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現代人都不喜歡京劇,是太土嗎?但是我看譚正巖很時尚啊
7
回覆列表
  • 1 # 踏浪尋歡

    就是不喜歡!

    用“滿清遺毒”這四個字來評價,合適不過!

    它已不適合現代社會!

    看京劇頭飾上的點翠工藝有多殘忍!

    京劇完全就一奴隸社會的糟耙!

  • 2 # 元元的天下

    從京元雜劇到明清傳奇,作為傳統戲曲代表的京劇,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傳承發展的問題。京劇作為曾經輝煌大眾娛樂,到今天觀眾的的減少,也是傳統文化文藝術,在當代沒落的一個縮影。

    事易時移,八個樣板戲滿足全國觀眾的時代過去了,文化精神生活的極大豐富,娛樂的多樣性使人們的選擇,也日趨多元化。不要說傳統戲曲節目,連電視觀眾都在高齡化。

    網路劇,綜藝搞笑,以及真人秀節目似乎更對年青人胃口,鮮活而快節奏的表演形式,更符合大多數年青觀眾的審美需求。生活壓力的普通人,也希望輕鬆的娛樂節目,放鬆自己。

    京劇的發展在於繼承和創新,滿足不同年齡段觀眾的需求。魯迅在《社戲》中描述小男孩看戲的感覺,打鬥翻筋斗熱鬧好看,老生伊伊啊啊唱半天就煩了。大部分的唱段,一句話幾個字,長達二三分鐘唱不完,根本不適應快節奏的社會。

    記得兒時有一回和父親去看京戲,據說是省京劇團的,全城都轟動了。父親是個戲迷,收集了不少京劇唱詞,卻只唱得走調三兩句。

    記得那戲叫《穆柯寨》,小孩子也不懂,只看見一群人轉來轉去,也不曉得臺上三五步便是戰場,手裡拿根帶須的小棍便是馬兒,兩人前後拎著兩面旗似的就是坐轎了…只覺得穆桂英身上的幾面彩旗漂亮,頭上那兩根顫羚子好威風,看了一場也就如此了。

    之所以寫這個往事,是想說欣賞京劇是有門檻的。所謂曲高和寡,沒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素養,難以愛上它的。京劇被稱為國粹,和傳統文化緊密相連。年輕看不懂京戲,也不知戲裡在講了啥故事,如何喜愛看戲呢?

    當然現在的表演形式,包括舞臺設計,畫妝,道具,音樂等都在力求和時代靠近。堅持為宣傳推廣京劇的王珮瑜等大師,也作了不少有益的嘗試。

    國家也非常重視京劇的發展,早已將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來進行保護。令人欣慰的是有志之士,也努力培養小戲迷,做講座,組織愛好者協會等。

    作為中華優秀的文化遺產,京劇不會消亡,雖然觀眾少了,懂它的人一直卻都在。"不信人間盡耳聾”,美好的藝術將生命長青。

  • 3 # 兮兮說事兒

    如果說京劇高雅,那京劇相比於崑曲來說,那它真的算不上高雅(京劇最早只是下層人喜歡的藝術形式,清朝中期,因為為乾隆慶壽,才有了徽班進京。後來,沒什麼文化的慈禧喜歡京劇,才讓京劇有所發展)。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臺灣作家,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十多年來一直在世界各地推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牡丹亭》所到之處,都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

    青春版《牡丹亭》

    當然,我承認,大家追捧崑曲的原因不是喜歡,而是好奇。

    我曾經有幸採訪過白先勇先生一次,我直言不諱的問,崑曲“一步一科”(也就是每唱一句,都要又相應的動作)節奏緩慢,已經無法符合現在快節奏環境下的藝術方式。你覺得,崑曲是否應該改良?

