收官時期,未來二者將在電影風格和導演人選上進行怎樣的抉擇,顯然值得探討。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百位觀眾也可能也會喜歡一百種導演風格。
但對於好萊塢系列商業大片來說,只有找到適合的導演才是最好的,尤其是超英電影領域。
佈局十年,雖然在這其中也走過岔路,但漫威早已在《復聯》後建立起了自家成熟的電影導演選擇標準。而DC則在經過不斷試錯之後,也已經從原本的暗黑嚴肅風格走向了輕鬆娛樂風格。而此前任用的這一批導演,顯然對於二者的電影宇宙風格的搭建有著重要意義。
尚未完成風格統一的DCEU,在電影宇宙聯動不夠緊密的前提下,在今年宣佈當下將會把重點放在單人電影上,而今年也正是MCU進入第三階段收官的重要時期。
對漫威和DC來說,導演的選擇對於自家超英電影風格的建立究竟意味著什麼?在二者電影宇宙即將進入新階段後,未來他們又將走向何種風格化道路呢?
1
建立起喜劇風格的漫威,
強調“統一性”弱化導演個人特色?
自《復聯》之後,喜劇已經成為了漫威電影的最大標籤。而MCU顯然也已經依託喜劇性和娛樂性,建立起了自家成熟的電影風格。
而這種風格的建立,顯然也離不開擅長駕馭喜劇元素的導演們與漫威的合作。
執導《復聯4》的羅素兄弟在進入MCU之前,已經憑藉著情景喜劇《廢柴聯盟》系列在美劇圈大出風頭。而在接手《美隊2》之後,羅素兄弟更是一躍成為了好萊塢電影界最熾手可熱的導演兄弟,並接連執導了此後的《美隊3》《復聯3》,以及《復聯4》。
儘管羅素兄弟極具創造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二人所執導的漫威電影仍然在風格上統一服務於MCU整體。
《鋼鐵俠3》導演沙恩·布萊克、《蟻人1&2》導演佩頓·裡德、《雷神3》導演塔伊加·維迪提等人在進入MCU之前,原本就擅長拍攝喜劇風格的作品。
沙恩·布萊克的《小賊·美女·妙探》雖然講述了一個探案故事,但影片本身則帶有極強的黑色幽默風格;曾執導過《好好先生》《分手男女》的佩頓·裡德則十分擅長愛情喜劇;而同樣擅長喜劇片的塔伊加·維迪提則曾執導《追捕野蠻人》《吸血鬼生活》等。而《銀河護衛隊1&2》導演詹姆斯·古恩雖然憑藉拍攝B級片成名,但他影片中的喜劇色彩也極其濃厚。
而擅長喜劇題材的導演的加入,顯然也讓MCU的輕鬆娛樂風格之路走得越發順遂。風格整體統一從大局來看固然是件好事,這使在劇情上本就環環相扣的MCU,在觀感上更加具備連續性和協排程。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此一來,導演的創作空間和自由度相對更為受限。
過去,就曾有熟悉漫威的人士表示,凱文·費奇和他的高階助手們對漫威電影有絕對話事權:“他們不會讓導演說太多,表達太多個人理念。如果你不瞭解漫威的執行法則,那你就沒法在那裡工作。相反,如果你信任漫威,你也看到過去成功漫畫電影的好票房了吧。”
這既是漫威電影的優勢,同時也是其受到詬病的一點。甚至在幾年前就出現了關於漫威電影“導演螺絲釘論”、“導演工具論”的爭議。這一做法顯然也使個人風格濃郁的導演被排除在了合作人選之外。
早前埃德加·賴特退出《蟻人》專案就是一個極其明顯的例子。憑藉“血與冰淇淋三部曲”,埃德加·賴特顯然在其特有的英式幽默中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是一位具備成熟創作理念的電影導演。但極強的個人風格,也意味著無法融入到MCU的整體風格當中。
