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文萍青春期諮詢師

    看到你問這個問題,感覺得到你其實有釋懷和改變的想法,這很好啊,只有想要釋懷,想要改變,才可能有釋懷的可能。

    在心理學裡面的認知模型也就是ABC法則是這樣說的:

    A是已經發生的事情,B是你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分析思維和信念,也就是你對這件事情的解讀,C是解讀事件之後給你帶來的情緒和結果。那麼不同的解讀不同的信念,帶來的結果一定是不同的。

    比如孩子考試考得不好這件事情,如果你的信念是:成績不好是不能接受的,如果成績不好,將來不能上好的大學將來不能有好的工作也不能有好的生活,那麼你的反應一定是不能接受,會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卻還是沒有考好,回去指責孩子沒有努力,會更加嚴格的要求孩子,會對孩子很失望……然後情緒很不好,家裡甚至會雞飛狗跳。

    可是還有人的信念是:一次的考試成績並不能代表終身的成績,那麼這位家長有可能就很冷靜,能夠靜下心來去跟孩子交流,能夠用心的去看看孩子哪裡還需要提高?哪裡還需要學習?這樣的話,也能夠切實地幫助到孩子,而孩子和家長都是皆大歡喜的。

    所以呢,如果我們想改變C這個結果,那麼我們只能去改變B,也就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信念。而A 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呢!

    所以呢,我們現在回頭去看看 對於過去的事情,我們在這個事情中有著什麼樣的信念,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有沒有可以有新的解讀?

    第二種方法就是抽離出來,形成觀察性自我。想象著有一部電視機,而電視機裡面正在播放著你過去的事情,而真實的你就坐在電視機前面看。去感受你看的時候的感受,去捋清你看的時候的信念。

    然後,就可以釋懷啦!

  • 2 # 流浪語貓

    如果這件事沒有對你的人生有重要的影響,交給時間就好;如果有,那你一定要首先學會如何面對。

    老生常談是不是,覺得你都懂是不是。彆著急,接著往下看。

    首先面對不等於釋懷,先學會面對是為了讓自己能對這件事拿出一個更合適的態度,並在今後的生活中明白了自己再遇到類似情況時的原則與底線。

    比如拒絕、比如不顧一切,比如更好的接受。

    朋友深有晚接到女友小小的電話,說剛剛看了深推薦的《請回答1988》第一集,裡面有個情節是由於家裡看似過於“寵溺”姐姐,導致妹妹傷心嘶吼,父親明白後偷偷拉著妹妹出門吃蛋糕。小小看到這兒的時候哭了,非常難過,因為小小沒有父親。

    她說:我很羨慕那個妹妹,我也想我有個爸爸那樣疼我愛我。

    聽到這個故事,突然就想起了另一個朋友燕子,燕子原本家境殷實,三口和睦,後來她的父親突然因為一場意外而離世,一連串從經濟到親情的變故讓燕子性情大變,起初我並不清楚燕子的這個情況,之後有一次KTV,在座一位點了首《父親》,音樂剛響起,原本和我們說笑的燕子轉身就衝出了包房,過了十幾分鍾才面無表情的回來,那時我才知道這件事情對燕子產生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關心之餘,也在擔心,對小小與燕子而言,只要跟“父親”有關的事物一出現,她們的狀態就會很糟糕,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父親”這個詞已經成了兩個人的心病。

    這種情況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也無法準確估量出兩個人由此產生了多少負面衍生心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會影響兩人以後的發展。

    深對我說那晚他勸了小小許久,他說之所以在知道小小的情況後依然決定推薦她看這部劇,就是過了這麼多年,希望小小可以勇敢面對這件事情,不要總是一遇到類似情境就難過哭泣,總這樣下去對她沒有好處。

    未成想那晚兩個人狠狠吵了一架,小小聽完後冷著臉說道理我比你清楚,我又不是經常這樣,只是希望到了這種時候可以有個陪伴,而你作為我最親近的人,沒想到你只能說這些。

    深說我相信你的前男友們曾經就是如你所願般這麼做的,但為什麼還是分手了呢,為什麼你到現在依然這樣呢,小小,這件事情確實特殊,但我不希望你因此而讓心裡始終迴避,永遠像是缺了一塊。

    深的做法固然偏執了些——在女友需要安慰時卻上來就講些道理。可換個角度思考,講道理的時機雖然不對,但如深所言,小小的前男友們固然都是這樣做的,只是之於事情本身,對小小可是有什麼幫助嗎。

    小小既然是個缺乏父愛的孩子,那麼難免她會幻想父愛的樣子並作用在男友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下,男友的這種溺愛既阻止了她的成長與人格的健全,也偏離了她對“愛”的認知。

    就像《中國合夥人》裡的那句話,掉在水裡你不會淹死,待在水裡你才會淹死。

    感情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喜歡一個人就想要守護對方,卻把“守護”經營成了“慣著”,有時爆發一點情緒就會被認為不成熟。事實上,凡事皆有個度,寵溺一旦過度就會變作傷害,與父母老人過於溺愛孩子一樣,“他還只是個孩子”和“她是我的真愛”異曲同工,在這樣的“繭房”包裹中,孵化出的,也許並不是那個本應包含各種喜怒哀樂、經歷重重人情世故考驗後方能孕育的立體的“愛”,而是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

