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誠
-
2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道德經》二章的解讀:
《道德經》二章中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不是美善的同義反復,而是全書和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二章的意思就明白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 天下皆知讚美提不同意見、呼吸為美,這惡就已停止;皆知善待提不同意見、呼吸為善,這不善就已停止。
解釋:
這句話中的“之”是代詞,代表提不同意見、呼吸。
其實,知道《道德經.二章》中這段話的代詞“之”的意思就一通百通了,再解釋其中的每句話就是多餘的了。
舉例:
就像人的呼吸不被抑制,容顏就美,身體就完善。
《道德經》的這句話在第二章,其標題密碼是:一二得二,一是鼠,代表人、龍鬚、意識、腦子、意志;二是牛,代表提不同意見、呼吸,是人、龍的牛逼的牛鼻子。本章內容是:不讚美完善其意識、腦子、(溜)龍的鼠須的一,而讚美完善“溜”其核心價值、呼吸、牛逼牛鼻的二(乙S價值曲線)。
《紅樓夢》第二回寫“冷子興"這一《紅樓夢》中腦"子冷"靜"興"盛的龍的牛逼牛鼻子典型“古董商”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說曹雪芹是中國從孔子至新中國成立前的唯一的一位國學大師。因封建社會是沒有核心價值、提不同意見、呼吸的"假語存(賈雨村)”,不能明說提不同意見、呼吸的國學核心價值,只能寫國學小說。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紅樓夢》是《道德經》的文藝版,每一章回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共九九八十一章回。
-
3 # 澡雪堂主談修心
意思是說,一切的善惡、美醜等標準,都是人們從自己的私心出發而確定的,每個人都有私心,所以這其中的標準,也必然因千差萬別而無法統一,人與人之間的各類矛盾,也都是因此而產生的。
01唐朝宰相陸象先有一句名言,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非常有道理,每一個事物,都自有它本來的樣子,你愛或是不愛,它都是那個樣子,它不會隨著人的心情而改變。
就象我們開車出去,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遇到一路綠燈,所以到了路口,一但發現是紅燈,就會很不爽,經常嫌紅燈時間長,有時候還使勁按幾下喇叭來洩憤。
但我們要知道,每個路口的紅綠燈時間都是固定的,它不會因為你拼命摁幾下喇叭,或者是鍾幾下方向盤,它就會被嚇的縮短几秒,所以在客觀事實面前,一切的主觀干預,都是毫無價值的。
本來每個紅綠燈都是有序變化的,這就是“天下本無事”,但是因為自己從這路過,所以看到紅燈心裡就產生了不爽,而看到綠燈心裡就很爽,種種的情緒就這樣產生了,這不正是“庸人自擾之”嗎?
02我們內心的諸多標準,都是基於一個“私”字產生的,順從這個“私”的,就被冠以“美”之名,一旦“美”的標準出現了,有順從自然就有違背,既然順從的被定義為了“美”,那麼違背“私”的自然也就成了“惡”,這就是“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的意思。
後面“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也一樣,確定了哪些東西對我們這個“私”是有益的,那麼相反的,對“私”有害的標準也就同時產生了,這也是“心生則種種法生”的道理。
這也是老子為什麼要勸世人“少私寡慾,見素抱樸。”的原因,只有私慾減少了,才不會到處按自己的喜好去給萬物亂扣概念,透過一翻修養,一個人如果真正到了無私的時候,那也就自然“心滅則種種法滅”了,這也是聖人對世人最大的期望。
-
4 # 使用者徐招林
美與惡,善與不善,其善即是美,其美不善也。比如(方)在媒體上釋出(非轉基因)眾多食品,是老佰姓放心食品,當初是為老佰姓(美善)之舉,現在呢,害群之馬,原心畢露,美與惡善畢露,這樣的美是美嗎,這樣的善舉是所為的善嗎,非轉基因食品吃了以後會產的後果大家都知道,他想滅我人種,毀我中華,這種人當時在老佰姓心目中有多善舉,有多甜美。現在美是惡,善是不善,(偽君子,小人也。)披著人皮的狼。這一奌就能證明美即是惡,善即不善。
-
5 # 阿昌知乎
老子用對立的條件辨析相互依存的關係,用無為而治的大道至簡詮釋中庸的和美與共。
這裡想解釋兩個名詞:道德和中庸,所謂道德就是在社會的公序良俗之禮儀和約定明文之規則框架上按章行事,按照既有約定的執行規律才是有道有德之人,而厚德才能承載已有,否則,水載舟亦能覆之。而中庸不僅是中立、而是方正、公正,恰到好處的求同存異。絕非停止、不溫不火而不為。
為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社會開太平。陰陽相濟謂之道,萬物乃矛盾結合體。只有遵循執行軌跡才能穩定,地球的區域劃分以國家固化人的形式存在,就有地緣與物候之間的自強不息,與之長久穩定即要遵循和遵守相互間的唇亡齒寒依存關係。
而於之對立的天下皆黑我唯白,天下皆醉你獨醒的偏頗有失而無解。大善乃惡,善舉惡報,善惡轉換不暢,行之有過,不足矣。汙泥生蓮,流氓有品。樂善好施,廣結善緣,也可為道。夫大德不居功,無所得失,君不失本心,方得始終!
