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皇
-
2 # 仙仙美圖
先說說北伐背景:
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在彝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打敗,令國力大減。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恢復。同年諸葛亮派出陳震、鄧芝出使東吳,曉以利害說服孫權。吳、蜀兩國重新締結聯盟。
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戰亂,收服南蠻各族之心,儲備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資。226年諸葛亮率領大軍進駐漢中,開始操練三軍,準備等待時機,北伐曹魏。
自從劉備亡故後,曹魏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孫吳。222—223年,曹丕出動三路大軍伐吳,受阻撤退;224、225年曹丕又兩次親征至廣陵,因無法渡江而撤軍。而曹魏與蜀漢接壤的關中、隴西等地則明顯防備鬆懈。226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當時魏國朝廷有議論,可乘諸葛亮在漢中,一舉出兵討伐他們,曹睿亦有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等地險峻,大舉興兵必天下騷動,耗費巨大,於是提出命大將分別據守險要之地,只待魏國國力強大,蜀、吳必定不戰而降。
不久後,諸葛亮在漢中獲得了曹魏朝廷上發生之事,明白蜀、魏若長此以往,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況且此時曹魏的關中、隴西等地軍備鬆懈,而蜀軍卻在經歷過南征和兩年操練,軍力已經大大的提高。以有心攻無意,諸葛亮認為的北伐良機已經到來。
228年春天,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闡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時機的成熟性。在接到劉禪同意出兵的詔書後,諸葛亮提兵漢中拉開了北伐的序幕。
為什麼說諸葛亮北伐期間;吳國不乘機攻打蜀國了?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吳蜀已在此時締結了攻守同盟關係;雖然不能夠做到同進退但也不會乘人之危,並且吳國攻打蜀國不見得能夠佔多大便宜;諸葛亮神機妙算會不會有防備很難說.
2.外有強敵虎視眈眈,曹魏一直盯著吳國;並多次派兵攻打,吳國防守魏國就已經牽制住大量兵力.
3.國力損耗嚴重;吳國偏安一隅,國力發展本就緩慢;人口資源不充足;長期的戰爭對國力損耗是非常大的,諸葛亮伐魏對吳國來說是難得休養生息的好機會,怎麼會挑起事端。
4.如果吳國伐蜀不能短期內滅掉蜀國,一但伐魏蜀軍回援,兩軍長期對壘,難不保魏國乘機起兵伐吳,此時吳國將兩面作戰,滅國也只是時間問題。
-
3 # 戲說明清
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孫權為什麼不攻擊蜀漢後方?
其實《三國志·鄧芝傳》中就有記載: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
所以,諸葛亮伐魏時,東吳不僅沒有乘機攻擊蜀漢,而且還數次配合諸葛亮共同對敵。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過,由於馬謖失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以失敗而告終。東吳鄱陽太守周魴偽叛,誘魏將曹休。緊接著,在“石亭之戰”中,孫權命大都督陸遜督率軍擊敗了魏國上將曹休。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此戰,諸葛亮和司馬懿展開了數個月的對立。在諸葛亮牽制了魏國主力的背景下,孫權親征率軍征討曹魏的合肥。不過,這一年的秋天,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而東吳也沒有攻陷合肥。
另外三次北伐時東吳皆因內因無力出兵才沒有配合諸葛亮。
-
4 # 豹眼看歷史
夷陵之戰,孫吳儘管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盛怒之下的劉備著實讓孫權吃驚不小。
具體表現在兩方面:
其一,斬殺關羽,奪取了劉備集團控制的荊州三郡,孫權可是賺了大便宜,也清楚狠狠地得罪了劉備。既然得罪了劉備,就不能再得罪曹魏。所以,曹丕剛剛稱帝,孫權立馬向曹丕稱臣,以避免兩面受敵。
其二,劉備稱帝后,孫權立即派遣使者與劉備求和。估計能出的價碼也就是對蜀漢稱臣,繼續維繫孫劉聯盟,對抗曹魏。但絕不會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來,把荊州還給劉備。
史料中看不到孫權求和的條件,劉備不答應也是因為拿不回荊州三郡。
至於演義裡所說,孫權以歸還荊州為條件求和,不足可信。否則,孫權折兵折將圖的是些啥。
從這裡看,孫權並不是懼怕劉備,只是不想與劉備成為死敵。唇亡齒寒的道理,孫權豈能不懂?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但孫權見好就收,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再次與劉備求和,算是給劉備個面子。劉備不得已,只能借坡下驢,答應求和,不答應也沒啥咒念啦。
至於演義說孫權懼怕劉備白帝城駐兵,主動求和也不靠譜。
夷陵未戰之前,孫權並不怕劉備。取得勝利,劉備有生力量基本被消滅了,還懼怕啥?
