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街頭詩人2020

    在秦末農民隊伍中,劉邦既不是最早喊出起義口號的,也不是起義隊伍中勢力最大的。但最後站上C位奪得天下的確是地痞無賴氣質的劉邦。毛主席都稱他為中國封建皇帝裡面最厲害的一個,他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前期趕上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浪潮。迅速加入起義軍浪潮,“斬白蟒起義”,召集了早期一大批追隨者,有了起義的資本和名分。

    率先入關,接受親王子嬰的投降。比起項羽鉅鹿之戰和秦軍主力硬剛,可以說運氣好到爆。

    這一點在前期創業過程中,劉邦的地痞無賴氣質可以說功不可沒。

    在後期楚漢之爭中,也正是劉邦的痞讓高貴傲慢的項羽放鬆警惕,對他一次次網開一面。也正是二者格局與性格的不同才致使陳平、韓信等人才一個個離開項羽投向劉邦。

    劉邦之所以能在各路起義隊伍中脫穎而出,與他胸懷天下的格局,加上豁達大度,不拘小節的性格,密不可分。反觀項羽,在入關中後稱西楚霸王,分封天下,開歷史倒車。

    一個致力於霸業,稱霸諸侯;一個致力於天下,絞殺諸侯。剛開始的格局已經決定了兩人的成敗!

  • 2 # 愛情寫作者

    根據題主之問,簡要分析劉邦成就帝業的大勢、內因與團隊。

    劉邦其實也不算是題主所謂的地痞流氓,他是今江蘇沛縣人,出身農家,早年當過亭長,因釋放刑徒而逃亡,因響應陳勝吳廣起義而聚眾,後投奔項羽的叔叔項梁而逐步壯大部隊,提升戰鬥力,豐富戰鬥經驗,積累成就帝業的政治資本。歸納說來,有三個方面:

    一、順勢而為。大家都知道,凡事順勢而為肯定比逆水行舟更容易成功。當時的秦國,四面楚歌,烽火四起,卻沒有力量一舉消滅或各個擊破內亂勢力。而項梁(項羽)勢力的異軍突起,充當了毀滅秦帝國的中堅力量,一定程度上給了劉邦團隊培育期和成長期。打個通俗的比方,劉邦是拔蘿蔔的最後一把勁。

    二、磁場效應。所謂亂世出英雄,英雄不問出處。亂世造反具有效仿效應。好死不如賴活,尋死不如闖禍。劉邦一開始是被那個亂世推上頭領位置的,隨著團隊的壯大,逐步確立和鞏固了領袖地位。這是因為劉邦具有很突出的優點,具有吸引人才集聚的磁場效應。歷史上多次通過張良或他人之口評說劉邦是忠厚長者。意思是說劉邦是一位厚道的長者,近似於德高望重。他有容人之量,善聽善行。別人給他提建議,推薦人才,他基本都立即採納。而項羽呢,因為自身實力碾壓群雄,且一直佔據戰略的絕對優勢,所以難免剛愎自用,輕視手下。

    三、團隊給力。好人要想成好事,必須有強大的合力支撐。幫助劉邦成就帝業的最傑出的代表是“漢初三傑”:運籌帷幄的張良、不絕糧道的蕭何、過百萬之軍的韓信,三者缺一不可。他們不僅幫助劉邦佔據了戰略優勢,先於項羽奪取秦都;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四年艱難卓絕的楚漢戰爭,徹底擊垮了唯一的競爭對手項羽。劉邦謀略不如張良、管理不如蕭何、用兵遠不如韓信,但他唯才是舉,敢試敢用,用好用活,這既是劉邦的格局,也是他的幸運,更是他成就帝業關鍵中的關鍵。例如,張良原本是項羽核心團隊的人,韓信原本是項羽的低階官員;在項羽團隊都沒有發揮大用,到了幾乎一無是處的劉邦這裡都成了造勢英雄,推動了劉邦成就帝業的時勢。

    最後,我想舉一個不很恰當的類比:在網際網路風起雲湧的草莽時代,馬雲不懂技術,財力微薄,營銷平平,為何能成就傳奇偉業呢?!我想,任何時代,人才和能聚合人才的魅力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您說是嗎?

  • 3 # 吽視野

    我很納悶為什麼很多人把劉邦定義成地痞無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強大的大一統帝國的人,難道會是一個地痞無賴嗎?

    劉邦相貌出眾

    呂公與人結仇,帶著家人逃亡沛郡(今沛縣)定居。沛郡令與呂公交好,設宴款待。沛郡有頭有臉的人紛紛前來拜訪,兜比臉還乾淨的劉邦也來了,在門口大喊一聲,我出一萬金前來拜見。呂公聽後連忙出門迎接,見劉邦氣宇軒昂,氣質出眾,忙請劉邦進府。呂公好相面,他認為劉邦面相尊貴,時候一定能成大事,就把年輕貌美的呂雉嫁給他。呂公看的可真準。

    氣量大,能容人

    自起兵後,雍齒多次背叛劉邦,雖然被背叛多次,但劉邦都沒殺他,還給他封地加官。現代人都知道他只是為了宣傳自己名聲,吸引更多的人來投靠自己。但設身處地的想想,要是項羽的氣量,早就把雍齒碎屍萬段了。