今人閱古言:我口所欲言已欲古人口。但時轉境移,應有所釋新義。鄙人不才,包而涵之。推心至靈共而鳴之矣!
-
6 # 亦有所思
網路太發達了,這種帶有禪意的梗已經爛大街,數量比葷段子都多。理解這類語言都能找出好多個例子,比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如水火即濟,比如捨得,比如一陰一陽之謂道等等。
這句話按網路話翻譯就是
為啥你顏值這麼high涅?那是因為我長得老磕磣了!
為啥說是心地善良泥?是因為我總幹一些不長臉的破事!
總之,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按照哲學的話說,人世間甭管啥玩意兒都像刀刃一樣是一分為二的。
太陽要有影子,君子也是小人,玉女實為慾女,清官等同汙吏,總之,我們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有它的另一面,或者說你看不到的一面,而且這一面一定是相反的一面。
落實到生活中,絕對是充滿諷刺意味的,傾國傾城的美女可能有狐臭,睡覺磨牙,而且還特別愛放屁。而顛倒眾生的男神也有可能因為便秘而蹲在馬桶上一小時而憋得滿臉通紅。
無可挑剔的男人,一定有其陰暗的一面。
無懈可擊的女人,一定有其扯淡的一面。
當然這句話也有可能用來自我安慰,比如貧窮是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比如“磨難是一座寶藏”,比如“痛苦使人成長”,從四書五經到武俠小說都有數之不盡讀之生厭的這些爛詞,爭與不爭,器與不器,見山不是山。
記得臺灣作家張曉風寫過一篇散文說過這種相對的矛盾,一直沒有忘。
愛的反義詞是什麼?
恨?
可這好像是錯誤的答案
愛的反義詞不是恨,是漠然!
-
7 # 中上行
一個社會,就象一個相互依存的體系,而這個體系體現了人的不問需求,如同繪畫的散點透視。而一個東西將他們極端的竄連在一起,那就是代表物質,財富的貨幣。如果人只知創造財富,而忘記人安全進化的其它行為如認識,公共利益等,其它非能用貨幣橫量的人類必須行為,會走進一個極端,人類最終走進死衚衕。所以人走任何極端都是錯務的,就如同政府叫大家種洋芋,大家都去種洋芋,最終洋芋賣不出去,其他農產品也完了,破壞了社會的自然生態。如什麼東西掙錢,大家都去做,最小終不掙錢,有的血本無歸,這就叫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也反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
-
8 # 東門雷晰22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出自《道德經》第二章。可理解為:天下人都瞭解美與善的標準,並且認可追求。其中,“已”就是完成的意思。說明醜與惡也早已被確定。
可是定義的標準是什麼呢?有沒有兩面化?宇宙間的事物呈陰陽都是相互相成的,定性來自比對,所以善惡、美醜也是相對的。可以說是有利弊、輕重、多少之分,一般取眾棄寡為優。天地萬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萬物萬念隨變化而變化。
當天下人極力追尋美的時候,這說明醜陋的東西已經遍佈天下;當人們都在為美好的善行而歡呼驚訝的時候,這說明惡已遍及整個社會。
美醜和善惡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且對抗性,之所以知美,是因為有醜存在;之所以知善,是因為有惡存在。
莫違道,哪怕人們無知醜惡,也無知善美,一切皆順其自然,尊道守規。(大道與規律),那些以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為人生觀的人,為了追求私利,為欲而生而為的人,就是無知無律、就是偏道違規、就是極端化無度不中,從而失衡或美善存偽,醜惡即生。
-
9 # 如脊安
天下人是因為有了“惡”的對比,才知道什麼是“美”的。天下人是因為有了“不善”的對比,才知道什麼是 “善”的。如果天下人都是一樣的“美”,就沒有了區別,“美” 和 “醜”的概念也就沒有了。
回覆列表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是老子《道德經》中的句子。大概意思是:天下的人都認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為醜的存在;都能認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無因相互對立而依存,難和易因相互對立而形成,長和短因相互對立而顯現,高和下因相互對立而依靠,音與聲因相互對立而諧和,前和後因相互對立而追隨。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實行身教,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干預,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向別人施與恩惠但不憑此而達到利己的目的;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也沒有喪失功績。
這句話體現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其哲學思想上的顯著特徵。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老子在本章裡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句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接近於現代哲學的對立統一規律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