    “愛”不是比你能對她多好,而是你能承受她多少。林林總總這些年,我們都被別人傷害,也傷害過別人,及至著眼愛情,大概便是會有那麼一個人,可以承受你的傷害,而你又能夠承受那個人的。於傷害而言,雖然並非心甘情願,卻是十足的地久天長。

    所以與其因為心疼燕子、小小而一時隨著她們的意願來,不如把傷害控制在一定變數之內,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她一起面對這個傷痛。雖然選擇前者會更讓人舒適,但後者卻會讓對方,也讓你們的感情得到成長。而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義無反顧的寵溺與陪伴。

    雖然這很難,難就難在不知道如何面對,難就難在受傷者口中的“道理我都懂”。

    看過我的文章,會知道我得過重度抑鬱症,那時有很多人同我擺事例,講道理,然鵝並沒有什麼L用,現在回頭看,感覺當時自己內心世界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什麼都懂”的那種,但這往往也就是你自己產生認知誤區,並導致事態惡化的開始。

    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習得性無助”的效應——一條狗被關在籠子裡,當它不斷嘗試逃走卻不斷遭到電擊阻止時,那麼後期它即使有機會逃離電擊,也不會再選擇逃離,並且,狗會產生諸多負面情緒,如沮喪、主動性降低等,究其原因,是由於狗在前期的逃離中形成了一種發現命運被他人掌握的無助感。而人一旦產生“習得無助”,則更有可能墜入絕望的深淵。

    我相信任何一個得過抑鬱症的人在前期都會試圖去改變這種局面,但當自己發現這種改變微乎其微後,便會由於“習得無助”的慣性而把自己推向更深層的病狀中,從而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如前文所述一樣,自認為什麼道理都懂,於是聽不進別人的話,卻也因為前期的嘗試而變得遲鈍、麻木,進而選擇不再做什麼。

    對於心中有結的人而言,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不是你與“道理”彼此熟悉,而是你認識“道理”,“道理”卻不認識你。

    道理誰都明白,只是過不好這一生,過不好這一生,只是你並沒有接受那些道理。就像你認識再多電視上的明星,人家卻不認識你,看似熟悉,實際彼此沒有半點關係。

    就像認識個人,卻沒什麼交情,有事時憑什麼讓人幫你,光認識有個屁用。

    讓你產生心結卻無法釋懷的根本不在於你沒有看到事件背後真正的決定性因素,而是你本能的認知告訴自己不要動。

    比如你想擁有好身材,卻告訴自己沒時間健身,然後有大把的空閒刷著手機。這個例子的關鍵點其一在於你覺得只有去健身房等特定場所才能健身,其二在於你對自己邏輯順序的認知產生了偏差:是當你決定懶之後,大腦為之找到了不得已拒絕健身的“合理”藉口,而不是因為現實的“合理”原因,才促使你放棄健身。

    同樣,當你對一件事情產生心結,你會先淺嘗輒止的嘗試一些方法去面對、解決,若沒有得到顯著效果,便會告訴自己這樣做沒用,交給時間好了,同時對別人的勸慰與幫助嗤之以鼻,然後這個心結隨著時間的推移要麼逐漸消失,要麼根深蒂固,但不論如何,這種“時間療法”都會對你的認知與價值觀,甚至是所處環境和身體產生難以逆轉的影響。

    想如影視劇中的“一笑泯恩仇”,不知道要過去多久,也意味著不知道在這“一笑”之前,這件事情又會折磨你多久。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而另一個釋懷的辦法,就是不將希望寄託在時間或別人身上,而是把這件事情在你心中的變化走向以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這樣做同時闡述了什麼叫良藥苦口——你要明白,“面對”一定會伴隨著陣痛,要麼挺過去,要麼停下來。

    要做到面對,最重要的是更正你的認知,能做到清楚區分“想要開啟這個結”與“正在為開啟這個結而努力”,並且真正為之付出努力——想走出失戀陰影的就不要整日酗酒,給自己大把獨處難過的機會,而是背上行囊出去走走,多交朋友;想擺脫奮鬥失敗所帶來的影響的就不要一邊不甘心拿著死工資一邊又心平氣和的“隨緣”奮鬥。

    同樣的,如燕子、小小一般,想要把“父親”這個詞變作爭取更好的自己與生活的動力而不是負擔,就不要一味逃避,首先告訴自己沒有什麼欠缺,生活的不完美並不全是由此而來,其次不再躲避餘生每一次直面這個詞彙的場景,而是把其當做回憶、反思以及與自己的交流,並把其中所獲付諸行動,比如去關心類似經歷的孩子,比如去關心在這些年同樣沒有丈夫卻見證你成人的母親。

    若一個人感受到寒冷,便兩個人相互依偎。

    既然躲不是辦法,交給時間就要面臨“未知”的可怕,而身邊人的幫助又取決於你自己的主動性,那為什麼不試著走出“溫室”,重新審視下你所掌握的那些道理。

    跟交朋友一樣,你所掌握的道理從理論上看已經足夠你釋懷過往,剩下的就看你能與它們建立多少交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黃車創始人diary創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