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領地傳奇
-
2 # 長得像光頭強的攝影師337
我沒用蘋果手機,特別是今年,我發現我身邊的幾個蘋果鐵粉,已經買了華為,我問原因,普遍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訊號不好,有一個買了蘋果11,退回去了,說訊號還是不好。手機發展到現在,實現了很多不可想象的各種功能,反倒連最起碼的手機訊號都解決不了?
-
3 # 花掩塵
網上說,老闆們都是買華為,屌絲們和小姐姐都是買蘋果,這句話其實有道理,聽我分析還是有道理。老闆買手機第一選擇是訊號,因為一個電話沒有接到,可能就是小的幾千,大的可能上百萬,有急事打不出去,也是很鬱悶,再加上充電速度快,因為老闆們,停下來充電的時間很少,還有就是老闆們不再去特意的去炫耀什麼,因為本身就是最好的身份象徵。屌絲們不一樣,因為他們一有空,就打遊戲,上網,還有喝酒,玩這些,一個電話沒有沒有接到,無所謂了.外加買個蘋果可以在異形面前可以炫耀或者同類面前裝有錢的樣子。小姐姐們呢,因為大部分電話是家裡催婚或者備胎打來的,沒有接到沒有關係,反正影響不是很大,加上蘋果系統流暢,逛淘寶什麼的也不卡,還有就是在同類面前炫耀。跨著lv包,坐在咖啡廳裡面,手裡拿著蘋果手機,穿在紅色的高跟鞋,旁邊有一個帥哥一起在咖啡廳裡看風景,這是多麼的浪漫,這也許是大部分小姐姐們的夢想。
-
4 # 精彩的晨哥
華為厲害,都能趕上過去的畝產萬斤了!
我們來回顧3G、4G發展史第一臺3G手機是日本的松下,諾基亞從2003年開始釋出3G手機,蘋果是在2008年才算是正式支援3G,晚了五六年,但是那個時期的3G技術總體來說才算成熟!
第一臺4G手機是HTC,2010年就開始發售了,蘋果是在2012年才釋出第一款支援4G的手機,iPhone5.
反觀過去,那些在新技術浪潮中最早“上車”的手機廠商,因為推出的產品不夠成熟,反而影響了在使用者心中的形象。
-
5 # 使用者5440680505004
就目前來說,華為與蘋果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雖然在有些方面,譬如5G技術的掌握,華為已經領先於蘋果,這是值得我們國人驕傲的,但是不能因為有了好成績而沾沾自喜就忘乎所以,自我吹噓,自認為超越了對手。
咱們國家在科技領域也有很多東西超越美國,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但這不能說明咱們國家已經全面超越美國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
6 # 深海157705135
世界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中,只有一家沒有5G,而且這家訊號一直非常差,大家覺得他是搞不出來還是不想搞?5G是蘋果的短板,這個大家都清楚,不用洗也不用黑,庫克釋出會說5G現在不成熟,要一兩年以後才行,那麼現在買iPhone11的都打算只用一兩年嗎?蘋果搞不出5G庫克只能這麼說,總不能實話實說,我們技術不行,5G還沒搞好,但依然要買的很貴?
-
7 # 段非段1
蘋果在1年內真做不出5G基帶:
一、蘋果是意料不到中國5G突然加快佈局和應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倉促之下只能收購英特爾的基帶業務,自己上馬研發,沒有幾年搞不出來。
二、蘋果之前沒有自己的基帶,要麼用高通要麼用英特爾的基帶,但這次中國5G應用提速,英特的5G基帶出不來,高通的外掛5G基帶又不給力、功耗大,蘋果用不了。
三、這次蘋果11系列手機外掛個4G基帶都發熱差點控制不住,如果再外掛個高通5G基帶,真的會要了蘋果的命,權衡之下,只能暫緩推出5G手機。
四、蘋果、高通、英特爾不給力,怎麼辦?美國只能打壓中國的5G,能打死最好,不能一下子打死也要想辦法拖住中國5G腳步。如果拖不住中國,那就拖住全球5G的發展步子,為蘋果、高通、英特爾等美國公司再次創造壟斷或有利的條件。因此,華為、中興被打壓就很正常了。
五、目前美國正想再次組建另一支科技“聯合國軍”,5G之戰就是中美未來製造競爭的另一個“上甘嶺”,另一條“38線”。華為,就在前線火線上,已經沒有退一步的可能。
六、中美5G之爭,目前日、韓、澳、加等是美國的鐵桿,積極參與打壓中國的科技,但又有各自的小算盤。歐洲在觀望,同時從中美兩邊要好處,不想中國敗,但也不想美國勝,只想長久拖下去漁翁得利。
因此,明知道中國5G馬上要商用,蘋果還可以繼續心安理得的推出4G手機,最後再割一輪4G韭菜,反正中國5G目前在國外已受阻,放出5G技術不成熟的風也就不難理解了。
-
8 # 夢殘心堅
我也一直是個果粉,我目前為止從未用過安卓手機。我覺得庫克這次說的是違心的話,這讓我覺得庫克本人很虛偽!
