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仁己及人

    這就是真正的自由。自律和順應天道而做事,最後才有自由。所以英格蘭最早的議會叫做賢人議會而不是市民議會。其中大多數都是各種主教。為何,有道義才有公心,有公心才有代表政治。你如果開個議會,選上去的人一個有公心的都沒有,全是扯皮的。別樂觀,你的利益一定會被賣。所以中世紀如果搞得是市民政治,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內戰。派別無數,哪怕每隔兩年重選一次,也毫無建樹。

    為何,自由的本意是戒律和福報,福報導致自由。當然,福報從哪裡來,行善持戒中來。外化的一個方面就是素質有德行,卻遠遠不是素質有德行。佈施多的人容易富裕,富裕了是不是什麼政治都可以玩的轉。持戒的人容易有貴氣。有貴氣的人多了是不是國外投資會格外青睞這裡。吃戒的人還聰明(酒戒,邪淫戒),是不是別人的東西一學就會。這就是儒家戒福地區靠吸收引進的原因。其他善行都是可以帶來福報的。

    孔子一生宣傳仁義,給中國帶來極大的光明。內心德土厚重。當然七十了也能隨心所欲。為何?常在道中行,養天地正氣。福報大的很,不會做忤逆的事,就不會橫遭失敗啊。你以為孔子不能當國王?這個福報絕對夠了。但是人家願力為度人。比國王自在啊

  • 2 # 遊逛歷史村

    這句話是出自論語為政篇的一段話。其實我們把這段話連貫起來讀,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就能知道個大概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其實是他的六個人生階段,也算是他的思想成熟的程序。

    十五有志於學的“學”,三十而立的“立”,四十不惑的“惑”,五十知天命的“知”,六十耳順的“順”。這幾個字所代表的都是主觀能動性,都是“心”和“欲”。只有最後那個“矩”才是客觀世界的規律性。這段話有很深刻的遞進關係,就像波浪一樣,一浪更比一浪高。一直到達最高層“隨心所欲不逾矩”。

    他從十五歲開始便立志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通達事理,不為外物所惑,五十歲知道了盡人事聽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主觀意識和世界規則融合為一。這是一個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過程。

    孔子的一生一直都是不斷探索不斷學習的一生。他自己說,在四十歲前還缺乏主觀愛憎的固定尺度,到五十歲才確立自己的信仰體系,到七十歲才真正實現思想與行為的完全一致,這並非謙辭。他不是後代人稱頌的天縱之聖。他整理文獻,周遊列國,授徒講學。可以說這一生他過得並不舒服,甚至有時候很艱難。

    他是一個社會活動家,一個接地氣的思想家,有教無類的平民教育家。他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主觀意識和世界規則逐漸合於他一身。當他晚年回憶一生的時候,終於可以放開喉嚨,清清嗓子,隨口來這麼一句:“隨心所欲而不逾距”。

  • 3 # 黃海日記

    孔子十五歲有志於學問;30歲獨立處事了;40歲遇事不迷惑;50歲已經認識到了自己這一生的道路;60歲,一聽別人言論能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70歲便隨心所欲,做任何事都不越出規矩。每個階段都能嚴於律己,每個階段都能得到提升。所以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4 # 滄浪有話說

    我是“滄浪”有話說。

    對孔孟之學,切忌片言隻語去理解更遑論運用,一定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聖人的經歷、前面的鋪墊和後面的擴充套件。

    先看出處和原文。這話出自《論語·為政篇》。原文如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據記載,孔子享年七十三歲(,孟子享年八十四歲,這也是民間所說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由來)。孔子說這句話時當是暮年,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這裡面的幾句話,在現實生活中,廣為大眾熟悉。

    但熟悉歸熟悉,有些人未必能理解其所包含的真實意思。比如,三十而立,這個“立”指啥?不少人理解為成家立業。這是非常錯誤的,它是說,到這個年齡段,對自己今生要做什麼、努力的方向,心中有數了,人生的方向明確了。六十而耳順,這裡的“順”不是聽什麼都無所謂,而是聽到的都能理解他的根源,因為,前面說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至於不惑和天命,理解的範圍的大小,在個人,但是不傷大致意思,把它理解為自然規律或者社會規律乃至天道。都可以。

    再說最後一句,孔子的意思是,到了這個年紀,自己做事,源於內心歷年修為和人生閱歷的積累,不會違背規律、倫理等等。而千萬別理解為為所欲為,否則那就是倚老賣老、為老不尊。就落得他人所說的“壞人變老了”。

    孔子能做到題主所說,那是自身修養不斷提升的結果。

    全面解讀,而不是斷章取義,這才是學先賢語錄的正確做法。

  • 5 # 顏小二述哲文

    孔子能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經歷了長期的磨鍊,從他十五歲立志於學開始,一直到七十歲,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後,他大抵知道自己的使命和歸處是什麼了。這個時候,在長達五十多年的磨礪中,一些個社會倫理道德對他來說,已經成為了如本能一般的存在,他不用刻意提醒自己去準尋那些個禮義了,這是孔子在精神境界上達到的自由。

    關於孔子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心路歷程,在《論語》一書中有詳細記載: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也就是說,孔子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經歷了6個階段:

    (1)十有五而志於學

    十五歲的孔子,正值少年,血氣方剛,懷揣著夢想,那個時候的孔子,亦是一無所有。雖然他是貴族後代,但是他的母親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帶他離開了家,於是孔子之貴族後代的身份並未被人認可,家境貧寒的他一度被人看不起。十五歲的年紀,面對世間這“禮樂不興,禮崩樂壞”的情況,孔子胸中湧動著要為這亂世做點什麼的想法。於是十五歲的他更加發奮學習,以求學有所成。

