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哥哥168425860
-
2 # 吾與點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部分看。先說日本:
二戰後美國對日本開始是採用嚴厲管束的政策的,防止日本工業和軍事能力復甦,但北韓戰爭給了日本一個天賜良機——為了節約武器裝備從美國長途運輸到北韓的成本,美軍把很多軍火訂單交給了日本工廠。日本的工業由此復甦。而且為了抵抗紅色威脅,美華人允許日本組織自衛隊,又給日本的軍事復甦打開了一個口子——可以說,北韓戰爭最大的贏家是悶聲大發財的日本!
日本是一個非常善於模仿和學習的民族。這從隋唐時候日本模仿、學習中國,明治維新日本學習西方就可以看出來了。而且日本比起中國來還有一個優勢:他們不像華人抹不開“天朝大國”的面子,還扭扭捏捏地搞什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日本人學習西方沒有思想包袱——這也是“洋務運動”搞不過“明治維新”的一個重要原因。俾斯麥曾經說到對清朝和日本的印象:滿清官員來德國,看見好東西就“買買買”;日本人則是什麼都想學,而且想學透。
日本這種民族性,註定它不會甘於平凡,再加上嚴謹和工作狂——這是個可怕的民族!
談到民族性,就想起了一則笑話:一棟各民族聚居的大樓失火了。法華人第一時間背出情人,猶太人搶救他的錢袋,而華人奮不顧身地尋找老母親——這體現了不同民族的價值觀。
另一則笑話可能更說明各民族的不同特性:老師佈置了一篇關於大象的作文。英華人寫的是《大象的紳士風度》,法華人寫的是《大象的愛情》,德華人寫的是《大象的思維》,俄羅斯人寫的是《俄羅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象!》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歐洲幾個主要民族的不同:英華人看重風度,法華人愛浪漫,德華人重邏輯思辨,俄羅斯人的民族自豪感(俄羅斯沒大象!)
德國是一個嚴謹的民族,講究邏輯,精確,效率,喜歡一切按部就班,井井有條,甚至到了刻板的地步。這種民族性,在工業時代確實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最後,德國在戰後能迅速恢復元氣重新崛起,這也和當時的美蘇對抗分不開。就如日本得益於北韓戰爭一樣,美國需要德國(西德)的力量,蘇聯也需要德國(東德)的力量,這也是德國在戰後沒怎麼被打壓的原因。
-
3 # 因樺樹
這個問題不確切,二戰後歐州和亞洲第一分別是蘇聯和中國。德國是兩德統一且蘇聯解體的情況下才成為歐洲第一地位;日本是經過五六十年代高速發展才超過中國成為亞洲第一的,不過現在亞洲第一又回到了中國的手裡。
其實一個國家的崛起有其必然因素,也有其偶然因素。
先說日本,在明智維新後,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個全面西化的國家,先後戰勝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除了人口,面積,資源等指標外,其它指標已經領先亞洲,二戰前雖然GDP仍落後中華民國,但工業和發達程度當之無愧稱霸亞洲。二戰後,由於政治體制對立等因素,美國開始扶植日本,中國由於受到西方封鎖,經濟發展受阻。日本一躍超過中國在情理中。
至於德國,其實一直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其前身是號稱繼承羅馬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這個國家的中央集權程度很弱,但在歐洲歷史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統一後的德國加強了中央集權和市場的統一,迅速超過英國成為歐洲第一,之後被蘇聯超過。蘇聯解體後才重回歐洲第一。
日本和德國有一些共同點,第一,都是非常認真嚴謹的國民性,這樣的國家不管什麼時代都不會太差;第二,都有較強的單一民族性,民族自豪感驅使兩華人民都比周邊國家努力;第三,都有危機意識,日本作為一個多災多難,資源匱乏國家,逼迫他們必須比別的國家更努力才能生存下去,德國處於歐洲中心,被迫或主動捲入了歐洲歷史上幾乎每一場戰爭,長年的磨難塑造了德華人未雨綢繆的性格;另外,兩華人口都在1億上下,這樣的人口水平本來就處於世界二十名上下,加上兩國的這些特性,排名靠前是非常正常的。
-
4 # 挖掘機式遂發槍
德華人民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能產生馬丁,路德,誕生了歌德,席勒。馬克思的國度,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而是一個不斷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不斷探索的國家,
德國普及教育早,一戰前全國就沒有文盲了,一戰後雖然在各種各樣的因素下,讓希特勒奪取了政治權利,導玫爆發了二戰,全境被盟國轟炸了一遍,退回去許多年,
但是德華人民守秩序,勤勞,能吃苦,樂觀向上,不再搞政治運動。
又遇到了馬歇爾將軍力推的經濟從頭再來的重建計劃。:"經濟迅速走出了低谷。
反觀同為德法經濟體的法華人民,早就沒有了祖上發動法國大革命的豪情壯志,一個國家基本上工業農業沒有受過傷害創傷的國度,(二戰相對於德國),五十年代只知道躺在殖民地身上過小日子,靠阿爾及利亞提供牛羊肉,黎巴嫩提供椰棗,印度支那提供橡膠。
無可耐何花落去,法華人最後把這些殖民地寶島大部分都丟了,經濟實力也不如自己的被佔領國德國了
德華人民堅持住了經濟復國,勤奮工作,有的地方好像我們勤勞的民族,說一個本人見到的事情,:85年我去協作企業糧食局中心庫,親眼所見兩個西德技術員除錯糧食烘乾塔,從早8點(未吃早餐)幹到1,30分,只喝了一瓶汽水。令人心生好感!起碼我方工人做不到。
德國大眾汽車對中國汽車工業的投資合作,大家也看全了,當時中國領導們也赴東鄰求助,但對方條件:為我方不能超過百分比之多少。
中方無法接受,只有不了了知。
而大眾汽車和西德政府,積極協調外匯額度,拿出中方能接受的車型,雙方通力合作,達到了雙贏,
德華人重合同,守信用,不耍小聰明,同俄羅斯(前蘇聯1)的經濟合作也淵源流長,證明了德華人的聰明,多找客源,不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藍子裡邊。
-
5 # 邵永靈