這就是孫權不要臉面,只要利益的套路。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主動派遣使者修復與孫吳的關係,再次建立聯盟。
無論諸葛亮還是孫權,都清楚這一戰略舉措的重要意義。只要曹魏的威脅在,蜀吳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聯盟。
諸葛亮歷次北伐,名義上是剷除漢賊,一統中原。其實,不論諸葛亮還是孫權,都清楚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北伐的目的,除了諸葛亮維持蜀漢政權的需要之外,還有個重大的戰略意圖就是牽制曹魏,減輕曹魏對孫吳的壓力,避免孫吳徹底倒向曹魏。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怎麼會去偷襲蜀漢,抄諸葛亮的後路哪?
除非孫權想把自己推向絕路。因為蜀漢一亡,孫吳也就玩完了。
因此,諸葛亮安心北伐,孫權絕不會趁機偷襲蜀漢後方的。
-
5 # 浪漫星空81808118
唇亡齒寒,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孫權不傻,就是打也不一定打得贏,孫吳主要是水軍歷害,水軍到蜀地和陸軍打就是送人頭的。
回覆列表
魏、蜀、吳三華人口比較表
國別戶數(萬)人口數(萬)
蜀2894
吳52.3230
魏103443.28
合計183.3767.28
魏、蜀、吳三華人口比較表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
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三從兩點變化得知蜀國每戶大約有3.
4口人,;吳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魏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四透過比較三華人
口統計,得知三國中魏華人口最多,吳國其次,蜀國最少。三國的政治經濟歷史,得知魏
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當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下,魏國也是最具
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事實上三國時期各國的常備兵維持一般都不超過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這也是一個基本
的規律,只有蜀國例外,卻也相差無幾,蜀滅時只有二十三萬戶,九十四萬人,只有兵十
萬多一點。吳滅時約四十餘萬戶,二百三十萬人,有兵二十餘萬。
蜀漢在三國後期軍事上比較活躍,但蜀漢發展至後期,人口不足百萬。也就是說要用10
萬兵的話,則10個人中要有一個當兵,老幼婦女去掉,只選青壯年,比例要達多少?還要
不要發展生產?歷史上(正史)的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過五萬人。此時孫吳有兵23萬(
230萬人口)。曹魏有兵50萬(443萬人口)。魏蜀實力相差懸殊,正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
的總兵力加起來都沒有30萬。最多的一次6萬,最少的一次萬餘。蜀華人口不過百萬,能拖起10萬軍隊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諸葛亮的最大活動兵力不會超過6萬。魏國的西線防禦
兵力在20萬左右。(曹真一路近10萬,司馬懿和張頜領另外10萬。活動兵力在15萬左右。)
三國時期蜀漢和吳國地方不算小但多是蠻荒未開發的地方,人口稀少。人口稀少則兵源稅負都少,以上資料表明蜀漢和吳國的綜合國力和魏國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不是吳國不願出兵或不明白,從歷史上看還是無力出兵或出兵無用。不要看三國演義上多是以少勝多的戰例,看看軍事史就明白古代戰爭由其是國家戰爭兵力錢糧是根本因素,只能說魏國完全有能力兩線防守。東吳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對待蜀漢是聯合的政策,對於魏國多是採取防守的策略。
諸葛亮很早就明白這點(隆中對)所以要把荊州拉進來增加國力,失去荊州後他自己也知道沒什麼希望了,諸葛亮文集中有很多和諸葛瑾的通訊,直到他病死,幾乎北伐的每一步諸葛亮都告知了東吳,從諸葛瑾的回信看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東吳多次派兵協助,但都以失敗告終。三國演義並不是正史沒有詳細記錄。
吳國實力強於蜀漢是正確的,但與魏國比還有很大差距(參看資料),三國經歷多年,老百姓已不願打仗且魏國的政治還是很好的,老百姓有飯吃(參看曹操的政治改革)都願服從曹魏政權的管理這也是兩國伐魏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諸葛亮隆中對說的是待“天下有變”說明他也知道如果魏國不內亂政治一直清明,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援即便武力出兵也還是很困難的。
所以諸葛亮北伐期間吳國是多次出兵的,但規模都不大,諸葛亮規模也不大,根源還是國力問題。但還有一個史料就是吳國在孫權中後期政治開始混亂,因為皇子眾多爭鬥不休導致派系林立內政堪憂和蜀漢諸葛亮一人說了算的局面完全不同。在如此內憂的情況下吳國還是多次派兵伐魏以呼應諸葛亮說明吳國大抵領導階層還是頭腦清楚的,無奈實在是兵少將寡,加上內部問題都自顧不暇哪能專心打仗?應此不是吳國不想實是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