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然小司
-
2 # 清流柚子
有的啊,戰術武器一般情況下殺傷範圍有限,多為常規武器,常見的如各類飛行器,中近程導彈等。戰略武器多為核武器,殺傷範圍巨大,如常見的戰略核潛艇,洲際導彈,等。
-
3 # 千里巖
戰術,就是在戰場上的一個角落進行戰鬥,不需要考慮超出這個角落範圍的事情。戰略則是考慮整個戰爭全域性的勝敗。
那麼既然只要考慮一個角落的問題,這種武器就不必太花錢,不需要殺傷力很大,飛得很遠等等。因為戰爭是很貴的,用大炮打蒼蠅,並非不可以,關鍵是那樣子就是土豪也會破產。
如果要考慮整個戰爭的全域性,那麼就可能需要對敵方後方的縱深重要目標進行大範圍大規模的打擊,這種目標當然不會太多了,反而一旦摧毀這種目標對於敵方的戰爭潛力問題影響巨大,那麼必須捨得多花錢花大錢!
於是乎,我們就看見了,有的飛機航程很近,載彈量也很小,因為給他們的任務就是去前線炸對方的坦克大炮或者是打幾個碉堡,比如二戰中美軍的p47B25。有的飛機航程很遠,載彈量很大,比如英軍的蘭開斯特和惠靈頓,美國的b17b29。
想一想看,蘭開斯特這樣一個幾十噸重的大飛機,有四個發動機,十幾個成員,可能只是揹著一個六噸重的大滿貫炸彈,能夠飛行三四千公里,你讓他炸坦克?所以英華人把這種飛機派去炸魯爾的水壩,一把讓德國的工業區大面積停產,結果飛機和坦克大炮的生產量驟減,美華人的b17和b29就更不用說了,一下出動幾百架能把整個城市一口氣燒成白地。
德國的工業生產體系就是這麼崩潰了,日本的工業生產體系也就是這麼崩潰了。
當然了,時代不同,戰術和戰略武器的定義也會發生變化。進入核武器和火箭時代之後,一口氣能打上萬公里導彈也是很貴的,所以雙方要對付敵方距離自己幾百公里左右的目標一般用,體積小得多,而且輕便靈活,射程只有幾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左右的導彈。對於敵方某些防禦堅固的陣地,只需要扔上去千噸左右的核彈,免得破壞範圍太大了,將來自己繞過去還費勁,可是對於對方的大規模工業生產基地什麼的,那就不能客氣了,最好一下子就把它燒成白地,那麼就給他們準備了幾萬噸,幾十萬噸,甚至上百萬噸的核彈。
到了這個時候,那些打幾百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導彈,千噸左右的核彈就是戰術武器,那些打好幾千公里和上萬公里的導彈,幾萬噸以上到上百萬噸的核彈就是戰略武器。
不過有的時候放到一些小國來說,他們的國土縱深本來也沒多大,雙方如果對著打,可能在超過幾百公里就要打到另外一個國家去了,那麼這時候射程幾百公里的火箭炮就是戰略武器的意思了。
-
4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戰略武器的區別就是戰術和戰略的含義。
所謂戰略,是更宏觀上的一種戰爭方略和計劃。比如二戰時隆美爾對英軍展開狂攻,蒙哥馬利選擇了“消耗”的戰略。結果蒙哥馬利雖然每戰必勝,卻因為過度的投入攻勢,戰略物資上無以為繼。而希特勒期望的“拖”的戰略目標也化為流水。
戰略往往不關心戰鬥的細節,它只就策略層面為最終的目的負責。甚至很多時候它都不是戰鬥。比如美英軍二戰時與德軍展開的“噸位戰”,除了戰場上的潛艇狼群與驅逐艦護航,戰場下美國也展開了瘋狂的大生產,最後工業生產能力超過了德軍能攻擊的數量,德軍的“噸位戰”便自告失敗了。
“戰略武器”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它們並不對細枝末節的戰術條件使用,也不一定適合戰術目的。比如核武器,雖然它威力無窮卻擁有各種掣肘,當代核武器沒人敢真正用到戰爭中,但它負擔著戰略威懾作用。比如美蘇爭霸,如果雙方任何一方沒有核武器的戰略威懾,另一方則要麼放棄爭霸低頭認錯,要麼失去戰略平衡被核彈炸爛。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些名詞: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戰略導彈等等,它們無一例外是為達到戰略目的而設定的大殺器。如遏制敵人、報復敵人、形成對敵優勢等等都是戰略目的。
如果更宏觀一點的看待“戰略”的話,像軍事能力、預備役動員能力、國防科技水平、部隊裝備水平、後勤保障能力、軍人思想與訓練、空天防禦等等都屬於戰略。再再宏觀一點,國家經濟、科技發展、工業配置、自然環境、糧食生產、交通通訊、生活文明也都是戰略。如果某個武器能對這些任何一方面構成打擊或影響,那麼它就是戰略武器。
譬如轉基因,轉基因技術是絕對應用不到戰鬥中去的,士兵們拿著轉基因的種子沒用,它無法向對方開火。但是轉基因技術本身關係到戰略,國家未來的糧食生產、國外廉價轉基因作物對本國農民生產的影響、國外隱藏致病因子的轉基因食品對國內造成的疾病或農業減產、國外轉基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生態破壞等等,這都可以構成戰略武器。
總而言之,新時代的“戰略武器”除了那些毀天滅地的大殺器外,還有“超限戰”的一部分。恰似當年秦國遭到疲國之計修鄭國渠,卻又透過智慧將之轉化為興國之力一樣,戰略武器無處不在,只看人們如何發揮智慧。
戰術之所謂“術”,它更強調小範圍的對策和方法,是一種更看待眼前情況的解題行為。其實我們玩的“即時策略遊戲”,完全就是建立在戰術應用之上的,如《閃擊戰》、《兄弟連》其實都是戰術兵器和策略的運用。
