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而思之

    內家拳訓練裡的放鬆和鍛鍊筋骨不矛盾

    先說點內家外加的拳理不同:

    內家拳我是陳拳太極,內家拳什麼“九松十要一虛靈”,都不是目的,這是身法的要求,“九松十要一虛靈”這裡邊松是準備工作;內家拳目的也是鍛鍊筋骨;

    您會說,鍛鍊筋骨不是外家拳的麼?表象。

    內家拳不是內練一口氣麼?外家拳是外練筋骨皮麼?

    內家拳也講究追求鍛鍊筋骨,只是鍛鍊的方式方法不一樣,內家拳講究的是“筋骨崩彈”、“龍虎勁”。不知道你知道麼?現在發揚龍虎勁和筋骨崩彈的最好的是 大成拳。

    照片給你,大成拳也叫意拳。脫胎形意拳,沒有深奧的理論體系,理論基本是現代漢語,不吃祖宗飯、不神秘;套路基本沒有,但是有獨一無二的“笑傲江湖的”訓練體系。這是其他傳統拳所不具備的。

    追加說明什麼陳拳太極的“松”:

    陳拳太極裡的“松”絕不是放鬆的松,也不是放鬆就能鬆下來的,是在艱苦訓練,開肩開胯、開胸開肋;開脊椎、關節拔長、筋膜變厚,腰胯+脊椎組合聯動而由此產地的內力---筋骨崩彈力。

    在此基礎上才會有松,骨升肉降了等。松,不是放出來的,是訓練出來的。後人偷懶蒙人啦!

  • 2 # 太極王敏夫

    內家拳訓練裡的放鬆和鍛鍊筋骨矛盾嗎?

    內家拳裡的放鬆和鍛鍊筋骨,不但不矛盾,而且還相輔相成的。練筋骨是在放鬆基礎上的自然延長鍛鍊,而不是生拉硬拽。

    練功首先要練的就是抻筋拔骨,這些訓練是在放鬆基礎上練習的,只有放鬆了,才能最大限度的把經筋、肌膚和骨節開啟,實現鍛鍊筋骨的目的。

    放鬆的目的,能使氣血和順充盈,更加有利於筋骨的強壯。松是前提,開是結果。鬆開之後才能把肢體放長,勁力放遠。鬆開之後更加有利於筋骨的強壯。

    抻筋拔骨的目的,也是為了去僵求柔,也是為了更好的松。鬆了能使自己根植於大地,成不倒翁之勢。鬆開了也能使動作靈活,自然協調。筋骨強壯了,自然就能發出來強大的爆發力而用於實戰技擊。

    開始大家都不會松,也不知道松的感覺和程度。這個不要緊,只要你開始把自己的肌肉和經筋儘可能的拉開,繃到最緊張的時候,在肢體不往回收的前提下,儘可能的鬆開,就能感覺到在肢體放長的基礎上的放鬆感覺。然後就保持住這個感覺就行,再練的時候,都儘可能的找到這種感覺,直到隨時都能達到這種狀態即可。

    所以說,松和鍛鍊筋骨一點都不矛盾,完全是互補的。松是在筋骨開啟的前提下的松。反過來,只有鬆開了,才更加有利於筋骨的鍛鍊,實現完美的結合。

  • 3 # 屎小孩他爹屎大叔

    個人認為放鬆是鍛鍊筋骨的前提及方法。肌肉鬆了,它對保持身體姿態所起到的作用就小了,所以保持姿態這個工作的一部分就得由筋骨來承擔,這樣就鍛鍊了筋骨。靜態站樁、動態打拳都要有。站樁時可以體會下部分肌肉被動拉緊的感覺。

  • 4 # 紫雲觀濤

    不請自來客。

    內家拳裡放鬆和鍛鍊筋矛盾嗎?

    筆者認為不矛盾反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事情。

    怎麼說呢,放鬆是肌肉的放鬆,目的是體現出來筋骨。

    (當然所謂放鬆肌肉不是真的肌肉無力松,那玩意也不行,不然肌無力患者為何動不了?只是一種意念上分出主次而已。

    和市面上有些內家拳要求一鬆到底不同。筆者練拳時師叫打熬筋骨,也就是各種基本功增強力量柔韌的鍛鍊,為的是把肌肉纖維拉長,大筋鬆開這是基礎不然只後緊的根本靠意念鬆不開。筆者說的可能沒有權威,這樣可以去武當山學學拳 看看正宗內家拳是不是上來就鬆柔的講。

    其實這種辦法也算無奈之舉,為了增加力量。華人本力不行,看看有幾個膀大腰圓天生神力的,再者需要運用兵器,端著沉重的兵器需要行動殺敵本力有不行,只好尋求人體構架來省力,結果被現代人無限誇大。)

    好比打拳,大家可以站起來試一試,你們現在打拳就是單純的靠肩臂肌肉發的力,一發力肌肉緊繃,只能發出一個方向的力。而放鬆肌肉用的是筋骨彈力,脊骨和胯骨加上兩肋的大筋。這種勁打出去時肌肉鬆的,速度快向四面八方支撐。

    當然了,這種打拳方式是後天的鍛鍊結果,有可能遇到突發事件就變回肌肉力了。

    就這樣。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 5 # 福州禪武

    放鬆和鍛鍊筋骨並不矛盾。

    力量和速度,在沒有掌握用力的技法以前是很難成正比例發展的。任何武術流派的用力技法都要求剛柔結合,剛柔是用力技法中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兩各方面。剛柔相濟、先柔後剛、剛後必柔這種週期性的放鬆——收縮——放手就是武術用力的技法所在。只有肌肉處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產生第二次的最大收縮力量。