    白先勇說,表演流程,也就是“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作、打”,五法即“手、眼、身、法、歩”)沒有辦法動,動了就不是崑曲了。內容也是如此,湯顯祖寫得太美了,現代人寫不出來比他好的,所以不能動。至於舞美燈光,則可以適當進行現代化的調整。

    我講這個故事就是說,我們的京劇、崑曲等戲曲其實也是不斷再進行改革,只不過它是“戴著鐐銬跳舞”。

    我為什麼要說明這一點?下面我在分析原因的時候會提到。

    那麼,為什麼現代人不喜歡京劇呢?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節奏緩慢。以前有種說法,京劇票友是聽戲而不是看戲,因為戲詞內容大家都知道,更重要的是聽唱腔。京劇裡面,“二黃慢板”等唱腔節奏非常慢,一句話甚至要唱好幾分鐘。對於年輕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相反,現在某些流水板選段,反而大家很喜歡。比如2015年春晚羽泉反串的《三家店》選段,節奏很快,很多人就非常喜歡)。

    著名編劇鄒靜之曾經在談《康熙微服私訪記》電視劇創作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叫:“康熙是個框,時事往裡裝”。也就是說,古裝劇是按照現代人審美來創作的(比如,現在古裝劇的臺詞都非常現代化)。我們上面說了,京劇等傳統戲劇的核心是內容,所以不能輕易改動,這也造成了京劇不受歡迎的因素。

    第三個,我們可以從戲劇理論的角度來分析。京劇作為一種舞臺表演形式,它與觀眾距離較遠。這就如同看話劇,臺上的什麼事情其實與你無關。而且,它們的表演往往會誇張,為的是臺下更能看得清。

    這與電視劇和電影不同。電視劇和電影,表演的要更加生活化,最好是不留下表演痕跡,情節也都是年輕人身邊或者關心的內容。

    京劇舞臺的形式,導致它無法與觀眾進行互動。尤其是京劇程式化的表演,與人們的生活環境更是無關。這也是年輕人為什麼進入不進去的根本原因。

  • 4 # 老李有刀

    上學那會兒每年寒暑假回家,晚上都去爺爺家睡。爺爺喜歡看京劇,我也陪著爺爺一起看,剛開始看起來還覺得有些枯燥,一個武生不斷翻跟頭,再上來兩個人唱起來,爺爺看得正帶勁,而我從開始階段能看個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也算一種進步。這麼多年來,我依舊沒能完整地看完一場京劇演出,連春晚到京劇表演部分,上來表演的都是現在最好的角兒,但一般也是到了我入睡的時候。

    京劇歷史上出現過大腕兒,特別是民國時期的梅蘭芳,譚鑫培,馬連良等,哪一個都是當時最受矚目的明星,影響力就像今天的鹿晗吳亦凡那種。之所以後來京劇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小,喜歡看或者聽京劇的人也越來越少,主要的一點原因:

    首先京劇形式沒有太多變化,還是按照規常在表演,還是以唱唸做打為主,故事也一般都是傳統的故事。在民國那會兒娛樂形式還很有限,京劇既能消遣又有文化內涵,自然受到了大眾的喜歡,而現在的娛樂形式很多,人的生活節奏相對於民國也快很多,京劇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已經顯得有些老套。

    但像張火丁,王佩瑜這種京劇演員,能夠保留京劇傳統的基礎上,與大眾更好的互動,就會對京劇吸引更多人來看有不小幫助。

    (青(青衣張火丁)

    (王佩瑜)

  • 5 # 粉墨春秋10

    京劇不景氣,就是讓這群唱戲的人,給唱壞了,整出的戲不演,盡是選段“藝術家”家了。天天不唱戲,還美的拿國務院津貼,靠著國家和人民交著稅養著他們……

  • 6 # 長征5127

    我認為京劇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藝術的結晶。過去不僅華人愛看而且世界人民也愛看。影片中看到梅蘭芳去到美國演出愛到美國觀眾的熱烈歡迎。作為年齡大點的華人都喜歡看中國的戲劇,尤其是在農村更加喜歡。文革中的八個樣板戲,至今記憶猶新,好多唱段都會唱,歌詞也能背出來。這是為什麼?因為京劇普及率高,戲劇下基層深入到老百姓精神生活中了,他們熟悉了京劇的弦律,不由自主地亨出來了,使京劇弦律變成了他們自己的藝術。而這些年來,引進外國文化藝術多,流行歌曲盛行,迪士科弦律盛行,所有傳播媒體都熱衷於播發,根本就沒有了戲劇京劇的聲音,有的劇團生存不下去了解散了,年青一代沒有機會聽到京劇的聲音,,所以沒有培養出京劇觀眾,一具它劇種也一樣。習慣勢力最最可怕的勢力,從小沒有培養出聽京劇(戲曲)的習慣,新一代怎麼能喜歡它呢?沒有市場的藝術怎麼能生存下去呢?過去的劇團隔三差五就去基層演出,而現今劇團高高在上,工資有國家發,幹不幹一樣,很少下基層,藝術脫離了群眾即一事無成。不知我的看法對否請指教。