相比極具個人風格的創作型導演,已經建立起成熟統一風格的漫威電影,顯然認為在風格上能夠“顧全大局”的導演更為適合。這也能夠解釋此前被觀眾質疑資質平平的佩頓·裡德,卻能夠接替埃德加·賴特成為《蟻人1&2》的導演。
2
轉型喜劇的DC,
步步效仿下的尷尬落敗
相比早早試水喜劇風格的漫威,DC早前明顯更青睞在嚴肅題材上有口碑的導演。但反過頭來看,或許正是對嚴肅黑暗風格的青睞,使早期的DCEU在與MCU的競爭中落於下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聯盟》等皆未取得預期效果。
曾執導《蝙蝠俠大戰超人》的扎克·施耐德,早前在超英領域拍出過哲學思辨相當深的《守望者》。而這部影片的原作漫畫曾獲雨果文學獎,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過雨果獎的漫畫作品。
《神奇女俠》導演派蒂·傑金斯在2003年拍攝的首部個人電影《女魔頭》,憑藉對人性的深度刻畫,曾入圍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自殺小隊》導演大衛·阿耶則曾是一名編劇,擅長警匪題材。
他以編劇身份創作的《訓練日》,曾將丹澤爾·華盛頓推上奧斯卡影帝的寶座,其後他執導了二戰題材電影《狂怒》、警匪片《警戒結束》等影片。
除了青睞在嚴肅題材上有口碑的導演之外,擅長執導恐怖片的導演也曾先後與DC進行合作。
不過,面對漫威喜劇風格的超英電影,透過聯動在全球票房上取得的成功,不甘於人後的DC顯然也正在逐漸扭轉自家影片的嚴肅風格。《神奇女俠》《正義聯盟》《海王》都不再走嚴肅風格,影片氛圍相對更輕鬆娛樂,到了《雷霆沙贊》則更是進一步擴大了喜劇元素。
而在“後正義聯盟”時期,開始扭轉風格,試圖用喜劇來進行突圍的DC,但這其實也是順應了超英宇宙的大勢。
總體而言,已經建立了成熟的統一風格的漫威電影,雖然對導演的限制更多,但這對電影聯動來說更加有利。而DC相對鬆散的宇宙聯動給了導演更多的發揮空間,喜劇風格的轉變也為DC短期內帶來了甜頭。
3
二者在導演選擇標準上將走向何方?
雖然目前有人認為漫威電影已逐漸固化為喜劇,但這顯然也是MCU的制勝之道。
統一的輕鬆詼諧娛樂風格已經成為了MCU的最大標籤,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漫威電影選擇了多位在喜劇領域具有成功經驗的導演,來執導自家影片。
而漫威這種招牌性的喜劇風格的建立,還要回到2008年,喬恩·費儒的《鋼鐵俠》一定程度上為MCU打下了一種輕鬆的基因。而在2011年喬斯·韋登充滿娛樂精神的《復聯》大獲成功之後,MCU也開始堅定不移的走向了詼諧娛樂之路。
最明顯的就是《雷神》三部曲當中喜劇元素佔比的變化。執導《雷神1》的英國導演肯尼思·布拉納在試圖將該片拍成莎翁劇風格,但最後的市場表現顯然不達漫威的預期。因此在《雷神2》中開始加入了更多的喜劇元素,而喜劇元素的佔比在《雷神3》中更是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而一貫強調統一性、協調性和人物故事聯動的漫威,在第三階段收官之後,可以預見到的是未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會在大方向上遵循現有的統一喜劇風格以及對導演的把控度,畢竟這套打法已經無數次的經過了市場的印證。
此前,正當漫威已經在喜劇風格上嚐到甜頭的同時,落後一步的DC顯然在前期並沒有一個足夠完整的規劃,而是緊鑼密鼓一口氣公佈了多部DCEU片單。不過,當原本的嚴肅風格在市場表現上逐漸遇到瓶頸後,DC也開始向喜劇路線靠攏。
