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自我中心意識是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理論,他認為孩子的判斷和行為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構建和看待外在世界。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用自己的想法來推斷他人的想法,用自己的喜怒來衡量他人行為的對錯,這種自我意識在孩子2-7歲時最為強烈。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看到自己,無法理解他人。既然自我中心是孩子生長髮育的正常階段,那麼家長是不是就可以放任不管呢?當然不是。因為孩子的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很有可能會帶到成人階段。很多成人即使年紀大了,也並不能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在他們的頭腦中,往往只有一種聲音、一個角度、一個思維方式。他們對於別人的情感和想法不能感同身受,既無法看出他人的情緒變化,也不能理解他人話語的意思,這些都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社會合作能力。你認為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我中心思維?
10
回覆列表
  • 1 # 大眾船煤

    或許答案跟這一時期大多數孩子經歷的一種關鍵變化有關。到了這個年紀,他們才首次意識到自己是個人。他們不再把自己僅僅視為社會環境的延伸,而是把自己視為有自我意識的、獨立的個體。伴隨這種自主意識的發展,自由的概念也形成了。獨立的個體應當有選擇的餘地,一個剛剛發現這一點的孩子,迫切想要探索這種選擇餘地的深度和廣度。故此,看到兩歲的小孩總是跟我們對著幹,我們其實沒必要驚訝,也不必煩惱。他們正在體驗一件最令人興奮的事情:他們是獨立的人類個體。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有那麼多有關選擇、權利和控制的關鍵問題要去問,要去答。將他們力爭自由、反抗限制的傾向,理解成對資訊的求索恐怕是最合適的。測試過自由的極限在哪裡(順便也測試了父母有多大的耐心),孩子們就能弄明白,在他們的世界裡,自己能控制多大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必須受控於人。稍後我們將會看到,明智的父母總會盡力提供前後高度一致的資訊。 儘管“可怕的兩歲”可能是逆反心理最明顯的時期,但面對限制行動自由的舉措,我們一輩子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抗傾向。另一個反叛傾向最為突出的年紀是青春期。一個深明此理的鄰居曾經給我建議:“要是你很想做什麼事情,有三種選擇:自己做,出大價錢找人做,要不就故意禁止你家十幾歲的孩子做。”和兩歲一樣,個性意識萌芽也是青春期的特點。對青少年而言,這種萌芽意味著走出兒童的角色,擺脫與此角色相伴的家長控制,邁向成人一角,獲得隨之而來的一切權利和義務。青少年對義務想得比較少,他們更關注身為一個年輕成年人自己所應有的權利,這沒什麼出奇。更不奇怪的是,在這些時候對其施加父母的權威,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家長要是企圖控制他們,青少年不是陽奉陰違,就是公然對抗。權利和義務。青少年對義務想得比較少,他們更關注身為一個年輕成年人自己所應有的權利,這沒什麼出奇。更不奇怪的是,在這些時候對其施加父母的權威,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家長要是企圖控制他們,青少年不是陽奉陰違,就是公然對抗。

  • 2 # 晴天媽媽親子情商課堂

    我來嘗試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首先,像您說的這個可能以自我為中心是孩子的一個發展階段。

    在嬰幼兒時期,他在這段時間都是漸漸從本能的反應到認識自己的過程。

    他可能會用嘴巴吸允自己的手指腳丫來感受自己。

    我們就是好好清潔孩子的小手小腳丫乾淨衛生的讓他去吃,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如阻止他做這些事情。

    幼兒時期,學走路的時候,學吃飯的時候,大多數都不願意讓家長去幫忙,也是自己感知的一個過程。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做好防護措施,保證他們不會受到傷害的時候讓他們去嘗試,摔倒了爬起來再走,於是學會了走路。吃飯勺子筷子拿不好,弄得到處都是,沒關係收拾一下就好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去代替他完成這些事情。

    再以後,他會有自己的思想,他會不聽你的話,會反抗,這些都是一個孩子生理和心理成長的必經之路。有了自我意識以後,才會有自我和外界的邊界,才會更好的感知關係。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和示範。

    現在家庭孩子比較少,多少會有一點寵愛。但是父母要做到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因為你不能陪他一輩子。

    他應該自己做的你都替他做了那麼他就習慣了,這其實正是孩子沒有真正的建立一個正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阻止,不代替,不壓制。

    你想讓他變得講道理,你就必須要講道理,不用身份去壓制他。

    你想讓他變得有禮貌,你就必須尊重他,不亂翻他的手機和日記本。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首先要把他看做就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去養育就好了。

  • 3 # 黃馬飛騰

    孩子的智商其實非常低,沒有道理可言,跟他們說道理之前,必須先暴打一頓,然後再說道理。如果不行,就暴打兩頓。

  • 4 # 熊媽育熊娃

    自我中心是兒童成長的必經階段,兒童一兩歲開始就慢慢有自我意識,三四歲是自我中心的高峰,隨著他們社交能力、語言能力、智力的提高和活動範圍的擴充套件,特別是到了五六歲左右,兒童自我中心化語言越來越少,慢慢能意識到別人觀點或看法的存在,從而在“概念或概念化了的活動”上區分並協調自我和別人的關係,漸漸完成去中心化。所以“自我中心”人人都有,只是存在個體差異,伴隨著兒童不斷成長,都會超越“自我中心”,走向成熟。但如果兒童自我傾向過於嚴重,或到了六七歲停滯在自我中心階段,問題就嚴重了。