  • 7 # 烈日當我頭

    無論哪個藝術劇種,能夠傳承下來就是具有其本身價值和魅力所在。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思想意識的超前,排斥京劇這樣慢吞吞的節奏戲是必然趨勢。聽聽京劇的唱,看看京劇的臺步身行,性子急的人恐怕扭頭就跑。誇張點一句十幾個字的臺詞“啊啊”四五分鐘才能落音兒,再看看臺步身行,一隻腳抬起來外行都不知啥時落下來,更不知往哪裡落。曾經愛好京劇的票友們,會說這就是藝術,而排斥京劇的人會說京劇的藝術在於唱者不累,聽者累。

    京劇的鼎盛時期,那只是過往雲煙,人們曾經的精神枯燥時代,早已一去不反,人們的娛樂世界豐富多彩。京劇遭遇滅頂之災原因,是本身的缺陷是歷史必然。

    京劇早已經被突飛猛進的時代遠遠的甩在歷史舞臺上。

  • 8 # 狼煙一九三一

    京劇是清朝達官貴人為娛樂享受而從南方引進宮中,如微劇,崑劇再吸收北方劇種的一種南北融和的劇種。大家讀過《紅樓夢》,大文學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在家中蓄養劇班,在小說中有許多有關戲曲的描寫,比如第十八回賈元春歸省慶元宵中,賈家安排了一齣戲劇表演,由十二個女戲子演出了四齣戲《豪宴》《乞巧》《仙緣》《離魂》,又補了兩出《相約》《相罵》,在《紅樓夢》中還有《長生殿》《丁郎認父》《黃伯央大擺陰魂陣》《孫行者大鬧天宮》《姜子牙斬將封神》《南柯夢》《黃梁夢》《牡丹亭》等等。之所以說這麼多,是說明京劇在中國有悠長的歷史,到清未京劇被皇宮定為主戲,隨著清朝的敗亡,京劇走入民間,民國時期是它的大發展階段,中國京劇主要流派是那時形成的,也出了許多名角,如流傳到現在的,梅派,馬派,譚派,裘派等等,解放後國家將京劇定為國劇,主要是因為京劇是大整合者,具有吸收優勢互補功能,所以它成為國家戲劇的像徵,上世紀七十年代,京劇又吸收了西方藝術,成了它的巔峰。改革開放後,多樣化藝術形式出現,任何一種藝術,如果不創新,不能適應形式的發展,一旦審美期達到飽和,就會出現半衰期,直至退出歷史舞臺。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在生活節奏快,人們已沒有了多少閒暇時間,除了老年人欣賞京劇,中青少年現在追求的是簡潔明快的節奏,如果京劇不進行改革跟上時代的步伐,它退出歷史舞臺只是時間問題。因此不是京劇太土了,是它走進守舊的誤區!

  • 9 # 琴簧汗舞

    俺懷著對中國傳統的敬瞻說明一下:

    陽春白雪與曲高和寡都不足以表達京劇的高冷,但卻足以表達京劇離我而去的步伐。真的沒有挽留國萃的理由和方法嗎?否!關鍵是我們什麼都沒有做。假如:把《遊園驚夢》列入高考之必考……不說了,說出來都是《荒山淚》呵……

  • 10 # 珠玉隨風

    建議沒接觸過京劇就不要發表對京劇這樣那樣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京劇是那種要麼不接觸,要麼就一輩子忘不掉的玩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各位大師,已經確定塘裡有鯪魚,該如何作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