相比之下,由於電影風格並沒有經過統一的協調,且故事和人物的關聯度也相對鬆散,因此,經過多次試錯,DC也將目前的重點放在了單人電影專案上。
凱文·辻原曾在今年初說:“從最近發行的電影成績來看,大家都認為我們走上了正確的超級英雄電影之路,我們有正確的人在做正確的事情。宇宙這個概念我們沒有放棄,但已經不像我們五年前設想的那樣緊密了,我們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個人角色上。”
而這一決策,對於與DC合作的導演來說,其實就有了相對更大的創作空間,而不必首要考慮“正義聯盟”的關聯度是否緊密。
不過,未來DC是否會像漫威一樣統一走向喜劇路線,現在並不明朗。DC的《閃電俠》在經歷導演多次更換人選之後,目前仍然無法定檔。據悉,這是由於影片主演與製片人在創作理念上有著不小的分歧。
製片人更傾向於將《閃電俠》打造成一部輕鬆詼諧的電影,但主演埃茲拉·米勒則更想要一個黑暗深刻的故事。
目前,埃茲拉·米勒正在帶領編劇創作自己的劇本,而這一專案能否順利推進,則取決於劇本的質量。但很明顯的是,埃茲拉·米勒想要打造的黑暗深刻的故事,與當下DC正在往喜劇路線上進行轉變的理念有所衝突。
也因此,在將目光投向單人電影之後,DC未來是否會向漫威一樣對影片風格進行統一把控,仍然是未知數。相對而言,可能性更大的是進行主次分明的“雙線”發展嘗試,即保證重量級影片的喜劇效果,同時在投資規模相對較低的影片中進行暗黑嚴肅風格的延續。
但無論如何,喜劇都會成為DC的主抓方向,《自殺小隊2》簽約詹姆斯·古恩就顯示著他們的決心。到那時,超英電影似乎就會陷入到對於有成功經驗的喜劇導演的“爭搶”當中。而在未來,超英電影風格的試錯成本只會更加高昂。
至於在未來,DCEU究竟能否趕超MCU,這其實還是回到了單人超英電影能否在市場表現上超越聯動電影的問題。沒有人會懷疑DCEU對電影宇宙聯動的渴望,而當下他們選擇主攻單人電影,其實也被視為在為未來的宇宙聯動打下基礎。
畢竟先成功塑造出單人英雄,再進行聯動,也會使DCEU的事業版圖根基更為牢固。只是,已經先邁出一步的漫威,雖然未來也會面臨人氣英雄演員換角的情況,但其實根基早已打牢,未來所遇到的變數可能會相對較小
MCU傾向擅長駕馭喜劇元素的導演,此前更傾向選擇在嚴肅題材有建樹的導演的DCEU,目前正越發向喜劇靠攏;
MCU雖被部分人認為已逐漸固化為喜劇,陷入了抹殺導演個人風格的爭議,但這顯然也是MCU的制勝之道;
DCEU當前重點已放在單人電影上,而今年也是MCU第三階段的收官時期,未來二者將在電影風格和導演人選上進行怎樣的抉擇,顯然值得探討。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百位觀眾也可能也會喜歡一百種導演風格。
但對於好萊塢系列商業大片來說,只有找到適合的導演才是最好的,尤其是超英電影領域。
佈局十年,雖然在這其中也走過岔路,但漫威早已在《復聯》後建立起了自家成熟的電影導演選擇標準。而DC則在經過不斷試錯之後,也已經從原本的暗黑嚴肅風格走向了輕鬆娛樂風格。而此前任用的這一批導演,顯然對於二者的電影宇宙風格的搭建有著重要意義。
尚未完成風格統一的DCEU,在電影宇宙聯動不夠緊密的前提下,在今年宣佈當下將會把重點放在單人電影上,而今年也正是MCU進入第三階段收官的重要時期。
對漫威和DC來說,導演的選擇對於自家超英電影風格的建立究竟意味著什麼?在二者電影宇宙即將進入新階段後,未來他們又將走向何種風格化道路呢?
1
建立起喜劇風格的漫威,
強調“統一性”弱化導演個人特色?