內因和外因造就了日本和德國在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老二和老三地位。
從內因上看,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之前就已經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了,起點就比其他國家高,尤其是德國。儘管戰爭破壞了兩國的物質財富,但是更重要的精神傳承,人的素質,以及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都還在,這些東西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比有形的物質財富更重要。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德華人和日本人在很多地方是相似的,比如習慣服從權威,遵守秩序,人民勤勞嚴謹,特別愛國等等。相比之下,法國和義大利就是另一種畫風了。所以,戰後日本和德國的高速發展是有其國內基礎的。東德雖然發展情況與西德不能比,但比起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是最好的。
從外因上看,那就是美國的幫助。這個幫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戰後初期幫助兩國(當然也包括其他國家)恢復經濟。在歐洲,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向西歐國家提供了包括金融、技術、裝置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結果,1948年至1952年是歐洲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工業生產增長了35%, 農業生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戰前的水平。對日本,在1945年到1951年佔領期間,美國政府向日本提供的經濟援助高達21.28億美元,佔同一時期日本進口總額的38%。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美國的要求下,其他國家基本上放棄了對德國和日本的索賠,兩國得以集中力量恢復元氣。
二是美國在戰後推行了比較開放的貿易體制,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黃金與美元掛鉤,這些都促進了國際國貿的發展,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騰飛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內外因的相互促進,使日德兩國在戰後創造了經濟奇蹟,兩國靠和平手段達成了過去靠戰爭沒有實現的國家崛起。20世紀60年代初,西德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英法成為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經濟大國。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
6 # 劉權林
在二戰前,日本也是亞洲最強經濟體,德國也是歐洲除了蘇聯以外的最大工業國,所以二戰後日本、德國只不過是恢復了戰前的地位,蘇聯也恢復了二戰前的地位,也就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
所以你可以說日本、德國恢復有美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日本、德國的人才積累、教育積累、技術積累、人文積累都還在,就算沒有美國,日本德國也會慢慢恢復,只不過速度會慢一點。
菲律賓和緬甸獨立的時候也非常富裕,但美國、英國殖民者一走,這兩個國家就亂了,因為沒有了英美的管理,他們自己管理不好自己,貪汙腐敗橫行,而日本德國在二戰時的瘋狂並不是為了他們個人貪圖享樂,是為了他們認為的“國家利益”,雖然他們追求“國家利益”的方式和途徑錯了,但最起碼日本、德國沒有大規模的貪汙腐敗。
所以日德戰後崛起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素質高、眼界高,人是最大的財富,制度也不是照搬就可以學來的,需要高素質的人去支援這個制度,否則就算菲律賓實行和美國一樣的三權分立民主制度,也一樣不管用。
-
7 # 一草29
大亂大治,知恥而後勇。中國何尚不是這樣?經過了八國聯軍侵略經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讓華人醒了奮鬥了。當然這裡最重要一點是這個民族得有民族精神-尤整體民族團結精神。
回覆列表
這個事情非常複雜,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宗教等各個層面加以分析,我個人認為最核心的是以下幾點:
1.德國是新教文明的發源地,它的人文精神相當優秀(至於屠殺猶太人,可以被認為是德華人的理性思維在某個特定時候誤入歧途的結果)。德華人的理性主義、求真精神使得他們在科學、技術、藝術、學術等很多領域都傲視群雄。而日本可以被視為漢唐文明的傑出繼承者,他們認真負責、遵守秩序、崇尚禮儀,在很多方面都力求完美。從文化核心的角度來講,德日都相當優秀。
2.非常優良的法律、政策。德日在二戰之後在法律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方面展現出相當高的水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
3.二戰之前,德日就已經是發達國家,工業文明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國民普遍受過良好教育。有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
4.美國扶持,以及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
所以,任何國家的崛起,核心是人文,中層是制度、法律,淺層次的是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