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寶寶現在3歲3個月了,男寶,平時公公婆婆在帶娃。鄭州的規定是截止到每年4月30日滿3歲才符合上幼兒園,所以去年我們並沒有入園。下學期馬上開學了,小區裡也有幼兒園,請教各位我家寶寶用不用過度半學期,還是等今年9月開學時候,再上?
10
回覆列表
  • 1 # 育兒網

    每年9月初,幼兒園都要迎來一批新的小朋友入園。寶寶年紀小,離開家上幼兒園,不少媽媽感到很焦慮,總擔心寶寶在幼兒園會遇到困難。今天,育姐就把大家關心的幼兒園問題全部拿出來說清楚,趕緊來看。

    寶寶真的需要上幼兒團嗎?

    上幼兒園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寶寶學習知識,而是讓他接觸社會。幼兒期是寶寶培養性格和習慣的重要時期,錯過就無法彌補。雖然有的習慣可以在家培養,但幼兒園的環境和家裡是不一樣的,所以送寶寶上幼兒園,讓他過集體生活很有必要。

    寶寶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

    通常來說,寶寶年滿3週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適,不宜過早地將寶寶送入幼兒園。寶寶缺乏身心準備,在尚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自我意識的情況下開始集體生活,不但影響寶寶獨立性的培養,甚至有可能會嚴重傷害寶寶的身心健康。

    寶寶哭鬧不願入園咋辦?

    寶寶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寶寶心理上不能適應所致。寶寶從熟悉的家庭環境進入到陌生的幼兒園的環境,從親人身邊離開來到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之中,心理上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和不安全感。此時大家要保持好良好的情緒,幫助寶寶消除不安全感和分離焦慮,強迫打罵只能起到反效果。

    寶寶入園前,大家不妨多和他說一說自己兒時在幼兒園裡的趣事,或者帶他去幼兒園參觀,實際瞭解一下幼兒園是怎麼生活學習的,小朋友之間是如何玩耍的,提高他的入園興趣。還有,大家看見寶寶哭鬧不要心疼,要相信老師會處理好的。另外,要積極配合幼兒園,讓寶寶順利度過入園適應期。

    上幼兒園需要給老師送禮嗎?

    寶寶自理能力強,完全沒必要透過送禮來獲得老師的額外照顧;寶寶自理能力差,正好在幼兒園裡獲得鍛鍊,讓他學會自理,因此同樣不需要給老師送禮。

    寶寶在幼兒園不睡午覺如何是好?

    睡午覺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對孩子身體健康很有好處。想讓寶寶睡午覺,首先就要讓寶寶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有的寶寶早上起床晚,到了睡午覺的時間還精神奕奕。建議大家跟寶寶一起早睡。

    寶寶在幼兒園欺負人或被人欺負怎麼處理?

    寶寶之間有矛盾,大家要讓他自己處理,培養他的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打人會助長寶寶的暴力傾向,過於忍讓又會讓寶寶性格變懦弱,因此大家要讓寶寶學會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有事及時跟老師報告。

    育姐提醒大家,應對這種情況的教育思想是“我不欺負別人,別人也不能欺負我”。千萬不要告訴寶寶別人打我,我也要打回去,讓寶寶產生報復心理。

    寶寶在幼兒園會不會吃不飽?

    首先,大家要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按時吃飯、吃飯時不離開餐桌、吃飯時不看電視不玩玩具等。其次,大家要控制寶寶平時吃零食的量,不要讓他吃太多零食導致吃飯時沒胃口,進而產生吃飯慢、厭食等問題。最後,要讓寶寶多運動提升食慾,並經常更換食譜,讓他對食物始終保持充足的興趣。

  • 2 # 可惡的小乖乖

    男寶入園時間要受多方因素影響,很多焦慮的媽媽因為看了類似晚一年入學大不一樣之類的雞湯文而過度糾結年齡問題大可不必,家裡老人身心健康照顧周全,孩子發育良好,可以徵求老人和孩子意見過後再決定入學時間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還有很多家庭老人身體不好或者阿姨素質不高,非要硬拖到三四歲入學反而貽害無窮,以我為例,兩邊老人都不在,一直請阿姨帶,又是兩個男孩,老公上班遠工作忙,我又要上班,只好提前深入考察了周邊十多家幼托機構,在全面瞭解了師資和管理之後,選了一家小而美的蒙氏兒童之家,老大兩歲八個月送過去,老二兩歲不到就送進去了,兩兄弟在一起上學,沒有過多的分離焦慮,三名老師,10個孩子不到,主教有AMI證書,非常重視師資培訓,雖然價格小貴一點,但我覺得比阿姨單獨在家帶要好,比生硬要求老人離鄉背井拖著病軀過來帶也要好,好在我工作離家近也清閒,經常會入園陪伴他們,回家也是全身心投入陪他們,所以我覺得雖然是沒辦法的辦法,但也有很多好處。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不要覺得一個年齡或者一家幼兒園就決定了孩子一輩子,父母的陪伴和引導顯然是最重要的。

  • 3 # 仨個寶寶

    如果你家有個2歲之上,3歲半之下的寶寶,眼前最大的焦慮,大概就是什麼時候送幼兒園了。

    早送好還是晚送好?