自《復聯》之後,喜劇已經成為了漫威電影的最大標籤。而MCU顯然也已經依託喜劇性和娛樂性,建立起了自家成熟的電影風格。
而這種風格的建立,顯然也離不開擅長駕馭喜劇元素的導演們與漫威的合作。
執導《復聯4》的羅素兄弟在進入MCU之前,已經憑藉著情景喜劇《廢柴聯盟》系列在美劇圈大出風頭。而在接手《美隊2》之後,羅素兄弟更是一躍成為了好萊塢電影界最熾手可熱的導演兄弟,並接連執導了此後的《美隊3》《復聯3》,以及《復聯4》。
儘管羅素兄弟極具創造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二人所執導的漫威電影仍然在風格上統一服務於MCU整體。
《鋼鐵俠3》導演沙恩·布萊克、《蟻人1&2》導演佩頓·裡德、《雷神3》導演塔伊加·維迪提等人在進入MCU之前,原本就擅長拍攝喜劇風格的作品。
沙恩·布萊克的《小賊·美女·妙探》雖然講述了一個探案故事,但影片本身則帶有極強的黑色幽默風格;曾執導過《好好先生》《分手男女》的佩頓·裡德則十分擅長愛情喜劇;而同樣擅長喜劇片的塔伊加·維迪提則曾執導《追捕野蠻人》《吸血鬼生活》等。而《銀河護衛隊1&2》導演詹姆斯·古恩雖然憑藉拍攝B級片成名,但他影片中的喜劇色彩也極其濃厚。
而擅長喜劇題材的導演的加入,顯然也讓MCU的輕鬆娛樂風格之路走得越發順遂。風格整體統一從大局來看固然是件好事,這使在劇情上本就環環相扣的MCU,在觀感上更加具備連續性和協排程。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此一來,導演的創作空間和自由度相對更為受限。
過去,就曾有熟悉漫威的人士表示,凱文·費奇和他的高階助手們對漫威電影有絕對話事權:“他們不會讓導演說太多,表達太多個人理念。如果你不瞭解漫威的執行法則,那你就沒法在那裡工作。相反,如果你信任漫威,你也看到過去成功漫畫電影的好票房了吧。”
這既是漫威電影的優勢,同時也是其受到詬病的一點。甚至在幾年前就出現了關於漫威電影“導演螺絲釘論”、“導演工具論”的爭議。這一做法顯然也使個人風格濃郁的導演被排除在了合作人選之外。
早前埃德加·賴特退出《蟻人》專案就是一個極其明顯的例子。憑藉“血與冰淇淋三部曲”,埃德加·賴特顯然在其特有的英式幽默中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是一位具備成熟創作理念的電影導演。但極強的個人風格,也意味著無法融入到MCU的整體風格當中。
相比極具個人風格的創作型導演,已經建立起成熟統一風格的漫威電影,顯然認為在風格上能夠“顧全大局”的導演更為適合。這也能夠解釋此前被觀眾質疑資質平平的佩頓·裡德,卻能夠接替埃德加·賴特成為《蟻人1&2》的導演。
2
轉型喜劇的DC,
步步效仿下的尷尬落敗
相比早早試水喜劇風格的漫威,DC早前明顯更青睞在嚴肅題材上有口碑的導演。但反過頭來看,或許正是對嚴肅黑暗風格的青睞,使早期的DCEU在與MCU的競爭中落於下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聯盟》等皆未取得預期效果。
曾執導《蝙蝠俠大戰超人》的扎克·施耐德,早前在超英領域拍出過哲學思辨相當深的《守望者》。而這部影片的原作漫畫曾獲雨果文學獎,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過雨果獎的漫畫作品。
《神奇女俠》導演派蒂·傑金斯在2003年拍攝的首部個人電影《女魔頭》,憑藉對人性的深度刻畫,曾入圍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自殺小隊》導演大衛·阿耶則曾是一名編劇,擅長警匪題材。
他以編劇身份創作的《訓練日》,曾將丹澤爾·華盛頓推上奧斯卡影帝的寶座,其後他執導了二戰題材電影《狂怒》、警匪片《警戒結束》等影片。
除了青睞在嚴肅題材上有口碑的導演之外,擅長執導恐怖片的導演也曾先後與DC進行合作。
不過,面對漫威喜劇風格的超英電影,透過聯動在全球票房上取得的成功,不甘於人後的DC顯然也正在逐漸扭轉自家影片的嚴肅風格。《神奇女俠》《正義聯盟》《海王》都不再走嚴肅風格,影片氛圍相對更輕鬆娛樂,到了《雷霆沙贊》則更是進一步擴大了喜劇元素。
而在“後正義聯盟”時期,開始扭轉風格,試圖用喜劇來進行突圍的DC,但這其實也是順應了超英宇宙的大勢。
總體而言,已經建立了成熟的統一風格的漫威電影,雖然對導演的限制更多,但這對電影聯動來說更加有利。而DC相對鬆散的宇宙聯動給了導演更多的發揮空間,喜劇風格的轉變也為DC短期內帶來了甜頭。
3
二者在導演選擇標準上將走向何方?
