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問東西肖先生
-
2 # 小馬柚子A
起源於北大,因4年大學生活丟了5輛腳踏車而萌發的創業專案
小黃車起源於北大,五個創始人都是北大的學生,他們一起創業的時候還沒有畢業。其實在做ofo之前他們有過一次失敗的創業經歷,因為五個人相識於北大騎行社,所以剛開始的第一個創業想法是用腳踏車做旅遊。北大的一個校友提供給他們一百萬,半年不到就燒完了,投資的錢只剩下400元。
共享單車的想法來源於CEO戴威,他4年的本科生活丟了5輛腳踏車,還都是一兩千塊錢的山地車,第一次創業失敗後他們就想能不能把腳踏車做成共享模式。正好趕上畢業季,學校有很多畢業生不要的腳踏車,想著讓學生把腳踏車共享出來加入這個聯盟,這樣每個人就都能騎大家共享的單車。
創業的地點在北大,第一批使用者是北大同學,前幾輪的投資人都是北大校友,所以說ofo小黃車就是誕生於北大的創業故事。
當資本遇上小黃車
這個專案跟我相遇在哪裡?也是在北大。2015年夏天,北大孵化器招募入孵專案,合格的團隊可以得到免費的辦公位。面試那一天我們幾個評委聽了二十幾個團隊的路演,小黃車就是其中之一。
我為什麼投了小黃車呢?我們當時聽到的不是共享單車,而是給腳踏車做一個電子鎖,所以很多評委可能沒有太在乎,做個鎖有什麼意思?我聽了之後就想做鎖要幹什麼?因為路演時間有限,只有15分鐘,我說我要聽一聽鎖後面的故事。所以第2天就把他們約到我辦公室,仔細聊了聊。瞭解到戴威過去在青海支教一年,曾擔任過北大校學生會主席。在做ofo共享單車之前,他們做了一個腳踏車騎遊的創業專案,是北大校友投的錢,但那個專案失敗了,然後才轉型做共享單車。現在有三個公司,一個是原來做騎行的,一個是做共享單車的,一個是做電子鎖的。我說這樣吧,我幫你們梳理梳理,這三件事情就共享單車靠譜,把三波人合成一波人,全力以赴做校園共享單車我就投資,如果不答應這個條件就不投,我可以幫你們做整個公司的策劃改組。
起初做的時候就是在高校,相對封閉的環境,根本沒有想要進城市。當時騎一次是四毛錢,一天一輛車能被騎六次,六次就是兩塊四。當時一輛車不到300塊錢,計算一下一個學期就可以回本,一年可以賺一輛車,而且不燒錢,都是預付款。我們覺得這樣能很好把控現金流,只要在中國高校內把它推開了,一年5000萬的利潤是有可能的,甚至可以做成一箇中國的上市公司。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樣,所以就投了他們,估值也合理。
小黃車給創業者的一些啟示
ofo這個專案也給了創業者一些啟示:怎麼抓住使用者的真正痛點、真正需求,不是偽需求,而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怎麼去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為使用者、為社會、為投資人創造價值?
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只有一個創始人不叫團隊,團隊必須是兩個人以上,並且一定要有一個老大。可以先把股份預留出來一些給未來更優秀的人。
網際網路產品一定要有突破點。如果每個產品的特點都是八九十分,沒有一項突出的地方是不行的。小黃車的特點在哪裡?前期就是成本低、騎行體驗好。
開放共贏非常重要。小黃車學滴滴,只做一個平臺來連線各種單車。與產業各方共享共贏非常重要,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環境做好了,大家才能雙贏共贏。
-
3 # 明心正道
此文有乾貨,耐心看完
這個問題有問題,因為小黃車基本黃了
我們這就來談一下,小黃車短暫輝煌的原因和失敗的教訓吧
成:小黃車是中國共享單車的先行者和原創者,和創始人戴威的經歷是有很大關係的。戴威的父親戴和根曾任中國中鐵Quattroporte,現在是現任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很明顯的官二代富二代了吧。戴威13年北大畢業是北大學生會主席,個人酷愛騎單車。
共享單車緣起於戴威的一個想法:要是大家都可以隨時隨地騎到單車,一定會節約很多的時間,可以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問題。有了創業的想法之後肯定得需要錢,按照戴威的身份地位要融資創業要找到投資人不難,更何況是共享單車這種優質投資標的。有了錢OFO一時間風靡全國,遍地開花。創業成功不一定要有多大的規模,能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才能算成功,早期OFO掙的只能說是投資人的錢,早期共享單車最多隻能叫花錢佔領市場,離成功最多算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因為共享單車太燒錢了
敗-ofo現在還沒完全死掉,但是基本是死路一條了,上千萬的使用者押金快一年了都沒有退出來,幾十億的欠款沒法兌付,戴威被列入老賴名單。。。。。。。。
縱觀ofo發展你會發現ofo是被自己作死的
ofo作為一家創業型公司,竟然有5張否決權票,它們分別是:戴威、滴滴、阿里、經緯和金沙江創投。換句話說,只要有相關利益,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動用手中的一票否決權,從而決定ofo的生死。當遇到利益不均、意見不合時就否決,甚至惡意使用否決權,這樣的公司怎麼開下去?所以,雖然ofo背後的大山一座比一座強,但這種盤根錯節的股東關係,從ofo誕生之日起,就埋下了潰敗的種子。
ofo到底是怎麼被否死的?
