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裡的男孩子,特別害羞,講自己的家鄉話都開不了口講。帶他出去玩見人也不敢說話,人家問話,他也不知道怎麼應人,只知道一個勁的笑。而且他平常時笑的時候,是閉著嘴巴縮著脖子笑的。
8
回覆列表
  • 1 # 2020櫻桃紅

    孩子比較害羞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孩子天生的氣質就是比較害羞,這樣的孩子平時比較內向,但是喜歡靜,喜歡看書下棋等比較靜的活動。如果是這樣的建議家長不必焦慮,孩子不喜歡說也不必勉強,覺得孩子這樣笑不好,明確的告訴他怎樣笑看起來更好,但是不會一下子就有效果的,需要多堅持幾次。

  • 2 # 3分鐘電影解說八哥

    首先要找出造成他們膽小怕羞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一般說來,造成孩子膽小怕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家長不正確的教育

    如前所述,膽小怕羞是孩子進行自我保護的自然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與外界接觸次數的增多,膽小怕羞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少。但是,有的家長不懂得這一點,把孩子的膽小怕羞當作一個大的缺點來對待,急於糾正,但又方法不當。常常人前人後地提醒孩子,有的還強迫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現自己,當孩子不肯表現的時候,為了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又當著別人的面說孩子膽小怕羞。這樣不但不能糾正孩子的膽小怕羞,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內心體驗,使孩子變得更加的膽小怕羞。

    案例一:4歲的菲菲是個膽小怕羞的孩子。一天她隨媽媽出門,遇見了媽媽的一位朋友。媽媽與朋友攀談起來,菲菲膽怯地躲在媽媽身後,低頭吸著大拇指。媽媽說:“菲菲,這是丁阿姨,問阿姨好。”菲菲只是抬頭看了阿姨一眼,就又低下頭,繼續吸她的手指。媽媽好言相哄,讓菲菲走過來,但菲菲只是搖頭。媽媽感到尷尬,可又不好在朋友面前發作,只好向她的朋友道歉說:“菲菲是個膽怯的孩子,我想她是不好意思。”(摘自《父母世界》)

    媽媽這麼一說,無疑強化了菲菲的膽小怕羞。

    也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安靜、聽話,動輒對孩子進行恐嚇。有的拿警察來嚇唬孩子,對孩子說:“再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有的甚至講些妖魔鬼怪、裝神弄鬼的故事嚇唬孩子,並且威脅孩子說:“不聽話老妖精會來抓你!”這樣時間長了,也會造成孩子膽小,而且還會怕光、怕黑、怕獨處、怕生人、怕熱鬧、怕小動物等現象。

    對於這些情況,家長應該吸取教訓,改掉在人前說孩子短處和嚇唬孩子的壞習慣。對已經造成心靈傷害的,要設法將一些正面的資訊告訴孩子,消除負面影響。給孩子講明事物的本來面目,使孩子對事物有多方面的瞭解,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還可以給孩子講些英雄人物的故事,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一切,積極主動地探索未知。而且,在生活中讓孩子避開一些有攻擊性的動物和狂風、雷電等可怕的東西,以及不讓孩子夜間獨自行走等。對於一些難以迴避的事物,在最初接觸時,要有大人在場,要逐步進行,由遠及近、由表面到深入。

    一般來說,透過上述措施,孩子會越來越膽大。有些家長逼著孩子與可怕的事物去接觸,以此來鍛鍊孩子的膽量是不可取的,這樣只能使孩子更加膽小。

    2.嬰幼兒期與外界接觸比較少

    我們見到的一些膽小怕羞的孩子,多數是嬰幼兒期由爺爺奶奶帶,不常見生人、不常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孩子。我們還見到,一般在學校校園裡長大的孩子都比較膽大、放得開。所以,多帶孩子和外人接觸,讓孩子多見世面,讓孩子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在眾人面前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是糾正這類孩子膽小怕羞的最好方法。

    3.孩子自卑心理的影響

    有些孩子往往對自己信心不足,對自己在學習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做出偏低的評價,做事謹小慎微,由認知上的偏差發展為自卑的人格,表現在外部就是膽小、害羞、孤獨、沉默寡言。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要儘量發現孩子的長處和閃光點,假裝無意、實則有意地表揚孩子(注意,如果直截了當地表揚,孩子會以為你是有意培訓,反而有所戒備,甚至會加重他的膽小怕羞),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消除自卑心理。當孩子的自卑心理消除後,自然會克服膽小怕羞的毛病,變得大膽、開朗起來。

    4.家長或老師對孩子過於嚴厲,小孩害羞怎麼辦?

