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書畫
-
2 # 腦洞歷史觀
怎樣才能快樂?
這個問題我想請貝多芬回答。
終其一生,貝多芬都在尋求這個答案。
1802年,三十二歲的貝多芬在疾病與痛苦中寫下遺囑,寫下唯一的希望:萬能的主,給我一天純粹的快樂吧。
家庭沒有給他一天純粹的快樂。
1770年,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昂的一個貧窮的家庭,母親是一個廚師的女兒,父親是一個平庸又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在事業上失意的父親,為了抓住唯一可以炫耀的機會,從四歲開始,把貝多芬按在鍵琴前面,或者把他關在小閣樓上,讓他練習小提琴。
他曾經恨音樂如同恨死神,唯有暴力才能讓他繼續呆在音樂的世界裡。是生活而不是天賦讓他選擇了音樂。
十一歲那年,他加入劇場樂隊,十三歲當管風琴樂手,十七歲成為一家之主,負責全家的生計。第二年,母親去世,從此他喊不出母親兩個字。他不再是某人的兒子。
家庭沒有給他一天純粹的快樂。
十五歲時,他寫掉,不懂得死的人是個可憐蟲,而我十五歲就已經懂了。
身體沒有給他一天純粹的快樂。
二十二歲那年,戰火蔓延到家鄉,貝多芬離開家鄉,前往音樂的殿堂維也納。他對未來充滿希望。
他說,這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我的才華必將獲勝。
他說,如果我的才華不在音樂而在軍事上,我將戰勝拿破崙!
他無比自信,如果他願意,整個世界都將被他征服。他說道,如果我看到某個朋友經濟困難而我又無法資助他時,我只須伏案工作,用不了多久,便能幫他擺脫困境。
他在維也納這個音樂之都初露頭角,舉辦了自己的首場鋼琴獨奏會。
正當希望露出笑臉,要給他純粹的快樂時,疾病將一切掐斷。
他突然發現自己聽不清琴鍵發出的聲音。那些他可以隨心調動的音符不像以前一樣如期的給他迴應。
發現這個現象,他恐惶、畏懼、驚慌失措,他知道,音符,他內心中最高貴的一部分已經離他遠去。
他不再是自信的貝多芬,不再是認為憑才華就替朋友解困的貝多芬。他開始將自己包裹起來,避免一切的社交,就連親友,他也絕不透露自己正在失去聽力。他將這個巨大的恐懼隱藏在內心,生怕因為外傳而顯得更為不堪。
在劇場,他儘量靠近樂隊,以聽明白演員的話,每時每刻,他都堅起耳雜,生怕自己錯過了關鍵的聲音。
直到1801年,被失聾折磨五年之後,他向自己的朋友, 一位醫師,一位牧師傾訴了自己保守了五年的秘密。
或許,他不知道該詢問科學還是上帝,到底是誰,奪走了他最自信的本源、最高貴的身體部位,是誰剝奪了他獲取最純粹快樂的機會。
我活著像上帝一個最可憐的造物。
他說道。
而愛情,這個很多人獲取純粹快樂的源泉,也對貝多芬尤為的吝嗇。
他對愛情的神聖深信不疑,甚至不肯原諒自己的偶像莫扎特竟然為一個叫唐璜的登徒子譜下樂曲。
他一次再一次為情顛倒,他一身潔身自愛,從未越軌,他熱情洋溢,憧憬著愛情的贈饋。
三十一歲,他為一位女士寫下《月光奏鳴曲》,可愛得越深,他越深陷殘疾的自卑,愛得越烈,他越為自己的貧困而拘束。
終於,這位月光下的女士嫁給了一位伯爵,也就在這一次,他感覺生命、快樂正從他的身體被抽走,他寫下遺囑。他說道:我聽不到歡樂之聲太久了,上帝什麼時候會讓我再聽到聲音?主啊,給我一次真正的快樂吧,哪怕只有一天!
五年後,他再一次愛上一個姑娘,並訂下婚約,就在貝多芬全情投入時,婚約解除了,他再一次孤單一人。
或者,力,生命的原力能給他純粹的快樂。
從最後一次的失戀中回過神來,貝多芬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原力。
那一年,他四十歲,從他寫下遺囑後已經過去了十年,他不再需要隱瞞自己耳聾,因為他對社會再無野心,他無所畏懼,因為他從不在意他人的評判。他驕傲的說,從藝術家的立場,我從沒對別人涉及我的文字加以注意。
他連愛情也不再奢望,他只在乎力,自己內心那頭如狂奔的Mustang般的力。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權威跟地位,他說:除了善良,我不承認還有其他高人一等的標誌。
只要發現自己的力,沒有人低微,他比任何皇帝都意識到自己的力。
他說:歌德,你不必在皇帝面前彎腰摘帽,因為本質上,我們跟他們是一樣的啊。
帶著這股力,他讓音符狂奔而出,他說我是為人類釀造美酒的酒神,是我給予了人類狂熱的理想。
他說,我亦是國王,我的帝國在天空!