  • 5 # 袋鼠想學

    “自我中心”是人類從幼年走向成熟的一個自然必經階段。“自我中心狀態”會影響幼兒對自己、對他人的認識,影響幼兒與別人的友好關係。因此成人要幫助 4 歲以上的幼兒逐步擺脫自我中心狀態,讓孩子經常和別人交流看法,引導幼兒比較自己的興趣、願望、愈見和別人的興趣、願望和意見的差異,學會換位設想。尤其是在同伴間發生衝突和爭論時要啟發幼兒考慮別人的權利、需要和別人要求的正確性,幫助他們積累經驗,學會多角度的認識和理解事物,逐步擺脫自我中心。否則的話,聽任幼兒的“自我中心狀態”延續到兒童期,就不利於他們認識能力和社會性的正常發展。

    以下我們來看一些家長該怎麼幫助兒童擺脫自我中心思維的舉措:

    1、利用兒童喜愛的遊戲

    兒童遊戲非常容易滿足孩子愛玩的天性,而且它簡單易學、不受場地、人數、孩子接受能力差異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進行。遊戲的規則能幫助兒童擺脫自我中心,向社會合作發展。每個遊戲的規則是每個兒童必須遵守的。遊戲對兒童的誘惑會使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遵守規則,也讓兒童從新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兒童與同伴遊戲中掌握了規則,從而形成了人際協調的合作關係。

    2、讓孩子與同齡人充分交往

    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兒童才能將自己的觀點與別人的觀點想比較,從而認識到自己的感覺與別人有別,對別人的觀點才可以提出疑問或更改意見。因此,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在幼兒園、學校裡,都可以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團體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動。讓孩子在彼此思想的碰撞中,逐漸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並且體會到合作帶給大家成功的快樂,以及矛盾和誤會帶給大家失敗的痛楚。

    3、成人或家長應為孩子做出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榜樣

    孩子非常善於透過觀察和模仿獲得行為方式,於是家長也易成為日常生活中孩子潛移默化的榜樣。這就需要家長轉變嬌寵與專制的家教方式,與孩子平等相處。只有家長、孩子尊重彼此的意見,才能讓家長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使他知道無論是誰都有可以供別人尊重的觀點。

    4、父母應採取科學的教養方式,轉變家庭注意的焦點

    兒童自我中心的形成往往與父母不恰當的教養方式有關。幫助兒童走出自我中心,父母需要學習採取科學的教養方式。現在兒童多數是獨身子女,自然會受到家長更多的關懷與愛護。但是家長對子女的愛與保護要有一個度,不能變成溺愛,溺愛會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孩子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長輩們理所當然地圍著自己轉,滿足自己一切要求。只有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才會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了避免孩子的自我中心,家長應有意識地轉移家庭注意的焦點,把孩子視為獨立的一個人,一個與其他家庭成員平等的人,這樣會使孩子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5、培養孩子學會關心與尊重的良好品行

    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自我為中心並不是獨生子女與生俱來的缺陷。要使兒童從自我中心中解放出來,最重要的途徑是與同伴發生作用。幼兒期是孩子個性和行為形成的最初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逆轉性,觀察、模仿是幼兒階段孩子們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們可以透過培養幼兒學會關心與尊重的良好品行來幫助幼兒逐漸擺脫與克服自我中心。

    同時需要注意與強調的是,自我中心現象嚴重的孩子可能會有人際關係的不良情緒體驗,也會導致孩子不願意進行同伴交往。這時,不能因為孩子與同伴關係緊張就限制或迴避同伴交往。只有與同伴的交往中,兒童才能將自己的觀點與別人的觀點比較,從而認識到自己的感覺與別人有別,對別人的觀點才可以提出疑問或更改意見。

  • 6 # 育兒天天聊

    雖然國家二胎政策放開了,但是更多的家庭還是獨生子女,老一輩的人都說現在的孩子“獨”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些家長就會擔心,這樣不利於孩子更好的融入社會環境,想知道如何才能擺脫“自我”的狀況,其實這個狀況要根據孩子的狀況去分析,並不是所有孩子的“自我”狀態都要調整,比如小孩在玩自己的玩具,有些家長就要它一定跟周邊的小朋友“分享”,即使孩子表達了不願意,家長還會說孩子不乖,可這樣的情況,換成國外的媽媽,就不會這樣。

    一個美國媽媽帶著兩歲的女兒玩。有個小男孩跑過來,想玩她心愛的玩具,小女孩不願意,緊緊地把玩具抱在懷裡。女孩媽媽對小男孩說:“不好意思,她不同意。”奇怪的是,媽媽既沒有解釋,也不覺得尷尬,像只母雞一樣保護著女兒和她心愛的玩具。另一個小男孩不放棄,想要去搶,男孩媽媽趕緊拉住他,對他說:“這是妹妹的東西,她有權自己做主,你必須得到她的同意!”

    當孩子出現“自我”狀態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當下的選擇,事後可以進行引導,如果孩子在確定好環境後,自己主動拿出東西分享,那說明孩子不需要調整,家長不需要過分干預。如果需要引導的孩子,家長們可以從兩方面下手,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不要把孩子當作唯一的中心。就是說,不要一切圍著孩子轉,家庭成員各自有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大家是平等的,而不是什麼都將就著孩子,這樣,孩子就更能瞭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和感受,不能只滿足自己、讓自己高興。

    另一方面,在遇到事情時抓住機會給孩子情感教育。比如說,如果孩子搶人玩具了,就算孩子還小,也可以透過講故事、角色扮演的遊戲等,讓孩子體驗玩具被搶時候的心情;如果孩子和好朋友鬧矛盾,不妨幫孩子分析分析好朋友的立場和感受。善解人意的孩子更有好人緣。其實,“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同樣重要,而怎麼平衡“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也是我們的人生課題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暈噁心眼睛睜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