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寧
-
2 # 米媽談教育
“怎樣能使孩子完成家庭作業後能自願溫習一下課本。”我大概看了下其他人的回答,瞭解到你孩子目前已經初二了。確實正如他們所說,初二了談何容易。
我的觀點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由家長從孩子學齡前開始引導養成。目前你的孩子已經初二了,又正值青春期,估計要再調教比較難,難度很大。其實你自己也知道現在的中高考非常殘酷,初二是個非常非常關鍵的階段,可以這樣說如果初二不抓好後面基本上也很難再有起色。不過從種種過往來看,男孩子比女孩子後勁要大一些。還有一線生機。從你的留言來看,孩子能夠在週五放學前就把作業完成,那麼說明他自身的能力還是有的,就是有些貪玩。或許這跟從小家裡的環境有關,也跟你們大人有關。比如:
一、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在前面已經提到了,好的學習習慣是要從學齡前開始養成。
二、缺乏大人的陪伴和引導。可能因為大人忙,所以沒有陪伴過孩子的學習,沒有在這件事上花時間和精力,更談不上積極的引導。
三、大人沒有給孩子樹立榜樣。我們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自己是不是愛看書愛學學習?是否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大人如果玩心重,缺乏自控,那麼也就不可能讓孩子做到專心好學不貪玩。
我建議你找個合適的機會,好好跟孩子談一下:一、首先了解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同學朋友的思想影響。所以家長要非常關注自己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多溝通,瞭解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對自己的未來有沒有什麼打算和考慮。
二、儘量多鼓勵孩子,必要的話家長陪伴孩子溫書。比如既然能在放學前完成作業,說明能力是有的,如果再勤奮一點,效果會更好。多誇孩子做得好的方面,不要責備孩子做得不好的方面,但可以引導,用什麼方法可以把做的不好的方面進行調整。如需必要,家長陪伴孩子溫書,實在不知道怎麼做,網上看下文章。現在很多教育類的文章,可以學習一下找啟發。
三、告訴他現在中高考的嚴峻形式。把現狀給他說清楚,如果自己要放棄自己,那麼不管以後是繼續上高中還是怎樣,路都是自己選擇的!父母不會給他交高價去讀高中,考不上就出去打工。但如果考上那麼父母可以繼續扶持他,繼續讀書。未來的世界,別說專科生,就是本科生滿大街都是,不讀書確實不會有更好的出路。
四、和孩子約定時間,再談一次。這次談話之後,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己思考,然後約定一個時間,再談一次。告訴孩子下次談話希望他能夠給你一個明確的回覆。自己是怎麼想的,對自己未來的打算。
-
3 # 鹹魚著夢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孩子在幾歲的時候應該強行灌輸符合社會生存的道德觀,法則。因為這時的ta猶如白紙,你寫什麼準則,ta就以什麼行為準則行事。
孩子性格形成了,如果是不符合社會生存的道德觀,價值觀,那麼就很難改過來了。不要在前期覺得ta只是個孩子,而不逼ta。從廣義上看,去學校學習和早期強行逼迫ta學習是沒有區別的,都是強制行為。
初二,還是可以塑造的年紀,認知上還有改變空間。ta沒有嚴重的問題就不要逼ta,凡事要有度。超過度,會讓ta反抗。達不到度,會讓ta懈怠,要恩威並施。
給孩子任務,要分析ta實際能力。
現在很多父母,給孩子報各種班,這種事要按孩子的能力來安排的。你給的任務超過ta目前承受的能力,那麼這個孩子不但學不進去,思想和認知會混亂起來。可能會認為自己沒用,什麼都做不好,父母可怕,家庭可怕,老師可怕,同學可怕,人生艱難,開始抑鬱。比較有想法的孩子可能會有過激行為。本來任何孩子做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可以有不凡的成就,可是因為父母的愚昧,讓ta過早的夭折,卻還以為是孩子的問題,實屬可悲。
想要懂什麼,就需要從理論,到實踐,然後到思考,才能得到最深的領悟。
不論是大人,小孩,都是這個法則。想要小孩明白辛苦,就先講理論。如果ta不能領悟,就讓ta去體驗生活。如果還不能領悟,就只能讓ta受更多苦。不受苦,便不知苦。不知苦,便不知別人的苦。不知別人的苦,就不能有同理之心。沒有同理之心,就不會心疼人。(如果看官們的孩子不心疼你們,那麼一定是你們沒有給ta你們苦的印象。要讓他有苦的印象,就讓ta去體驗。)
每個孩子的悟性,智力,耐力都不一樣。對於悟性高的孩子,你一說,ta就懂了,這這樣的孩子,本身處於一種飽和,理性狀態,不需要過多幹涉,對待ta的力度不要強硬,不要總是用嚴肅的態度去強給壓力,美其名曰為鞭撻,其實並不好,反而這會影響ta的成長。而有些孩子,悟性不夠,你給ta講道理,ta不聽不理,也不管你多苦多累,反正油鹽不進,那麼對待ta的力度,就要用強了。