    會識人,敢用人

    韓信,受胯下之辱,項羽的執戟郎,底層小人物,起初雖受蕭何引薦,劉邦對這胯下之徒毫不待見,見都沒見就隨便給了小官,要不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大漢王朝說不準就沒了。和韓信深刻交流後,認為他有大才,直接任命他為三軍之帥。僅僅交流過幾次就敢把如此大權交給他,可見其識人這塊很厲害。

    大丈夫不拘小節

    項羽要把劉邦的爹給煮了,劉邦居然能笑呵呵的說那就把羹分我一杯。這一點被很多人詬病。劉邦敢這麼說是因為他知道項羽做不出這種敗壞名聲的事情。大丈夫要審時度勢,該打心理戰就打心理戰吧。

    維護大一統的穩定

    打敗項羽後,劉邦分封了八個大的異性諸侯王分別是張耳,彭越,英布,臧荼,韓信,盧綰,吳芮,這八個諸侯王佔了西漢的半壁江山,等同於八個定時炸彈。劉邦剷除了其中七個,極大的維護了西漢王朝的穩定。如果不能維護王朝的統一,國家陷入兵戈,受苦的還是百姓啊!

  • 4 # 芸煙一縷

    劉邦雖文化水平不高,品行不端,作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個人認為他能成功主要是:

    1、善於用人:他在這塊真的是個優秀的領導者,張良、陳平兩大謀事,遇事之前總會徵求他們意見,虛心請教,從中擇優;項羽如果像他一樣,聽取范增的建議,也許鴻門宴之後再無劉邦。他不善用兵但會用將,韓信、張良、彭越都是其手下大將,為漢朝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劉邦能夠很好的調節下屬之間的關係,充當的就是潤滑劑的作用,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一起。

    2、善於籠絡人心、情商高:他慣會用感情來套牢下屬,讓他們對自己忠誠,為自己效命。這是為君者高明手段的體現。就算手下們有反對自己的地方,看起來桀驁不馴,劉邦也不會生氣,看起來很好說話,性子軟軟的,就像是一團棉花,你一拳頭打下去,最後又給你軟軟的彈回來,就算你再怎麼生氣,也拿他沒有辦法。劉邦請韓信來當屬下,一點都沒有上級的架子,在儀式上解衣推食,對韓信比對自己兒子還要好,此後韓信對他鞍前馬後,死心塌地。

  • 5 # 紫公山人

    提起劉邦,人們第一印象是“流氓”,這是我們經常揶揄劉邦的點。

    劉邦草莽出身,的確帶有“流氓”氣息。但是,劉邦還有另外一個特質,“豁達大度”,就是司馬遷說的“意豁如也,常有大度”。這個品質是很難得的,不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操心,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保持樂觀,對不同意見的能夠認真吸取等等,都是基於劉邦這個品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劉邦正是如此。

    此外,或許與項羽相比,劉邦顯不夠英雄豪氣。但是正如韓信所說,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劉邦年近五十方趁著反秦之勢而起,在許多戰鬥中都是親自作戰。韓信兩次被劉邦衝進兵營奪走兵權,淮南王英布謀反前是認定劉邦年老有病不能帶兵才起事的。這些正說明劉邦行軍打仗是有一套的。

    但是,當面對項羽提出單挑的要求時,劉邦就說:“吾寧鬥智不鬥力”,把項羽氣的要死。那麼劉邦有什麼智?劉邦的智慧是“好謀,能聽”,就是有謀略,能聽的進正確意見。要知道每一次都能把正確的意見聽進去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張良就曾經感慨劉邦大概是老天爺送來的,能聽進去他說的建議。

    當然,筆者指出劉邦這些不同尋常,並不是為一個兩千年前的皇帝唱讚歌,也不否認劉邦有許多毛病,如待人粗鄙,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死活等。不過,看待歷史人物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這樣人物才愈發飽滿。

  • 6 # 朝雲天下

    司馬遷史記中的劉邦, 在奪得天下之前,不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流氓,是任人嬉笑怒罵的潑皮劉三兒,是根本不管勞動生產的無賴,是及壯試為吏, 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狎侮的惡徒,是好酒好色的流氓,是扔掉孩子,只顧自己逃跑的無情之父,是不管自己父親死活的不孝之子。

    劉邦不是一個完人,他貪財好色,自私驕傲,而且好逸惡勞。但同時,他也是一個不甘平庸,心懷抱負的有志之人。劉邦的這些劣根行為,卻總是能夠在可貴的從諫如流中,全部被他自己否定。

    由此可見,當劉邦的本性和抱負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就會立刻否定自己的本性行為方式,而選擇被正統所認可的行為方式。

    劉邦打天下時,用仁德獲取了民心,而奪取天下之後,為了江山和社稷的穩固,他就開始用殘暴代替仁德,大肆的清除功臣和異己。

  • 7 # 叫我啊啊啊

    既然他能建立,你建立不了,他肯定比你強,估計跟你說了你也聽不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沒事可以去看看楚漢傳奇。拍的比較好,能看懂就看懂了,看不懂誰也沒辦法。

  • 8 # 其血玄黃讀歷史

    身為地痞流氓的劉邦為什麼能當皇帝?劉邦,沛豐邑中陽里人,西漢開國皇帝,秦時任沛縣泗水亭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後稱沛公。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因知人善任,注意納諫,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反敗為勝,擊敗項羽,統一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用沉香為何多愛炮製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