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春秋思無忌
-
2 # 梓元小維
你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呢,單純說顯赫人家,莫說是古代,就是現代,正常情況下也是衣食無憂,眾人追捧,相對沒有生存壓力的。可是這也不是一概而論的,一時之勢非一時之實。
說起周亞夫,那可是劉邦開國元勳周勃的兒子。周勃在漢高祖劉邦和呂后當政時是如何受寵,其家可謂顯赫。周亞夫也不逞多讓,年紀輕輕就敢在細柳營前給漢文帝下馬威,讓一眾官兵只識將軍不識君,可是最終結果又怎樣呢?還不是得罪景帝,餓死牢中。當年女相師說他“君三年封侯,八年出將入相,再九年餓死”時,他不過一笑了之,憑趁的不就是那“顯赫貴族家庭”的出身嗎?誰曾想是這樣的結局,縱觀上下五千年,顯赫人家子弟如他這班的也實在是寥寥無幾。
再說那聰明過人的南朝宋主劉駿之子劉子鸞。君王幼子,少年封王,父疼母愛,老爹巴不得把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他,可謂生在頂級顯赫人家了。可結果又怎樣?家族爭鬥,被新登基的善妒的哥哥賜死。臨死之際,竟然留下了“來生莫入帝王家”的名句。想來,在他看來,平平淡淡,整日為生存奔波,過著朝不保夕的人家都是比那顯赫貴族之家溫暖和讓人嚮往的吧。
更不要說那些生於富貴,長於貧困的遺貴們了,說起來也是生在顯赫的貴族家庭,可是時運不濟,只有名聲沒有財,或者雖有財來無福消受,終不過“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命好的能少吃一些苦,命差的,還沒有享受上貴族之家的“富貴”,就背了一個貴族之家的“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鍋。怕是連他們中的某些人都覺得,所有的不幸僅僅是因為生在了那樣一個“顯赫的貴族家庭”吧。猶記否,《五月桂花香》中的範五爺,以前真是太有錢了,結果……
所以,你這個問題,因機緣而異,因人而異,真不是一個“生在顯赫的貴族家族”就都怎樣怎樣的。
-
3 # 小鎮青年2222222222號
一種和如今一樣,賞花,香車寶馬,美女如雲,花前月下,揮金如土,欺行霸市,甚至胸無點墨,百姓恨之入骨。
二種,溫潤如玉,謙謙有禮,文采出眾,志存高遠,光交天下友,胸中丘壑,旁人為之稱讚。
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點,是青樓常客,一類用金銀權勢讓青樓女子為之折腰,二類用文采讓青樓女子敬仰,愛慕,當然金銀是強有力的後盾。
-
4 # 尹銘的前院
經常會有人說:你看人家西方,充滿了貴族精神,我們的文化基因裡就沒有這種貴族精神。
其實並非如此。從春秋時代的貴族文化到魏晉時期計程車族文化,中國古代的貴族其實一點都不遜色於西方貴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遵守信義;第二,珍惜榮譽;第三,勇敢尚武。
第一點:遵守信義如果你生在先秦顯赫的貴族家庭裡,一天與華豹展開一場戰鬥,雙方相遇後,華豹準備好弓箭,向你射來,結果沒射中。華豹又重新搭箭上弦。這時你肯定不願意了,向他喊話:“不要再射了,我們打仗不都是雙方一人一箭嗎?你射了我一箭,現在應該我射你一箭才對啊,你不守規則,太卑鄙了!”華豹聽了你的抗議後,他會真的放下弓箭,老老實實地等你搭弓射箭,結果華豹就這樣被你射死了。當時的人不會覺得覺得華豹傻,因為他這樣做,是以生命維護了武士的尊嚴。
《論語》裡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意思是: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一定是射箭吧!相互作揖然後登堂;走下堂來,然後喝酒。那種競賽是很有禮貌的。
春秋時期,有一場著名戰役“泓水之戰”,講的是宋國與楚國打仗,宋國軍佇列好了陣勢,楚國軍隊渡過洪水來交戰。宋國的軍官對宋襄公說,楚國軍隊比我軍人數多,我們應該趁他們正在渡河,馬上發起進攻,那樣楚軍必敗。可是宋襄公卻回答說,不行,這樣不符合戰爭規則,君子說敵人處於險地不能趁人之危,現在楚軍正在渡河,我軍就發起進攻,這樣不合仁義。等楚軍全部渡過河,列好陣,我們再進攻。結果楚軍全部渡過河以後雙方才開戰。宋軍因寡不敵眾,落得大敗,宋襄公也受了傷,第二年,悲慘地死去。你聽了這個故事,會不會覺得宋襄公愚蠢?如果穿越到宋襄公所在的年代,會發現當時的人不但沒有覺得宋襄公愚蠢,反而對他大加褒獎。《史記》評價宋襄公雖然失敗了,但是很多君子認為他值得讚揚。
原話是,“宋襄之有禮讓也。”由此可見,古代中國貴族打仗是很講究戰爭規範的。比如,不能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能擒獲鬚髮斑白的敵人,敵人處於險地,不能乘人之危,敵人陷入困境,不能落井下石,敵軍沒有做好準備,不能實施偷襲。咱們古代也是有貴族精神的,拿來和歐洲的故事比較,絲毫不遜色。
第二點:珍惜榮譽如果穿越回春秋,有幸做了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路在戰爭中陣亡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是繫好被對手砍斷的帽纓,正冠而死。這體現了春秋時期貴族們對於儀表和榮譽的珍視。