他的聲望達到了巔峰,他被奉為歐洲的光榮,曾經離他而去的愛人為了自己的丈夫而來到維也納求他幫助。
但力似乎也流走了,伴隨著聽力的徹底流逝。四十五歲那年,他完全失去了聽覺。
貴族們承諾的生活費停止了支付。他被維也納的音樂界拋棄,他們嘲弄貝多芬是老氣橫秋的學究。唯有傻瓜才會欣賞他們。
這種打擊在1822年達到高潮。那一天,他站在指揮台上,完全聽不見任何聲音,現場一片混亂。貝多芬試圖從人的表情讀出什麼,可他迷惑不安,完全不知所措,最終,他把朋友叫來,命令對方寫下現場的一切。
朋友寫道:我求您別繼續了,回家我再給你解釋。
他再也無法指揮這些音符了,他完全聽不到,世界對他是靜默的,音符終於停止了跳躍。
他的力流走了。他離群索居,常常一個人行走在田野裡,不戴帽子,頂著太陽或者雨。就這樣走著。
他的積蓄也一天天流失,最終他不再出門,因為鞋子有破洞,欠下出版商一大筆錢,作品無人問津,數首絕美的奏鳴曲,只換來微不足道的報酬。
他說,我幾乎淪為乞丐,卻必須裝作並未捉襟見肘。
他的力消失了。
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純粹的快樂。
但他就此與快樂失之交臂嗎?
沒有,就在這痛苦之中,他發出了最強的聲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就算殘疾,就算困苦,就算失意,就算淪落,可這樣的生活,我依然願意活上千百次。
是的,貝多芬尋找到了快樂。他一生都在與悲痛作鬥爭,然後,就在鬥爭之中,他發現了最真誠的快樂。
每一次的失意,都讓他做出最絕然的反擊。失去愛情,他譜寫出《月光奏鳴曲》。失去聽力,可他所有樂曲,基本都在失聰之後譜出,他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樂,寫就於他狼狽跳下指揮台逃回家的二年後。他帶給人間的歡樂篇章《歡迎頌》,寫就他貧困潦倒,還要假裝並未捉襟見肘的時刻。
那不是純粹的歡樂,但那是最真誠的歡樂,是鬥爭的歡樂,帶著苦澀與粗野的本質,是繼繼續續苦澀的笑容。
他打磨著苦難,從大自然中抽出快樂的精髓。
這個世界對我愈殘酷,我愈該向它露出笑臉。
我在黑暗的深淵凝視光明,我在痛苦的泥沼歌頌歡樂。
他戰勝了人間的平庸,戰勝了命運,戰勝了痛苦,他每一次反擊,都抓住了快樂的本質。
快樂,就是不屈服於痛苦。快樂,就是來自悲痛。
在生命最後的時刻,他說道:任何痛苦必會帶來善果,而因為善,我的人生總算是喜劇收場。
他寫給朋友:惟其痛苦,方有快樂。
我們不快樂,也許,僅僅是因為我們不夠勇敢。
-
3 # tracyshou
達芬奇自己就是個私生子,也正是因為私生子,才出現了這位偉大的曠世奇才。
因為那時候的私生子是不可以接受教會學校教育的。他就沒有被教會的那一套灌輸洗禮,沒有學習拉丁文。那個時候的歐洲,拉丁文感覺就象徵一種高階階級。大家如果看《那不勒斯三部曲》的小說,義大利也是同樣,那時候拉丁文是一門必修課,好多典籍也都是用希臘文和拉丁文寫成的。
達芬奇從小沒去學校,保留了自我本真的創作力,以及對世界高度的好奇心,各個領域都探索,畫畫,人體解剖,天文學,幾何學等等,他還是個宮廷匠人,那個時期的法國國王可喜歡他了。
對了,那個時期,米開朗基羅和他同樣有名,不過,達芬奇年紀大二十歲左右吧,米開朗基羅同樣在當時也很受國王的喜歡,不過他的造詣主要在於雕塑。據說,這兩人風馬牛不相及,互相看不順眼。本來麼,2個年齡差大的人一般都能和諧共處。可能藝術家的世界就是這麼極致,還有就是倆人造詣都很高的原因吧。
達芬奇是個對生命極度有熱情的人,追求神秘,挑戰極限,這也是達芬奇最吸引我的地方。他的那個地球作品,人體簡直畫的出神入化。他的作品能讓人看到熱忱,完美,有溫度。用現在的話說,叫做極度精益求精。不過達芬奇是個拖延症,可能太過追求完美吧,所以很多畫出不了活,畫不完。
他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蒙娜系列作品等,去一趟歐洲,法國,義大利,看看博物館裡的真跡就是我的心願。
雖說他是個同性戀,一生沒結婚,但是有個養子,據說達芬奇還跟養子的親生父親住在一起過,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畫面。
總之,這個來自芬奇小鎮的寫映象文的左撇子奇才,就像他的作品,蒙娜麗莎那樣,笑容如此美好,它似乎更像來自天上,而非人間。他讓視覺化的思考突破極限,挑戰不可能,他真的是把生命活成了最精彩,據說最後死在了國王的懷裡。
回覆列表
他的生活是自由的,繪畫,科技發明樣樣都來。令人羨慕。這麼一說,我們現在的世界就顯得比較禁錮了。基礎科學似乎很完善了,至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感覺不到有什麼科學解釋不了的了。工作繁忙,人們無暇顧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藝術享樂。
然而,我個人覺得這只是一個選擇問題,現代人,在生活工作之餘照樣可以研究真正的科學,薰陶藝術的境界。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資訊科技使得我們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取任何學科的前沿知識。同樣,我們有機會瀏覽歷朝歷代古今中外的藝術理論和圖藝術作品。不必抱怨時代的種種,你想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