現代教育說不打,其實是錯的說法。但說打,也是錯誤的。
因為不論哪種說法,做法,都是單一的行為,不符合社會形態。簡單說就是凡事要按實際情況來做選擇。孩子太過叛逆,你不用強制手段,是教不好的。從廣義上來說,你不管,到了社會還是有警察管,社會人士管。現代法律要求人人有人權,父母對孩子也不能動手,這是不符合社會形態的做法。早期你不能讓警察,社會人來教,只能老師,父母教,對特立獨行的孩子,必須要強制給予認知養成,否則大了管不了了。孩子除出了問題,往往不是孩子的問題,基本是大人的教育問題。
法律說小孩有人權,不能打,實際和人類本性是相矛盾的。但是也不能說打,免得有些父母歪曲了它的意義。那麼結果,只能只能由法官的道德標準來評判其產生的後果。
(其實,任何官司最終都是靠法官的道德在審判。法官道德標準按法律來走,就會有很多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判決出現。法官用法律結合和道德標準來判決,才更符合社會情況。只按法律走的法官是不合格的,是死板的。只有知識全面,道德認識高的法官,才具備審判的資格。未來,我認為法官資質獲取,官員資質獲取,是需要社會各層人士推選的,是需要出書來獲取資格的。非德高望重者而不能擔其職。)
我們又必須明白,有些孩子,是教不好的,是必須放棄的。這是人類社會從古至今從來沒有更改的實際問題。雖然殘酷,但只能遺憾的認命。不能因個別情況而去定義所有孩子的教育尺度問題。否則大廈的整體結構會出現嚴重的問題。縱觀如今社會結構,就存在嚴重的問題。我們從現代孩子的行為和認知就可以看出來,和前輩們有很大區別。沒有被打過孩子,從小沒有吃過苦的孩子,整體上的認知,素質,抗壓性,耐力,都不如前輩們。可是我們還在堅持溫和的講理,認為講理就能行得通,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說到這裡,不得不嘆氣。因為有些父母分析不清自己的孩子該怎麼教,把不需要壓迫的孩子嚴重的壓迫,該打的孩子卻放鬆的很,這實在很讓人無奈)
很多孩子,是因為前期管教的太放鬆,沒有鍛鍊ta的耐性,後面ta心野了,自己管不了了,就用強制手段,結果ta受不住壓力,自殺自殘,或者傷害父母親人,報復社會,然後有人說問:“現在的孩子怎麼了?”那壓根不是現代孩子怎麼了,而是教育沒引導好,細節,順序沒搞好。
想要孩子懂禮貌,就得讓ta明白禮貌的重要性。禮貌的人別人願意教他更多,成長會很快。禮貌的人別人願意和ta相處,人緣會很好。禮貌的人看上去無害,資源多。禮貌的好處有很多。對待哈孩子,先把理論講清楚,然後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觀察:人類的生存之道是不是按這種法則在走?
不禮貌的人本質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姿態高了,那麼別人會認為:你這麼厲害,你自己去幹吧,你不需要別人。而當ta吃到苦頭,領悟了,自然會放低姿態,謙遜做人。但凡是吃了苦頭而不改變的,那真是的悟性太差,性格特太偏了。教育這樣的人,我們盡了人事,便無愧於心,剩下的只能聽天命了。
人類存世之道重在一個“德”字。有德才能更好的生存。能生存下去,才能發揮作用,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都是表面功夫。
要明白什麼,就得設身處地的去做,才能領悟。悟性高的,從別人經歷感同身受。悟性低的,也能從多次跌倒中領悟。不受苦難,不知分寸。不知分寸,任性妄為。任性妄為,終成大患。要理論和實踐一起進行。既不能只和ta講理論,也不能只讓ta自己去體驗,這樣完全都看ta悟性了。要講理的同時身體力行,證明這個理是對的,才能被認可,記住,學習。好比拿著書本做實驗,結果和理論一致,才會有被記住,才會有被運用的價值。
再回頭看標題,孩子既然能夠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再學習方面,自然不需要多加干涉。你卻又說不想打,是不是ta存在別的問題?平時不是聽你們夫妻的話?
不論如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孩子道德沒問題,ta就沒問題。如果其認知常在法律邊緣遊走,那就要注意了。孩子平時要有禮貌,知辛苦,不欺負他人,不懼怕他人,這就是好的,這樣的孩子本身有價值觀,道德觀在約束ta的行為,不用太乾涉的。但既然你擔心,那就預設ta有除了學習外還有不好的行為?是不是在家當大爺?同學關係不好,或者結交的人,娛樂專案不算好?不心疼人?禮貌差了?道德認知有問題?
你看他那裡有問題,就教導哪裡。正常步驟是,先禮後兵。客氣過後不改,那就不要客氣了。當然,一碼事歸一碼事。他學習好,或者別的好的方面就應該讚揚,肯定。而差的就一定要責備。
平時對待孩子,不能總是嬉皮笑臉,或者嚴厲古板,一切都要適度。
總之,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祝你好運。
回覆列表
初二,談何容易。
孩子的小學前三年是習慣的養成。那個時候的孩子可塑性特別強,榮辱觀也在形成,錯過了,得花更多的時間。
但任何時間開始培養,最好的方法都是陪伴,陪著他看,必須持續一些日子,道理講清楚,還可以附加一些鼓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