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民族單一、人口又不多,但是日式美學深深影響了全世界,在電影、文學、音樂等領域出了很多影響世界的名人,相比較我國,(這裡沒有貶低之意),幅員遼闊、民族多樣性,按理說應該有更多青年才俊,至少不輸才對。但是比如諾貝爾文學獎,日本小小國家、獲獎的好幾位,而我國才剛剛有一位。再比如黑澤明電影大師甚至影響了一批西方電影導演等等。
3
回覆列表
  • 1 # 城南花開T3

    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造就出什麼樣的人,不要羨慕別人,如果你想成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環境,然後瞭解別人的環境。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2 # 塞北羊駝

    1.日本本來就人口基數大,這就是一個帶機率事件。

    2.日本是發達國家,經濟上的發達也能帶動文化領域的興盛。

    3.日本是一個有歷史的國家,其本身就具備強大的文化底蘊。

    4.日本的教育方式以育人為本。

    5.日本的競爭力極大,這種環境能催人奮進。

  • 3 # 呆萌呆萌的小綠蘿

    1.文化根基儲存比較完好。日本從唐朝以前就開始學習中國的文化,要知道中國的文化根基是非常深厚的,他們把中國文化學習過去之後,進行了深入的加工,甚至傳播。最後形成日本獨特的民俗文化。依託中國文化這個強大的背景,他們可以更好的發展自己。

    2.日本在歷史上沒有經過太大的侵略,甚至國家動盪。這樣一來日本的文化就可以長時間,較好的被傳播下來。

    3.日本因為屬於是島國,所以整個國家的形勢是比較封閉的。為了彌補這個先天的不足。所以整個日本政府都非常注重文化的學習。而且他們也講究學習禮儀,在傳統教育上更注重對民族文化的學習。

    3.隨著近現在文化的不斷髮展,日本人更是加大了對文化的傳播工作,所以他們湧現出來很多文化的締造者。而且他們在這些影視漫畫等行業都有很大的突出貢獻。這是和日本人自身的智慧離不開的。

  • 4 # 冠軍哥呀

    說起日本,大多數華人都是咬牙跺腳,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但是又不得不承認,日本在影視,音樂,文學等領域大師輩出,影視方面,黑澤明、村昌平、北野武等。黑澤明更是影響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電影導演。文學方面芥川龍之介,村上春樹,川端康城,大江健三郎,後兩位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音樂方面,久石讓 坂本龍一 團伊玖磨等,這要從4個方面進行分析,

    1. 地理位置,大家看地圖就可以知道,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周圍都是海,一個島國也就註定了它的資源短缺,國土面積狹小,所以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他們浪費,他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國土資源上創造最大的價值,充分利用每一寸自然資源,把任何東西都做到極致。凡事就怕認真,一個為了生存發展的國家,肯定會在各方面都很認真,這也是當時為什麼日本製造在全世界流行的原因。

    2. 從歷史方面看,對你進行了兩次比較著名的大變革,第1次是大化革新,646年,日本派大使學習了中國唐朝最先進的政治,經濟,以及管理體系,回國後就從政治經濟方面做出了改革,完善了日本的統計制度,為日本的封建社會進入鼎盛時期做好了鋪墊。第2次是明治維新,19世紀中期日本已經意識到歐美洲的發展和亞洲的落後,於是開始學習歐美列強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制度,走上了資本主義路線,這也使得他們成為了日後唯一的亞洲第1強國。

    3. 文化教育,日本是一個崇尚強者的民族,喜歡創新的民族,自從唐代開始,日本就把唐代最先進的文學政治都引入了日本國內,並且加以發展光大,緊接著日本又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學習,就像日本豐田也是向福特汽車學習以後,並在生產流水線上加以改造,才佔據了世界汽車霸主的位置。

    在文化教育方面,二戰以後日本就已經普及9年義務教育,所以在以後的發展上,為日本提供了足夠的知識力量。

    4. 經濟方面,由於地理位置,日本幾乎沒出現被侵略戰爭,較好的經濟,文學都被傳承下來,這為他們本國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自1868年明治維新起,日本的經濟發展是以追趕發達國家為目標的。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位。到20世紀80年代前後,日本不僅在經濟規模上僅次於美國,而且在工業技術裝備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產業結構等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雄厚的經濟資本,使得實用技術開發能力更上一層,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強大的開發能力保證了經濟的持續增長,持續增長的經濟為技術開發提供一切所需的資源。

    但是縱觀未來,中國在以上各方面都做準備,地大物博、資源雄厚、人才輩出,中國會在各方面引導世界潮流。

  • 5 # 開天行道

    這是由日本民族文化導致。

    日本文化是一碗粥,這碗粥以大約40%的漢唐文化打底,加10%曹洞宗、10%日蓮宗、10%心學、10%神道教、10%武士道、10%西方管理學(如6S、精益管理、6Σ管理、看板管理)。

    經過不斷熬製,形成了一套學貫東西的思想體系,這套思想體系奠定了日本妖魔級增長的基礎。

    現在流行於日本的斷舍離、鈴木俊隆、阿德勒勇氣論、稻盛和夫心法都是這套思想的具象化。

    話說回來,中國是漢唐文化的嫡傳弟子!未來真正能趕超日本的,估計也只有中國。

    中國的豪情遠超日本。這種豪情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比如,只有中國,可以做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只有中國,財政收入可高達1.5億兩(南宋)之多,佔世界總量的60%。

    也只有中國,敢把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改成觀音菩薩(李世民乾的)。敢攻打少林寺,搗毀佛像,和佛祖掙飯碗!