你把軍隊排成波次衝鋒是戰術,你懶驢打滾躲過敵方的火力也是戰術,以這些戰術目的的達成為目標的武器裝備,就是戰術武器。什麼手雷步槍火箭筒,戰車坦克轟炸機統統都是。
再換個角度說,有時候“戰略”還是“戰術”取決於武器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為使用莫辛納甘計程車兵裝備一支AK47步槍,那麼對他而言,他獲得了連發射擊以及火力倍增的戰術能力。這時候這支AK47屬於戰術武器。
那麼如果在敵軍仍然大規模使用98k的時候,成批次成規模的為集團軍群全面換裝AK47,那麼這時候的AK47就是具備戰略意義的武器。
-
5 # 非攻天下
區分於一個打前線一個打後勤,比如轟炸機轟炸前線叫火炮支援,用大規模轟炸敵人後方工業,糧食,礦業,物資叫戰略轟炸。打敵人後方資源叫戰略性
-
6 # LY傳媒or大雜燴
戰術武器和戰略武器的區別相對於冷兵器時代,沒有很明確地劃分了,但是又有很簡明的介紹,為什麼呢?先看字面意思:。戰術武器,戰略武器。
1。戰術武器一般為槍械,機械,載具,人員。像軍隊裡計程車兵,駕駛的坦克,飛機,廣義上都是戰術武器。就是決定一場戰鬥勝負的武器。然後是戰略武器:與戰術武器區別在於,戰略武器不輕易使用,對戰爭全域性有決定性作用的武器。戰略武器是什麼呢?對,就是核武器。從1945美國仍了兩個原子彈到現在各國研發的熱核武器為止。人類只敢製造,不敢輕易使用,所以這是戰略武器。相對戰術武器的廣泛,戰略武器很狹義的只指核武器。這就是戰術 戰略的最根本區別,現在全世界區域性戰爭不斷,各種戰術武器輪番上陣。唯獨戰略武器只見其演習,不見實戰,就是戰略威懾。因為假如哪天實戰戰略武器了,那我們的家園……地球,也不存在了。
回覆列表
我們經常在新聞,報紙當中,看到過對於武器的評價,有戰術級的和戰略級之分,到底什麼樣的武器是戰術級,什麼樣的武器又是戰略級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區分一下。其實戰術級武器與戰略級武器通常都是相對於核武器而言,以及相關的載具來說的。M-20戰術導彈
戰術武器是用於支援戰場部隊作戰、打擊對敵方軍事行動有直接影響的目標(如戰場指揮所、導彈發射陣地等)的武器。美國把戰術核武器稱為“戰區核武器”或“非戰略核武器”。而戰術級武器載具不僅僅能攜帶戰術核彈頭,還能夠攜帶常規彈頭,戰術級武器具有靈活多變,適應環境變化,調整迅速的優點。東風-16彈道導彈發射
戰術核武器包括:近程地地核導彈、戰術飛機運載的核炸彈、火炮發射的核炮彈、反艦核導彈、反潛核導彈、深水核炸彈等。可以說這些戰術級的核武器具有當量相對較小,使用靈活,因此美國極力要退出《中導條約》就是想要發展戰術級核武器,尤其是核武器的小型化。印度大地-2短程彈道導彈
但是同時這些戰術級的核武器載具都具有常規作戰能力,只要不裝備相關的核彈頭,那就是常規武器。與常規軍事行動而言,這樣的戰術武器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因為核武器不能被輕易使用的原則,導致無論是在戰術級核武器還是戰略級核武器,都是不能輕易用到戰場之上的。因此,戰術級武器的載具通常都用於常規的區域戰爭當中。說白了一句話,戰術級武器是用來打區域戰爭的。東風15b彈道導彈
戰略武器指能對敵戰區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攻擊的具有大面積摧毀作用的武器。戰略武器具有阻嚇、摧毀敵方作用和能力,可以毀滅敵方縱深目標的能力,具有戰略上牽制敵人作用。通常情況下,戰略武器都是核武器,而且都是具有龐大殺傷力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俄羅斯白楊—M彈道導彈
通常戰略核武器主要有陸基洲際彈道核導彈、潛地彈道核導彈以及核潛艇、近程攻擊核導彈、巡航核導彈以及戰略轟炸機,以及反彈道導彈核導彈等。戰略武器不用多說都是具有超遠距離投射能力的武器及載具,這樣的武器輕易不會露面,也輕易不會應用於戰場。他們對一個國家來說起到至關重要的戰略威懾作用,而並不是執行所謂的戰術打擊。美國俄亥俄級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
只有戰略轟炸機,還可以執行常規是作戰任務,可以執行一些投放巡航導彈對內陸軍事目標的打擊任務。比如美國在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期間就,使用了b1b戰略轟炸機投放了戰斧巡航導彈,用來打擊美國設定的軍事目標。當然也有一種特例,就是美國將其“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改裝為可以發射巡航導彈的對陸攻擊型核潛艇,可是這樣的舉動很容易讓人誤判美國要發動核戰爭,這對世界是危險的。B-1B戰略轟炸機
因此,戰略轟炸機是一款和長兼備的戰略及武器,並且在平時具有很大的威懾能力,這不僅僅體現在其攜帶核武器載具的能力上,更多是體現在其常規投射能力上。戰術級武器也同樣會很容易的藉助戰略轟炸機形成更強大的威懾能力。總之戰術級武器是用來大區域性戰爭的,戰略級武器就是用來打核大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