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底處理:施工前由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放出分界線,並清除地表植被和建築垃圾,對於不良地質情況的區域性區域須根據設計圖紙和現場勘察確定它們的具體位置並做好標誌;
(2)分層填築:在底層土處理按斷面全寬分層填築,由最低處填起,填土壓實前松鋪厚度不大於25cm,且不小於12cm;
(3)攤鋪整平:透過自卸汽車從挖方區把土石方運至填土區,由推土機把卸下的土攤平;
(4)灑水和曬乾:根據現場測定的填料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對照,超出±2%時,需對填料進行灑水或曬乾處理,對含水量偏低的填料採取灑水翻拌,對含水量偏高的採取翻鬆晾曬,再次測定含水量合格後,整平碾壓,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內;
(5)碾壓:碾壓時,壓路機從低到高、從邊到中,碾壓時橫向接頭的輪跡重疊寬度為18cm~22cm,每塊連線處的重疊碾壓寬度為I.1m~1.5m,碾壓時先輕後重,先用壓路機預壓一遍,然後用推土機修平後再碾壓,碾壓機行駛速度在2km/h以內,碾壓遍數為6~8遍;
(6)檢測:在碾壓過程中隨時檢查填土含水量及壓實度,採用環刀法或灌砂法檢測,填方壓實度需大於90%;
(7)最上一層土的填築:當填土接近設計標高時,根據現場土質及現場試壓情況留準虛高。
進一步地,在步驟(3)中,推土時推土機不能碰撞控制樁,機械無法平整的地方由人工平整。
進一步地,在步驟(5)中,碾壓時壓路機不能碰撞高程控制樁,壓路機碾壓不到的地方採用蛙式打夯機或人工夯實。
進一步地,在步驟(5)中,碾壓到規定遍數後,工地試驗人員及時檢查土的壓實度,若尚未達到壓實度要求,需要繼續碾壓,直至達到規定的壓實度。
進一步地,在步驟(7)中,留準虛高時,利用每格20m的方格樁,放出每隔10m的輔助樁E、F、G,在已知方格網點A樁、B樁旁立一直杆,分別向上量hA和hB,分別得M和N點,用尼龍線連M、N點,並量取E樁、F樁、G樁至尼龍線間的距離,得hE、hF、hG。
(1)基底處理:施工前由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放出分界線,並清除地表植被和建築垃圾,對於不良地質情況的區域性區域須根據設計圖紙和現場勘察確定它們的具體位置並做好標誌;
(2)分層填築:在底層土處理按斷面全寬分層填築,由最低處填起,填土壓實前松鋪厚度不大於25cm,且不小於12cm;
(3)攤鋪整平:透過自卸汽車從挖方區把土石方運至填土區,由推土機把卸下的土攤平;
(4)灑水和曬乾:根據現場測定的填料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對照,超出±2%時,需對填料進行灑水或曬乾處理,對含水量偏低的填料採取灑水翻拌,對含水量偏高的採取翻鬆晾曬,再次測定含水量合格後,整平碾壓,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內;
(5)碾壓:碾壓時,壓路機從低到高、從邊到中,碾壓時橫向接頭的輪跡重疊寬度為18cm~22cm,每塊連線處的重疊碾壓寬度為I.1m~1.5m,碾壓時先輕後重,先用壓路機預壓一遍,然後用推土機修平後再碾壓,碾壓機行駛速度在2km/h以內,碾壓遍數為6~8遍;
(6)檢測:在碾壓過程中隨時檢查填土含水量及壓實度,採用環刀法或灌砂法檢測,填方壓實度需大於90%;
(7)最上一層土的填築:當填土接近設計標高時,根據現場土質及現場試壓情況留準虛高。
進一步地,在步驟(3)中,推土時推土機不能碰撞控制樁,機械無法平整的地方由人工平整。
進一步地,在步驟(5)中,碾壓時壓路機不能碰撞高程控制樁,壓路機碾壓不到的地方採用蛙式打夯機或人工夯實。
進一步地,在步驟(5)中,碾壓到規定遍數後,工地試驗人員及時檢查土的壓實度,若尚未達到壓實度要求,需要繼續碾壓,直至達到規定的壓實度。
進一步地,在步驟(7)中,留準虛高時,利用每格20m的方格樁,放出每隔10m的輔助樁E、F、G,在已知方格網點A樁、B樁旁立一直杆,分別向上量hA和hB,分別得M和N點,用尼龍線連M、N點,並量取E樁、F樁、G樁至尼龍線間的距離,得hE、hF、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