    (2)三十而立

    到了孔子三十歲的時候,孔子經過了十五個春秋的學習,無論是在學識上,還是在事業上,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已經可以自立了。三十歲的孔子以其多年的學習以及自己在學習上獲得的一些心得,開始開辦學堂。他的學堂不看學生的出生,只看學生想不想學。孔子開創了首個“私學”,他的這一舉動意味著去學堂上學再不是貴族的專利。

    (3)四十而不惑

    在三十到四十歲間,孔子開班辦學,廣收學徒,自己也在不斷學習。據說在其三十四歲的時候,曾經拜學於老子,老子告誡其“三緘其口”,意思就是要孔子不要太高調,不要說太多引人注意的話,多多韜光養晦。

    後來,到孔子三十五歲的時候,魯昭公被流放,魯國禮崩樂壞讓孔子生氣又難過,孔子憤然離開魯國,去了齊國......

    縱觀孔子三十歲到四十歲,他經歷了許多,開學堂,拜老子,棄魯去齊等等。再回首,孔子自三十而立以後,已經在複雜的人際關係網中摸爬滾打了十年,也深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之道。這十年間的起伏經歷已經讓他能不因事物的表象而暴跳如雷了,他的內心更加沉穩,眼界更加寬泛,看事情,也更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時的孔子對人生不再疑惑,也有了自己的正確價值判斷。

    (4)五十而知天命

    到了孔子五十歲的時候,孔子便已經認識到何謂“天命”了。

    五十歲時,孔子首先認為天命就是“仁”,即人要做一個仁慈的人,關愛他人;同時,孔子認為要懂得敬畏天命,這時天命是“禮”,即遵循社會道德規範,人要要懂得“守禮”;最後,孔子認為天命是“義”,即為當為之事,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此時的孔子有三個特點:首先,他有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孔子的義;其次,他不怨天不尤人,這是孔子的仁;最後他比較淡薄寧靜,這是孔子的“守禮”。

    (5)六十而耳順

    孔子到了六十歲的時候,已經對這世間的爭鬥看得比較透了,他不會因為別人的言論而心情不順暢。

    此時的孔子,知道別人為什麼這麼說,亦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

    這時的孔子沒有把太多精力放在政治上,而是放在了其它地方,比如,此時的孔子愛山愛水愛音樂,尤其熱愛音樂,以至於愛吃肉的他因為音樂而三月不知肉味。

    (6)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到了六十八歲的時候,因為弟子冉回而被召回魯國。這時的孔子已經接近七十,年紀比較大了,晚年的他許多事情也看得比較淡了,同時他踐行一生的“仁義禮智信”已經深入骨髓,成了如同他吃飯睡覺般的本能一樣的存在。

    晚年的孔子大抵在做三件事,首先,他在擔任國事顧問,力求用他生命最後幾年為國家昌盛盡一點綿薄之力;其次,他用大量的時間整理了許多文化典籍,造福後世;最後,他依舊開設學堂,向天下好學之人開啟學堂的大門,為更多寒門子弟提供學習的機會。

    縱觀孔子幾十年的起伏跌宕人生,從十五歲血氣方剛的少年,到最後七十歲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賢者,他經歷了太多。在這幾十年間,他嚐遍人生百態,也吃過苦,亦歡樂過。他對後世最大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其“仁”的思想;其次,是他整理的文化典籍,最後,是其將學堂向貧寒子弟敞開的舉動。要說孔老夫子是如何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大抵多在於他對幾十年的沉浮的反思,以及心中對“仁者愛人”的堅持吧。

  • 6 # 月亮林地的鵪鶉

    如果活到70都不能看開,那估計這輩子也白活了。

    就是做到一句話就完了,問心無愧,無怨無悔!

    到70還在那爭啊,鬥啊。這種鬥還不是為國家,是私心,慾望。

    那叫什麼,也是一句話,老而不死就是賊!

  • 7 # 若夢如王

    道家說得道,佛家說圓覺,儒家說開悟。如果你開悟了,從內到外都是通透的,就沒有什麼事是自己不能瞭解到的。做事就以內聖外王之道處事。更不要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了。所以說現在很多人修行,修行的目的大都一樣,就是成聖成仙成佛。儒釋道最終結果是一樣的。 不過儒家修行是最方便的,你即不用苦修,也不用找法門,你就學文化就可以了,知識淵博就可以開悟,開悟後再修道家就水到渠成了,到佛家那裡後就一通百通。當人修成聖賢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 8 # 心聆小屋

    在那個時代,人能活到70歲,就算是人生的暮年了,在此之前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對於來到人世間一場都看明白了,都到人生的暮年了,還有什麼可以執著的呢?

  • 9 # 猛哥厲史

    孔子是用嘴做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可是實際行動中,他從來沒有做到。他之所以自認為自己達到這個境界了,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他的不逾矩,主要是指不僭越。作為臣子奴才,他用自己的一套“禮教”成功的把自己麻醉了,就像騙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都忘了自己在騙。他雖然很想享受貴族生活,但晚年窮困,想在家裡看八佾舞也看不了,當然不會逾矩。

    二、他跑官要官的夢想徹底破滅了。孔子一直很有野心,為了跑官要官,拋妻棄子孫,不祭祀父母,但流竄列國十四年,始終如娼婦處子、無人肯用。甚至為了做官與陽虎、公山弗擾、佛肸等反臣勾結,但到了七十多歲,孔子終於從“做官、當人上人”的夢想中清醒過來,明白自己這一生不可能再有機會“食於人、治人”了。

    三、他的死期快到了,有心無力了。就算比“南子”還漂亮、輕浮的美女相邀,孔子的內心也不會有慾望了,所以他可以不逾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宮崎駿所有作品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