可以肯定蘋果是因為做不到才不用的5G,從幾個月前庫克宣佈今年的新機將減產三分之一就可以看出來,這實屬是一種無奈!而從市場的反應更是驗證這一點,發售剛幾天就馬上降價,這在蘋果的歷史上最從來沒有過的。為什麼?就是因為庫克意識到自己的產品少了5G的競爭力,急於在競爭對手的新品出來之前,儘量的多走量。尤其是華為手機,會帶給蘋果前所未有的壓力。不信你就看11月份華為的5G版mate30開售就知道了,5G版m30 ,6十128G售5000元,蘋果1164G版售價五千多?蘋果的競爭力在哪裡?不降價不是等死嗎?我有一種預感,到了雙11,蘋果還會降一波的,所以你實在離不開蘋果的話,建議你等到雙11再入手。
我看到很多人在網上說現在買5G手機沒什麼用,用不上。我只想問一下果粉們:如果把華為的5G晶片整合在蘋果A13晶片上,加1000塊錢可以買到5G版的蘋果機,你會買4G版的嗎?是我的話,我一定加1000塊錢買5G版的。蘋果以品質著稱,用個三年沒問題,在這三年內什麼時候有5G我就什麼時候用,沒有5G的時候,帶5G手機也不會影響用4G網路不是?所以說5G沒用其實就是酸!當然了,如果你年年都換新機當我沒說。
所以我說,假如蘋果有華為的條件,一定是毫不猶豫的用上5G的,只恨高通X55雙模基帶還沒研發出來而已。今年的蘋果機因為沒5G,在銷量會大打折扣了,對於蘋果來說,只能嘆奈何,而不是真的不想用,所以庫克的論調我認為很虛偽!
回覆列表
蘋果之前從來就沒搞過基帶,5G之前用的是高通和intel的,這次新發布的用的新機型是intel的4G基帶,intel基帶已經賣給蘋果了,所以現在蘋果也有了自己的4G基帶。intel基帶和原來用的高通基帶相比,存在訊號問題,蘋果手機這兩年新品訊號問題就是因為intel的基帶。高通畢竟通訊技術積累深,雖然5G現在稍微落後華為,但還是比被蘋果收購的intel基帶部門強很多。
intel基帶部門打包賣給蘋果的時候是有一定的5G專利積累的,蘋果如果在這個基礎上持續的投入,三五年內是能夠看到成果的,但蘋果在這一兩年內肯定是落後的。如果訊號問題不能得到改善,可能會先用高通的基帶頂上。
蘋果優勢在SOC效能和系統,弱勢在通訊技術。蘋果的SOC優勢基礎是片上沒有整合基帶,留給CPU和GPU的芯片面積相對華為大,計算效能領先。蘋果不管是用高通還是自研的基帶,都存在一個外掛基帶空間和功耗的問題。跟華為的整合基帶相比,蘋果空間和能耗都高,這就給散熱和電池電量造成了制約。蘋果最新發布的機型使用者反應存在過熱現象就是這個原因,外掛基帶要節省空間,降低功耗很難,現在蘋果用的雙層主機板方案,空間節省了,電池容量加大了,散熱卻成了問題。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市場能不能給蘋果三五年時間去追趕還是個未知數。這個窘境是市場對蘋果的懲罰,蘋果在領先時,有那麼多現金躺在賬面上,卻沒有對5G技術持續投入,現在臨時抱佛腳,落後是必然的。現在蘋果等於用這些錢去購買時間,時間會站在哪一邊呢?華為和高通也在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