1793年1月21日,法國大革命高峰,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斷頭臺,皇后在上斷頭臺時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下意識地說了句:對不起先生。可見貴族文化的首要特質是優雅,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對殺氣騰騰的劊子手,留下的也是一段坦然的遺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諒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平息怨恨的怒火。可見貴族對自己榮譽和風度的珍視。幾分鐘後,路易十六和皇后便身首異處,兩個世紀後,時任法國總統的密特朗在紀念法國大革命200週年的慶典上曾真誠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第三點:崇尚勇敢如果你穿越回春秋時代做貴族公子,一定會熟練掌握古代六藝中射箭這個科目,而且十有八九會做武士或者當兵。
俄羅斯幾乎每個貴族都會把孩子送去當兵,沙皇也經常御駕親征。《戰爭與和平》裡,貴族安德烈將要走上戰場抵抗拿破崙的侵略,他的父親老公爵對他說:記住,兒子,你要是戰死了,我會痛心,但如果你的行為不像我兒子,我會羞恥。最後安德烈在戰場上負傷而死。這種尚武精神一直影響到唐朝。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你很可能會像李白一樣,十五學劍術,一射兩虎穿。下馬能飲酒,上馬能殺敵。你很嚮往建功立業,所以擅作邊塞詩,信奉好男兒當馬革裹屍還。
不過,這種尚武的精神到了宋代以後就慢慢消失了。
宋代普遍揚文抑武。
如果你穿越到宋朝,會發現即使率兵數十萬收復幽雲十六州,也趕不上一個狀元及第時的榮耀。所以你會失去尚武精神,不再鍛鍊身體、強健體魄、立功疆場、馬革裹屍,而是沉醉在案頭書牘之中,淺吟低唱。變成“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文藝青年,沒準兒會作出“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宋詞來,即便畫畫,你也不會畫牡丹蒼鷹,而是畫梅蘭竹菊,花鳥蟲魚。
體驗了幾種不同朝代的貴族生活,你更希望穿越回那一朝作貴族?
回覆列表
貴族這種分封制度下的產物,大概出現在周朝和秦漢之時。那麼就不同的時代來聊聊做貴族的感覺。
01 周朝貴族子弟都要去學校上學,學習《周禮》、《詩經》、《尚書》、射箭、騎馬等。他們畢業的成績將來就是給國君選拔人才用的。
《左傳》中,可以看見很多大夫要被派遣到別國,宴會中主人時不時就冒兩句《詩經》出來,如果對不上,那是要被人嘲笑的,並且從此臭名遠揚,反之,那就會受到主人的厚遇,不但能得到重重的賞賜,還有利於兩國的邦交關係。鄭國的子產就憑藉著學富五車而暫時改寫了鄭國多年被扁的命運。
那麼貴族子弟為啥要學射箭、騎馬呢?是為了打仗。別說卿大夫及其子弟要上前線,一國之君也必須衝鋒在前。例如,周桓王天子就是這樣被鄭莊公的大臣射了一箭,而宋襄公就因為在泓水之役中被射了一箭而丟了性命,楚共王也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所以,如果平時不好好練習,那麼戰場上丟的就是自己的小命。
另外,懂一些武藝,也可以防身。比如,伍子胥就是用那支箭逼退了殺他的人,晉文公平時鍛鍊得多,那寺人抓他時,他一翻牆就逃跑了。而那個愛上崔杼老婆的齊莊公就沒怎麼好命了,平時不練,關鍵的時候就翻不過牆。
除了這些,還得防著被別人算計。雖然是嫡長子繼承製,但是有人就會鑽空子。比如驪姬,晉獻公的三個兒子都被他趕走了。還有楚共王的五個兒子為了王位鬥得是死去活來。
所以,周朝的貴族並不是如你想象的那般快活,除了可能衣食無憂,其他都要憂慮啊!
02 秦朝自從商鞅變法以來,世襲貴族的生活水平是一落千丈,從此要靠著真本事過活,關鍵是不能犯法,否則一樣被割鼻子、殺戮。
到了胡亥這裡,貴族的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不但沒錢沒地位,還因為自己的公子公主身份而慘遭滅族。
所以,秦朝的貴族就算了吧!
03 漢朝漢高祖劉邦打下了江山,首先想到的就是分封自己的劉姓子弟,那時貴族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貴族了,有地有爵還有錢。
好久不長,劉邦去世,呂后對劉氏子孫伸出了魔掌,特別是那幾任趙王,一個比一個慘。
漢文帝即位後,主張仁政,貴族們的日子又好過了幾天。
漢景帝上位,推出了削蕃令,動了貴族們的蛋糕,一些藩王就反了,削蕃被迫停止。後來漢武帝登基後,這位骨子裡留的簡直就是秦始皇的血。沒過多久,就開始實行推恩令,效果有多好,藩王的娃生得越多,家當就分得越快。不要說劉秀種田,劉備賣草鞋,他們的先祖就沒過上幾天好日子。計劃生育對當時的藩王來說,真的很重要。
結語:如果你是一位貴族,
1)生在周朝,需要背得出詩經,上得了戰場,翻得了高牆,防得了算計,唯一值得炫耀的是還有口飯吃。
2)生在秦朝,沒錢沒爵,隨時準備著掉腦袋。
3)生在漢朝,躲得了呂后,躲不了削蕃令;躲得了削蕃令,逃不過推恩令。劃重點,計劃生育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