    有些家長或教師對孩子過分嚴厲,久而久之,使孩子畏懼於家長和教師,敏感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們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視,惟恐有差錯,這種心理導致他們在與人交往中表現得不自然、膽小怕羞。

    我校的心理輔導老師給我講過這樣的事情:

    案例一:有一個12歲女孩,平時上課比較認真,完成作業情況也好,可是考試成績卻不如平時。她的父母對女兒的學習很重視,要求較高,每次考試,都給孩子定出成績標準,達不到標準,就懲罰。孩子本來就敏感,對父母的態度非常在意,不願讓父母傷心。結果一到考試她就怕考不好,緊張得臉色發白,滿頭冒汗,出現了考試焦慮症。還有一個12歲男孩,本來就膽小,因一次考試不及格,老師當著同學們的面嚴厲地批評了他,還要他請家長,結果導致其見了老師和爸爸就像老鼠遇到貓一樣緊張,最後整日不願上學,只願獨自在家,不得不進行心理治療。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要改掉對孩子嚴厲、苛求的毛病,營造愉悅、和諧的家庭氣氛,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而且家長要和老師積極溝通,懇請老師配合,多鼓勵、少批評,要抓住孩子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幫助孩子克服自卑,鼓勵孩子勇敢地表現自己、張揚個性。這樣就能使孩子克服膽小害羞的習慣,變得大方開朗、熱情Sunny。

    案例二:北大才女步非煙自己回憶說,她小時候是個非常膽小而又害羞的女孩,在班上一直是最內向、最少說話的一個。

    在她三年級的時候,一次語文老師錯把她當成了學習委員,讓她把作業本收起來並抱到老師辦公室去。一向膽小怕羞的她得到老師的“欽點”感到很意外、也很激動。於是她很仔細地將作業本整理好,並抱到了老師的辦公室。語文老師見到她先是一愣,隨後又很快朝她微笑,還說她作業本整理得很整齊。得到老師的表揚後,她很開心。隨後,語文老師又找機會讓她做事、發言並表揚鼓勵她,這使她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語文老師的欣賞鼓勵下,她越來越大方、越來越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越來越敢於表現自己,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尤其是語文成績特別突出。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而且活躍在學校文學社,最終成了一名讀者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

    看著面對鏡頭充滿自信、口若懸河的她,若不是她自己講述,誰能相信她曾是一名膽小害羞的小姑娘。為此,步非煙本人也特有感慨,特感激她的小學語文老師。她覺得就是小學語文老師的鼓勵與欣賞,使她這樣一個膽小害羞的小姑娘變得自信大方起來,並影響了她的學業和人生……

    透過步非煙的故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待膽小怕羞的孩子,正面的鼓勵和肯定是最有效的糾正辦法。多鼓勵孩子,不責罵孩子,尤其是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也要寬容對待,這樣孩子的膽子就會逐漸大起來,就不再害羞。

  • 3 # or自然而然

    鼓勵很重要

    試著鍛鍊她打招呼的能力

    多出去走走

    多瞭解她害羞的原因

    眼界決定了寶寶的格局

    這是個細活,急不來,得慢慢培養

  • 4 # 尹尹曰曰

    這個問題在我們家也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

    我女兒半歲時,就扔給奶奶帶了,沒有父母的疼愛,見的世面少,再加上老人沒有正確的去引導,孩子變得很害羞膽小。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每次見到我都會害羞,根本都不要我親親抱抱。

    轉眼就到了讀小學的年齡了,孩子連正常的跟別人打招呼都不敢,見到生人就習慣性躲在大人後面,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毅然決然的,把孩子帶在身邊了。透過自己的努力,孩子已經慢慢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面對孩子害羞,我是這樣做的。

    1.父母一定要無條件的愛她。

    世界上,最好的愛就是父母的愛,來自原生家庭的愛,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

    2.一定不要在別人面前承認孩子害羞。

    我女兒很文靜,不太愛跟陌生人主動說話,遇到那些很外向的小朋友,就顯得我家孩子更害羞了。那個小朋友的家長就會說,我家女兒害羞啊之類的話。一般這種情況,我不會附和,而是告訴那位家長,我家女兒一點都不害羞呢,只是跟你家孩子還不是很熟,等玩熟了,其實調皮得很呢。

    3.同樣的,作為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別人說她害羞。

    因為有些事有些性格,說著說著就變成事實了,孩子潛意識裡也會承認自己是一個害羞的人,那麼她就會自我設限,認為自己是一個害羞的人,不應該主動找別人說話,不應該……

    4.多帶她去接觸新鮮事物,鼓勵多交新朋友。

    孩子害羞不是針對天天見面的人,而是見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那麼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社交恐懼症,一定要人為的創造條件,讓孩子多接觸新事物,新鮮人。我是每個週末都會帶女兒出去玩,經常約一些有小朋友的家長。視野開闊了,接觸的人多了,自然就不會害羞了。

    5.面對孩子的進步多鼓勵。

    但是這種鼓勵也是要講究技巧的。你不能說“你很害羞,但是今天跟誰打招呼了,很棒”。我們鼓勵孩子時,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說出來去鼓勵,這樣會適當其反,孩子可能會覺得你是在糾正她的缺點。我們應該說“今天你跟某某打招呼了,很有禮貌,你做得真的很棒,媽媽很開心”。鼓勵儘量具體化細節化,就事論事,不要把孩子的缺點也扒拉出來,那就失去了鼓勵的初衷了。

    6.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

    害羞的孩子多半是不夠自信,如果孩子有一技之才,可以在別人面前展示,那麼她的社交能力一定不會太差。有一次去參加女兒的文藝匯演節目,看到舞臺上那個自信滿滿的她時,我突然有種感悟。媽媽讓你學習藝術,不是為了讓你多一項技能伴身,而是為了讓你透過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長,收穫那個自信、懂得堅持的自己。就像臺下的孩子是永遠體會不到臺上孩子的那份自信與驕傲一樣的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父母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願我們每個父母,都能做好父母的角色,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育兒路上不焦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醃製臘八蒜?需要把蒜切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