梳理ofo從成立、起飛、墜落的路徑,三個關鍵時刻的否決,導致了ofo今天的全線崩盤。
1、15億美元融資流產,滴滴一票否決
2016年9月,滴滴成為ofo的戰略投資人,在董事會獲得了一票否決權。2017年中,ofo瘋狂燒錢鋪車和補貼,資金短缺。程維從日本拉來軟銀一筆15億美元融資,條件是戴威接受滴滴高管進入ofo。
可到8月份的時候,局面急轉直下,戴威和滴滴交惡,趕走滴滴系高管,徹底惹怒了程維。後者直接動用一票否決權,拒絕在投資檔案上簽字,最終15億美元融資胎死腹中。
2、與摩拜合併流產,戴威一票否決
2017年10月,投資人對共享單車燒錢模式越來越不滿。在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的撮合下,摩拜與ofo坐到了談判桌面前。
摩拜第一大股東為騰訊,ofo第一大股東為滴滴,而騰訊又是滴滴的股東,因此雙方達成了這樣一個默契:合併後的公司設立聯席CEO制度,由摩拜CEO王曉峰和ofo創始人戴威分別擔任,董事長任命權歸屬滴滴。
對滴滴和騰訊來說,這樣的結果近乎完美。而有了贏家,自然有輸家——代價就是戴威將喪失部分控制權。
談判進行了一個多月,眼看ofo、摩拜就要合二為一,戴威行使了一票否決權,導致合併流產。此事過後,朱嘯虎將ofo的股份賣給了阿里,在此後的媒體採訪中,他始終拒絕回答與ofo有關的任何問題。
這莫非不是戴威對程維當時否掉軟銀投資的報復?
3、滴滴收購,阿里一票否決
出行一直是滴滴的業務,2018年4月,滴滴高層推進收購ofo的談判,最快可於6月官宣。到8月的時候,滴滴與ofo一度已經談攏,只差最後簽字。
關鍵時刻,阿里整出么蛾子,否掉了這次收購案。
原因在於,滴滴收購ofo後勢必重啟與摩拜合併,而騰訊是摩拜最大股東。這意味著共享單車將會成為騰訊的天下,對阿里的支付業務非常不利。
就這樣,各方的纏鬥於斡旋,各方的利益與衝突,最終讓ofo失去了三次最好的機會。
ofo啟示錄
對企業發展來說,一個“霸氣獨裁者”至關重要,過度民主反而經常壞事。
1994年,潘宇海和姐夫蔡達標創立真功夫,各佔50%股份,這意味著他們各有一票否決權。公司做大後,兩人矛盾激化,誰也不服誰。潘宇海制定的規劃,蔡達標說改就改;蔡達標制定的規劃,潘宇海宣佈作廢。
在這種局面下,投資機構敬而遠之,真功夫錯失上市良機。即使後來潘宇海把蔡達標送進監獄,但由於股權一致,雙方仍然纏鬥不息。曾經對標麥當勞的連鎖中式快餐,現在越走越沒存在感。
李國慶和夫人俞渝曾經攜手打下噹噹網,兩人同屬極度強勢性格,經常意見不統一就讓決定推遲三個月。噹噹網就在兩人的爭端和內耗中接連失去亞馬遜、百度和騰訊的投資,最終成為網際網路的棄子。
不只是規模型的企業,草根公司同樣需要一錘定音的話事人。2016年,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7美女創業開餐廳,不到半年虧得底朝天,根本原因就是人多口雜,大家都是舵手,卻沒有一個船長。
目前,中國企業數量超過2000萬家,平均每分鐘就誕生7家。然而它們存活率卻低得驚人,一半企業的壽命不到4年,三分之一倒在了缺乏最強控制人上面。內訌、拖延、彼此消耗,最終拖垮了創業夢。
我們看那些成功的企業:
任正非不到1.4%的股權,掌握萬億華為;
馬雲7%的股權,阿里巴巴還是他的;
馬化騰13%的股權,騰訊永遠是他說了算;
劉強東15.8%股權,京東連個二號人物都沒有!
即使股權被稀釋到極致,他們也牢牢掌握公司的絕對控制權,沒有任何投資方可以挑戰他們的權威,更何談一票否決。
我們現在來看,ofo的管理層設計荒謬到極點。
滴滴可以否掉戴威的決策,阿里、經緯都可以站在自己的利益場,對ofo指手畫腳,這樣的創業團隊不死掉才是奇蹟。像戴威這種90後創業者,說到底還是太年輕,玩不過一群老司機。
回覆列表
戴威本身創業團隊就來自名校家庭都是社會精英階層。共享單車正好處在網際網路風口時代浪尖上。雷軍說過:風來了豬都會飛!
前期不斷的融資.瘋狂擴張.挪用使用者押金.給生產廠家百分之三十的預付款.請明星代言鹿晗. 免費騎行活動獲得使用者.
野蠻擴張生長,最後導致管理混亂。內部貪腐嚴重,股權投資架構混亂導致最後失敗。
現在共享單車健康存在的也只有哈嘍單車了。
新能源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才是共享單車的專案的發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