    而武術一般的發力都強調全身的力量凝聚在一個打擊點上,所以先放鬆全身的肌肉,尤其是一些力量的轉折重要點,如胯、肩。

    再就是內家拳有傾向於醫學的經絡學,經絡是強調“氣”的執行,而氣需要意念的調控,只有放鬆才有利於氣血的執行,有助於養生或是發力。

  • 6 # 大成拳黃景文

    大成拳的放鬆與筋骨談

     

    松,是有條件的。

    比如推車上坡,推不上去的時候,需要鬆一下,但不是讓你松得讓車滑下來,連人帶車滾下坡去,而是把多餘緊的肌肉鬆下來。

    那麼這時候哪裡應該緊呢?關節的地方。

    打拳,如同推車上坡,巨大的阻力迫使你鬆掉多餘的肌肉,重點關注關節處筋的力量。

    有關筋骨訓練,練習大成拳需要重點認識到人體五個脖子的重要性。

    揮拳踢腿,擊打在外界的力量最大值,不在於你的肌肉強大,而取決於你最薄弱的關節,比如手腕或腳踝等。

    手臂或腿的力哪怕有千斤,假如手腕和腳踝只能承受50斤;那麼你的拳打、腳蹬之力就是50斤,多一點就會受傷。

    入手大成拳站樁,先練緊五個“脖子”。

    一、頭頂項豎。

    當意想身受外力時,無論手上、臂上、身上、腿上;人的頸項必須有適當的緊張,頸項一鬆,整體皆非。

    凡肉食等虎豹動物,其脖頸都異常強壯。

    站樁有造詣的大成拳家,其發力時,脖頸兩側有兩根筋瞬間騰起,力畢則消失,可見頭頂項豎的功效。

    這個頭頂不是指頭部頂端,是指腦袋向上頂勁,領起全身,脖子正直有向上略微前傾的強大支撐力。

    二,兩手腕微撐,隨功力日深而撐緊。該部位的撐緊堅固,關係到你的拳能發多大力。

    站樁的下一步,是鍛鍊腕關節的力。腕關節的上下兩側有兩根很粗的筋,透過手指的分撐內抓,要使手腕上下兩側的筋撐上勁,撐勁的同時要注意手部和小臂肌肉的放鬆。

    手的形狀如抓球狀,俗稱大把抓,其目的是撐起腕部的筋。

    腕部筋的力量決定你能打多大勁,不是看你胳膊有多大勁。

    三,兩腳踝大筋撐緊生力。

    人的腳下有沒有根,不是取決於大、小腿發達的肌肉,而是取決於腳踝大筋的支撐力度。

    身體受力時,人的腳腕撐不起,其它部位的肌肉再有勁也沒用。

    我們平常吃的牛蹄筋,就屬後蹄筋最粗。

    站樁時,撐腳脖子筋的時候,一定注意放鬆大腿、小腿的肌肉。

    力由腳上起,腳腕筋的力量不足,地面給人的反彈力就不夠。

    聰明而有傳授的人,都是先練關節之筋;因為這些地方相對薄弱,等薄弱之處強大了,再使自身其它肌肉組織的力逐漸強大起來。

    總之,周身放鬆,五個脖子不能松,要有層次地撐上勁,這便是放鬆與筋骨撐勁的辨證關係。

  • 7 # 醉臥松蔭

    什麼叫放鬆?放鬆不是不使勁,所以說“松而不懈”;緊不是生硬堅執,所以說“緊而不僵”。這方面可以從每個人小時候學拿筷子夾東西吃來體會,剛開始免不了是費勁的,熟練之後的得心應手狀態才是真正的放鬆,在這個過程中,筋骨鍛鍊不煉自煉,無須強調,而無過不及,沒有偏頗之弊。一隅之見,僅供參考!

  • 8 # 龐超武術研究

    包括兩條腿也要用上勁,你的步伐才能靈活,你的腿法才能使出來。

    如下動圖1所示:

    很多朋友練拳太迷信放鬆了,大松大軟是近代才產生的東西,古代拳譜中是不講松和軟的,這裡有拳譜為證,在過去太極講陰陽相濟,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平常做的很鬆的動作其實在實戰中都是錯的。

    如下圖2所示:

    像形意拳三體式一站,只有把梢節緊起來,三體式站的緊起來,實戰中才能起到格擋、防守,包括兩條腿也要用上勁,你的步伐才能靈活,你的腿法才能使出來,下潛、下蹲的動作都能做出來。

    如下動圖3所示:

    當你輕輕的負重,很容易做到鬆緊結合,在我們練拳的過程中,一沉,一轉,只有先克服掉固定的重量,在對抗的時候才能化解開對方的力量。

    如下動圖4所示:

    為什麼?假如你拿一個磚,纏絲試試,所有力量都在肩膀上,你一負重就感覺不對了,就根本出不來,這還僅僅是一塊磚的重量,假如有個人輕輕的在你運動過程中搭住手,連磚的重量加人的重量你根本出不來。對方壓住之後,一沉肩墜肘你就出來了,同時可以給對方完成一個反關節的擒拿

    如下動圖5所示:

    磚你都克服不了,何況在對抗過程中克服對方的力量呢?所以站樁和練拳都是一種臨界狀態,要把自己的身體做的像彈簧一樣,說爆炸隨時能爆炸的開,但是看上去還是很輕鬆的。

  • 9 # 風雲生0

    放鬆,你知道放鬆這個概念,就必須知道,什麼是松而不懈,緊而不僵!

    真正的松,是手段,而結果應該是拳勁!功夫!

    拳勁功夫,表現在人的身體,則是筋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冬天會不會有極端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