雖然目前有人認為漫威電影已逐漸固化為喜劇,但這顯然也是MCU的制勝之道。
統一的輕鬆詼諧娛樂風格已經成為了MCU的最大標籤,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漫威電影選擇了多位在喜劇領域具有成功經驗的導演,來執導自家影片。
而漫威這種招牌性的喜劇風格的建立,還要回到2008年,喬恩·費儒的《鋼鐵俠》一定程度上為MCU打下了一種輕鬆的基因。而在2011年喬斯·韋登充滿娛樂精神的《復聯》大獲成功之後,MCU也開始堅定不移的走向了詼諧娛樂之路。
最明顯的就是《雷神》三部曲當中喜劇元素佔比的變化。執導《雷神1》的英國導演肯尼思·布拉納在試圖將該片拍成莎翁劇風格,但最後的市場表現顯然不達漫威的預期。因此在《雷神2》中開始加入了更多的喜劇元素,而喜劇元素的佔比在《雷神3》中更是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而一貫強調統一性、協調性和人物故事聯動的漫威,在第三階段收官之後,可以預見到的是未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會在大方向上遵循現有的統一喜劇風格以及對導演的把控度,畢竟這套打法已經無數次的經過了市場的印證。
此前,正當漫威已經在喜劇風格上嚐到甜頭的同時,落後一步的DC顯然在前期並沒有一個足夠完整的規劃,而是緊鑼密鼓一口氣公佈了多部DCEU片單。不過,當原本的嚴肅風格在市場表現上逐漸遇到瓶頸後,DC也開始向喜劇路線靠攏。
相比之下,由於電影風格並沒有經過統一的協調,且故事和人物的關聯度也相對鬆散,因此,經過多次試錯,DC也將目前的重點放在了單人電影專案上。
凱文·辻原曾在今年初說:“從最近發行的電影成績來看,大家都認為我們走上了正確的超級英雄電影之路,我們有正確的人在做正確的事情。宇宙這個概念我們沒有放棄,但已經不像我們五年前設想的那樣緊密了,我們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個人角色上。”
而這一決策,對於與DC合作的導演來說,其實就有了相對更大的創作空間,而不必首要考慮“正義聯盟”的關聯度是否緊密。
不過,未來DC是否會像漫威一樣統一走向喜劇路線,現在並不明朗。DC的《閃電俠》在經歷導演多次更換人選之後,目前仍然無法定檔。據悉,這是由於影片主演與製片人在創作理念上有著不小的分歧。
製片人更傾向於將《閃電俠》打造成一部輕鬆詼諧的電影,但主演埃茲拉·米勒則更想要一個黑暗深刻的故事。
目前,埃茲拉·米勒正在帶領編劇創作自己的劇本,而這一專案能否順利推進,則取決於劇本的質量。但很明顯的是,埃茲拉·米勒想要打造的黑暗深刻的故事,與當下DC正在往喜劇路線上進行轉變的理念有所衝突。
也因此,在將目光投向單人電影之後,DC未來是否會向漫威一樣對影片風格進行統一把控,仍然是未知數。相對而言,可能性更大的是進行主次分明的“雙線”發展嘗試,即保證重量級影片的喜劇效果,同時在投資規模相對較低的影片中進行暗黑嚴肅風格的延續。
但無論如何,喜劇都會成為DC的主抓方向,《自殺小隊2》簽約詹姆斯·古恩就顯示著他們的決心。到那時,超英電影似乎就會陷入到對於有成功經驗的喜劇導演的“爭搶”當中。而在未來,超英電影風格的試錯成本只會更加高昂。
至於在未來,DCEU究竟能否趕超MCU,這其實還是回到了單人超英電影能否在市場表現上超越聯動電影的問題。沒有人會懷疑DCEU對電影宇宙聯動的渴望,而當下他們選擇主攻單人電影,其實也被視為在為未來的宇宙聯動打下基礎。
畢竟先成功塑造出單人英雄,再進行聯動,也會使DCEU的事業版圖根基更為牢固。只是,已經先邁出一步的漫威,雖然未來也會面臨人氣英雄演員換角的情況,但其實根基早已打牢,未來所遇到的變數可能會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