    只有華人敢提出“人定勝天”!感覺誰順眼就把誰“封”成神。(比如趙公明、關羽。這一點是真牛B)

    歷史上的每次上規模的水戰,戰船出動量一般都在2000艘到5000艘之多。草原上的騎兵作戰,出動戰馬20、30萬匹,很正常。

    一個太平天國,殺人7000萬。南宋末年10萬人集體跳海殉國。

    正是這種宏大豪情的環境,不斷的在打磨著華人的思想品質。

    一旦思想閉環重新構建完成,稱霸世界只是時間問題。

  • 6 # 星星影視欣賞

    日本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雖然疆域很小,但是日本的文化是非常繁榮興盛的。這也造就了日本人非常重視文化。那麼日本文化是如何繁榮起來的?說起來還與中國有一衣帶水的聯絡。

    一個國家要自豪起來的話,文化是很重要的東西。文化這東西,本身是沒譜的,從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到一個國家的獨特的構建方式,都能成為文化。生活在一種文化範圍內的人,都有一種奇妙的認同感:我們是一樣的。對待陌生人的時候,更有一種類似炫耀的自豪感。

    在彼時的中國面前,毫無疑問,中國的周邊國家都是自卑的:中國地大物博,有廣闊的疆域、豐富的物產、華麗的建築、完整的政治體系,最重要的是,有從漢代以來被獨尊的儒家文化。它們的這種自卑感一直延續到今天。

    轉而再回來說日本,日本的古代是沒有文字的。長久以來這個民族的知識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一代一代口頭傳下去的。不過,真是幸好有中國。早在1世紀的時候,北九州一帶的日本人和華人有所來往,中國的漢字就傳到了日本,可能有一小部分日本人,稍微懂了點文字。

    到邪馬臺王國的時候,也就是說二百多年過去,日本已經有了懂漢字和會書寫的人了。不過,這個數量估計是非常可憐的。到3世紀的時候,日本和新羅打仗,日本的神功皇后在新羅獲得了一批書籍,既然能想到帶回書籍,那一定是有會看書的人了。但正式把文字和儒學傳到日本的是百濟的王仁。顯然,在學習儒學這方面,北韓走在了日本的前面。

    在北韓半島百濟、新羅、高句麗三國鼎立的時代,儒學就已經開始在北韓半島安營紮寨了。大概在公元3世紀的時候,北韓就有了“五經”在高句麗,學習“五經”似乎是件很時髦的事情,不但“五經”受寵,順便連中國的歷史也被學習起來了,這裡邊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

    到了4世紀的時候,大概在372年,高句麗甚至徹底模仿漢朝,設立了“太學”,將儒學作為正式的課程,傳授給貴族的子弟們。而百濟,也比高句麗晚不了多少,設定了一個“博士”的職位,給那些精通儒家經典的人——來自中國的文化就這樣在北韓半島紮根了。

    不止如此,因為中國文化的向心力,在北韓半島還掀起了一股留學風。6世紀的時候,百濟特地派了兩撥使臣到中國的南朝,用禮物去交換一些儒家的典籍,邀請一些經學博士到百濟去講學,順帶還捎上一些工匠什麼的。這樣,在儒學的影響下,百濟的社會秩序也漸漸文明起來,人們更加註重禮法,男女的衣服都有了很大的區別,朝廷也有了比較嚴肅的祭祀禮儀。和以前的原始部落比起來,那是大大的不同了。百濟的變化,很自然地就影響到了它的鄰居日本。

    在日本的一部典籍《古事記》中,記載了這麼一條:應神天皇給百濟國下了一道命令,說如果他們國家有很賢能的人的話,那麼,送幾個到日本來。於是百濟就照做了,不但送來了賢人,還送來了不少《論語》和《千字文》。這位所謂的賢人,就是把儒學傳到日本的王仁。話說王仁到達日本之後,就成了日本皇太子的老師。這位皇太子呢,也是個聰明的娃,學啥會啥,儒學從此在日本也就慢慢流行起來了。作為學者的王仁,在日本受到了很大的尊重。百濟的許多五經博士看了,嗯,覺得這個待遇非常不錯,於是就紛紛東渡日本。他們不但帶來了儒家的知識,還帶來不少工匠——這些工匠有的精通醫學,有的精通算學和曆法。日本的政府很是高興,敞開懷抱歡迎這些人,對他們紛紛給予官職,賜予姓氏。

    當時的北韓漢籍移民的數量還是不少的,天皇一一重用這些人。這樣,至少在日本的貴族和上層社會中,漢字和漢文化獲得一定的傳播和認同。以至於後來的“大化改新”,遠遠望去,都是儒家的味道。簡而言之,中國文化的烙印,已經深深地印到了日本的骨子裡了。

    這時候在天皇的詔書中,都可以看到“君以民為本”這樣充滿宣傳性和欺騙性的字眼。在儒學的影響下,日本人還前所未有地重視起孝順來。特別孝順的子女,會受到朝廷的嘉獎;守節的婦女,也會受到表彰;世代孝順的家庭,連稅也不用交了。日本還因為儒學改變了不少陋習,尤其是近親結婚——當然,皇室婚姻在其後的歷史中,這一點並沒有改變。

    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礎,日本人呢,底氣就漸漸地足起來,表現在外交方面,就是在國際上力求把自己與大國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原來日本文化是這樣繁榮起來的你知道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三個月,每天只吃一些蔬菜,這樣有關係嗎?