    有位寶媽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寶寶在家都是老人帶,教不了什麼東西,還慣出很多毛病,2歲送幼兒園行麼?

    幼兒園的老師一般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在給孩子培養好習慣和樹立規矩方面會比父母做得更好。

    媽媽跟老師,到底是不一樣的。

    媽媽的身份註定是愛大於規矩的,但是老師的身份,一定是教育大於愛的。

    比如玩完玩具要收拾、吃東西之前要洗手這種小事,在家中養著的孩子免不了會被放水。

    但在幼兒園,不洗手是一定沒有加餐可以吃的、不收拾完玩具一定是不能回到座位的、被追著餵飯是不可能的、撒潑打滾是不會奏效的。

    所以,早送幼兒園,規矩會立的更好,寶寶能更早的養成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習慣。

    那麼入園越早就越好麼?

    2歲以下的孩子最適合的養育方式,是固定人員一對一的關愛。

    但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個孩子,沒有辦法同時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吃飯、上廁所、玩遊戲、專心陪伴)。

    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需求長期得不到迴應和滿足,會因為情感缺失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發展。

    低齡的寶寶更容易生病

    年齡小的寶寶免疫系統差,但分離焦慮很強烈,入園後由於交叉感染和心理壓力生病的機率會更高。

    太小上幼兒園,可能跟不上節奏

    2歲半以下的孩子秩序感還沒有建立起來,不能有效的進行有紀律的互動。

    如果想早入園,需要更慎重的考察,有些幼兒園專為2歲半以下的小寶寶設計了課程,主要以鍛鍊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由玩耍為主。

    可以考察看看,但是最好別在3歲+的班上硬塞,這對寶Bora說也是一種壓力。

    那麼,晚送更好麼?

    入園過晚,壞習慣和不良行為更難糾正。

    如果入園過晚,寶寶在性格、習慣等方面已經相對固定,老師糾正起來會更困難。

    3歲左右的寶寶,透過“限制行為立規矩”還比較有效果。比如需要排排坐的時候亂跑,那麼一會玩遊戲你就要等到最後。

    可是如果寶寶太大,完全不把限制行為當回事兒,或者完全對於限制的行為沒有敬畏之心。

    根本不在乎能不能玩遊戲、可不可以吃加餐、老師會不會不喜歡,那麼他可能就會成為幼兒園老師口中“不服管教”的孩子。

    這首先不利於孩子社會規則的建立,而且也不容易得到老師的喜愛,更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就如同前文提過的,家庭生活遠沒有集體生活容易培養好行為和好習慣,而壞習慣一旦養成,越大越不容易糾正。

    集體生活是孩子發展的心理需要。

    3歲的孩子處於人際交往能力的敏感期,這時候上幼兒園,更容易適應集體生活。

    3歲之前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應當以家庭撫養為主,離開父母的時間不宜太長。

    6個月—2歲是孩子與父母的特殊情感連線階段;

    2歲左右孩子與同齡人主動性社交開始萌芽;

    2歲半左右孩子邏輯和秩序感才逐漸建立,才適合進行組織性互動和紀律性生活。

    而3歲之後寶寶需要認識更多地人、交更多地朋友,單調的家庭人際關係會阻礙他社交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到底幾歲送?

    通常來說,3歲的孩子在獨立生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身體運動能力方面,都更加熟練,與幼兒園生活和教學內容也更加匹配。

    也就是說,聽得懂、跟得上了,更容易建立學習的積極性和寶寶的自信心。

    但3歲的定義,只是說大部分孩子發育到這個年齡階段,可以達到這些技能,適應這些課程。

    現在幼兒園的招生年齡都變得很活泛,比年齡更重要的還是看寶寶有沒有get幼兒園生活基本技能:

    自理能力:

    這也是最基本的,比如獨自吃飯、獨自上廁所(或者向老師表達要上廁所的需求)、脫穿鞋套、脫穿衣服(外套、褲子、襪子,有的幼兒園重視培養寶寶獨立穿衣服的能力,午睡會讓寶寶脫掉外衣和褲子),自理能力是入園最基本的。

    社交能力:

    是不是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

    能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尋求幫助?

    比如,一起玩的時候跟小朋友提出交換玩具?被欺負向老師求助?

    是否明白公共場合基本的規則?

    排隊、先到先得、輪流,這些基本的規則在集體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能力:

    與小朋友有爭端時,能不能嘗試講道理,而不是哇哇大哭?

    平日跟媽媽分開一段時間分離焦慮嚴不嚴重?

    媽媽離開之後交由其他看護人能不能很快恢復情緒?

    對老師限制行為的處理方式能不能接受?會不會失控?

    大部分幼兒園對於不遵守秩序的孩子採取的方式,都會是限制行為。

    關於這點咱們寫過很多篇,老朋友都很熟悉,但是如果寶寶平時在家中沒有這種承擔自然後果的體驗,一時就會很難接受。

    他只會哭喊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去玩滑梯了自己不能去?

    卻完全忘記了,明明老師已經說了遊戲規則,我違反了規則,插了隊、推了其他小朋友、還拒絕道歉,所以就需要接受違反規則的後果。

    上面這些技能,如果寶寶基本都能做到(入門級別即可),那麼即便不滿3歲,入園也基本沒有問題噠。

    送不送,最終還是要根據孩子的發展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保護一個極易被複制的好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